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形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的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可分为圆颗粒形,鞭毛形、多角形、三角扇形及不规则形,其中以圆颗粒形细胞占多数。童虫培养细胞虽较成虫培养细胞小,但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两者的结构相似。SEMIPS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圆颗粒形细胞和鞭毛形细胞在面积、周长、最大、最小直径及圆球率等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2.
使用 ̄3H胸腺嘧啶核苷摄取作为日本血吸虫体外培养DNA合成指标的研究发现:①在体外培养不同时间,血吸虫DNA合成速度不同。在刚进入离体培养的20h内,血吸虫的DNA合成被抑制在较低的水平。随后,血吸虫雌雄虫的DNA合成迅速上升达到最高水平。在培养的1~6d,血吸虫DNA合成虽略有变化,但基本上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培养的6~12d,血吸虫DNA合成迅速降低到低水平,②雌雄虫的DNA合成不同,雌虫DNA合成较雄虫高,差别有高度显著性。③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不同,DNA合成速度不同。当低于10%血清浓度,有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加.DNA合成也呈增加的趋势。当高于10%血清浓度,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加.DNA合成受抑制。在10%血清浓度和20%血清浓度的DNA合成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证明10%血清浓度是培养基中最适血清浓度。最后,讨论了各种影响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DNA合成因素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形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的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可分为圆颗粒形鞭毛形,多角形,三角扇形及不规则形,其中以圆颗粒形细胞占多数,童虫培养细胞呈较成虫培养细胞小,但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两者的结构相似,SEM-IPS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圆颗粒形细胞和鞭毛形细胞在面积,周长,最大,最小直径及圆球率等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4.
在无血清841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胸腺嘧啶核苷(16×10-5mol/L)、鸟氨酸(10mg/L)、强的松龙(10-5mol/L)和胰蛋白胨(10g/L),可促进日本血吸虫产卵。经15d的观察证实在841培养基中添加上述成份组成的891培养基比841培养基产卵量高、畸卵率低和产卵高峰持续时间长。成虫最初24h内产出的虫卵体外培养至第15d,RPMI1640培养基、无血清841培养基、841培养基和891培养基上成熟期虫卵的百分比依次为116±47,187±56,284±83和301±78。  相似文献   

5.
对72例旅途精神病患者和95例正常旅客进行机体生理指标的对照研究,以期探索旅途精神病的生理指标特征。结果表明,患者血红蛋白、血钾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按超载与非超载分组,发现超载组病人血红蛋白、血钾、血尿素氮低于正常人(P<0.01),白细胞计数、血糖、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高于正常人(P<0.01);而非超载组病人血红蛋白、血钾低于正常人(P<0.01),白细胞计数、血糖、红细胞压积则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  相似文献   

6.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L型细菌的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纸片扩散法对缺乏细胞壁的细菌(L型菌)在无血清高渗培养基(851培养基)上测定抑菌环直径,用琼脂稀释法制定相应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四环素的相关系数r=-0.4421(P<0.01);红霉素的相关系数r=-0.7910(P<0.01);新霉素r=-0.6812(P<0.01);丁胺卡那霉素r=-0.2706(P>0.01)。各抗生素的回归曲线与K-B法不一致,提示K-B法的解释标准不能用于L型细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7.
73例哮喘病人与健康人相比,发锌、铜含量下降(P<0.01),血清锌含量下降(P<0.01),血清铜含量增高(P<0.01)。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技术建立了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重复性及准确性良好的红细胞微量元素测定法。作者检测40例正常人及50例甲亢病人的血浆及红细胞锌、铜、铁含量,结果发现甲亢者存在红细胞锌、铜缺陷。红细胞锌与甲状腺激素呈负相关关系;红细胞铜与甲状腺激素呈正相关关系;红细胞锌显著降低(P<0.001),与T4、T3呈负相关(P<0.01);红细胞铜显著增加(P<0.01),与T4呈正相关(P<0.05)。初诊甲亢患者治疗后红细胞锌明显增加(P<0.05),红细胞铜明显降低(P<0.05),提示甲状腺激素干扰红细胞锌、铜代谢。  相似文献   

9.
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简单形态学方法测定了30例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胃癌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肿瘤红细胞花环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1),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高于正常人(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1);Ⅲ、Ⅳ期胃癌患者肿瘤红细胞复合物花环率明于低于Ⅰ、Ⅱ期患者(P<0.01);贲门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显著低于胃窦(体)癌患者(P<0.01)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放射法检测34例大肠癌患者血清MG-Ags水平,并与32例大肠良性疾病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大肠癌组血清MG-Ag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血清MG-Ags水平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关系密切,A期低于B、C、D期(P<0.01),高分化癌低于中低分化癌(P<0.01);MG-Ags水平与大肠癌病变环绕肠管的程度及肝转移与否均相关,环绕程度>1/2者高于≤1/2者(P<0.01);有肝转移者血清MG-Ags水平高于无肝转移者(P<0.05)。此对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在不同培养基中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的生理活动、生长、生殖器官的发育和产卵。结果表明:在培养35d 内,不同培养基中童虫雌雄合抱率均有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的趋势;M-841培养基、M-841+影细胞培养基中童虫生长速度快于841培养基,但三种培养基中睾丸、卵巢的生长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养35 d 时,在以上三种培养基中童虫卵黄腺均可发育成熟。最早于培养10d 时,在 M-841+影细胞培养基中查见体外产出的虫卵。提示 M-841影细胞培养基比较适合于肝门型童虫的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湖北钉螺与日本血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华枝睾吸虫的共同抗原。对流免疫电泳和免疫电泳均发现抗湖北钉螺血清可与日本血吸虫15天龄、18天龄童虫,42天龄成虫,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华枝睾吸虫成虫抗原反应。而中和血清和正常兔血清则不能与这些抗原反应。说明这些吸虫与湖北钉螺确有共同抗原。作者认为不宜用钉螺抗原取代血吸虫抗原诊断血吸虫病。目前对共同抗原在吸虫幼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吸虫与螺类在发展进化史上似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成年兔坐骨神经雪旺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程飚  陈峥嵘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1,28(3):230-232,F003
目的:探讨从成年新西兰兔坐骨神经分离培养获得大量雪旺细胞的有效手段,方法:利用成年免发生Wallerian变性的坐骨神经用植块法进行培养,通过相差显微活细胞计数和S-100细胞化学标记相结合鉴定了雪旺细胞增值和纯化程度。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获得大量雪旺细胞纯度达95%,并绘制其生长曲线,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倍增时间为8d。结论:本方法能获得大量高纯度的雪旺细胞,为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分别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ABC法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测定树突面积和胞体直径。结果 用无血清添加N3 的DMEM /F1 2培养基比有血清培养基培养的浦肯野细胞发育出的树突更多 ;在DMEM/F1 2培养基中加入T3 后浦肯野细胞的树突面积和胞体直径较大。结论 无血清培养基更有利于浦肯野细胞的维持培养 ;添加T3 的DMEM /F1 2 /N3 培养基有利于浦肯野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With slight modification of the candle jar method described by Trager and Jensen, Plas- modium falciparum has been successfully cul- tivated in vitro with fresh rabbit serum instead of human serum. Each 50 ml Erlenmeyer flask containing 5 ml culture was incubated in a candle desiccator at 35.5-37 C. 15 ml rabbit serum was added t0 1010 ml RPMI 1640 medium with sodium bicarbonate. In the culture both infected and uninfected red cells were 5%. The culture has been maintained alive for more than 500 days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over 20%. Cultivation was also conducted in plastic dishes (3.5 cm in diameter) containing l.5 ml of the culture, but using human serum instead of rabbit serum for comparison. The growth rat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results suggest be used with advantage for continuous culture that rabbit serum may instead of human serum of the malaria parasi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培养基质对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贴壁生长的影响,探讨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最佳生长基质。方法用组织块法比较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分别在新鲜配制鼠尾胶原、市售鼠尾胶原、多聚赖氨酸和明胶4种基质上的贴壁和生长状况。结果兔气管黏膜上皮组织在4种基质上的贴壁率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89.1%,市售胶原43.5%,多聚赖氨酸36.9%,明胶21.7%;贴壁组织的单细胞层最大生长半径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1 432.2±383.2)μm,市售胶原(928.9±390.3)μm,多聚赖氨酸(889±229.2)μm,明胶(651±221.2)μm;纤毛摆动最大频率及持续时间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10.0±1.5)Hz 11 d,市售胶原(8.5±0.6)Hz 5 d,多聚赖氨酸(8.9±0.5)Hz 3 d,明胶(5.9±0.3)Hz 2 d。扫描电镜下新鲜配制鼠尾胶原纤维成条索状,相互交织成网,利于组织贴壁和细胞生长。结论在常用的4种培养基质中,新鲜配制的鼠尾胶原是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生长基质,是纤毛功能研究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7.
汪章勋  赵静  邹膺  潘卫庆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2):171-173,F0003
目的建立日本血吸虫机械断尾尾蚴制备的童虫的体外培养,并用于相关的遗传操作。方法采用常规1 640培养基和添加激素等成分,建立日本血吸虫机械童虫的体外培养,并采用电穿孔技术将外源的小RNA分子导入到日本血吸虫机械童虫。结果成功体外连续培养了14d的日本血吸虫机械童虫,并建立了电穿孔技术将小RNA分子导入到日本血吸虫机械童虫的方法。结论建立的日本血吸虫机械童虫体外培养方法和转染小RNA分子的技术为血吸虫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Finkelstein的方法从Wg2(El-Tor 生物型)弧菌菌株中提纯的可溶性血凝素有下列特点:(1)纯化的血凝素(SHA)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且对不同来源的红细胞的敏感性不同。(2)纯化的SHA具有蛋白酶的水解活性。(3)经免疫双扩散、免疫电泳检测,纯化的SHA,粗制SHA与纯SHA抗血清反应均呈单一沉淀线。与霍乱肠毒素无反应。(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凝胶电泳的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经济、高效地培养恒河猴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MDM)的方法。方法:用肝素钠抗凝管采集健康成年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同时用无抗凝剂采血管采集同一只猴外周血,自凝后分离血清。将猴PBMCs置于CELLBIND Surface的96孔(0.8×106个细胞/孔)或48孔培养板(3×106个细胞/孔)中,用含不同百分比的猴自体血清或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CS)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h后洗弃未贴壁细胞,加入含有猴自体血清或FCS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7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分化良好的猴单核巨噬细胞贴壁能力强,占据板底大部分区域。胞体形态多样,多数呈长梭形。用巨噬细胞标记受体(CD14)抗体染色判断细胞纯度。并用细菌内毒素(LPS)刺激分化的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此外,用猴艾滋病毒(SIVmac17E-Br、SIVmac251)和人-猴嵌合体艾滋病毒(SHIV KU-1)感染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检测病毒在猴巨噬细胞中的复制。结果:在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条件下,大多数(>85%)猴单核细胞能在24h内贴壁,体外分化5-7天后,猴巨噬细胞纯度大于96%。相比而言,含较高浓度(4%,8%或10%)猴自体血清或FCS的RPMI 1640 培养基对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作用较差。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对LPS刺激敏感,可产生多种巨噬细胞炎性因子。此外,这些细胞对SIV或SHIV均易感,产生感染性病毒。结论: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适于原代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该方法简单、花费少,无需生长因子,且分化效果好,是培养猴艾滋病毒及开展相关免疫学实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