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的子宫肌腺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3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后行口服孕三烯酮治疗与单纯口服孕三烯酮疗效的比较,随访1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量改变、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差异显著.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肌腺病是一种中青年患者乐于接受的、疗效显著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即剔切除腺肌病病灶后再成型子宫,保留完整子宫形态。结果追踪32例患者术后结果,术前痛经症状全部缓解,月经恢复正常,复发率低。结论单纯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手术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85例临床诊断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瑞雪  苏燕 《安徽医药》2005,9(7):517-518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5例子宫腺肌病占我院同期妇科子宫切除的11.6%;前后4年相比近4年发病率明显升高(71.4%);术前痛经40例(47.1%);月经过多或紊乱49例(57.6%);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1例,诊断符合36.5%;B超诊断符合率17.6%;除2例行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外,其余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结论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升高,术前易误诊,阴道B超和MRI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应个体化,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药物和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罗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61-56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3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单纯子宫腺肌病21例,约占56.8%;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局限型腺肌症4例,约占10.8%;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12例,约占32.4%。全子宫切除29例,子宫次全切除6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2例;术前诊断率35.1%,漏、误诊率64.9%。结论子宫腺肌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误诊,子宫切除为其最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因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后痛经和月经量的改变、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术后妊娠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较单纯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发生几率高,痛经程度较重;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高,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低。术后30岁以上患者痛经缓解明显(痛经缓解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92.20%和81.80%)及月经量改善明显(月经量改变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45.16%和33.33%),术后疗效较好。30岁以下患者症状改善稍差(痛经缓解率为53.80%,月经量改变率为5.88%),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19.58%)。手术对提高不孕症患者妊娠率有显著效果,且年龄越大,妊娠率提高越明显,呈上升趋势。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能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术后复发率较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达60%.60例患者50例行子宫切除术,10例行改良的子宫部分切除.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术后复发2例.结论 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子宫腺肌病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邵国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37-1837
子宫腺肌病为子宫内膜基底层直接向肌层浸润而引起的严重痛经等一系列症候群,常因保守治疗无效而将子宫切除,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属妇科疑难病之一。笔者运用中医理论从肝着手治疗子宫腺肌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是以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性交痛、子宫增大等为主要表现的生育妇女常见疾病。除子宫切除作为一种根治性手段外,目前尚无可靠的保守治疗手段。我们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均有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B超示子宫明显增大;子宫腺肌病诊断明确。患者肝、肾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体三角形切除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需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5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子宫体三角形切除(研究组)48例和次全子宫切除(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术后性生活质量,B超探测子宫卵巢体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痛经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激素水平、性生活质量,研究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后激素水平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组保留了子宫及卵巢的血供,不影响卵巢功能,且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满意,是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灶切除联合GnRH-a及LNG-IUS综合治疗大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寻求症状严重的大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年轻患者的适当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大型弥漫性子宫腺肌病10例,采用病灶切除联合术后GnRH-a治疗3个月,停药后月经复潮第5天宫内放置LNG-IUS(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的大小、月经量、血红蛋白值、疼痛程度等症状变化.结果 随访治疗后3、6、12、24个月10例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值上升,贫血症状改善,子宫体积缩小,形态趋于正常,痛经缓解率100%,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型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年轻患者先采用病灶切除减少子宫体积,再序贯采用GnRH-a+宫内放置LNG-IUS三管齐下联合治疗达到长期控制子宫腺肌病症状,预防复发,不失成为可靠的长期治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沈阳部队医药》1994,7(4):395-395
子宫腺肌病误诊率高.1980-1993年外检两个医院以子宫肌瘤切除的子宫153例,其中34例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或子宫平滑肌瘤伴子宫腺肌病。本分析这34例术前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2.
姚远  吴永彦 《贵州医药》2012,36(11):987-988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1].该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独发生在子宫肌层时的一种特殊类型.此病为良性病变,但患者往往有难以忍受的进行性痛经及经量过多的症状.以往对该病采用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通常效果不佳或损伤较大.据文献[2]统计,子宫腺肌病占同期全子宫切除标本的16.7%.在治疗上常因为停药后症状复发和药物副作用而需要行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内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132例行保留子宫内膜手术,其中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腺肌瘤挖除术27例,占20.45%,切除子宫体大部分组织,保留子宫峡部以上2-2.5cm子宫内膜者105例,占79.55%。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2.55min,术中出血平均80.40ml。术后所有病例接受随访。131例在术后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月经量减少。1例术后2年再次出现经期下腹痛,但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1例于手术后14个月妊娠,足月剖宫产-男孩,发育正常。结论:保留子宫内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好,术后不易复发,而且保留子宫内分泌功能及子宫内膜制裁万籁 脱落,维持病人生理、心理平衡,预防生殖道感染,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局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术后用曲普瑞林或者口服避孕药治疗1~3个月,之后再放置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40例患者痛经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且随访1年痛经症状无反复(P0.01);术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P0.01);手术后FSH、LH、E2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治疗后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腺肌病患者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痛经是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疼痛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所致的继发性贫血,亦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该病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为寻找一种既能解除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及其功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3月将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有望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理想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冬菊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9):41-41,43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s技术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结果TUAE治疗12个月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4.8%。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ADS)多见于有生育史的妇女,主要表现为痛经、经量增多和不孕。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切除子宫,有生育要求者只能采取保守治疗,但缺乏有效的根治药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应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37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治疗的作用。方法观察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子宫腺肌病28例,合并子宫肌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严重均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17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2例。结论长期有剧烈痛经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根据患者年龄和卵巢情况判定卵巢是否保留。经腹腔镜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也可治疗痛经,术后疼痛消失或缓解。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以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子宫增大等为表现的育龄妇女常见病,呈逐年升高并年轻化趋势.传统治疗采用手术治疗,严重患者切除子宫,而子宫手术切除不适合有生育需求的青年患者.而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等药效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目前部分研究证实,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较好地控制痛经、经量过多、子宫体积增大等临床症状[1].我们观察了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