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重建技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2例术前诊断脑膜瘤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患者,术前常规行头颅3D—CTA检查,了解脑膜瘤的血供,肿瘤与周围大血管、静脉窦的关系,以及肿瘤对颅骨的侵犯情况。结果:术前3D—CTA检查能清楚的显示肿瘤的血供,肿瘤与周围大血管、静脉窦的关系和肿瘤对颅骨的侵蚀情况;术前模拟手术入路与术中所见吻合。结论:3D—CTA为脑膜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更科学更直观的影像资料,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是脑膜瘤术前评估中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双期3D-CTA对脑膜瘤术前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16排螺旋CT双期三维血管造影(3D—CTA)显示脑膜瘤与邻近血管关系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1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术前双期3D-CTA影像资料,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估3D—CTA显示脑膜瘤与周围脑血管关系的能力。结果以手术为标准,本研究对42例与临近大动脉接触的脑膜瘤CTA.判定为A型(肿瘤未侵蚀血管)28例,24例与术中发现一致(85.7%),CTA判定为B型(肿瘤侵蚀血管)14例,12例与术中发现一致(85.7%)。对28例靠近静脉窦的脑膜瘤,CTA判定有临近静脉窦侵犯的共18例,全部被手术证实;其中14例CTA判断其侵犯程度与手术一致。结论双期3D—CTA提供了脑膜瘤与邻近大血管、静脉窦及骨骼三维空间准确关系;可明确区分肿瘤周围的动静脉成分;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提高术中处理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42例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血管瘤的患者,所选取的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分析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评估CTA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率.结果 42例患者共检查出44个动脉瘤,CTA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7.62%(41/42),CTA可以准确的观察瘤体的位置,瘤颈的朝向,并能准确测量动脉瘤的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和邻近骨组织的空间联系.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更能直观了解动脉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确切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指导脑膜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为今后脑膜瘤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10年5月15例术前行头颅CTA检盘诊断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15例脑膜瘤患者均获得肿瘤、血管以及颅骨的优质二位一体立体图像,CTA检查清楚地显示肿瘤血供,肿瘤与周围大血管和静脉窦的关系以及肿瘤对颅骨的侵蚀情况;15例脑膜瘤中,9例三维图像重建肿瘤轮廓清楚且血管重建图像肿瘤染色明显,血运较丰富,6例三维图像显示血运不丰富,均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CTA诊断脑膜瘤具有较好的三维显示能力,为脑膜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更科学更直观的影像资料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具有快速、经济、微创、信息量大、受检人员接受辐射小等优点,对指导脑膜瘤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TA)图像对急诊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术前的评估和指导作用。方法:分析需急诊开颅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A图像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术中所见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评估CTA对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提供信息的可靠性。结果:手术观察证实10例后交通动脉瘤、瘤颈指向以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与CTA显示一致;但血管痉挛、瘤周穿支及载瘤动脉穿支等与CTA显示有差异。结论:CTA图像对典型部位的动脉瘤手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手术可以在CTA图像指导下直接进行动脉瘤的开颅夹闭。  相似文献   

6.
评价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采用CTA检查,容积再现法(VRT)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图像,分析肿瘤、血管和颈椎骨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选择理想的手术入路。结果所有肿瘤灶均被CTA所显示,并显示了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轮廓的三维结构,CTA特别清晰地显示了肿瘤对颈部血管的压迫移位情况,这些资料均被手术所证实。40例手术治疗:2例神经鞘瘤术后出现声音沙哑并呛咳,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半年恢复;其余病例未出现明显神经损伤症状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伤口愈合良好,随访半年~7年无复发。结论 CTA对咽旁间隙肿瘤术前评估有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于血供丰富的实质性肿瘤,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腹部肿瘤中对血管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经临床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1例腹部肿瘤的128层螺旋CT图像及CTA,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重建方法为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91例中恶性肿瘤70例,52例显示增粗迂曲的肿瘤供血动脉;良性肿瘤21例,有11例显示供血动脉。其中70例恶性肿瘤中51例显示肿瘤内部粗细不均、走行杂乱的肿瘤血管;32例显示肿瘤周围血管受压推移。结论通过使用128层螺旋CTA,临床医生能清晰观察肿瘤的供血动脉及肿瘤对邻近血管的侵犯和挤压程度,对肿瘤的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 CTA)模拟手术联合神经内镜在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38例,术前均行3D CTA检查并进行动脉瘤手术模拟,确定动脉瘤位置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术中手术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前后,神经内镜观察动脉瘤蒂结构和穿通支,并证实动脉瘤夹的位置。结果:术前3D CTA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及其与周围血管和骨结构的关系,与手术中所见基本一致,在内镜下可清楚观察动脉瘤周围的解剖,特别是细小穿动脉。术后复查3D CTA,均显示动脉瘤夹闭满意。结论:3D CTA模拟手术有助于迅速找到并显露动脉瘤,神经内镜辅助有利于深部血管的保护,二者联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颖  张肖  王英伟  邢宁  张晶  吴坚  赵红  周菲  杨立 《当代医学》2009,15(26):40-42
目的探讨多层CT血管造影对肝门胆管癌对周围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Siemens,sensation Cardiac 64)对明确或怀疑肝门胆管癌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并进行肝门血管CTA三维重建。利用CT轴位图像和三维图像对肝门病变对周围血管是否侵犯进行评价,并与手术对照。结果经CT检查明确肝门区胆管癌34例,其中32例肝门胆管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2例中,术中见血管受侵21例,CTA三维图像显示血管受侵20例(19例与手术结果相符,1例诊断不准确),CT轴位图像显示血管受侵15例。肿瘤累及血管显示为病变包绕血管并导致血管狭窄、肿瘤与血管接触节段,血管边缘不规则;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血管受侵的CTA诊断的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91.67%。而仅依赖横轴位增强CT图像诊断血管受侵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64.7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明确判断肝门胆管癌周围血管受累情况;三维重建比轴位CT图像能够更准确显示血管受累;术前观察肝门区血管是否受累,有助于手术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0.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松果体区脑膜瘤术前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威  单爱军  赵刚  别黎 《吉林医学》2009,30(24):3119-3121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松果体区脑膜瘤术前的应用,探讨CT血管成像在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手术前进行CTA检查,采用横断面图像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技术(CP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 IP)、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容积显示重建(VR)等技术,最终显示肿瘤与Galen′s静脉系统的位置关系,通过造影结果对肿瘤切除行术前评估。结果:CTA的诊断结果被手术证实。CTA准确地显示了肿瘤的部位、大小、血管组成、血管轮廓的详细三维结构,以及肿瘤对Galen′s静脉系统的压迫情况和相互位置关系。结论:CTA具有简单、快速、无创和可靠等优点,尤其适合于血供丰富的脑深部肿瘤术前评估,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减少术中血管不必要损伤并降低手术危险,真正达到微创切除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陆华  廖志武  黄泽和  万良  郑伟  叶雨 《广西医学》2009,31(9):1296-1297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肾动脉的评估价值,以指导肾部分切除术中血管处理。方法15例肾肿瘤患者,术前均行肾血管CTA了解肾动脉变异情况,然后经腹膜后入路施行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根据CTA提示寻找并阻断肾动脉。结果CTA显示肾门前肾动脉分支3例,副肾动脉1例,肿瘤滋生血管2例。术中探查与CTA所提示的异常血管相符,本组15例全部手术成功,无并发出血、感染等。结论CTA能清楚显示肾血管的解剖及变异,为术中处理肾动脉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判断肿瘤侵犯纵隔血管的准确性。方法:对28例术前诊断有血管受累的纵隔及肺部肿瘤病人行螺旋CT横断增强检查,进行曲面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并经工作站将数据分析后,将病例分为两组分析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并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对比增强横断面CT和CTA图像,判断肿瘤侵犯血管准确性的差并。结果:CTA判断血管与肿瘤关系的正确率高于横断面CT(0.01<P<0.025)。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检查纵隔血管受累情况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颅内脑膜瘤术前血管造影与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6例脑膜瘤进行术前血管造影栓塞治疗,结果77例脑膜瘤手术全切治愈,9例未行手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病人恢复良好。认为术前血管造影栓塞治疗,不仅能了解肿瘤供血情况及与颅内肿瘤周围重要血管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对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脑膜瘤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达到减少术中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多排三维CT血管造影显示脑膜瘤体并同时显示周围结构对治疗的方案有指导价值。方法对18例CT诊断为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CTA检查,其中矢状窦镰旁5例、蝶骨嵴2例、颞叶表面4例、小脑幕3例、鞍结节3例、枕骨大孔区1例。CTA图像采用遮盖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彩色表面阴影显示法3种处理技术。对三维网像进行旋转、多角度显示病灶与周围结构,对其影像学的特点与手术所见对比研究。结果3D—CTA能清楚显示脑膜瘤的形态及其与邻近大血管、颅骨和静脉窦的受压程度,为术中正确处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以模拟手术入路时观察到的血管,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3D—CTA提供了脑膜瘤与邻近血管和颅骨的三维空间图像,可清晰显示脑膜瘤与周围大血管关系,可以从多角度模拟手术路径.但完全显示供血血管.还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分析55例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病人,经CTA初步检查证实颅内动脉瘤后,行手术治疗或DSA检查。分析各项影像学指标与手术和(或)DSA所见之间的关系。结果 55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瘤61个,其中47例患者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8例患者行介入手术。CTA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清晰、确切,与术中符合率100%。30例患者术后复查CTA,3例夹闭不全,其中1例再次出血。结论因颅内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4排CTA具有敏感性高、快速、无创特点,可以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并可指导手术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肺癌侵犯中央肺血管的CTA表现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判断肺癌侵犯中央肺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前对29例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进行胸部CTA检查,分别在3mm间隔的增强横断面CT和CTA图像上采用五分制分析患侧187根中央肺血管与肿瘤的关系,术后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肺癌侵犯中央肺动静脉有共同的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为标准,CTA判断血管与肿瘤关系的正确率高于横断面(P<0.01)。结论 CTA判断肺癌与中央肺血管的关系优于横断面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临床拟诊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了64层CTA检查,其中21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再行CTA复查,比较两次CTA结果,评价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 在25例患者中64层螺旋CTA共发现21例25个动脉瘤,CTA可清楚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所见一致(符合率100%).动脉瘤夹闭术后CTA能够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显示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关系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结论 64层螺旋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及动脉瘤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科  罗洪  吴亚东  王荣品 《吉林医学》2010,31(27):4699-4699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颈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样本回顾分析25例颈部肿瘤患者行CTA检查的临床资料,并与颈动脉造影检查(DSA)下表现比较。结果:25例手术中有6例颈动脉体瘤、5例神经鞘瘤、9例颈部转移癌及恶性淋巴瘤成功剥离,其余2例颈动脉体瘤及3例颈部转移癌及恶性淋巴瘤手术剥离困难与颈动脉一起切除。本组DSA与CTA对动脉瘤确诊率及CTA与DSA对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能力各级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颈部肿瘤诊断与DSA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别,且CTA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小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肾血管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完成的148例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所有患者均为B超或CT发现肾脏实质性占位入院,肿瘤直径1.2~7 cm,肿瘤未侵及肾包膜、肾上腺和腔静脉,未发现癌拴及远处转移.101例术前行CTA腹部血管三维成像(CTA组)观察动静脉血管位置、数量,制订术中血管处理方案,观察影像学与术中血管情况吻合的准确性.与同期进行的47例未行CTA(对照组)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住院日的比较.结果 CTA检查组显示,63例(62.38%)存在肾血管异常,CTA检查与术中血管解剖吻合率达99.01%.其中,2支动脉26例,3支动脉5例,2支肾静脉9例;肾动脉早期分支21例,肾动静脉易位2例.与对照组相比CTA组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显著降低.结论 CTA作为一种简单创伤小的血管成像方法,在腹腔镜肾切除前作为血管情况的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提供较多的血管异常情况的解剖信息,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均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CTA检查42例,在CTA检查3-5d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一步检查,用DSA 检查结果与CTA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A发现异常30例;其中脑动脉瘤(CAn)12例、脑动静脉形(AVM)8例、颈内动脉病变5例、脑膜瘤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漏1例、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其余12例CTA未能发现异常。与DSA检查结果基本相符合。结论;CTA检查对神经外科疾病尤其是对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快捷、无创、准确、立体、经济的检查方法,且对了解肿瘤供血,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