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儿子5岁时,越发显现出唯我独尊的德性(或许,这也是不少独生子女常有的毛病吧)。家里买了好吃的,他总会一把揽入怀中:“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一家人上街,喜欢的玩具他非买不可,还振振有词:“你们的钱都要给我花,你们只有我一个娃!” 相似文献
4.
6.
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平时挺安静、挺听话的孩子,一旦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带他到别人家时,就变得很任性、不听话;平常不太听话的孩子,来了客人更是无理取闹,弄得当父母的很难堪、很尴尬。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为儿子洗衣时,总能在其衣袋、裤兜里,发现一些小零碎儿、小破烂儿。问儿子还要不要,以明显带有马上就丢弃的口吻。儿子会立即紧张地大声说:“别扔,我要留着!”于是,儿子的抽屉里、收纳盒里、置物架里、还有床底下的小纸箱里。 相似文献
9.
石成长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10,(13):10-11
暑假,是每个孩子最梦寐以求的“节日”,在短暂脱离了学习生活的“束缚”后,怎能不让他们欢呼雀跃?不过,与此相反的是,很多家长开始犯起了难:自己整天上班,谁来照顾年幼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12.
目的:探讨和研究人文关怀用于外科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外科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分别为32.5±6.4、41.3±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4±7.2、49.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朋友小张是少年宫的钢琴老师,这段时间,她正在教一批新学生弹钢琴。她跟我讲起一件事情:在这批孩子中,有一个叫鲁明的小男孩,他学钢琴非常刻苦,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入门比较慢,但后来慢慢地进入了状态,弹得越来越好,她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潜力。可是,小张发现鲁明已经两个周末没有来学琴了,她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她拨通了鲁明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鲁明。"鲁明,这两个周末怎么没有来学琴呢?""妈妈不让我去了。"鲁明小声地说。"为什么不让你来了呢?家里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因为妈妈认为我学不 相似文献
16.
17.
18.
现在的父母,很多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所有的爱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包大揽,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们勤快地忙碌着,却不知道自己的“勤快”给予了孩子不恰当的爱,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生活的能力。其实,有时候做一个“懒”家长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做一个聪明的“懒”家长吧。 相似文献
19.
“带”走了孩子的注意力半岁多的琳琳发现自己可以单独稳稳地坐在地毯上,而不需要妈妈扶着时,十分开心,她随手抓起身边的一些玩具,这个看看,那个瞧瞧,偶尔还往嘴里塞,好像想尝尝这么漂壳的东西是什么味。看着琳琳玩得津津有味、不厌其烦,小脸蛋上那聚精会神的样子,像是满腹经纶的老学究在仔细“研究”什么高深莫测的学术。妈妈感觉既可爱又可笑,走过来控制不住地亲他,正专注于玩具的琳琳看到妈妈来了,马上转移了视线和注意力,放下了手里的玩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