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人心率变异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因素的相关性,选择78例T2DM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的血脂、尿素氮、肌酐,并记录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OME-IR和24h HRV时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组HRV时域指标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SSMD)、平均正常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ANNs)、连续R-R间期标准差≥50ms的百分数(PNN50)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示,SDNN与病程、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HOME-IR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无关.糖尿病病人HRV时域指标下降与其高血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降低前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 以动态心电图中的SDNN、SDNNI、SDANN、rMSSD、pNN50、LF、HF、LF/HF等指标对28例2型糖尿病患者GHBA1c降低前后24h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并与2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HRV在GHBA1c降低前明显低于GHBA1c降低后(P〈0.01或P〈0.05),但GHBA1c降低后其HRV仍较正常人低。结论 糖尿病患者GHBA1c降低后HRV增加,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3.
黄江明  徐琳  邱健  马骏 《广东医学》2016,(24):3673-3677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与血压变异性( BPV)的相关性。方法以144例中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HbA1C和BPV,分析HbA1C与BPV的相关性;然后根据测得的HbA1C值将患者分成正常组(HbA1C <6.0%,n=97)、正常高值组(6.0%≤HbA1C <7.0%,n=31)和升高组(HbA1C >7.0%,n=16);最后在调整年龄、性别、血脂、肌酐因素的情况下分析与HbA1C有相关性的BPV指标在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中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平均真实变异性、24 h收缩压连续变异性、白天收缩压连续变异性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升高组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平均真实变异性、24 h收缩压连续变异性、白天收缩压连续变异性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白天收缩压平均真实变异性、白天收缩压连续变异性均显著高于正常高值组。结论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与BPV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将更有益于BPV的控制,从而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5.
6.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亦可  林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74-397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存在的血脂异常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控制较差和控制差三组,采用方差分析法观察患者HbAlc浓度对血脂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5);随着HbA1c水平升高,TG、TC、LDL呈逐渐增高趋势,HDL则呈下降趋势。结论:HbAlc浓度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血糖浓度的同时应注意其对血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达标组(A组,98例)和未达标组(B组,97例),与正常对照组(C组,103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和血脂检测,并对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和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B组患者的Hb Alc、TC、TG、L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lc与TC、TG和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关注血脂的控制,尤其是LDL-C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2名T2DM患者根据其HbA1c水平分为3组:1组(HbA1c≤7.5%),2组(7.5%10%),检测比较其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程、血压、血糖、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C-肽等。结果 3组间总胆固醇、LDL呈递增趋势(F=3.74,P=0.027;F=6.70,P=0.002);空腹血糖(FPG)及餐后血糖均有明显的递增趋势(F=23.07,P=0.000;F=25.44,P=0.000);3组间UA呈递减趋势(F=4.16,P=0.018);空腹C-肽及餐后C-肽均呈递减趋势(F=4.55,P=0.013;F=13.83,P=0.000)。结论 HbA1c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LDL、空腹及餐后血糖、UA、空腹及餐后C-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的相关性,为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05~2011-05收治的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与HbAlc的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分析显示,HbAlc与日内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GMS能详细显示13内血糖波动情况,HbAlc能反映日内整体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全天不同时点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2例,每周监测一个全天8个时点血糖谱,连续8周,最后与8周末的HbA1 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全天各时点血糖与HbA1 c均有相关性;以全天8个点血糖平均值与HbA1 c的相关性最好,r=0.79(P〈0.001);其次为晚餐后2 h、早餐后2 h血糖与HbA1 c的相关系数较高,r值分别为0.77、0.73(P〈0.001)。结论晚餐后2 h、早餐后2 h血糖在评价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其他时点的血糖。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以及对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预测。方法:对36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及32例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分析,同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分析各项指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01);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糖尿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心率变异性各参数亦明显减低(P<0.05、P<0.01)。结论:糖尿病患心率变异性比正常人明显减低,且其心率变异性减低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类型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湖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就医的7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血脂正常组231例患者为对照组,高甘油三酯组41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20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273例、高甘油三酯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160例作为研究组。收录患者一般临床数据、糖代谢情况、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24h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参数。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性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类型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结果 TG组、LDL-C组、HDL-C组、TG+HDL-C组与血脂正常组相比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偏相关性分析显示TG、AIP与心率变异性呈负相关,HDL-C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三酯(TG)增高、间接反应sLDL-C含量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动态血压及心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585例,其中高血压患者470例(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115名(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bA1c水平.根据HbA1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作与其心率变异性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于我院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所有患者在1个月内均行动脉心电图监测,38例诊断SMI患者为观察组,38例无心肌缺血发作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SDNN、SDANN、PNN50、PMSSD、SDNN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24h的Mean HR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减低与2型糖尿病SMI发生相关性明显,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SMI筛查的一种安全、有效、无创、重复性好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延毅  肖柏春  龙红英 《西部医学》2007,19(6):1067-106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收缩压(SBP)之间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医生及早防治.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测定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HbA1C总胆固醇(TC)、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BP.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FBG、LDL-C、TG、TC、SBP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1).结论 早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缩短病程,是防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HRV时域和频域的9项指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随病程延长HRV指标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有损害,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分析能评估和反映其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20.
钟海花  明扬  万沁  徐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7):2570-2572,257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5年6月~2006年12月住院的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5例无下肢动脉病变、58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作为研究时象,检测其24 h动态心电图和双下肢踝肱指数(ABI),将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指数较无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下降,而且心率变异指数与下肢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HILV降低是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