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舌色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差异以及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早期复苏6 h后舌色将患者分为红舌组及紫舌组,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DF)测定患者舌下微循环的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记录患者28 d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复苏6 h后舌下微循环及预后差异。结果共入选5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红舌组34例,紫舌组25例。与红舌组比较,紫舌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动脉乳酸(Lac)明显升高,28 d死亡率更高。舌下微循环指标TVD、PVD、PPV和MFI明显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紫舌和乳酸水平是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紫舌组患者的累计28 d生存率明显低于红舌组(P<0.001)。结论舌色与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生存率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芬太尼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芬太尼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6 h、12 h舌下微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和乳酸水平,计算28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12 h 2组患者PVD、PPV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动脉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 h、12 h PVD、PPV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M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为26.7%,对照组28 d病死率为3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可以有效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治疗脓毒性休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微循环指标变化.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9月收住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1例,分为热伤气阴证(20例)、阴竭阳脱证(20例)、热盛腑实证(10例)、热伤营血证(11例),应用SDF技术检测舌下微循环指标.结果 各证型组微循环灌注血管密度(PVD)测定值,热伤气阴证9.95±2.12mm/mm2,阴竭阳脱证7.24 ±3.11mm/mm2,热盛腑实证7.41±2.39mm/mm2,热伤营血证6.83±3.98mm/mm2,与热伤气阴证相比,其他证型组PVD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改变各异,灌注血管密度可以作为热伤气阴证及阴竭阳脱证辩证分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舌下微循环的改变对器官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使用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SDF)观察诊断为脓毒症休克24 h以内的成人患者0 h、6 h、24 h舌下微循环图像,根据24 h后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24 h-0 h评分)变化分为器官功能恶化组(ΔSOFA24 h-0 h评分≥1)和未恶化组(ΔSOFA24 h-0 h评分<1);分析比较两组间传统循环及舌下微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化组和未恶化组相比,0 h、6 h、24 h 传统循环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urine output,UP)、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以及输注晶体液、胶体液的量和液体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舌下微循环指标小血管灌注比例(PPVs)恶化组在0 h〔(75.96±10.55)% vs. (84.03±10.16)%, P=0.032〕和24 h时〔(79.43±9.23)% vs.(86.32±9.02)%, P=0.037〕低于未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0 h PPVs和Lac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PPVs〔0.750(95%CI,0.586~0.914)〕大于Lac〔0.588(95%CI,0.370~0.8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0 h PPVs最佳截断值81.5%将患者分为高、低两组,低PPVs组器官功能恶化发生率较高PPVs组更高(71.4% vs. 20.0%, P<0.05)。结论 舌下微循环指标PPVs能够早于体循环指标反映器官功能的变化,对器官功能衰竭可能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脓毒性休克(SS)是威胁生命的内科急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住院病人中.诱因有手术、糖尿病、肠道感染、分娩等;脓毒性休克通常由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引起,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克雷白氏肠球菌、假单包菌属等。本文通过我科3例病例,探讨老年脓毒性休克的特征及其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快速心律失常是脓毒性休克重要的临床特点,控制不良的持续性心动过速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脓毒性休克相关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复杂,药物治疗仍然是当今控制脓毒性相关的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药物选择存在多样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休克是英语shock的音译,shock的原意是震荡或打击。1731年法国Le Dran首次将休克一词应用于医学,并认为休克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而导致循环及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危重状态。19世纪Warren对休克病人的临床症状经典地描述为“面色苍白或紫绀,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少,神志淡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行休克指数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7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急诊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后的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40例)和院内死亡组(50例),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后接受液体复苏治疗2 h后的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结果 生存组患者的休克指数SI1及SI2分别为(1.32±0.07)、(0.96±0.04),均明显低于院内死亡组的(1.59±0.06)、(1.21±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SI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5%、17.5%,SI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2.5%、27.5%,院内死亡组SI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0%、44.0%,SI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0%、78.0%,生存组SI1较SI2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低,院内死亡组SI2较SI1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后复苏2 h的休克指数相比于入院时的休克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急诊严重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的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持续输注特立加压素(terlipressin,T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08—01/2009—05月解放军309医院普通外科25例接受小剂量持续泵入TP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对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的6、12、24、48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最终存活18例,7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在TP治疗6h后,所有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心率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剂量明显降低,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D、肺动脉楔压(pulmonaryarterywedgepressure,PAWP)以及全身血管阻力(systematicvascularresistance,SVR)无明显改变。此外,存活组对TP治疗具有更好的反应性:与死亡组相比,MAP较高(治疗6h后)、心率较低(治疗12h后),维持目标MAP75mmHg所需的去甲肾上腺素剂量较小(治疗12h后)。结论在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中,低剂量持续泵入TP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且未明显增加心脏后负荷,因而,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管加压素,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舌下微循环变化特点及微循环障碍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23例)和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26例),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观察两组患者舌下微循环指标,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 与脓毒症组患者相比,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明显,总血管密度TVD(6.11 ±2.19mm/mm2 vs 8.51±2.11mm/mm2,P=0.000,r=-0.513),灌注血管密度PVD(7.23±3.09mm/mm2 vs 9.94±2.17mm/mm2,P=0.010,r=-0.505),灌注血管比例PPV(47.48%±20.60% vs81.46%±7.45%,P=0.000,r=-0.737),两组患者微血管流动指数无明显差别MFI(1.45±0.71 vs 1.89±0.85,P=0.054,r=-0.277);两组患者第28天病死率有明显差别(38.46%vs 13.04%,P=0.044,P<0.05).结论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明显,其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hinese medicine (CM) syndromes and variations in microcirculation in septic shock patients. Methods: seventy Septic shock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heat damaging qi-yin group (HDQY, 23 cases); yin exhaustion and yang collapse group (YEYC, 26 cases); excessive heat in Fu organ group (EHFO, 10 cases); and heat damaging nutrient-blood group (HDNB, 11 cases).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by sidestream dark-?eld (SDF) imaging and scored by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 and the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 and parameters of microcirculation perfusion variations and prognos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qi-yin heat damage, perfused vessel density (PVD) in other groups decreased dramatically (P<0.05), and APACHE Ⅱ scores increased signi?cantly (P<0.05). In addition, the recovery time was prolonged substantially (P<0.05), and the 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VO2) decreased (P<0.05). Blood lactic acid increased signi?cantly (P<0.05), and the mixed SVO2 decreased (P<0.05), in the YEYC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thermal injury camp blood group,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parameter variations showed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YEYC and EHF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sign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M syndromes and APACHE Ⅱ scoring in different groups (r=0.512, P<0.05).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VD and APACHE Ⅱ scoring (r=–0.378, P=0.043), the proportion of perfused vessels (PPV) and APACHE Ⅱ scoring (r=–0.472, P=0.008), as well as between the microvascular ?ow index (MFI) and APACHE Ⅱ scoring (r=–0.424, P=0.023) in different patients. Conclusion: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may serve as a clinical diagnostic parameter of the patient condition, as well as being a prognostic indicato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不同治疗方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次缓慢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观察组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24、48h及5天时的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乳酸变化,监测两组患者动态血糖,统计高血糖时间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在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乳酸清除率(L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MB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波动系数(GV)及高血糖时间窗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天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次缓慢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更能够稳定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糖波动,有利于平衡机体代谢,而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泊酚镇静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呼吸力学及氧合的影响。方法42例实施机械通气的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镇静诱导和维持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M)组(镇静诱导和维持用咪唑安定)。根据Ramsay氏分级标准调整2组用药量。记录2组患者镇静诱导前即刻(T0)、镇静诱导后1h(T1).12h(T2),24h(T3).48h(T4)各时点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及气道阻力(Raw),同时采集上述各时点中心静脉血,桡动脉血测定血气,计算肺内静动脉分流率(Qs/Qt)和氧合指数(OI)。结果(1)与T0时比较,T1-T4时2组患者呼吸参数均有改善(P〈0.05);(2)与M组比较,T4时P组Qs/Qt下降、OI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有利于改善机械通气时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氧合,可为其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6.
氯胺酮对感染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胺酮(K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一般情况、肝脏病理组织学、肺组织干湿重比、血流动力学及20 h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89只,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CLP)法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4组:假CLP组、CLP组、KTⅠ组和KTⅡ组。假CLP和CLP组术前30 min经股静脉持续输注生理盐水5 ml/(kg.h),KTⅠ和KTⅡ组分别输注氯胺酮5 mg/(kg.h)和10 mg/(kg.h)。取新鲜肝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微波炉烘干微量天平称肺干湿重,计算比值;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CLP组术后大鼠一般情况较差;肉眼观各脏器充血,发黑;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门管区有较多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干湿重比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MAP进行性下降,HR则先加快后减慢,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胺酮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注射血必净。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价病情的危重程度,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评价炎症程度;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和PCT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血必净和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尚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烧伤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994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外科确诊为脓毒性休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重度烧伤成人患者134例,以《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SSC)第1版颁布时间为分界点,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1994年12月至2004年4月收治者纳入前期组(10年)58例,200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者纳入后期组(10年)76例,后期组再根据 EGDT 达标时间分为6 h 达标组、24 h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所有患者根据28 d 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前期组在没有 EGDT 指导下进行传统烧伤基础治疗;后期组完善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Lac)等监测,观察 EGDT 达标时间与组织灌注指标恢复的关系。结果1)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越大,烧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2)134例患者中28 d 总病死率为49.25%。3)6 h EGDT 达标率前期组为0.00%,后期组为28.95%。与前期组比较,后期组治疗后6 h 尿量明显增多,平均动脉压(MAP)升高,28 d 病死率明显降低,复苏液体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后期组76例患者中,EGDT 6 h 达标22例,24 h 达标28例,未达标26例。与治疗前比较,6 h 和24 h 达标组治疗后血 Lac 均明显下降,CVP、MAP、ScvO2均明显升高;6 h 达标组治疗后血 Lac 下降较24 h 达标组更明显,MAP、ScvO2上升较24 h 达标组更明显。两个达标组尿量组间无差异。24 h 达标组28 d 病死率为14.29%,6 h达标组为0.00%。结论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越大,烧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EGDT 可能只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与24 h EGDT 达标比较,6 h EGDT 达标能更迅速地逆转组织的缺血、缺氧,改善疾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