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江苏省2009年分离出的伤寒沙门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对江苏省2009年从肠道传染病患者中分离到的伤寒沙门菌进行鉴定.伤寒沙门菌基因组经限制性内切酶XbaI酶切后,采用脉冲场电泳获得电泳图谱,再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从江苏省9个地区分离得到39株伤寒沙门菌,BioNumerics分析结果显示,共有31个不同的PFGE带型出现,除5株以外,其余34株分布于8个相似性在85%以上的簇内.结论:江苏省2009年可能存在8个主要的伤寒沙门菌克隆,这些克隆传播可能是同期伤寒流行的主要病原.PFGE指纹图谱为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网络监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疾病主动监测和传染来源追踪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伤寒沙门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研究宁波市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选择XbaⅠ酶对伤寒沙门菌染色体DNA进行酶切,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电泳酶切指纹图谱,了解其流行状况。结果:14株伤寒沙门菌,根据电泳图谱分析,可分为3个带型。结论:PFGE具有分辨力高,重复性好的特点,是研究伤寒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研究四川省2007年鼠伤寒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查找沙门菌污染源,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Xba I酶对12株鼠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用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Bionumerisc统计软件聚类分析.结果 12株鼠伤寒沙门菌用XbaI限制性酶切后,分成5个PFGE图谱类型,其中1个PFGE图谱类型有7株菌株,其指纹图谱的相似性达到100%,该型别占分析菌株的58.33%.其余4个PFGE图谱类型分别有2株菌和1株菌.含7株菌的PFGE图谱型中,源于成都市的菌株4株,攀枝花、自贡和内江市的菌株各1株.结论 PFGE分子分型与流行病学资料紧密结合可增强对鼠伤寒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和预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南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主要流行菌型.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NTSYSpc 2.1软件聚类分析.结果 来自河南省两个监测点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6株分离菌,根据XbaI酶切PFGE基因指纹图谱分析,6株菌出现5个PFGE基因型别:甲、乙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3个PFGE型别.结论明确了2...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建省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情况,探讨各型别的流行及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0年鼠伤寒沙门菌73株,分离自临床患者及从业体检人员,选择XbaⅠ和BlnⅠ进行酶切,H9812作为脉冲场凝胶分子量标准。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电泳酶切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按照100%的相似度可将菌株酶切图谱分为49个PFGE型,其中P1型有15株,占20.55%(15/73),为优势型别,P17型5株,占6.85%;BlnⅠ二次酶切后P1和P17型分别只有5株和2株条带完全一致。P1型集中分布于7~9月,占到P1型菌株总数的86.67%(13/15);其他型别分布比较分散,无明显时间和地区的聚集性。结论福建省鼠伤寒沙门菌PFGE分子分型呈现多态性,该技术可用于菌株间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应加强监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利于疾病的溯源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舟山市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特征,为聚集性暴发事件溯源追踪提供依据。方法 用Pulse Net网络实验室标准方法对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舟山市2018—2020年分离到106株肠炎沙门菌和60株鼠伤寒沙门菌,性别比1.1∶1和0.9∶1,集中于每年6~8月(78.3%和80.0%),主要以0~5岁年龄组居多(37.7%和66.7%)。106株肠炎沙门菌分12种带型,菌株间条带相似度84.0%~100.0%;优势带型为P1、P6和P7。60株鼠伤寒沙门菌分53种带型,菌株间条带相似度56.0%~100.0%;各带型包含1~4株菌,B1为优势带型。结论 舟山市肠炎沙门菌PFGE分子分型有明显优势带型,遗传同源性较高;鼠伤寒沙门菌PFGE分子型别众多,条带分散,呈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伤寒沙门菌与鼠伤寒沙门菌染色体结构差异,追溯其进化根源,以便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用I-CeuI脉冲凝胶电泳技术对哈市几所医院分离的12株伤寒沙门菌和3株鼠伤寒沙门菌进行染色体结构分析,并构建I-CeuI物理图。[结果]两型沙门菌染色体经酶切电泳后均产生7个片段;其染色体总长度分别为4765kb和4725kb。[结论]实验中全部沙门菌染色体结构大致相同,但伤寒沙门菌染色体中存在插入与删除序列,推测可能是两者感染宿主与致病性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湖北2008年分离的沙门菌菌株进行分析,探讨湖北沙门菌的分布、流行及变异情况。方法:对分离的沙门菌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研究。结果:18份测试株用XbaI酶切后产生3个带型。结论: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DNA指纹图谱分析,可追溯其同源性。通过18株伤寒菌株的PFGE分型图谱分析,其中相似系数100%15份,占83.33.%,可确认为相同病原菌感染。由此说明PFGE是一种灵敏、可靠的研究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9.
鼠伤寒沙门菌(鼠伤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将是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中长期面临的问题。因此,探索研究新的、有效实用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实验方法,也将是卫生防疫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在对河南省各地区不同来源的鼠伤寒菌株进行了分型和应用研究外〔1、2〕,又对来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吉林省食品中分离的沙门菌血清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型别,探讨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的同源性。方法 于2011年3月-2012年4月,对从市售生鸡肉和中式凉拌菜中分离出的2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和PFGE分子分型,采用BioNumerics version 6.0软件分析比较同源性。结果 28株沙门菌血清型分别为15株肠炎沙门菌、4株印弟安纳沙门菌、2株猪伤寒沙门菌、2株亚利桑那菌和5株血清未定型沙门菌;PFGE结果主要分为4个大群,其中1群包括14株,相似度为87.3%~100%;2群包括7株,分为2个亚群,2A亚群包括6株,相似度为91.9%~100%,2B亚群1株,相似度为73.6%; 3群包括3株,相似度为88.9%~100%;4群包括4株,分为2个亚群,4A亚群包括3株,相似度为84.6%~94.7%,4B亚群1株,相似度为72.7%。结论 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PFGE结果显示相同血清型别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研究在河北省建立副溶血性弧菌DNA指纹图谱基因库,以便将来对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DNA图谱进行即时比较,确定同源性,进而确定食源性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范围等,为从根本上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对从各类水产品中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NotⅠ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65株副溶血性弧菌经PFGE方法分型共跑出64个DNA指纹图谱,按照各图谱在聚类图所成的自然类别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将64个图谱分为11个大的聚类群。并且各群间相似性系数〈56.6%。提示各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同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结论PFGE分型结果与菌株的水产品种类、采样时间、地点都没有任何相关,说明当时当地以及在水产品种类上都不存在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一起肠炎沙门菌暴发疫情进行病原菌分子特征、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析,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以BioNumerics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食物中毒分离4株肠炎沙门菌以XbaI酶切后PFGE可分为同一型别。结论该次食物中毒的暴发为同一型肠炎沙门菌引起,可能有共同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福建省鼠伤寒及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指纹图谱,研究其分型特征.方法 收集2009年50株沙门菌临床分离株,其中30株鼠伤寒沙门菌分离自婴幼儿腹泻患者,20株肠炎沙门菌分离自感染性腹泻患者.选择XbaⅠ酶对沙门菌染色体DNA进行酶切,H9812作为脉冲场凝胶分子量标准.采用PFGE技术分析电泳酶切...  相似文献   

14.
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肠球菌的分子检测与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40株肠球菌进行分子同源性检测分析,探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thoresis, PFGE)在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价值. 方法应用PFGE对40株分离自住院患者的肠球菌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40株肠球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在30~500 kb之间显示12~18条大小不同的DNA片段;40株肠球菌表现出大小不一的同源性:3对肠球菌100%同源,来自同一病房的4对肠球菌分别为78.27%、72.73%、72.73%、80.01%同源;来自不同病房两对肠球菌分别为80.01%、77.78%同源,其余菌株则显示了较低的同源性或者无同源性. 结论 40株肠球菌未见同一克隆的暴发流行;PFGE是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型方法,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菌株亲缘性。方法采用NCCLS方法研究药物敏感性;采用PFGE和AFLP技术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基因型;对检测结果作聚合分析讨论菌株亲缘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利用PFGE分型可以分为4个亚型、利用AFLP分型可以分为2个亚型;聚合分析具有一致性。结论AFLP分型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个省市区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出的30株沙门氏菌噬菌体中选出11株,与Felix0-Ⅰ噬菌体组成为一个分型噬菌体配套,用于沙门氏菌各个血清型的分型。有20个省市自治区送来菌株,从集中分型的2348株中分出31个型和20个未定型。检出最多的9个型依次为7774(48.0%)、0774(17.1%)、6774(7.7%)、4774(7.3%)、5774(3.3%)、3774(2.2%)、4000(2.1%)、0000(1.8%)和7000(1.7%)。医院内感染爆发和食物中毒爆发,大多数均由7774和4774型引起。还分析了家鸭、猪、鼠类、螺蛳及污水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型别及其在流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南京市两所高校细菌性痢疾暴发的传染来源、传播方式和波及范围。 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9月7日至10月8日南京市两所高校细菌性痢疾疑似、可能和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定义疑似患者为两所高校学生、教职工中出现腹泻症状者;可能患者为疑似患者且出现发热(T≥37.4℃)、里急后重或腹痛症状之一者;确诊患者为疑似或可能患者且粪便或肛拭子标本PCR检测志贺氏菌核酸片段阳性或分离到志贺氏菌者。收集两所高校的一般情况;通过该区医疗机构、校卫生所和辅导员报告的方式进行患者搜索,对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并描述病例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分布特征;开展患者对照研究;调查可疑餐次和食物,对患者和食堂从业人员采集大便或肛拭子标本以及环境和食物留样标本行核酸片段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罹患率差异用χ2检验,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可疑餐次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CI)。 结果A、B高校分别搜索到436例和36例病例,罹患率分别为2.6%(436/15385)和0.23%(36/15449),流行曲线提示点源暴露;A高校住校生罹患率高于走读生[2.9%(434/15027) vs 0.78%(2/258), χ2=4.09,P<0.05],南宿舍区罹患率高于北宿舍区[4.6%(351/7 666) vs 1.1%(83/7361), χ2=159.46,P<0.001]。病例对照研究显示A高校可疑餐次为9月20日晚餐(OR=2.4,95%CI为1.2~4.7);两所高校患者和相关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中分离到10株宋内氏志贺氏菌Ⅰ型菌株,PFGE检测结果显示高度同源。 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宋内氏志贺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波及两所高校,应继续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学校、集体单位食堂的卫生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98—2007年厦门地区从水和水产品中分离的220株O1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的型别分布。[方法]220株菌株的基因组DNA经NotⅠ酶切、脉冲场电泳后,利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以90.0%为标准,220株菌株可分成50种不同的脉冲场电泳技术(PFGE)型,相同来源的同一批菌株属于相同PFGE型别;不同来源或不同年份的菌株的PFGE型存在差异,但部分菌株属于相同PFGE型。[结论]水和水产品污染的霍乱弧菌O1群非产毒株趋异性高,牛蛙养殖池与周围环境存在交叉污染;脉冲场电泳技术有助于对霍乱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19.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追溯霍乱传染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 2 0 0 4年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与常规监测的外环境和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 ,追溯传染源 ,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O139群霍乱弧菌编码脂多糖 (LPS)特异性基因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复核菌株 ,霍乱毒素 (CT)基因引物PCR检测霍乱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进行菌株的分子分型。结果  2 5株受试菌株LPS基因 2对引物PCR结果均为阳性。所有 6株河水中分离的菌株均为CT基因阴性 ,其余均具有CT基因。 2 4株菌PFGE可分为 13个型。结论 LPS基因PCR检测结果从分子水平证实受试菌株均为O139群霍乱弧菌。河水中分离的 6株菌是非产毒株 ,其余菌株均具有致病性。环境水分离的O139群非产毒株之间以及产毒株与非产毒株之间遗传相关性较远。产毒株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四川省从甲鱼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同期流行的O139群霍乱弧菌分型的带型一致 ,在国内首次以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提示甲鱼可能是四川省近年霍乱疫情主要传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