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住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倒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分别予以颈椎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其中13倒予以单纯前路手术,5路为单纯后路手术,17倒为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治疗后全部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为:A级8例,B级1例,C级6倒,D级9倒,E级11例。全部患者术前椎体间移位平均(6.3±2.4)mm,术后为(1.0±0.3)蛐l术前Cobb’s角平均(17.1±6.3)。,术后为(3.1±1.3)。l颈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随访中椎体问植骨全部融合。结论通过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损伤奏型,损伤节段、脊髓受压位置及受伤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不同手术入路方式,能够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 1998年7月~2010年12月本院共收治46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患者,新鲜损伤43例,陈旧性损伤3例,其中40例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3个月,症状均获得改善,36例完全恢复,7例残留手指麻木,3例颈椎旋转活动受限,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稳定性上颈椎骨折脱位行牵引、制动、复位和固定;而不稳定性上颈椎骨折脱位应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早期手术治疗,尽早复位及固定并行融合手术,手术方式以前路手术为主,有小关节绞锁复位困难时要先后路解锁,再前路固定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月 ,我院应用颈椎前路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13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8例 ,女 5例。年龄2 5 5 6岁 ,平均 38.5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7例 ,重物砸伤 3例 ,坠落伤 2例 ,摔伤 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 4 72小时 7例 ,72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和或钛网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5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但可充分减压、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得到即刻的稳定和重建,而且可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在临床治疗中方案的选择。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住颈椎骨折脱位73例,采用牵引治疗29例,Halo—vest架固定23例,Halo—vest架固定下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21例。结果 前期病人以保守牵引治疗为主,自2003年以后,开始采用Halo—vest架固定及颈前路内固定手术。随访51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月。椎体植骨均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死亡5例。结论 采用Halo—vest架固定下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具有固定可靠,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序列,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对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后路手术和前路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颈椎动力学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运动、触觉及针刺感等神经功能改善等随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实现彻底减压,还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颈椎骨折脱位可致脊髓损伤造成病人高位截瘫,临床上多倾向于手术治疗。颈前路减压后植骨,由于存在植骨融合松动或假关节形成而影响疗效。近年来颈前路带锁钢板的应用,可有效的减少植骨块的移动,降低假关节的发生。我科1999年7月~2003年2月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同时运用AO纯钛带锁钢板或ORION带锁钛板(美国枢法模丹历公司生产)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术式选择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下颈椎减压或重建,其中前路手术组40例,后路手术组26例,前后联合手术组7例。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固定节段、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和椎体复位情况等。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植骨于术后3~4个月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术中均无脊髓、大血管、气管、食道等损伤;前路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固定节段上少于后路手术;所有患者的术前JOA评分和颈椎复位参数较术后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根据颈椎损伤机制、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顾夙  孟祥翔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06-10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病例采用传统牵引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牵引质量,约18-40kg。治疗组病例按照不同患者颈椎骨折的损伤程度以及部位,分别选择前路、后路手术减压,行内固定术。结果治疗组术后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过程中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也属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一般情况。结论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具有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理想,术后恢复良好的优点,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颈椎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慧敏 《现代医学》2005,33(3):148-148
颈椎骨折多由高处坠下或高处重物坠下打击所致。我院近2年中收治45例颈椎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治疗,除3例死亡外,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颈椎外伤患者受伤后,心理变化非常复杂,且外向性格患者和内向性格患者的内心变化也是不同的。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点,我们给予耐心细致地安慰,针对病情进行宣传教育,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坚持微笑服务,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绝望情绪,从而使其配合治疗护理工作。2牵引护理本组患者中12例采用枕颌带牵引。对行牵引术的患者要勤巡视、多观察,注意使引力线保持与脊椎同向。牵引后严密观察患者一…  相似文献   

12.
13.
颈椎骨折合并瘫痪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波  李康华 《广西医学》2005,27(3):360-361
目的 观察颈椎骨折并截瘫病人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病人早期行手术减压内固定。结果 14例病人获神经功能获不同程度恢复,内固定确实可靠,未发现松脱与断裂现象,植骨融合满意。结论 早期前路手术减压彻底,疗效满意,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内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颈椎外固定器,并报告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用这种外固定器治疗8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其中Ⅱ型5例,Ⅲ型3例。根据临床需要,此外固定器可行屈曲,伸展、侧屈和中立位撑开固定,结果:本组并发症较低,在应用颈外固定器过程中,无神经损伤加重的病例,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该外固定器是颈椎外科中很有效的一种外固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和易于调整的优点,适宜无移位性齿状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下颈椎骨折由于退变及伴发疾病,其手术治疗的难度比青壮年同类病变大[1].我科白1999年12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颈椎骨折4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邓志斌  李文锐 《广东医学》1998,19(12):972-973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伤情复杂而严重,病情急,临床病死率高。我院于1990-1997年共收治30例,现就诊断和治疗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包括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椎损伤。男性28例,女2例。年龄20-34岁,平均26.3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高处坠落伤5例。其它压砸伤5例,损伤部位山以上10例,C5-612例,C6-78例。瘫痪情况:全瘫22例,不全瘫8例,1.2治疗:所有病人人院后,经检查诊断明确,立即行颅骨牵引人以上损伤者行气管切开,加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在血气分析下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治疗并…  相似文献   

17.
18.
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前路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下位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陈旧性下位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对所有的病人术前进行颅骨牵引,前路手术方法是椎间盘摘除和椎管减压后应用撬拨法进行复位,成功者椎间钛网植骨、前路锁定钢板系统固定;未复位成功者行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和钛网植骨、前路锁定钢板系统固定。结果:38例患者中30例获得完全复位,8例未获得复位,复位率为78.6%,所有病人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术中、后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24.5个月,未见内固定失败,所有病人均获得良好骨融合。结论:前路椎间撬拨法进行陈旧性下位颈椎骨折脱位复位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手术方法,对未复位者进行椎体切除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减压、固定和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颈椎前路交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颈椎骨折患者中选出78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颈椎前路交锁钢板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3个月时,78例患者的JOA评分和ASIA的运动状况、触觉、针刺感评分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结论 颈椎前路交锁钢板在颈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2年~1996年共用颅环弓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2~51岁,病程3~24h致骨折、脱位原因:车祸伤6例,坠落伤3例,咽喉部感染1例,环椎半脱位4例,Ca前脱位2例,C。。骨折伴脱位4例,其中并发有脊髓半切综合征2例,双上肢麻木4例,“四瘫”2例。2手术方法术前剃光头发,洗净,头皮及周围消毒,铺单,在头部前颈部高于眉弓Zcm处选左、右两点为头圈前方两枚螺钉的进入点,再选耳上颇枕部左、右两点作为头圈后方两枚螺钉的进入点,然后将螺钉直接拧入至颅外板少许固定,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