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分析与术后结膜伤口渗漏、滤过过强及脉络膜脱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98例(102眼)发生浅前房的情况. 结果 发生浅前房32眼(31.37%),术后滤过过强23眼(71.88%),结膜瓣渗漏5眼(15.63%),脉络膜脱离3眼(9.37%),恶性青光眼1眼(3.12%).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与多种因素有关,以滤过过强者为最多.  相似文献   

2.
翁碧艳  柳灿 《广州医药》2015,46(1):76-77
目的总结分析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原因与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青光眼滤过术的84例患者(112眼),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术后出现浅前房为26眼,占23.2%;其中高滤过泡引流过畅18眼(69.2%),结膜伤口渗漏5眼(19.2%),脉络膜脱离2眼(7.6%),恶性青光眼1眼(3.8%),大多数浅前房均经保守治疗恢复,1例需行再次手术。结论青光眼术后前房延缓形成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脉络膜脱离、滤过作用强、结膜伤口渗漏、恶性青光眼等,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处理是浅前房恢复正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80眼的临床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80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时间在术后1~15d,其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盛36眼(占45.00%)、结膜切口渗漏33眼(占41.25%)、脉络膜脱离6眼(占7.50%)、恶性青光眼5眼(占6.25%),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80眼均前房形成.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盛、结膜切口渗漏、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应针对不同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以形成前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100例住院患者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眼发生浅前房27眼,发生率为24.5%,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到6d,其中房水滤过过强19眼,结膜瓣渗漏4眼,脉络膜脱离3眼,恶性青光眼1眼;手术治疗3眼,其余24眼保守治疗.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为房水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大多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相应预防、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000年6月~2007年6月我院316例青光眼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发生原因、类型及相应处理.结果:348眼中,术后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41眼,发生率11.8%.其中,滤过过畅28眼(68.3%),结膜瓣渗漏6眼(14.6%),睫状体脉络膜脱离4眼(9.7%),恶性青光眼3眼(7.3%).结论:引流过畅是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发牛的主要原因;青光眼滤过术术前有效地控制眼压、减轻眼部炎症反应,术中注意保持前房深度,术后观察眼压及前房的变化、及时对症处理,是预防浅前房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之原因及处置措施之研究。方法:对50例69眼青光眼患者术后形成浅前房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后25例28眼形成浅前房,发生率40.6%,包括滤过过强15眼(53.5%),结膜瓣渗漏4眼(14.3%),脉络膜脱离3眼(14.7%),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例(3.5%),其中药物保守治疗27眼,手术治疗1眼,视力及前房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后浅前房形成主要原因是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及脉络膜脱离等,正确诊断与及时处置能实现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009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16例(140眼)青光眼患者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行青光眼滤过手术140眼,发现浅前房42眼(30%),其中常规小梁切除术16眼,加用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26眼;滤过引流过畅30眼(71.4%),结膜瓣渗漏4眼(9.5%),葡萄膜炎4眼(9.5%),脉络膜脱离2眼(4.8%),恶性青光眼2眼(4.8%)。32眼经过药物治疗,前房恢复。10眼经手术恢复。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常见滤过术以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的发生率高,大多数经保守治疗形成前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3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41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后发生浅前房41眼(10.6%),其中滤过过强22眼(53.7%),结膜瓣渗漏14眼(34.1%),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7.3%),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2眼(4.9%).37眼通过药物治疗前房恢复,4眼手术后前房恢复.结论 术前有效控制眼压、术中保持前房深度、注意伤口缝线的松紧、术后及时对症处理并发症是预防浅前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16 4例 (2 0 6眼 )行常规小梁切除术 ,术中未用丝裂霉素 ,部分病例配合应用巩膜外置可拆除缝线。结果 术后 38例 6 2眼出现浅前房 ,总发生率为30 6 % ,其中Ⅰ级浅前房 31眼、Ⅱ级 2 2眼、Ⅲ级 9眼 ,其中 19眼行手术治疗。结论 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常见原因是滤过旺盛及脉络膜脱离 ,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探讨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1年2月~2003年3月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浅前房者42例(5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125眼)滤过手术后50眼(40%)发生浅前房,其原因有:滤过过盛,33眼(65.65%),结膜瓣与角巩膜瓣渗漏12眼(24.01%),脉络膜脱离4眼(8%),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1眼(2%)。保守治疗42眼(84%),手术治疗8眼(16%)。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较常见,大部分经非手术治疗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郑承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2,(3):170-171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9年间收治青光眼患者186例共247只眼,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情况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186例247只眼,其中出现术后浅前房形成共57只眼,发生率为23.07%,其中小梁切除术13.26%(13/98),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31.62%(37/117),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治疗21.87%(7/32)。最常见的原因是滤过过强38.60%(22/57),其次还有脉络膜脱离31.58%(18/57),结膜瓣渗漏29.82%(17/57)等。其中只有6只眼需要行手术治疗,其余51只眼(89.47%)行保守治疗后均形成前房。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最常见于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以及结膜瓣渗漏等。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术后发生浅前房几率明显升高。大部分浅前房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2.
陈平  李随  陈颖  梁兵  阁汉东 《中外医疗》2013,(24):41-42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126例(168眼)青光眼患者均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对不同程度的浅前房进行病因分析并予以相应处理。结果 168眼术后出现浅前房54眼,发生率32.1%;滤过过强和脉络膜脱离是浅前房的主要原因。结论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多数浅前房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恢复,必要时需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43例(52只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43例(52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畅(38.5%)、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2.7%)、结膜瓣渗漏(23.1%)、恶性青光眼(5.7%)。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前房均形成。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房水滤过过畅、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结膜瓣渗漏、恶性青光眼,应针对不同病因做出相应处理以形成前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98例314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45眼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14眼小梁切除术后有45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14.3%。浅前房的主要原因为:滤过过强26眼(57.8%),结膜瓣渗漏8眼(17.8%),脉络膜脱离9眼(20%)和恶性青光眼2眼(4.4%)。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并发症,针对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可以预防或避免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各种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患者213例中39眼发生低眼压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青光眼术后发生低眼压浅前房39眼占总数18.31%,观察时间为术后1-5天.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房水滤过过强者20眼(占51.28%);结膜瓣渗漏10眼(占25.65%);脉络膜脱离者9眼(占23.07%).36眼用保守治疗及3眼用手术治疗均恢复前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相应预防、处理的时间和方法.方法:总结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235例(272眼)青光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的23例浅前房的发生原因、类型及相应处理.结果:272眼中,术后发生浅前房23眼,发生率为8.46%.其中滤过过畅18眼(78.26%),结膜瓣渗漏4眼(17.39%),脉络膜脱离1眼(4.35%).除手术治疗5眼外,其余18眼通过采取散瞳、加压包扎、双眼包贴、高渗剂、激素治疗等保守治疗均能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大多数浅前房可行非手术治疗,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达到预防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闭角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164例(206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未用丝裂霉素,部分病例配合应用巩膜外置可拆除缝线。结果 术后38例62眼出现浅前房,总发生率为30.6%,其中Ⅰ级浅前房31眼,Ⅱ级22眼,Ⅲ级9眼,其中19眼行手术治疗。结论 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常见原因是滤过旺盛及脉络膜脱离,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解放军总医院1995年1月-2010年6月期间551例(626眼)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626眼,其中58眼(9.29%)发生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7d,其中滤过过强46眼(79.3%)、睫状体脉络膜脱离6眼(10.3%)、结膜瓣渗漏4眼(6.9%)、恶性青光眼2眼(3.6%)。需要手术干预才能恢复前房8眼(13.8%),其余50眼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及结膜瓣渗漏。通常发生于术后1-2d。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必要时采取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70例(89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观察。结果:发生浅前房37只眼,发生率41.57%。其中浅Ⅰ级27只眼,浅Ⅱ级6只眼,浅Ⅲ级4只眼。引流过畅9只眼,脉络膜脱离27只眼,合并瞳孔阻滞1例。结论:脉络膜脱离是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浅前房应积极查找原因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尽早恢复前房  相似文献   

20.
葛红卫 《中外医疗》2016,(26):85-8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112眼青光眼行滤过术进行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4月)。观察96例112眼青光眼滤过术发生原因眼数所占的比例。结果30例32眼发生浅前房。滤过过强的眼数有27眼,占总比的(24.11%),脉络膜脱离的眼数有18眼,占总比的(16.07%),结膜瓣漏水的眼数有22眼,占总比的(19.64%),恶性青光眼即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眼数有25眼,占总比的(22.32%),睫状环阻滞与瞳孔阻滞的眼数有20眼,占总比的(17.86%)。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前及术后控制眼压,一旦发生滤过术后浅前房,针对发生原因,合理治疗,大多数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