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目的对复发性脑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出血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脑出血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部位以及伴发病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再出血发生率为5.6%,再出血70%发生在基底节区,复发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结论正规治疗高血压是防止脑出血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为9.7%,主要发生在术后24h,术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止血不彻底及术后血压波动.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应在术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一旦患者有再出血的临床表现,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再出血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再出血的发生率,型式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34例再出血患者进行全面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无再发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24例脑出血患者,34例再出血,再发率为4.7%,第1次出血到第2次出血时间最短4月,最长72月,平均18.15±14.22月,第1次出血在基底区18例,脑出血16例,第1次出血在脑叶患者62.5%有高血压,而第1次出血在基底节区患者100%有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最常见再发型式为基底节→对侧基底节(13例)和脑叶→对侧脑叶(11例)。同时将脑出血再出血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再发的脑出血患者比较,发现脑叶出血以及不规则服用降血压药物为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提倡终生服用降压药物,对脑叶出血患者应常规脑血管造影或MRA检查明确病因,尽早外科治疗,是防治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北省竹山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手术治疗的87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3组:超早期组2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 h;早期组3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4 h;晚期组28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4 h。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早期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7~24 h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梅毒性血管炎导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年龄32~78岁以脑出血为表现的梅毒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转归。结果:基底节区出血9例,额叶出血3例,枕叶出血2例,脑干出血1例,颞叶合并对侧基底节区出血1例。血清、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为阳性。头颅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病灶。接受常规脑出血治疗同时接受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同一般高血压脑出血无明显差异,但随访再出血患者仅为1例。结论:梅毒性血管炎引起的脑出血以大脑中动脉病变多见,正规治疗梅毒后再出血率低于一般高血压脑出血,对于脑出血患者应筛查梅毒,特别是无明显高血压病史患者。  相似文献   

6.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壳核出血又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50%以上。自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笔者行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30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诊断及防治经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及时发现处理。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1.9%(34/286),手术二次手术清除血肿者24例,保守治疗7例,预后良好率61.8%(21/34),预后不良率38.2%(13/34)。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后不良率很高,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选取6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其治疗、预防方法。结果:6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120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占20.0%。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存活72例,死亡48例,死亡率为40.0%。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治疗方法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很关键。  相似文献   

9.
陈学群  张子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47-4449
基底节区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致残率也是最高的一型,占脑出血的70%。我院自2002年11月至2008年4月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血肿≥30ml)56例,与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血肿≥30ml)54例进行对照,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东明  董磊  姬明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1):1001-1002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总结61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通过小骨窗显微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根据GOS分级评分,Ⅰ级15例,Ⅱ级28例,III级14例,Ⅳ级本组无,Ⅴ级1例。自动放弃治疗3例。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对脑组织牵拉轻,再出血率低,病死率低,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61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3.3%,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变化及骨窗张力增高(去骨瓣患者),手术后血压仍持续增高且波动幅度大;70.5%的再出血发生在手术后24 h内。结论: 术中妥善止血和术后保持血压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观察组)和同期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未再出血患者4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术后血压、影响凝血病史因素等,研究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SS和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出血术后的高舒张压状态、血压控制不稳、术中止血困难、血肿形态不规则、影响血凝相关病史比对照组存在率高(P〈0.05或〈0.01)。结论导致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方法 :对 10 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血肿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等 ,联用或单用微创血肿引流术、侧脑室持续外引流术和腰穿CSF置换术 ,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存活 82例 ,死亡 2 6例 ,死亡率为2 4 1% ,对存活病例随访半年 ,ADL119例 ,ADL2 30例 ,ADL3 18例 ,ADL411例 ,ADL54例。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特别适用于Ⅱ、Ⅲ级患者 ,且以早期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使用软通道和硬通道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1例,使用硅胶软管,B组39例,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分别对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并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总有效率、死亡率、再出血及气颅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总有效率、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和气颅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治疗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庄强  徐娉  马振芝  宋怀珍 《河北医学》2011,17(5):623-625
目的:探讨立止血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应用预防再出血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20例住院需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立止血1.0ku静脉推注,1.0ku肌肉注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插管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过程中再静脉注射立止血2.0ku,术毕当日至第3天,每日静脉注射立止血两次,每次1.0ku。对照组:术前术后常规给予止血敏、止血芳酸治疗,连用3d,其他治疗方法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间手术后再出血率,两组间手术止血时间以及不同手术止血时间与再出血率的关系。结果:手术止血时间超过3h者术后再出血率明显增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再出血率下降,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立止血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应用能明显缩短手术中止血时间,明显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病情转归情况及分析失败原因。结果 手术组 5 6例病死 9例 (16 .1%) ,总有效率 83.9%,其病死者多因手术时机及适应症等选择不足 ;对照组 5 0例病死 17例 (34.0 %) ,总有效率 6 6 .0 %。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组 40例 ,有 35例日常生活能力 (ADL)达 0~4级 ,对照组 33例中仅有 2 6例达 0~ 4级。结论 本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低 ,可提高生活质量 ,应尽量选择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7.
锥颅碎吸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锥颅碎吸术对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 48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随机分为碎吸组和对照组各 2 4例 ,碎吸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做锥颅碎吸术 ,对照组用常规内科治疗。疗效评定标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按统一标准记分。结果 :碎吸组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锥颅碎吸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俞荷芳  袁新  付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5):728-729
目的探讨自动容积检测技术在脑出血微创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CT自动容积检测技术,精确计算出血量;对照组30例,根据CT片按多田氏公式(T=π/6×L×S×SLICE)计算出血量。两组均在病房行微创血肿引流术,首次抽吸量为计算量的60%,观察对比两组间的死亡率、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死亡1例(3.33%),再出血0例(0);对照组死亡9例(30%),再出血5例(16.67%)。两组比较,死亡率、再出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自动容积检测技术能够精确计算出血量,使微创血肿引流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侧裂入路治疗的2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表现、术后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20例中19例存活,死亡1例(死于脑内再出血)。本组死亡率5%(1/20),优良率80%(6/20)。20例半年随访后GOS评定:良好:5例;中残:11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0例;死亡1例。结论:在有手术适应症的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病例中,采用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治疗壳核血肿具有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和致残率低,恢复功能快等优点,对符合本文所述条件的病例选择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可有利于追求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约6.2h,近期显效率17.5%,有效率79%,死亡率17.5%,远期显效率为46%,有效率72.5%,死亡率7.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防治并发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