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干眼症的检查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眼症是以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降低 ,进而导致眼表损害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总称。目前 ,用于诊断的方法繁多 ,除了传统的Schirmer分泌试验、活体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以外 ,近年来又有许多新的检测方法不断问世 ,这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了有力武器 ,本文旨在较全面复习国内外文献基础上 ,综述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以供同道参考。一、泪液分泌量的检查1 Schirmer试验 (Schirmertest,ST) :主要是检测水样泪液的产生量 ,它又分为反映基础分泌的SchirmerⅠ试验和反映反射性分泌的SchirmerⅡ试验。方法是取 5× 35mm的标准whatmean 4 1号滤纸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在高度近视人群和低度近视人群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探讨预防的方法与机制。方法:这项研究是基于对2010-05/2011-05在武汉市爱尔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388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患者被区分为高度近视和低度近视,数据包括干眼症状、泪液量、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角膜上皮缺损等,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结果:LASIK术后高度近视患者中干眼症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患者在LASIK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各个观察时间段的泪液量较低,泪膜稳定性较差,术后患干眼症症状的比率显著高于低度近视患者。结论:无论是高度近视人群还是低度近视人群,女性患干眼症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LASIK术后高度近视患者患干眼症的几率明显高于低度近视患者,而且高度近视患者比低度近视患者在术后患干眼症的症状更严重,更持久,治疗恢复时间也更长。预防和处置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病几率要重在术前检查筛选,提前治疗干预。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要尽可能选择ICL或TICL手术来进行屈光矫正。  相似文献   

3.
4.
眼科门诊干眼患病率的初步调查及结果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我院眼科门诊患者的干眼患病率来了解本市干眼的患病情况及对其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2006年4~8月份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部份20岁或以上患者324例(男性170例,女性154例)进行干眼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Ⅰ(SIt-Ⅰ)、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结果干眼的患病率为31.2%,其中男性患病率29.9%,女性患病率33.8%,20~30岁男性患病率18.1%、女性患病率5.0%,40~59岁男性患病率28.1%、女性患病率44.9%,≥60岁男性患病率37.1%、女性患病率42.2%。结论人群中干眼的患病率高,且趋向于年轻化。  相似文献   

5.
药源性干眼症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滥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对泪腺分泌功能的损害。方法 对48例96眼药源性干眼症患者进行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及泪液分泌试验测定,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观察药物治疗上述各项检查的变化。结果 Ⅰ、Ⅱ组的有效率均为100%.结论 用药持续时间过长,滥用和盲目使用药物使之在体内蓄积中毒,导致泪腺分泌功能下降,采用中两医结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干眼症临床检查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阎慧  赵少贞 《眼科新进展》2008,28(9):711-714
完整的泪膜是维持眼表健康和功能的基础,而泪液的产生、保留、稳定排泄是维持这种健康状态的必备条件。任何原因引起眼表面泪膜的异常均将引起干眼。当前干眼症的临床检查方法很多,主要针对泪液或泪膜的不同方面,如:检测泪液的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泪膜的厚度、稳定性等,力求为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但由于至今尚未有一种检查方法在干眼症的诊断上能称之为"金标准",因而必须联合至少3种检查法综合判定干眼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眼手术后干眼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眼部手术后有干眼症状的132例(149只眼),就诊前所行手术,眼局部用药情况、治疗前后,停止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实验和荧光苏染色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病情停用原来的眼药水,辅以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透明质酸钠)和促上皮生长的滴眼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滴眼液.结果 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有效者停止治疗一周后的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BUT)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眼科手术易诱发干眼症,早期明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闫海艳  孙伟  李娜 《眼科新进展》2012,32(5):486-487,490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干眼症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相关临床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1999年3月至2010年9月门诊确诊干眼症患者64例(128眼),其中泪液蒸发过强型19例(A组)、泪液分泌不足型11例(B组)、混合型34例(C组),均给予相关临床检查,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睑板腺功能障碍评分等。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泪液滴眼、口服维生素A、热敷及按摩睑板腺等综合治疗,将各组间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5.3%和94.7%、0和77.3%、35.3%和91.2%,总治愈率35.2%,总有效率89.8%;B组与A组、C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7、16.8,均为P<0.05);B组与A组、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3.7,均为P>0.05)。A组、C组BUT治疗前后的改善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2.90,均为P<0.05)。A组、C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改善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8、0.85,均为P>0.05)。睑板腺功能障碍评分与初诊时BUT呈负相关(r=-0.367,P<0.01),与泪液分泌试验无相关性(r=0.211,P>0.05)。结论不同类型干眼症的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存在差异,综合治疗轻、中度干眼症有效。  相似文献   

9.
李国良  梁冬梅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167-2169
目的:分析青年视屏终端工作者干眼症的患病因素,探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对136例长期视屏终端接触的青年干眼症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包括常见症状(眼干、视疲劳、异物感等),泪膜破裂时间(BUT)、SⅠt试验。共发放136份问卷,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95.6%。将13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65例应用人工泪液(泪然),3次/d,1滴/次。对照组65例口服四环素,2次/d,250mg/次,连续服用3mo。结果:常见症状依次是:眼干燥异物感(治疗组89.2%、对照组80.0%)、灼热感(治疗组33.9%、对照组30.8%)、视疲劳(治疗组72.3%、对照组67.7%)、视物模糊(治疗组30.8%、对照组35.4%)、眼痛(治疗组24.6%、对照组21.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两组BUT、SⅠt试验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视屏终端综合征(video display terminals,VDT)是引起青年干眼症的主要原因,局部使用人工泪液组明显优于口服四环素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长期局部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对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994年 1月~2 0 0 1年 8月间青光眼患者 139例。年龄 14~ 83岁 ;男 84例 ,女 5 5例 ;病程 3月~ 4年。将 139例患者分成对照组(无局部用药组 ) 6 1例和 β-受体阻滞剂组 78例 (用药组 ,使用 β-受体阻滞剂≥ 18月 ,如 0 .5 %噻吗洛尔、0 .5 %贝特舒 (贝他洛尔 ) ,观察指标包括眼异物感、干涩灼热感、畏光感、结膜充血、分泌物及干眼症三项检查 Schirmer 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BU 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 )。结果  β-受体阻滞剂组的干眼症状和体征明显 ,泪膜功能受损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两组在青光眼的类型、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则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长期局部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因药物引起结膜的慢性炎症等副作用而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和影响泪膜稳定性 ,应用人工泪液可以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1.
干眼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明  马林昆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44-1946
干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不适感觉包括眼干涩、眼红、眼痒、异物感等。近年来,随着干眼发病率的增加,干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就干眼的诊断、分类和病因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re is a wide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for dry eye disea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urvey the attitudes of eye practitioners towards both tests and therapies available for dry eye disease. METHOD: An anonymous, web-bas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contain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ections. RESULTS: Thirty-eight respondents, evenly distributed in experience, confirmed the wide variation of diagnostic tests in use. History and staining techniques were significantly preferred to tests of tear flow (P < 0.05). 'Evidence' was the most valued test characteristic, and was regarded as significantly more important than 'comfort' or 'cost' (P < 0.003). However, 'evidence' was not valu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ase of use' or 'time taken to perform'. Overall, there was poor satisfaction with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options in dry eye, for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asures. 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qualitative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s dry eye disea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adequacy of diagnostic tests vary considerably. As evidence supporting a diagnostic test's validity is the most highly valued test characteristic,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topic is justified.  相似文献   

13.
干眼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干眼症是一种由各种不同的功能和眼表保护机制紊乱所致的眼表疾病,它是眼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眼表疾病之一。干眼症的发病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眼表组织和泪膜的缺失等都会引起干眼症,目前研究显示神经机能、性激素和炎症因子等在调节泪液分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就目前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动物模型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药源性干眼症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一类药源性眼病,引起此病的药物有十余类上百种,其中常见的有抗胆碱能受体药、抗组胺药、抗抑郁症类药、抗精神病类药、激素类药、抗青光眼类药等。主要机制是药物影响副交感或交感神经系统,支配腺体分泌的通路受到阻断;或药物局部使用引起泪膜不稳定及眼表面异常。防治此类干眼症主要采用停药或换药,对因治疗以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5.
干眼症误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嘉莹 《眼科》2001,10(5):296-298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的措施。方法:对178例干眼症误诊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结果:误诊疾病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点状角膜炎、慢性结膜炎;误诊时间1个月-3年8个月;误诊原因为忽视干眼症的临床特点和对其病情缺乏全面系统分析。结论:症状是干眼症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检查可减少其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袁进  陈家祺 《眼科》2010,19(3):148-149,154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干眼的诊断和治疗体系,但仍有许多临床问题有待解决,包括:(1)完善干眼的定义和建立更合理的分类体系;(2)重视干眼的流行病学调查;(3)规范干眼的诊断程序;(4)制定我国干眼的诊断标准;(5)树立正确的干眼分级治疗观念.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干眼分类、诊断标准以及治疗原则方面早日制定相关的临床指南,从而使我国干眼的临床研究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眼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09-03/2010-05就诊的干眼症患者进行病史及症状询问,常规结合特殊眼部检查,共确诊53例96眼病例。结果:本组中共确诊53例96眼,平均年龄56±3.1岁,其中年龄≥50岁41例,包括混合型干眼症29例,蒸发过快型5例,水液缺乏型7例;年龄<50岁的12例,包括混合型干眼症3例,蒸发过快型5例,水液缺乏型4例。结论:干眼症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特点,BUT,S I 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是诊断干眼症的主要依据,同时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症状,综合起来考虑对明确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47例干眼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先进  孙倩娜 《眼科》2012,21(3):177-180
目的 通过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为诊断提供经验支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眼科的干眼症患者247例(494眼)。 方法 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裂隙灯、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Ιt)。干眼症诊断标准:在确定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后,(1) BUT≤5 s,主观症状1项阳性;(2) 5 s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际干眼研讨会于2017年夏季报告提出,干眼是一种多因素的眼表疾病,其特征是泪膜稳态丧失,伴有眼部症状,其中泪膜不稳定和高渗透压、眼表炎症和损伤以及神经感觉异常具有致病作用。干眼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会导致卫生成本增高,阻碍日常活动的开展,从而降低人群生活质量。本文简要介绍干眼的病因、发病机制,并着重介绍近2 a来关于干眼治疗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