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Forsus推杆矫治器改良应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整群选取2011年—2013年该院收治的1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Forsus推杆矫治器改良应用实施治疗,产生显著的牙性和骨性改变,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变化,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经过6~8个月的Forsus矫治器治疗,发现患者髁状突后上方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现象,患者治疗后髁状突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关节盘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髁状突与关节盘的关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应用后的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中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不仅能有效刺激患者髁状突和关节盘,提高其建造适应性,而且能有效保持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方法:选择Ⅱ类1分类患者18例,治疗前后拍摄4张左右颞下颌关节磁共振片.在磁共振片上测量髁状突表面软骨增生的量,并用Kurita方法分析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①髁状突后上方表面软骨有明显的增生迹象:增生量最大为1.3mm,最小为0.6mm,平均0.93mm;②治疗前后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所改变:TC/TP、TD/TP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1,TD/TC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st矫治器可刺激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产生适应性改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win 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错[牙合]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处于生长高峰期的安氏Ⅱ’错[牙合]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0~13岁。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评价其疗效。结果20例患者经过6~12个月(平均8个月)的治疗,面形改善明显,并获得Ⅰ类磨牙关系,并牙覆盖由6.8mm变为2.0mm,覆[牙合]由6.0mm变为1.2mm。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中下颌骨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矫治的总变化中,骨性改变占覆盖总变化的47.9%,占磨牙关系总变化的48.9%;上下颌平面角无显著变化,但上下耠平面角发生顺时针的旋转,下面高的增加具有显著差异。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于生长期的安氏Ⅱ’错[牙合]可以产生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林铭 《广东医学》2005,26(11):1527-1527
上牙弓前突及牙列拥护的AngleⅡ错[牙合]发生率很高。对许多AngleⅡ类错验的边缘性患者的治疗,备感困难,不拔牙难以改善面部凸度及咬[牙合]关系,而拔牙治疗,患者又难以接受。随正畸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这类患者可采用远中移动磨牙提供间隙及改善磨牙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传统的远移上颌磨牙的方法很多,但主要应用口外力、螺旋推簧联合Ⅱ类牵引以及配合使用各种活动矫治器等,治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合作的程度,且效果不稳定。近年来,不需要患者严格合作的口内固定远中移动磨牙的矫治器发展迅速,1992年由Hilger发明的Pendulum矫治器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程红江  龚昕 《黑龙江医学》2005,29(12):895-897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争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类错聆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临床随机选择12例恒牙初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8岁。用Twin-block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Twin-block乔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结论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在临床应用矫治恒牙初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研究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17例安氏Ⅱ类错合病人进行治疗,男9例,女8例,年龄9-14.5yr,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以下颌后缩为主。首先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骨骼的矢状关系,待恒牙期用固定矫治器精细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所选病例的磨牙关系。前牙覆合,覆盖得到矫正,软组织侧貌得以改善。结果 所选病例的磨牙关系。前牙覆合,覆盖得到矫正,软组织侧貌得以改善。结论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合的矫治,可取得满意的骨骼及侧貌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Frankel功能矫治器和Herbst功能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的Angle Ⅱ类错(牙合)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一对9岁男性双胞胎患者分别用Frankel与Herbst矫治器对其进行矫治,比较矫治前后的效果.结果这对双胞胎患者的面部美观及牙颌功能有明显改善,覆盖从12 mm减少到2 mm覆(牙合)矫治正常标准,磨牙关系转为中性(牙合)关系.结论这两种功能矫治器对Anglr 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病例均有显著疗效,但在作用机制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年轻成年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采取Herbst矫治器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35例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该院接收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Herbst矫治器矫治器,并进行二期固定矫治,观察疗效.结果 ANB、U1/L1、OB、U6-Ptm治疗后矫治减小;L1/MP、SNB、MP/SN、L6/MP、U1/SN、L6-Ptm矫治后增大,其中SNA、OJ、U6/PP变化不显著.结论 对年轻成年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采取Herbst矫治器矫治,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汤雁  谢超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1):109-112
目的 探讨在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应用隐形矫治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50例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于矫治6个月时,对比两组的矫治效果[美国正畸协会(ABO)评价系统]、满意度以及矫治前和矫治6个月时的牙周健康情况[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比较两组矫治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矫治6个月的ABO评价系统各项目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两组PLI、GI评分高于矫治前,PD深于矫治前,观察组PLI、GI评分低于对照组,PD浅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度、咀嚼功能、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治6个月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应用隐形矫治器的效果与固定矫治器相当,但隐形矫...  相似文献   

11.
由于磨牙前移引起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上前牙拥挤病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拔牙或推磨牙向后。通过磨牙远移,纠正磨牙关系,开拓间隙,并可保持牙弓的连续性以及面部的协调美观。本研究通过对15例牙性安氏Ⅱ类错[牙合]应用改良Distal—Jet矫治器远移磨牙的临床分析,评估其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牙源性错[牙合]畸形在矫治中[牙合]平面的变化,以及[牙合]平面的变化对患者垂直骨向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提高在矫治过程中对矫治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方法通过26例安氏Ⅱ类1分类恒牙早期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上颌前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变化3mm,第一磨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增加2mm,OP-SN矫治前后顺时针变化平均3°,软组织鼻唇角改变了13°,上唇长度伸长了4mm,下唇长度伸长了3mm,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分别改变2mm。结论通过升高后牙、直立后牙、压低前牙、增加前牙唇倾度及前移下颌等方法均可使相关牙齿垂直高度发生改变,诱使矜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最终影响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治疗,寻找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方法对9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使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再用固定矫治整平牙列,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9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侧貌得到很大改善.结论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能调整骨骼矢状关系不调,矢状关系调整后再进行固定矫治,减少了矫治难度,且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制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显效快,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运用Twin-block矫治器通过上下(牙合)垫接触面间的导斜面来转移咬合力,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结果:应用合适的上下颌垫间的导斜面斜度可产生有利于正常颌面生长的矫形力,1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利用上颌平斜面导板协助方丝弓矫治器早期治疗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的方法、方法选择18例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的患者,在用方丝弓矫治器整平牙弓,排齐上颌牙列后,用上颌平斜面导板协助治疗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后,18名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患者面型明显改善,磨牙和尖牙达到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用上颌平斜面导板协助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的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牙合)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择处于生长高峰期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0~13岁.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20例患者经过6~12个月(平均8个月)的治疗,面形改善明显,并获得Ⅰ类磨牙关系,并牙覆盖由6.8mm变为2.0mm,覆(牙合)由6.0mm变为1.2mm.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中下颌骨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矫治的总变化中,骨性改变占覆盖总变化的47.9%,占磨牙关系总变化的48.9%;上下颌平面角无显著变化,但上下(牙合)平面角发生顺时针的旋转,下面高的增加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对于生长期的安氏Ⅱ1错(牙合)可以产生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定量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方法:选择Ⅱ类1分类患者18例,治疗前后拍摄4张左右颞下颌关节磁共振片,在磁共振片上测量髁状突表面软骨增生的量,并用Kurita方法分析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①髁状突后上方表面软骨有明显的增生迹象:增生量最大为1.3mm,最小为0.6mm,平均0.93mm;②治疗前后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所改变:TC/TP、TD/TP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TD/TC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st矫治器可刺激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产生适应性改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23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14例),配戴Twin—block矫治器,平均戴用时间12个月。分别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面部各测量定位点进行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治疗后软组织B点至TVL的距离,软组织颏前点至TVL的距离明显减小,治疗前后的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软组织侧貌分析可作为错骀病例临床疗效评定的可靠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器能使患者的面型趋于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 23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14例),配戴Twin-block矫治器,平均戴用时间12个月.分别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面部各测量定位点进行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治疗后软组织B点至TVL的距离,软组织颏前点至TVL的距离明显减小,治疗前后的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软组织侧貌分析可作为错(牙合)病例临床疗效评定的可靠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器能使患者的面型趋于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