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小儿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DIC患儿随机抽取63例设为治疗组,2004年5月~2006年4月收治的DIC患儿随机抽取6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抗凝、抗纤溶、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微循环)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针(10万U/瓶),每日2次,静脉滴注。动态观察出血、栓塞等临床表现情况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45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有效24例,无效36例,有效率为4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能提高DIC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乌司它丁是治疗DIC的有效方法,有推广应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危重症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6月该院重症监护室诊治的58例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以病因治疗,包括血浆与血小板的替代治疗以及常规抗凝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乌司他丁10万u。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和7天各项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乌司他丁组患者在治疗7 d后各项凝血指标均恢复正常,且同一时期指标恢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凝血系统,改善危重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大大降低了危重症患者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长葛市人民医院确诊的75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肝素每次62.5~125.0 U/kg,间隔时间4~6 h;实验组持续给予小剂量肝素,60~90 U/(kg·d)。另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支持治疗,且对血常规、凝血系统、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等进行复查以指导治疗,及时加用鱼精蛋白,防止肝素所致的出血。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肝素应用时间、血浆蛋白C(PC)恢复时间、住院时间、D-二聚体恢复时间及患者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上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h内滴完,每天2次,疗程3~5d;对照组应用善宁0.1mg,皮下注射,每6h 1次,疗程3~5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腹痛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值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转外科手术,治疗组10例,对照组1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治疗组6.6%(2/31),对照组10%(3/3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且较善宁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唐中合 《当代医学》2008,(1):147-14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n=40)用乌司他丁和地塞米松,对照组(11=38)单用鸟司他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92.1%(35/38),两组总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以及胰腺水肿改善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胰腺炎起效快,治疗效果好,尤其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有更好的疗效,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预先注射乌司他丁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5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30例,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3 m L;乌司他丁10万U组30例,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万U/3 m L;乌司他丁20万U组30例,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3 m L。2 min后松开止血带,3组患者均推注0.06 mg/kg罗库溴铵,并行注射部位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乌司他丁10万U组和20万U组罗库溴铵注射痛总发生率分别66.7%、70.0%、2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20万U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10万U组(P<0.01)。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预注乌司他丁10万U和20万U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安全、有效,且以乌司他丁20万U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常规治疗下加用乌司他丁(20万U Bid),血必净组常规治疗下加用血必净(50ml Bid),治疗组常规治疗下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及血必净.疗程均为一周,观察4组临床疗效.指标包括: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有更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干预效果。方法将DIC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万U组和40万U组,3组病例分别静注生理盐水、20万U和40万U乌司他丁,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数。结果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20万U组和40万U组患者的胛或APTT、都获得改善;治疗后第5天,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数均明显改善;3组患者互相比较。20万U组和40万U组患者的四项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20万U组和40万U组患者比较,40万U组患者的PT改善更显著,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对DIC患者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高剂量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李勇  朱红阳  刘田 《大家健康》2016,(3):126-127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用于治疗脓毒症对患者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加用乌司他丁和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肌酐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损害所占比例(20.0%)低于对照组(46.7%),30 d生存率(90.0%)高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SIRS患者凝血功能,减轻对肾功能的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房巧英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83+139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支气管哮喘小儿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4名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抗炎、平喘、扩张支气管等治疗,治疗组患儿另给予乌司他丁5 000U/kg,连续应用2周,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静脉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及CD62P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提高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40万IU静脉推注,2次/d,疗程5d,同时予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患者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体温、动脉血气分析、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等.结果:乌司他丁+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氧合指数均好+对照组.而X线胸片病灶吸收情况、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在两组无差别.结论:UT联合CVVH治疗重症肺炎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查岭  谷玉行  赵明 《重庆医学》2018,(8):1124-1125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40万U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天,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46,P<0.05);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 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SAP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湿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乌司他丁1次10万U溶于5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治愈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69.23%。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χ2=16.32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创伤性湿肺效果理想,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2 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非手术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0万U溶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7~12 d。结果两组血淀粉酶恢复、胃肠减压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受损器官的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配合常规方法治疗SAP在改善受损器官的功能及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日三次静注,对照组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对40例收入ICU内的ARDS患者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脉注射,其余治疗方案两组均相同,然后对两组患者血CRP和MMP-9水平、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PaO2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频率、PaO2、PaO2/FiO2、年龄及CRP、MMP-9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乌司他丁治疗可显著减少ARDS患者血CRP、MMP-9的表达(P<0.01),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情况(P<0.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ARDS的CRP、MMPs表达和改善呼吸情况,对ARDS患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床房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重症脓毒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床房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和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APTT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床房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能改善患者炎症水平,调节机体凝血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骨科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各组在术中及术后每天分别给予2000U/kg、4000U/kg、8000U/kg乌司他丁,2次/d,连续静脉滴注6天.对照组予各时间点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检测APTT、PT、TT及FIB,术后第6天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4000U/kg组、8000U/kg组TT、PT、APTT各时间点延长较明显(P<0.05);4000U/kg组、8000U/kg组分别与2000U/kg组比较,PT、TT各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4000U/kg组与对照组、2000U/kg组比较,血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8000U/kg组分别与对照组、200U/kg组比较,血栓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8000U/kg组与4000U/kg组比较,血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乌司他丁均可延长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延长,较大剂量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老年危重患者在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毅  刘俊  于亮  赵勤  刘育健 《上海医学》2005,28(2):113-11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外科老年危重患者手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将 30 例术后收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老年患者(>60 岁)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外科 ICU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入 ICU后第1天加用40万U乌司他丁,第2、3、4 天分别加用 20 万 U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术后7 d内的临床症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改善情况和营养、免疫情况。结果 乌司他丁组预防应激性溃疡、改善SIRS症状以及减少蛋白分解的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 乌司他丁对老年危重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治疗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评价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SD大鼠80只,采用经典盲肠打孔法制成脓毒症模型,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组)、氧氟沙星组(O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氧氟沙星加乌司他丁组(O+U组),每组再分为24 h 和48 h 两组.O组给予氧氟沙星8mg/kg,U组给予乌司他丁150 000 U,O+U组则同时给予氧氟沙星8 mg/kg 和乌司他丁150 000 U,2次/d,连续2 d,C组给予生理盐水4 ml/kg 作为对照.在治疗后24 h 和48 h 取大鼠肠组织观察肠黏膜的改变和MDA、SOD的变化.结果 三组经过治疗的大鼠肠黏膜改变不如C组明显,MDA、SOD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中 MDA明显降低, SOD明显升高, O组、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O+U组与O组、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复合氧氟沙星能显著降低SOD消耗,增加SOD活性,减少MDA的产生,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