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及支架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冠心病 (CHD)年龄≥6 5岁 5 3例 (老年组 )和年龄 <6 5岁 2 8例 (非老年组 )PTCA和 /或支架术的临床病灶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 :老年组行PTCA和或支架植入术的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93.4 %vs97.1% ,P >0 .0 5 ) ;老年组死亡率 (1.88% )与非老年组死亡率 (0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老年组冠脉病变较非老年组重 ,支架植入率高于非老年组 (0 .6 5VS 0 .4 3)。随访 6~12月 ,两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TCA及支架术是安全的 ,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无差异。PTCA和或支架植入同样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PTCA+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支架植入术(PTCA 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疗效。方法:分析2002年10月~2004年12月接受PTCA 支架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以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20%,TIMI血流3 级,且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215例274处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260只支架,植入成功率94.9%,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择期PTCA 支架术对CHD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力月西治疗左主干支架植入术后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的镇静效果及作用.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病变,行支架植入术后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例.观察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力月西镇静治疗后,有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氧合指数、BNP浓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力月西在左主干病变支架植术入后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镇静效果良好,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例冠脉造影患者行冠脉内超声成像检查(ICUS)。定性分析斑块成分、性质及夹层形成;测量冠脉最小管腔内径、面积、斑块面积及血管狭窄百分数等。冠脉造影结果10例正常,25例冠脉狭窄≥70%,其中17例行PTCA术。1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中,5例ICUS有粥样硬化病变。17例左冠狭窄而左主干正常者中,ICUS示12例(70.6%)左主干有不同程度病变。另17例PTCA后,5例植入支架。对植入与未植入支架的ICUS定性和定量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结论:ICUS可发现冠脉造影正常的冠脉病变。I-CUS为PTCA后的冠脉提供了理想的形态学资料,PTCA后残余狭窄>50%,钙化偏心斑块或PTCA后有夹层者应植入支架。根据支架成功植入的超声诊断标准,ICUS可指导支架成功植入,避免急性血栓闭塞。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支架植入术(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心肌梗死42例。单支血管病变29例,双支血管病变41例,三支血管病变21例。共处理病变血管176处,置入支架170枚。其中左前降支88处,右冠46处,左回旋支35处,第一对角支6处,左室后支1处。观察PTCA与支架术的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结果PTCA与支架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98.3%。结论PTCA与支架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成功率高,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无保护左主干(ULMCA)介入治疗(PCI)的近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总结57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ULMCA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分析其病变特征、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即刻手术成功率达100%。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随访,无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心功能正常、左主干开口病变患者,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Firebird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近中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国产药物涂层支架(Firebird,微创)治疗左主干病变的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抢救中心在2004年4月至2005年9月共有32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LMCA)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共植入Firebird支架(微创)39枚。对左主干开口和干段不累及远端分叉病变仅植入1枚支架;对于远端分叉病变选择T支架、通过LCX开口支架、对吻支架术。患者出院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造影随访5~10个月。观察国产药物涂层支架在LMCA病变中心性死亡、再狭窄、靶病变的重建率(TLR)、靶血管的重建率(TVR)等临床情况。结果 LMCA病变中以远端分叉病变占大多数为53.1%,处理LMCA的分叉病变策略,本研究多为T支架术(47%),其次为支架通过LEX开口(35.3%)。LMCA开口和干段病变行PCI长期随访无一例再狭窄。本组研究造影随访率为62.3%,再狭窄率5%,TLR5%,TVR10%,心性死亡6.3%。结论 低危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的植入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和支架植入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 68例已行PT CA和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 ,其中 82处病变进行PTCA术 ,76处病变植入支架 ,2例术后 1个半月至 4月再发心绞痛 ,1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及下腹腔血肿 ,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PTCA和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Rapamycin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Rapamycin涂层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5例冠心病患者行Rapamycin涂层支架植入术为药物支架组,12例行普通支架植入的患者为普通支架组,分别记录两组一般情况、术中支架植入情况以及随访结果,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药物支架组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及高LP(a)者明显多于普通支架组。药物支架组在左前降支植入者20例,占80%,普通支架组左前降支植入者5例,占41.67%;药物支架植入的血管直径较普通支架为小(P<0.05,P<0.01),而最大扩张压力和扩张时间在药物支架组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结论:Rapamycin涂层支架植入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手术,在防治PTCA支架术后再狭窄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及其特征。方法:2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其冠状动脉分布及特点,测量其各分支中段内径,并与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正常人相比。结果: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呈左优势者占20%,各亚型间无明显判别:5例发现合并冠心病,其中1例行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另1例植入永久性DDD起搏器治疗,1例左前降支中段发现冠脉肌桥;无冠状协脉病变的19例患者左主干,回旋支及右冠脉中段内径较正常者明显粗大(P<005),结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冠脉供血呈左优势者比较较高,其冠状动脉内径较正常者粗大,疑有合并冠心病者须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In the past 20 years or more the death rate from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s remained at 30 to 40 per cent in most large hospitals. It is obvious from reports now coming out in the literature that many progressive centers are decreasing their mortality rate primarily by saving the heart that is a good pump, that has a good myocardium, by preventing arrythmias and hence preventing cardiac arrest — a purely electrical abnormality. The resulting decrease in mortality rate is about one-third, or somewhat better. If we are to offer good coronary care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be working towards monitoring patients in medium and perhaps even smaller hospitals (wherev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re admitted), and lowering the death rate from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a resul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探讨其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7例急诊CABG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围术期死亡。全部随访4~42个月,无死亡;亦无明显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结论:急诊CABG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严重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者主张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心肌缺血的少见原因。通过分析我院所见3例患者,探讨其发病率、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501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发现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患者3例(0.6%),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其中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造影见:左前降支远端D型夹层,,TIMI血流1级。6月后造影显示:夹层自然愈合。结论: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心肌缺血的少见原因,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可自然愈合,所以对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否采用冠状动脉介人或外科手术(CABG)治疗,应根据造影时夹层的范围、形态及对血流的影响等因数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Every person 35 years of age or older should have an annual physical examination, with a chest x-ray and an electrocardiogram. Even if the latter is negative and the patient has no complaints, he should be given the two-step or an equivalent exercise test. A positive test result suggests myocardial ischemia,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ardiac morbidity or death, even in the asymptomatic person. A negative response has been statistically proved to indicate a favorabl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6.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对正常冠脉血流频谱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利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分别测量37例正常人冠脉主干、主要分支及室间隔心肌内舒张期冠脉血流充盈时间(DET)、充盈时间与心动周期的比值(DET/RR)、加速度(AV)、减速度(DV)、速度时间积分(VTI)、最大血流速度(Vmax)及平均血流速度(Vmean)等项指标,分析了冠脉血流测量的影响因素。该技术为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项无创性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为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18例冠状动脉瘘中,右冠状动脉瘘15例,包括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0例,右冠状动脉右房瘘2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瘘3例,其中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左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超声心动图均可清楚显示18例冠状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和引流部位.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具有特异性,且简便、准确,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桡动脉的技术及安全措施。方法:通过对桡动脉解剖的认识,从术前判断、术中获取技术和术后防止血管桥痉挛3个方面回顾总结63例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桡动脉的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前臂运动功能障碍,3例出现短暂感觉异常。无前臂及手部缺血并发症。桥血管近期通畅率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评价、术中和术后适当地保护桡动脉是安全获取桡动脉作为血管桥材料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心肌病冠脉血流的超声多普勒显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利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分析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前降支、室间隔心肌内及后降支的冠脉血流及其冠脉血流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并与正常组(37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前降支及室间隔心肌内冠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最大血流速度(Vmax)及平均血流速度(Vmean)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上述血流参数与室间隔厚度的比值则较对照组低(P值<0.01);而后降支的血流VTI、Vmax、Vmean及与室间隔厚度的比值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说明供应肥厚心肌的冠脉血流虽然加快,但与室间隔增厚的程度不相适应,而导致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