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提出了你认为不合理的要求,你是怎么应对的?答应他还是拒绝他?一位家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2.
调查发现,70%的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绝大部分家长不懂家教。一般家长管教孩子有三种:一种是祖传的,上一辈怎么教我,家长就怎么教孩子;一种是随意,张嘴就来,想到一招是一招;第三种是通过学习思考总结自己的经验。第三种家长只有30%。面对铺天盖地、名目繁多的家庭教育图书,家长似乎陷入了疯狂购买又茫然不知所从的怪圈。  相似文献   

3.
儿子5岁时,越发显现出唯我独尊的德性(或许,这也是不少独生子女常有的毛病吧)。家里买了好吃的,他总会一把揽入怀中:“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一家人上街,喜欢的玩具他非买不可,还振振有词:“你们的钱都要给我花,你们只有我一个娃!”  相似文献   

4.
赵书亮 《家庭健康》2004,(11):18-18
人常说“笑一笑,十年少”。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机体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而健康长寿。我爷爷今年正好88岁——“米寿”,算得上是高龄了,但他偌大年纪还腿脚利索、满面红光,整天神采奕奕的。有人问我:“你爷爷这么大年纪了身板还这样好,有什么秘诀吧?”诚然,精神愉快、性格乐观是长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不人们怎么送我爷爷一个“乐寿星”的美称呢!  相似文献   

5.
《家庭育儿》2014,(3):64-65
主厨妈妈:虞宝珍 家有宝贝:盖明轩 宝宝档案 男宝宝 16个月 主厨妈妈困惑:宝宝晚上要喝一到两次夜奶,不给喝就大声哭闹  相似文献   

6.
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平时挺安静、挺听话的孩子,一旦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带他到别人家时,就变得很任性、不听话;平常不太听话的孩子,来了客人更是无理取闹,弄得当父母的很难堪、很尴尬。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为儿子洗衣时,总能在其衣袋、裤兜里,发现一些小零碎儿、小破烂儿。问儿子还要不要,以明显带有马上就丢弃的口吻。儿子会立即紧张地大声说:“别扔,我要留着!”于是,儿子的抽屉里、收纳盒里、置物架里、还有床底下的小纸箱里。  相似文献   

8.
常常有妈妈问“怎么才能让孩子听我的话呢?”怎么才能让孩子跟你的关系好呢?秘诀之一就是——给他烧菜吃。  相似文献   

9.
暑假,是每个孩子最梦寐以求的“节日”,在短暂脱离了学习生活的“束缚”后,怎能不让他们欢呼雀跃?不过,与此相反的是,很多家长开始犯起了难:自己整天上班,谁来照顾年幼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健康人生》2013,(4):7-13
每一个宝宝都爱零食 自打跟着妈妈去了几次超市以后,才两周岁多的小杰已不安分于坐在购物车里做“观众”了,到了儿童食品区,小杰总是亳不客气地动手捧一个抓一个,从情有独钟的旺仔小馒头,到“好多鱼”、“百奇”,最近又迷上了“果然多”卷卷糖和吸式果冻,半是为吃半是好玩,妈妈也奈何不了他。  相似文献   

11.
花纽扣儿闪亮光,是谁丢在操场上?忙捡起,交老师,别人东西不私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研究人文关怀用于外科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外科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分别为32.5±6.4、41.3±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4±7.2、49.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周礼 《家庭医生》2014,(17):23-23
父母不能简单地将“听话”作为教育孩子的指挥棒,而是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把大人的话作为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4.
崔华芳 《医药与保健》2010,18(12):21-21
<正>朋友小张是少年宫的钢琴老师,这段时间,她正在教一批新学生弹钢琴。她跟我讲起一件事情:在这批孩子中,有一个叫鲁明的小男孩,他学钢琴非常刻苦,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入门比较慢,但后来慢慢地进入了状态,弹得越来越好,她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潜力。可是,小张发现鲁明已经两个周末没有来学琴了,她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她拨通了鲁明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鲁明。"鲁明,这两个周末怎么没有来学琴呢?""妈妈不让我去了。"鲁明小声地说。"为什么不让你来了呢?家里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因为妈妈认为我学不  相似文献   

15.
担当的教育     
游涵 《家庭医生》2011,(18):38-38
丢失停车卡一路上,儿子都是兴冲冲的.因为他今天终于可以卸下那重重的书包,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关云长》了。  相似文献   

16.
徐红 《家庭育儿》2010,(5):56-57
宝宝一生病,全家都很焦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特别是父母,会心痛得不得了,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关心有助于宝宝的康复吗?让我们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7.
古代有位道士向一位百岁老者探问长寿之道:“汝何以长寿?秘诀何在?”老者答曰:“吾信‘三不知’:一曰不知世事,二曰不知生死,三曰不知有身。“道士细究老者话中之理,不由得笑而叹服。细想起来,老者信奉的这三个“不知”,有着丰富的科学道理。它既是老年人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之道。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父母,很多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所有的爱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包大揽,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们勤快地忙碌着,却不知道自己的“勤快”给予了孩子不恰当的爱,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生活的能力。其实,有时候做一个“懒”家长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做一个聪明的“懒”家长吧。  相似文献   

19.
“带”走了孩子的注意力半岁多的琳琳发现自己可以单独稳稳地坐在地毯上,而不需要妈妈扶着时,十分开心,她随手抓起身边的一些玩具,这个看看,那个瞧瞧,偶尔还往嘴里塞,好像想尝尝这么漂壳的东西是什么味。看着琳琳玩得津津有味、不厌其烦,小脸蛋上那聚精会神的样子,像是满腹经纶的老学究在仔细“研究”什么高深莫测的学术。妈妈感觉既可爱又可笑,走过来控制不住地亲他,正专注于玩具的琳琳看到妈妈来了,马上转移了视线和注意力,放下了手里的玩具。  相似文献   

20.
高淑英 《家庭育儿》2014,(10):96-96
小羊羔,吃奶水, 跪在地上噘着嘴。 一口一口吃得香, 妈妈恩情记心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