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方法:从1999年5月~2002年8月采用3-DCRT技术治疗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43例,剂量-时间-分割方式:2.5~3.0 Gy/次,5次/周,12~16次,总剂量35~40 Gy。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22例,总有效率(cR PR)83.7%。近期疗效与病灶体积及病理类型有关,病灶体积越小效果越好(2=3.007,P=0.003),未分化癌疗效优于鳞癌和腺癌(z=3.52,P=0.001), 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1%和7.0%。结论:3-DCRT治疗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有较好的疗效,放疗反应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入组56例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3DCRT,原发灶也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或化疗。近期疗效按 WHO 实体肿瘤疗效标准评价,毒副反应按 RTOG 标准评价。结果治疗后 KPS 评分中位数提高154分。治疗结束后3个月,原发灶总有效率为804%(45/56)。近期疗效与淋巴结转移灶体积有关,病灶体积越小,效果越好。1、2、3 a 生存率分别为571%(32/56)、304%(17/56)和71%(4/56)。I、Ⅱ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554%(31/56)。结论3DCRT 用于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复发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笔者对 4 2例复发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癌进行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4 2例中男性 36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8~ 81岁 ,中位年龄 6 2岁。病理类型为腺癌 8例 ,全部来自于肺癌 ;鳞癌 34例 ,其中来自于食管癌 19例 ,肺癌 15例。 4 2例中术后转移者 2 2例 ,放射治疗后转移者 2 0例。转移淋巴结全部经胸部增强CT或MRI扫描确定 ,以直径 >15mm者为诊断标准 ,淋巴结直径 2 .0~ 7.8cm。原发肿瘤基本控制。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用美国Toplane公司的全身立体放射治… 相似文献
4.
5.
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的价值。方法 44例食管癌患者治疗后2~60个月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后18例,手术加放疗后6例,放疗后20例。单纯适形放疗30例,加用常规放射治疗14例。结果 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Ⅰ~Ⅱ级27.3%(12/44)、Ⅲ~Ⅳ级20.5%(9/44);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Ⅰ~Ⅱ级31.8%(14/44)、Ⅲ~Ⅳ级11.4%(5/44);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31.8%(14/44),部分缓解(PR)50%(22/44)。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7%(32/44)、40.9%(18/44)。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的价值。方法 44例食管癌患者治疗后 2~ 60个月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 ,手术后 18例 ,手术加放疗后 6例 ,放疗后 2 0例。单纯适形放疗 3 0例 ,加用常规放射治疗 14例。结果 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Ⅰ~Ⅱ级 2 7 3 %( 12 /4 4)、Ⅲ~Ⅳ级 2 0 5 %( 9/4 4)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Ⅰ~Ⅱ级 3 1 8%( 14 /4 4)、Ⅲ~Ⅳ级 11 4%( 5 /4 4) ;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 (CR) 3 1 8%( 14 /4 4) ,部分缓解 (PR) 5 0 %( 2 2 /4 4)。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7%( 3 2 /4 4)、40 9%( 18/4 4)。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 ,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对56例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的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95%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每日一次,1.8~2Gy/次,40Gy后根据肿瘤情况缩野加量至总量50~60Gy,中位剂量56Gy。[结果]52例完成放疗计划,其中CR16例,PR22例,总有效率为(CR+PR)73.1%(38/52),1年生存率50.0%(24/48),2年生存率25.0%(12/48)。治疗后腹痛缓解率为90.6%(29/32),腹胀缓解率90.0%(18/20),腰背部疼痛缓解率96.7%(29/30)。急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69.2%,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1.2%。[结论]采用适形放射治疗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具有治疗效果可靠、正常组织损伤轻、副作用小的优点,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2001年1 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因区域性淋巴结复发和/或转移而接受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90例,其中79例全程适形放疗处方剂量为50~72Gy/25~36次,11例后程适形放疗的剂量为50~76Gy/25~38次。结果:自手术之日起计算的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 、34.34% 、14.92% ,自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放疗之日起计算的放疗后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43.41% 、18.09% 、7.81%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测量原发食管病变长度、钡餐造影病变长度、T分期、TNM分期、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度、术后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时间对术后生存均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双肺V35、放疗后近期疗效和淋巴结缩小率是影响食管癌术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放疗疗效的独立性预后因素。结论:双肺V35越小、放疗后近期疗效越好;淋巴结缩小率越大,食管癌术后区域性淋巴结复发和(或)转移者放疗后的生存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111例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84年9月至1992年12月收治食管癌销骨上淋巴结转移111例,均采用^60Co外照射,食管DT60~70Gy,锁骨上DT50~66Gy。结果 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6%、10.8%、6.3%;病变长度≤5.0cm~8cm、〉8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5%、2.5%、0(P〈0.05);疗终X线表现基本消失与部 相似文献
10.
脊椎转移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脊椎转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全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8~75岁。原发癌为非小细胞肺癌8例、乳腺癌6例、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各3例,2例为肾癌转移。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根据CT显示病变范围设定临床靶区,设5~6个共面照射野,根据剂量分布决定每个照射野的权重。10%脊髓体积剂量不超过15%。中位剂量36Gy/8次(平均35~40Gy/7~10次)。治疗期间配合适量激素。结果止痛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100%。截止2005年2月,有随访结果的18例,其中8例生存1年,4例存活2年,2例存活3年,有4例存活4年健在。结论三维适形照射技术对脊椎转移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观察希罗达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回顾性分析入组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RT组)40例,3DCRT同步口服希罗达组(XRT组)42例。3DCRT分割剂量2~3Gy/次,5次/周,总剂量45~58Gy/15~29次3~6周。XRT组自放疗开始之日起口服希罗达1000mg,2次/d,直到放疗结束。XRT组CR率为16.6%,PR率为38.1%,总有效率为54.7%。RT组CR率为10.0%,PR率为15.0%,总有效率为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P=0.006。XRT组与RT组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3.3%和19.1%,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1.4%和16.6%,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和14个月。XRT组Ⅱ~Ⅲ级骨髓抑制12例(30%)并有3例发生手足综合征(7.5%)。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希罗达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疗效明显,提高了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形放疗食管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33例食管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适形放疗,180~200cGy/f,80%~9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括靶区,腹膜后总剂量36~60Gy。结果完全缓解(CR)率30.3%(10/33)、部分缓解(PR)率48.5%(16/33),无变化(NC)+进展(PD)率22.2%(7/33),总有效率(CR+PR)78.8%(26/3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6%(19/33)、21.2%(7/33)和9.1%(3/33)。中位生存期1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体积、症状缓解、放疗剂量、转移淋巴结大小、是否同时发病、是否伴有癌栓等对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体积、症状缓解与生存情况有关,而放疗剂量、食管病变位置、转移淋巴结大小、是否同时发病、是否伴有癌栓等与生存情况无关。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放疗体积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后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4例,中位随访34个月(3~80个月)。其中食管癌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3例,治疗时发现31例。所有锁骨上转移淋巴结患者均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6~70Gy/5~7周,1.8~2.0Gy/d;其中单纯放疗组43例,放疗联合化疗组16例,放疗联合热疗5例。结果:在锁骨上淋巴结放射治疗结束时23例(35.9%)达CR;30例(46.9%)达PR。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80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9.4%和3.1%。随访结束时37例(57.8%)患者死亡,无病生存患者15例(23.4%),7例患者带瘤生存(10.9%),5例失访。多因素分析显示,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01)、单侧还是双侧(P=0.015)和转移的数目(P=0.042)对其放射治疗后能否达到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生存率只有淋巴结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食管癌治疗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仍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采用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后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4例,中位随访34个月(3~80个月)。其中食管癌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3例,治疗时发现31例。所有锁骨上转移淋巴结患者均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6~70Gy/5~7周,1·8~2·0Gy/d;其中单纯放疗组43例,放疗联合化疗组16例,放疗联合热疗5例。结果:在锁骨上淋巴结放射治疗结束时23例(35·9%)达CR;30例(46·9%)达PR。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5个月,最长随访时间80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9·4%和3·1%。随访结束时37例(57·8%)患者死亡,无病生存患者15例(23·4%),7例患者带瘤生存(10·9%),5例失访。多因素分析显示,锁骨上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01)、单侧还是双侧(P=0·015)和转移的数目(P=0·042)对其放射治疗后能否达到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生存率只有淋巴结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食管癌治疗后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仍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采用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淋巴结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淋巴结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41例,其中术后转移3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复发平均时间为15.6月;放疗后转移5例,复发平均时间为14.5月。所有病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CTV为1.8~2.0 Gy/次,5次/周,每次3~5个照射野投照,总剂量50~66 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19.5%(8/41),部分缓解51.2%(21/41),总有效率70.7%(29/41)。急性放射性肺炎0级22例(53.7%),1级13例(31.7%),2级4例(9.8%),3级2例(4.9%),无4级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0级19例(46.3%),1级14例(31.4%),2级5例(12.2%),3级3例(7.3%),无4级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疗效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食管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期)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1-2008年间112例N1期食管癌中60例接受3DCRT、52例接受IMRT,全组放疗总处方剂量DT56 Gy~70 Gy分28 ~ 35次5.6~7.0周完成.58例行顺铂、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其中40例同期放化疗、18例序贯放化疗.结果 全组放疗后总有效率为98.2%,其中3DCRT和IMRT的分别为96.7%和100%(x2=1.77,P=0.184).随访率为99.1%,其中随访满2、3年者分别为68、53例.全组1、3年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2.5%、23.7%、17.0个月.3DCRT和IMRT的1、3年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2%、19%、12.4个月和75%、40%、17.0个月(x2=4.74,P=0.030),1、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4%、45%和72%、59%(x2=2.27,P=0.132).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65岁、颈胸上段癌、食管造影病变长度>5 cm、瘤体CT最大径≤4 cm、T4期、疗前进半流及流食者的生存率IMRT明显高于3DCRT(x2=4.63、5.56、7.19、5.08、4.43、4.48、8.25,P=0.031、0.018、0.007、0.025、0.035、0.034、0.004),而男性、>65岁、胸中下段癌、造影病变≤5 cm、CT瘤体最大直径>4 cm、T1-3期、疗前进普食、化疗(是/否)、放疗剂量(<66Gy/≥66 Gy)的生存率IMRT与3DCRT均无差别(x2=1.28、0.27、0.17、0.03、1.98、0.01、0.43、2.45、1.73、1.24、2.64,P=0.258、0.602、0.684、0.859、0.160、0.973、0.511、0.117、0.189、0.234、0.104).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T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x2=9.50,P=0.002).结论 N1期食管癌IMRT较3DCRT有一定生存优势,但有待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淋巴结状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的Ⅰb、Ⅱ期宫颈癌228例中的42例淋巴结转移病例,淋巴结转移率18.42%。对淋巴结分布、状态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切除的淋巴结数目12~36个,平均23个。转移部位以闭孔最多,其余依次为髂内、髂外、髂总、股深淋巴结,左侧多于右侧, (P<0. 05)。髂总淋巴结转移率为1. 31 %, 3例髂总淋巴结阳性者皆为临床分期Ⅱ期、生长类型为内生型。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59%,内生型者、肿瘤直径≥4cm发生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 01)。25例发生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转移,其中肿瘤直径≥4cm、内生型者易有多个淋巴结转移且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盆腔淋巴结切除对临床Ⅰb、Ⅱ期宫颈癌是必要的,但无常规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盆腔淋巴结状态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可作为预后指标,以便术后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康莱特(KLT)注射液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腹膜后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6MV—X线局部三维适形放疗DT5000eGy/25次;实验组在局部放疗同时,每日静脉滴注康莱特注射液100ml,连用21天,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有50例患者完成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腰背部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8.6%和59.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实验组达82.1%,与对照组5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皆比较高,但对照组Ⅲ、Ⅳ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达36.4%,而实验组仅为7.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白细胞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及下降程度皆较对照组轻。结论:KLT联合局部放疗较单纯放疗在控制肿瘤的近期疗效及缓解患者疼痛方面表现出协同治疗的优势,可降低恶心呕吐的反应程度,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术后放疗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痛淋巴结转移规律、失败部位,为术后放疗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54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进入单纯手术组(275例)和术后放疗组(274例).术后放疗组术后3~4周开始双锁骨上淋巴引流Ⅸ和全纵隔放疗50~60 Cy分25~30次5~6 周完成.结果 全组1、2个解剖1)(域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5%、13.9%(P=0.013),单纯手术组淋巴结转移个数≥2个(82例)的分别为24.8%、4.9%(P=0.046).上、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结切除均数分别为13、17、20个,上、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1%、49.6%、64.9%(χ2=15.51,P<0.01).胸段食管痛食管旁、纵隔、胃周围(贲门左、贲门右、胃小弯)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2%、12.4%、30.4%(χ2=79.93,P<0.01),在上、中、下段食管痛中食管旁淋巴结阳性率相似(61.5%、65.6%、64.9%,χ2=0.16,P>0.05).在单纯手术组,纵隔淋巴结转移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失败率上、中段分别为26.7%、29.8%和16.7%、14.3%.上段食管癌吻合口的复发率16.7%明显的高于中、下段(3.1%、7.7%,χ2=9.02,P=0.011).结论 食管癌术后生存率受淋巴结转移区域多少的影响.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低可能与淋巴结清扣个数少有关,发牛在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且不受病变部位的影响.上、中段食管癌除纵隔、锁骨上区域的复发率高外,上段食管癌的吻合口也很高,这些部位应是术后放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