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双途径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在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的基础上,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双途径介入治疗,随访并观察近中期疗效和生存期.结果 24例患者共置入网状支架35枚;入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置入术前明显下降(P<0.01);内支架置入术后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术1~4次(平均2.2次);随访2~30个月,死亡16例,平生存期为12.9个月,8例仍存活;开通时间平均为249d,半年开通率为75%.结论 经皮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结舍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双途径介入可有效地疗恶性胆道梗阻,明显缓解黄疸,延长支架开通时间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胆道支架植入加化疗灌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国  张坚  刘福忠  尚锦云 《当代医学》2009,15(17):313-314
目的评估胆道支架植入结合介入化疗在恶性胆道梗阻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对49例植入胆道支架后同时进行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的病人,回顾性分析血清总胆红素(TB)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及支架阻塞发生率和存活时间。结果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在所有49例植入可膨式金属支架病人中,11例(28.2%)发生阻塞,中位阻塞时间为1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年生存率为45%,2年生存率为10%。结论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病人,植入胆道支架同时辅以动脉插管化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途径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分析(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双途径介入治疗18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植入支架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近10年来,采用支架植入方法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成功的217例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247例,经一次或多次操作,成功植入支架217例,共植入支架278只,成功率为87.85%.术后当天患者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48 h后黄疸症状减轻,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架植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成功率高,解除梗阻效果明显,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生存期间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后二次手术植入自膨式胆道支架.结果: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在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胆道成功后植入内外引流管,引流(1~2)周后植入胆道支架.支架植入后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术是良好的降低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梗阻部位合理选择支架的植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月丌道内支架植入术后和内支架植人术后联合靶向性灌注化疗栓塞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Il的疗效.”加以研究比较。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105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做为同顾性分析研究埘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绀采用的是单纯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共45例患者;而观察组则采州的是胆道支架置人+靶向怍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进行双途径介入治疗,该组患者共60例。并对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情况、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情况、再梗阻间隔时间及生存时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忠者术后4-6周较术前TBII与ALP均明娩减退,但两组之间比较变化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支架置入术后联合进行经动脉靶肿瘤灌注化疗栓塞患者术后发生冉梗阻的时间及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胆道内支架成形术是同前周际上公认的姑息性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恶性肿瘤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是血管介入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有效的控制和减缓肿瘤的生长,甚至使肿瘤体积缩小。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后联合靶向性灌沣化疗柃塞,能有效增加支架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时问,延长患者的术后相对高质量生存期,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鲁斌  寇继光  摆斌  尹小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300-430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对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性治疗的应用。方法:对19例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实行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治疗。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1周左右复查肝功能胆红素6例(31.6%)恢复正常,13例(68.4%)明显减退。术后随访4个月,无一例出现支架阻塞。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是解除手术无法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SA介入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高危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胆道恶性梗阻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DSA介入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内支架进行治疗,比较术前与术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等指标,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5例患者一次性穿刺及支架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00%。试验室检验结果表明术后7 d、14 d与术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发生胆道感染2例(5.71%),急性胰腺炎3例(8.57%),支架脱落移位1例(2.86%),无胆汁性腹膜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DSA介入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高危胆道恶性梗阻可显著缓解黄疸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单纯超声定位模式具有穿刺准确的优势,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胆道支架及十二指肠支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3例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行胆道及十二指肠支架治疗的资料。1例胃癌复发患者,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然后行胃镜下胃十二指肠支架置入;1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十二指肠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及十二指肠内金属支架同时置入,术后因再次黄疸,经十二指肠金属支架网眼再次胆道金属支架内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十二指肠癌患者,先行PTCD胆道内外引流管引流治疗,再通过胆道内外引流管窦道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十二指肠镜下置入胃十二指肠金属支架。结果 3例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上消化道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多支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但多支架置入的方法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0.
对6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其中行单纯引流12例。胆道内支架植入51例,胆道内支架植入 置管引流6例。术后并发症有胆道感染、胆道出血、引流管脱落闭塞、支架植入不到位、支架未完全扩张、支架闭塞等。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认为提高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的安全性、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是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鹏飞 《当代医学》2016,(13):80-81
目的 探讨自膨式金属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治疗低位胆道恶性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内镜胆管自膨式金属支架引流治疗的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为88.9%,成功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的24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明显好转,皮肤瘙痒、尿黄、发热、腹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血清总胆红素从(253.3±92.6)下降到术后1周(103.4±32.7)(P<0.05),转氨酶也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4例发生轻型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总发生率14.8%,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1年以上生存率为62.5%.结论 经内镜胆管自膨式金属支架引流术是治疗低位胆道恶性梗阻的重要手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PTIBS)或结合局部动脉化疗术,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明确诊断,并确定梗阻部位.结果 23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外引流管及支架置入术.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术后23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16例黄疸消退,置入内支架术后4周在DSA下行局部灌注化疗术.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加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结合局部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胃左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经口经食道植入金属内支架在晚期贲门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讨论其治疗价值。方法 :对 18例晚期贲门癌患者进行胃左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栓塞 ,其中 11例贲门严重狭窄或梗阻患者经口经食道植入镍钛记忆合金金属内支架 ,术后观察病人临床症状及贲门肿块的变化情况。结果 :7例经胃左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病人 ,2~ 4周内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所有病例 4周后经影像学检查贲门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血供丰富者缩小明显 ,少血供者缩小不理想。植入支架的 11例病人 ,支架植入一次成功率 10 0 % ,无 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1周后复查 ,支架扩张良好 ,造影剂通过通畅 ,无吞咽困难。结论 :晚期贲门癌患者插管化疗栓塞可明显改善症状 ,缓解病情 ,可使贲门肿块有所缩小。贲门严重狭窄或梗阻的病人配合内支架植入 ,可立即解决病人的进食问题 ,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二者配合应用对于晚期贲门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5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采用经皮穿肝胆管减压引流术,大部分病例在引流后15~20d血清胆红素有明显下降,肝功能恢复正常,故可进行Seldinger’s插管至肝动脉或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化疗、31例经2~4次灌注化疗或栓塞化疗后,肿瘤缩小,梗阻部位再通率达57.4%,平均生存期达10.2个月。  相似文献   

15.
54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采用经皮穿肝胆管减压引流术,大部分病例在引流后15 ̄20d血清胆红素有明显下降,肝功能恢复正常,故可进行Seldinger’s插管至肝动脉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化疗。31例经2 ̄4次灌注化疗或栓塞化疗后,肿瘤缩小,梗阻部位再通率达57.4%,平均生存期达10.2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DSA介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B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肝胆外井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组(PTBD联合胆道支架)、B组(传统手术),对比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手术成功率、疗效、生存期、病死率及并发症.结果 A、B两组组内比较,术后血清胆红素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B组为4个月(P<0.05);A组较B组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P<0.05).结论 对于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DSA介导下PTB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较之传统手术,是一种更安全、高效的微创减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后,采用置放胆道支架(总计33枚)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总计53次)的治疗方法。分别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手术并发症,并随访患者生存期和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结果 28例患者中2例失访,平均生存期为17.7个月,平均支架维持通畅时间为15.3个月。结论 胆道支架置放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预后因素。方法  7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 ,选择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术前血清胆红素浓度、梗阻时间、梗阻水平、梗阻长度以及是否结合动脉化疗栓塞和 (或 )化疗灌注术 (TAE和 (或 )TAI)等 13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类型、梗阻水平以及是否结合TAE和 (或 )TAI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结合TAE和 (或 )TAI术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支架后 ,进行TAE和 (或 )TAI术可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胆道支架技术对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下胆道支架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一次性成功行内镜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ERBD)20例,操作成功率为86.9%。失败3例,1例改用合适长度的支架后引流成功,总成功率为91.3%;2例改用PTCD。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方便、经济、安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入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比较各种引流方法及有无后续治疗,生存期有无差别。方法对60例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20例,胆囊癌8例,肝癌8例,肝转移癌7例,胰头癌17例。结果 60例患者成功实施PTCD。术后患者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较术前显著下降。胆道支架组平均生存时间较单纯胆道外引流组平均生存时间延长。行后续治疗组[行动脉插管化疗灌注(TACE)或栓塞术(TAI)]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PTC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