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房颤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血栓栓塞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之一。阵发性房颤是最多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有可能发展为慢性房颤。目前胺碘酮仍然是治疗心房颤动首选的复律药物〔14〕。本研究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房颤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入选的5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为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604〕。本研究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房颤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入选的5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为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6075〔平均(65.4±4.7)〕岁,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不同病因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30例,给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预防房颤复发,观察其效果。结果:30例患随访时间为3-28(平均13.5)个月,8例患在半年内房颤复发,半年有效率为73.33%。结论:小剂量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3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云霞  杨桂玲 《山东医药》2009,49(35):118-118
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应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3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男40例,女36例;年龄30-75岁。其中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36例,高血压病30例。均经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房颤,就诊时房颤发作时间均在24h内。排除标准:①有未治愈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远期疗效。方法:4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经静注西地兰恢复窦性心律后口服胺碘酮,观察其维持窦性心律情况,及对甲状腺、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1年有效率达75%,房颤复发心室率较前显降低(P<0.05)。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比较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联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将9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与胺碘酮加缬沙坦组(Ⅱ组,n=46),疗效观察18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6.
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性和安全性,选取64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为随访观察对象。给药方法:负荷量,第一周每天0.6g,第二周每天0.4g,维持量每天0.1~0.2g。结果:随访1.7±1.6年。有效52例(81.3%),复发7例(13.5%)。22例出现不良反应(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发作时间和诱因、以及是否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为影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胺碘酮对于白天发作、且与劳累或生气等因素有关的阵发性房颤疗效较高(OR6.22,P=0.05),服用ACEI或ARB可能有助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OR21.65,P=0.03)。甲状腺功能异常9例(14.1%),心率减慢8例(12.5%),恶心、厌食2例,光过敏1例,皮疹1例,复视1例,嗜睡1例,咳嗽及肺部阴影各1例。结论:①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疗效较高、相对安全;②胺碘酮对于多于白天发作、且与劳累或生气等因素有关的阵发性房颤疗效较高;③ACEI或ARB可能有助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何积源 《内科》2009,4(5):710-711
目的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2例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32例和西地兰组30例.在治疗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分别加上静脉应用胺碘酮或西地兰。结果胺碘酮组用药后显效率为65.6%,西地兰组显效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90.6%。西地兰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转复宴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但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电、血压。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8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胺碘酮、缬沙坦、胺碘酮加缬沙坦治疗,观察治疗3、6个月房颤复发率、发作次数、收缩压、舒张压、左房直径的变化.发现治疗3、6个月后,单用胺碘酮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复发率减少,联合治疗组复发率减少更明显(P<0.05),单用缬沙坦组变化不明显.认为胺碘酮加缬沙坦可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满昌强 《山东医药》2008,48(25):81-81
2004年1月~2007年8月,我们应用阿魏酸钠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联合安博维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安博维预防房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B组常规口服胺碘酮及原发病治疗,A组口服胺碘酮加用安博雏150mg 1次/d及原发病的治疗。疗程12个月。结果A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联合安博雏能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显著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及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尽管目前房颤消融治疗有很大进展,但胺碘酮仍是目前最常见的复律药物,其有效率在50%~70%左右,已有文献报道胺碘酮和ARB合用可提高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本文旨在观察缬沙坦胶囊(商品名缬克,80mg/粒,国药准字H20010824,常州四药制药公司)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5例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7 d)患者,均患有器质性心脏病,采用胺碘酮负荷量150 mg,稀释后10 min静脉注射,继之以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必要时15 min后重复负荷量150 mg;6 h后以0.5 mg/min维持,转复后逐渐过渡到口服胺碘酮长期维持。结果:24 h内45例心室率均有效控制,37例复律成功,转复成功率82%;转复后出现长RR间期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无动脉血栓栓塞及尖端扭转性室速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安全有效,转复治疗中积极防治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接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使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左心房内径缩小情况。结果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左心房内径缩小幅度明显差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进行联合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仅使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缩小患者的左心房内径,降低房颤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并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尽管目前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最主要的手段。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复律及维持窦律的药物,其有效率达40%~60%;然而对老年阵发性房颤,其能否进一步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尚未见充分报道。本文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纤颤(AF)的发生率较高。根据心房纤颤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可分为阵发性房颤(间歇发作)、持续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本目的在于研究静脉用胺碘酮治疗CABG术后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我院CABG患40例(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术后出现阵发性房颤。除外心功能不全、低钾血症、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后立即静脉给予胺碘酮,首次剂量为1~3mg/kg静脉推注,然后给予500~1000μg/min静脉泵人,总量小于1200mg/d。心房纤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停药。观察房颤发生前后血压、心室率及心电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例患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为90%。副反应发生率为7.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可造成程度不同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是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使心脏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心力衰竭加重,为此,临床上应积极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尽可能使房颤复律或控制好心室率,我科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64例,复律成功率高,疗效确切、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心房颤动口服胺碘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口服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发作时转复为窦律及小剂量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25例具有明显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首先给予2~6天负荷量(600mg/日),心律转复后再以小剂量维持。20例在服负荷量期间,其余5例在服药7~10天内转复。随访236±35个月,维持窦律组(19例)与房颤复发组(6例)相比,基础心脏病不同,左房大小有显著差异。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表明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尽管一般情况下房颤并非生命威胁性心律失常,但其心房收缩丧失,过快…  相似文献   

18.
ACEI协助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碘酮是心房颤动(AF)转律的常用药物,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减少AF电转律时所需的能量.本文观察ACEI能否提高胺碘酮对持续性AF的转律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及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及胺碘酮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房颤的复发次数、复发持续时间及左心房内径大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房颤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房颤复发次数以及缩短的持续时间,同时长期使用厄贝沙坦还可以抑制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我国13省份14个自然人群的29079人进行抽样调查,房颤发生率在0.7%,而且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冠心病、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都可能增加房颤的发生Ⅲ。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加辛伐他汀治疗房颤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