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比例对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叶富强  徐颂芬 《河北中医》2000,22(5):397-398
目的 探讨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黄连、吴茱萸分别按1:1、1:2、1:4、1:8、1:16、1:32比例配伍,水煎制得水提液,用柱层析-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方剂提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实验数据进行配伍比例与黄连生物碱的含量的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黄连配伍吴茱萸可引起其生物碱含量的减少,其损失率与吴茱萸的配伍剂量线性相关,经统计学检验P〈0.01。结论 在现代制药工艺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242-2245
辛开苦降属中医性味配伍法之一,而黄连吴茱萸配伍是辛开苦降配伍的代表,临床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文章从二者配伍的理论基础、古代文献研究、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黄连吴茱萸配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36部涉及黄连-吴茱萸药对的古籍中相关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以该药对为主的方剂组方比例结构及其主治,总结黄连-吴茱萸药对在配伍结构、炮制方法、剂型选择与服用方法等方面的应用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黄连-吴茱萸药对可治疗多种疾病,且配伍结构、炮制方法、剂型选择、服用方法等都可影响其疗效,这些因素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都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黄连、吴茱萸不同配伍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富强  徐颂芬 《中成药》2005,27(10):1209-1210
黄连和吴茱萸配伍使用已有悠久历史,北宋<太平圣惠方·治水泻诸方>载有茱萸圆方,由黄连和吴茱萸2味按1:1比例组成,用于下痢水泻;<圣济总录>载甘露散,由黄连和吴茱萸按2:1比例组成,主治暑气为病.<丹溪心法>专用黄连与吴茱萸6:1比例组成左金丸,用于清肝泄火.宋代已有用吴茱萸与黄连同炒炮制黄连,到明代,出现了用吴茱萸煎汤浸炒.明代出现吴茱萸与黄连同炒的记载,至今一些地方标准还收载有黄连水制吴茱萸的的炮制方法.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在黄连吴茱萸配伍的化学研究方面已有不少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黄连、吴茱萸分别按1:1、1:2、1:4、1:8、1:16、1:32比例配伍,水煎制得水提液,用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方剂水提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实验数据进行配伍比例与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黄连配伍吴茱萸可引起其生物碱含量的减少,其损失率与吴茱萸的配伍剂量线性相关,经统计学检验 P <0.01。结论 在现代制药工艺设计中应考虑黄连、吴茱萸的配伍对黄连生物碱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朋 《河北中医》2008,30(7):774-777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oidesG.Y.Cheng的干燥根茎,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  相似文献   

7.
黄连与吴茱萸药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其性味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石虎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officinalis (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其性味辛、苦、热 ,有小毒 ,归肝、脾、胃、肾经 ,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  相似文献   

8.
黄连配伍吴茱萸后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比例对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图。结果:左金丸中吴茱萸碱的溶出率比反左金丸及吴茱萸单煎时均显著升高,吴茱萸次碱在水提物中不能检出;黄连生物碱的相对峰面积随吴茱萸比例的增加呈线性下降。结论:吴茱萸可使黄连中生物碱的溶出率下降;左金丸配伍(黄连∶吴茱萸=6∶1)有利于吴茱萸碱的溶出。  相似文献   

9.
药对是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用的配伍形式,是历代医药学家临床用药的经验总结,组成简单却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通过这样的配伍组合,从而发挥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的作用.黄连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吴茱萸辛苦且热,长于温暖脾胃阳气以散寒止痛,又能降胃气而止呕,且温肝暖肾.黄连-吴茱萸为典型的寒热药对,二者药性—寒—热,...  相似文献   

10.
用党参、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实热证模型,大鼠、黄连与黄芩灌胃造成虚寒证模型,观察黄连与吴茱萸分别为6:1(即左金丸)、2:1(即甘露散)、1:1(即茱萸丸,又名变通丸)三种不同配伍比例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左金丸和甘露散能使实热证和虚寒证大鼠红细胞膜钠泵(Na^ -K^ -ATP酶)和钙泵(Ca^2 -Mg^2 -APT酶)的活性显降低,有消除热证病理改变和加重寒证病理改变的效应,即寒性的作用。茱萸丸(变通丸)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黄连和吴茱萸在传统临床应用中,常按不同比例配伍用于各种胃热、胃寒证,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应用及分子药理学理论的发展,黄连与吴茱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已得到比较充分的研究。该文主要采纳Pubmed中收录的文献,尤其侧重国际同行的研究成果以及黄连与吴茱萸中主要化学成分组分配伍的研究进展,从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学及生物药剂学研究等方面阐述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应用的科学性,展望了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黄连吴茱萸药对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黄连中主要生物碱成分在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前后的差异.方法:采用TLCS法对黄连单煎液、黄连吴茱萸合煎液、黄连吴茱萸单煎混合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以盐酸小檗碱的减少较为明显.结论:两药合用,黄连生物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吴茱萸可制约黄连苦寒之性,为临床两药配伍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的有效成分。方法:选取4对不同产地的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进行研究,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作为本研究的色谱柱(1. 7μm,100 mm×2. 1 mm),柱温为40℃;加入2μL10℃的样品后,以乙腈(流动相A)-纯水加0. 05%甲酸(流动相B),流速为0. 4 m L/min进行梯度洗脱,建立UPLC-质谱(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在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的对照指纹图谱和样品指纹图谱的比较中,相对保留时间标定16个较有特征的共有峰分别与单味黄连药物及单味吴茱萸的指纹图谱特征峰比较,发现9、15和16号共有峰是黄连、吴茱萸都存在的特征峰,而1、2、13、14号共有峰仅吴茱萸方有的特征峰,余下共有峰为黄连药物的特征峰。9、15和16号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共有的特征峰,结合质谱分析和化合物质裂解规律,推测出木兰花碱、格陵兰黄连碱和1-甲基-2壬基-4(1H)-奎若酮等3中化合物。结论:采用UPLC-MS技术建立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有效成分,为黄连和吴茱萸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连配伍吴茱萸对黄连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实验结果表明,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的水煎液中,二者的化学成分具有加和性,无新成分出现。而配伍后水煎液中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溶出率较配伍前降低了37%。  相似文献   

15.
黄连吴茱萸药对水提物对乙醇致大鼠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黄连吴茱萸药对水提物对乙醇致大鼠急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经腹腔注射6∶1,6∶6,1∶6 3种不同配比的黄连吴茱萸药对水提物后,通过形态测量法测定胃损伤程度;用ex-vivo chamber法测定50%乙醇造成胃损伤前后的胃电压(PD)变化及灌流液pH值和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连吴茱萸1∶6药对水提物显著降低胃损伤指数,加快PD的恢复,降低胃灌流液pH值和增加H+含量;黄连吴茱萸6∶6降低胃损伤指数。结论:黄连吴茱萸1∶6水提物对50%乙醇造成的大鼠急性胃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黄连吴茱萸6∶1和6∶6;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酸反渗,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有关,提示吴茱萸在介导胃黏膜保护作用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在大鼠肠道吸收中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吴茱萸对黄连中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大鼠肠道吸收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维拉帕米和吴茱萸提取物对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各肠段吸收的影响,利用HPLC分别测定小檗碱和巴马汀的量,计算两种生物碱的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结果:黄连提取物和吴茱萸提取物配比为6∶12时小檗碱和巴马汀的Ka和Papp显著增加.黄连生物碱单体化合物小檗碱、巴马汀与吴茱黄提取物6∶12配伍时,能明显促进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吸收;6∶1配伍时,减弱小檗碱的吸收,促进巴马汀的吸收.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存在均能促进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吸收.结论:黄连配伍吴茱萸可促进黄连中小檗碱和巴马汀的肠吸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p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醋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醋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对不同类型醋进行安全性比较,为筛选炮制辅料用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实验筛选出的6种醋炮制延胡索,比较其镇痛作用;采用不同类型的醋比较对小鼠单次ig的毒性。结果:各醋炮制品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小鼠ig食用米醋未见毒副反应,工业醋酸及用食用醋酸配制的白醋,各组小鼠ig醋72 h内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反应及死亡。结论:筛选的6个品牌醋可作为延胡索炮制辅料用醋,6种醋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无显著差异;工业醋酸及用食用醋酸配制的白醋较发酵米醋安全性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按不同比例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组分溶出率的变化规律。方法:黄连与吴茱萸分别按1:0,6:1,3:1,2:1,1:1,1:2,1:3,1:6,0:1等9个比例配伍,水煎,制得各供试样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分析数据,然后考察其中8种组分的溶出率与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结果:8种组分中,1种组分的溶出率保持相对稳定;6种组分与黄连比例成线性关系;另外,检出1种新组分,它与黄连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结论: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各种黄连生物碱的溶出率成相同比例下降,并检出1个二药单煎时未能检出的组分。  相似文献   

19.
孔维军  赵艳玲  山丽梅  肖小河  张萍  刘军 《中草药》2009,40(12):1893-1897
目的 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方法 黄连和吴茱萸药材用水分别煎煮,分煎液按相应的比例配伍.在100℃下水浴加热1 h,得单味药分煎后配伍所得的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和反左金丸药液.采用微量热法,测定了痢疾杆菌在类方水提液作用下的生长代谢热谱曲线,获得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文献报道,综合分析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药性差异.结果 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的药液之间存在稳定的药性差异.左金丸及类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过程,左金丸的抑制作用最强.反左金丸的抑制作用最弱,4方抑菌作用强弱顺序为: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反左金丸.结论 微量热法可用于刻画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配伍时主要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考察黄连与吴茱萸分煎后二药配伍时主要组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黄连和吴茱萸药材用水分别煎煮,分煎液按不同比例配伍,在100℃下加热1h。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组分相对峰面积变化和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 黄连水煎液和吴茱萸水煎液配伍后色谱峰具有加和性,未见新峰产生。吴茱萸中主要组分的相对峰面积未见明显变化,黄连生物碱的相对峰面积随吴茱萸水煎液配比的增加呈线性下降。结论 吴茱萸组分存在时可使黄连生物碱的溶解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