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建立采用UPLC同时测定乐脉颗粒中主要成分没食子酸、丹参素、原儿茶醛、绿原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色谱系统,色谱柱为BEH C18柱(50 mm×2.1 mm,1.7 μm);以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97%~73% A;12~13 min,73%~5% A;体积流量为0.4 mL/min;检测波长:芍药苷为230 nm,没食子酸、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酚酸A为280 nm,绿原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为324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400 nm。结果 本方法可在12.5 min内完成一次色谱分析,11种成分的色谱峰均有良好的分离度,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0%,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回收率97.2%~102.7%,RSD 0.50%~1.42%。结论 本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能同时测定乐脉颗粒中11种主要成分,可较全面地控制乐脉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连翘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连翘苷、黄芩素、汉黄芩素9种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5℃。结果 9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回收率在97.9%~102.1%。结论 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双黄连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7种有机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B、C)和4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HPLC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kzoNobel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段变波长测定;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11种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2%,加样回收率为97.35%~99.2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银黄颗粒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7种有机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B、C)和4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HPLC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kzoNobel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段变波长测定;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11种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2%,加样回收率为97.35%~99.2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银黄颗粒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心可舒丸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及葛根素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Exlipce XDB-C18柱(150 mm×4.6 mm,5 μm),乙腈-0.3%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69 nm。结果 丹参素在0.013~0.254 μg(r=0.999 4),原儿茶醛在0.021~0.414 μg(r=0.999 8),葛根素在0.100~2.000 μg(r=0.999 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8%、97.39%、98.06%(n=6),RSD分别为0.9%、1.1%、1.4%(n=6)。结论 本方法分析时间短且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可降低工作量,减少检验成本,为更好地控制心可舒丸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双黄连中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5种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7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40 ℃,灵敏度为0.100 0 AUFS。结果 在筛选色谱条件下,测定了注射用双黄连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5种有效成分。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双黄连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咳喘颗粒中黄芩苷的方法,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儿咳喘颗粒中的黄芩苷进行测定。色谱柱: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结果 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9 5~1.485 0 μg,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为0.52%。结论 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小儿咳喘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抗感胶囊中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木犀草苷和芦丁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梯度洗脱;自动进样:20 μL;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可完全分离。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木犀草苷和芦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31 0~3.465 0 μg(r=1.000 0)、0.037 8~0.567 0 μg(r=0.999 9)、0.292 4~4.386 0 μg(r=0.999 7),0.045 2~0.678 0 μg(r=0.999 8)、0.143 8~2.157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绿原酸为98.5%(RSD为1.1%),咖啡酸为98.4%(RSD为0.9%),芍药苷为97.3%(RSD为1.1%),木犀草苷为98.6%(RSD为1.0%),芦丁为99.9%(RSD为0.28%)。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综合评价抗感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百部止咳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 mm),流动相A为1%冰醋酸溶液,B为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 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和黄芩素分别在3.52~35.2 mg/mL(r=0.999 8),5.92~59.2 mg/mL(r=0.999 9),2.64~26.4 mg/mL(r=0.999 7),5.76~57.6 mg/mL(r=0.999 7),0.60~6.0 mg/mL(r=0.999 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9%、99.8%、99.7%、99.8%、99.2%,RSD分别为0.6%、0.9%、1.0%、1.3%、1.3%。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同时测定复方百部止咳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和黄芩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丹参药材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来源丹参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0%~25%A;8~20 min、25%A;20~25 min、25%~40%A;25~35 min、40%~100%A;35~40 min、100%~10%A;40~45 min、10%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结果 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酮IIA分别在0.037 12~0.556 8 mg/mL(r=0.997 1)、0.022 04~1.102 mg/mL(r=0.999 2)、0.277~8.31 mg/mL(r=0.999 9)、0.016 08~0.804 m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72%)、102.4%(RSD=1.05%)、102.9%(RSD=1.67%)、97.9%(RSD=1.42%)。结论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各指标成分量差别较大;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评价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胆木注射液中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法,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甲醇(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原儿茶酸)和325 nm(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5 ℃。结果 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分别在3.984~159.400、1.440~57.600、1.204~48.160、1.056~42.240 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98.66%、96.76%、101.1%、103.6%。结论 UPLC分离效果及重复性好,且快速、准确,可作为胆木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血压平喷雾剂中绿原酸、阿魏酸、芍药苷、肉桂酸4种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以乙腈-0.3%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λ1=270 nm、λ2=300 nm),柱温30 ℃。结果 4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7.32%~100.85%。结论 本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疏血通注射液中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GC)以2-乙基丁酸为内标物,测定疏血通注射液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采用DB-FFAP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在18 min内实现了成分分析,载气:高纯氮气(N2),流速1.0 mL/min,尾吹气:高纯氮气(N2),流速25 mL/min,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FID)温度:240℃。[结果] 对疏血通原料药水蛭及地龙进行气相分析发现,水蛭与地龙药材中均含有乙酸、丙酸、丁酸。通过分析36批次的疏血通注射液发现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分别为382.2~544.6 μg/支、90.92~217.5 μg/支、39.74~64.27 μg/支,不同批次的疏血通注射液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差异较大、总含量相对稳定。[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疏血通注射液中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可疑致敏原绿原酸、异绿原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分子结合模式和结合能力。方法:采用Molegro Virtual Docker(MVD)软件,以华法令、地西泮和HSA共结晶复合物作为受体模板,比较绿原酸和异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在HSA载药位点Ⅰ和Ⅱ的分子对接情况,以对接评分、关键氨基酸基团和氢键作用确定分子的结合模式。结果: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在HSA位点Ⅰ的分子对接分值为-112.3、-155.3和-153.1,在HSA位点Ⅱ的对接分值为-101.7、-138.5和-133.4。在位点Ⅰ,两个异绿原酸分子与关键脂溶性基团Ala291和Leu238的疏水力明显大于绿原酸;异绿原酸、绿原酸与该位点入口和内部不同的极性氨基酸基团形成氢键;与绿原酸分子相比,异绿原酸的第2个咖啡酰基占居该位点右侧亲脂区。在位点Ⅱ,异绿原酸的第2个咖啡酰基增加了其与极性氨基酸的作用。结论:异绿原酸与绿原酸相比,有更高的HSA分子对接评分,其多出的一个咖啡酰基增加了与HSA载药位点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HPLC法同时测定氨甲苯酸中杂质对甲基苯甲酸和对羧鲞苯甲酸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乙睛:水:冰乙酸(25:15:60:1.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氨甲苯酸浓度在1.01~5.04 μ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86 μg/mL.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氨甲苯酸原料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 56名不育患者的精浆果糖及柠檬酸浓度的检测分析 ,并与正常生育组相对照 ,发现不育组果糖含量显著降低 ,果糖含量与精子密度和活力有一定关系。精子密度或活力低下者 ,柠檬酸浓度高于对照组 (P<0 .0 5) ,精液液化差或高粘度者 ,柠檬酸含量低于对照组。提示精浆果糖和柠檬酸的检测有助于了解不育患者精囊和前列腺的功能状态以及不育症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3, 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3, 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的量。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 C18柱(250 mm×40 mm, 5 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15 min,28% A;15~25 min,28%~40% A;25~50 min,40% 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28 nm;柱温室温。结果 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3, 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32~1.32、0.078~0.78、0.034~0.34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03.1%、99.3%。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3, 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水杨酸擦剂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5mL.min-1,检测波长为226nm,柱温为25℃。结果:水杨酸和苯甲酸在12μg.mL-1~96μg.mL-1(r=0.9998)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3%(RSD=0.82%)和99.26%(RSD=0.98%)。结论:本方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5.0%盐酸、50%乙酸及无水酒精肝内注射所产生的作用范围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应用前景。方法随机选择30只实验兔分为5.0%盐酸注射组、50%乙酸和无水酒精注射组,直视下肝内注射1ml,1、3、5和7d后检测血清ALT、AST、BUN、Cr变化,术后7d处死动物,观察肝组织坏死情况及范围。结果盐酸、乙酸及无水酒精注射后均导致肝组织凝固性坏死,局部坏死区平均直径分别为(2.8±1.3)cm、(1.6±0.5)cm和(0.9±0.3)cm,肝组织坏死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1周内三组动物ALT、AST均有一过性升高;乙酸注射组术后1周内BUN和Cr有一过性升高,盐酸和酒精注射组术后BUN和Cr变化不明显。结论盐酸较乙酸及无水酒精具有更强的致组织凝固力,肝组织坏死的形态较规则,边界更清晰,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能成为理想的瘤内注射制剂。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  闫荟  费嘉  孙世光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115-116,146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3.9)(55:45),柱温为30℃,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33am,以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水杨酸、苯甲酸分别在0.0359-0.2993mg/mL(r=0.9998),0.0358~0.2980mg/mL(r=0.999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4%(RSD=0.77%)和99.95%(RSD=0.95%)(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快速测定复方选净散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可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