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Bio-oss和PepGen P15 Flow(简称P15)两种植骨材料在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下颌前牙区单牙缺失且牙槽骨宽度不足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植入Bio-oss植骨材料,B组植入P15植骨材料,两组均覆盖Bio-Gide胶原膜,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9个月复诊观察术区软组织情况,拍摄根尖片进行影像学观察,并行二期手术,测量牙槽嵴顶宽度。结果:两组种植体均存活,植牙区软组织愈合良好,根尖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影;两组牙槽嵴顶宽度均较术前增加,B组牙槽嵴顶宽度增加量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oss和P15两种植骨材料应用于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的种植修复均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后者成骨效果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行骨劈开增量,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种植区骨量不足,牙槽嵴高度充足但厚度仅3~5 mm的患者。行骨劈开术并同期植入ITI种植体,直径3.3~4.1 mm,共计24枚,18例均采用固定修复。结果 24枚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负载12~24个月,无一种植体失败,功能和美学效果满意。结论上颌牙槽嵴骨宽度为3~5 mm时,采用骨劈开术能有效增加骨量并可同期植入种植体,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应用牙槽嵴骨劈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要求种植固定修复的上颌牙列缺失患者48例,所选患者有充足的牙槽嵴高度(> 10 mm),但牙槽嵴骨宽度仅3~4 mm,牙槽骨骨量不足且基牙分布不均,采用牙槽嵴骨劈开术形成唇颊侧骨瓣,在腭侧骨板与唇颊侧骨瓣之间共植入75枚种植体.术后6个月种植修复,定期随诊.结果 种植区软组织愈合好,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牙槽嵴宽度增加达4~5mm,平均增宽4.4 mm,2枚种植体术后6个月失败,失败率为2.67%,剩余种植体均稳固性好,完成烤瓷修复后美学效果好,追踪24个月以上,无种植体失败.结论 牙槽嵴骨劈开术保证了牙槽骨厚度不足患者的种植修复难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单钉近嵴顶固定颏部骨块移植术在上前牙区骨增量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2013年1—6月收集上前牙区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5 例,年龄19~24岁,平均21.6岁,其中单牙缺失3例,多牙缺失2例。取患者颏部块状骨,采用单钉近嵴顶固定法行自体骨块移植,术后定期随访。种植体植入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移植骨愈合情况,并测量牙槽嵴宽度和钛钉距牙槽嵴顶距离。参考CBCT检查结果,常规完成种植体植入术,待种植体骨结合形成后完成种植修复。结果:5 例自体骨块移植术全部成功,无1 例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上前牙区骨量充足,固定钛钉顶端接近牙槽嵴顶。结论:采用单钉近嵴顶固定法行颏部自体骨块移植能有效改善上前牙区的骨量严重不足,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引导骨再生膜技术重建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5例部分牙槽嵴萎缩或缺损者采用手术在牙槽嵴区植入骨粉 ,加盖双层可吸收胶原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嵴。结果 :于 3、6个月分别行X线片检查 ,手术区可见骨质生长 ,牙槽嵴形态恢复良好。结论 :使用引导骨再生膜技术能修复重建牙槽嵴 ,为牙种植体的植入及义齿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期植入种植体并应用牵张成骨原理永久增高下颌前牙牙槽嵴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下前牙区重度牙槽嵴萎缩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术前选择适当规格的抗旋转柱状螺纹组合式种植体,局麻下在缺牙区近远中行横过牙槽嵴顶的纵行切口,剥离并掀起颊舌侧黏骨膜瓣后,用来复锯于萎缩的牙槽嵴顶的近、远中行垂直骨切开,切口长度为预选种植体长度的1/2。在纵行骨切口的末端水平截骨并使骨块游离,将种植体按术前设计植入游离骨块,种植体植入长度为总长度的1/2。严密缝合松弛切口。术后10天拆线。术后2周开始旋入种植体,每日4次,每次旋入1/4圈,牵引速度为1mm/d,直至种植体全部植入时止。术后1、3和6月摄X线片。骨牵引结束后6个月修复种植体上部结构。追踪观察3年。结果:6例患者截骨线均一期愈合,牙槽嵴顶增高5·0~7·5mm。11枚种植体术后3个月与骨块完全整合。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后随访5年均能正常行使功能。结论:利用同期植入种植体牵引增高牙槽嵴高度为牙槽嵴重度萎缩患者义齿修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一种有效的永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联合人骨形成蛋白与自体骨移植在种植前牙槽嵴骨增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前牙种植并行牙槽嵴骨增量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3例,采用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联合人骨形成蛋白的方法;B组23例,采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牙槽嵴宽度、骨增量效果及术后种植体稳定性。结果术后A组牙槽嵴平均宽度患者显著高于B组患者[(6.9±0.5)mm比(5.6±0.3)mm,P<0.01];A组痊愈率为94.1%,B组为60.0%,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种植体4个月,A组无松动率为91.2%,B组无松动率为50.6%,A组稳定性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和人骨形成蛋白可显著增加患者牙槽嵴骨量,有助于术后种植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邓文正  李正华  黄汝祥  郭庆  陆辉 《广西医学》2012,34(11):1532-1533
目的观察牙种植术同期行膜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对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疗效。方法 30例46颗牙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在植入人工种植体的同时,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增加骨量。术后随访6个月,用骨面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46颗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良好,种植体稳定性好无松动,种植均成功。骨面直接测量的成骨率为(86.23±2.94)%,而CT测量的成骨率为(87.05±3.3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量不足的牙种植同期行GBR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即刻种植术中从种植位点取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唇侧骨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需要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的患者32人,共32颗患牙,按分层随机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颗。试验组拔牙后使用中空钻取种植位点处的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后将自体骨碾碎植入到骨间隙中,放置愈合帽或即刻修复后缝合;对照组行常规即刻种植术,唇侧骨间隙植入Bio-Oss Collagen,放置愈合帽或即刻修复后缝合。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复诊时拍摄CBCT,进行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影像学比较。结果 两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两组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牙槽嵴宽度和唇、腭侧骨板高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牙槽嵴宽度和唇、腭侧骨板高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刻种植术中从种植位点取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唇侧骨间隙的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中原位取骨、植骨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空心环柱形切骨锯先在种植区取骨,将圆柱状骨块研磨成颗粒。用骨膨胀器对上颌窦底提升后,将骨颗粒和CDIC种植体一起置入预备好的种植窝。6 ̄8个月后进行二期修复。结果:8例患者共植入种植体10枚。全部一期愈合,无并发症。6个月后,X线片显示自体骨部形成了新骨,种植体与新骨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种植修复效果理想。结论:在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中,可采用原位取骨、植骨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半柱状骨块重建牙种植患者萎缩牙槽嵴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下颌骨外斜线半柱状骨块重建前牙单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明显萎缩牙槽嵴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环形钻或柱形钻将前牙单牙缺失骨缺损区的受骨床预备成半凹柱状,使用环形钻从患者的下颌骨外斜线和升支取与半凹柱直径等同、长度等同或略长的半柱状骨块,将获取的骨块与受骨床嵌贴后用钛钉固定,愈合3~6个月后植入种植体,观察牙槽嵴水平向和垂直向骨量增加情况;再过2~4个月以冠修复种植体,观察1年后种植体的周围组织健康状况和邻面嵴顶骨吸收状况。结果:14例患者15个部位的牙槽嵴水平向骨量术中平均增加(3.8±0.8) mm(x±s),5例患者5个部位的牙槽嵴垂直向骨量术中平均增加(3.0±1.2) mm(x±s);平均愈合(4.5±1.7)个月(x±s)后,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吸收率分别为8%和7%。取骨区未出现神经损伤麻木感、伤口感染等并发症。15个部位均完成了牙种植修复,观察1年无种植体脱落,探诊深度均≤4 mm,邻面嵴顶骨吸收(0.7±0.35) mm(x±s)。结论:这项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骨愈合快、取骨区神经损伤反应轻等优点,是重建上前牙单牙缺失牙槽嵴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腭部环状骨移植在上前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完成的腭部环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12例,其中单颗牙缺失9例,2颗牙缺失3例,共植入种植体15颗,通过测量垂直向和水平向增加骨量评价腭部环状骨移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创口均一期愈合,6.5个月后垂直向骨高度增加(2.3±0.9)㎜,水平向骨宽度增加(2.6±0.9)mm ,垂直向及水平向骨吸收率分别为8.4%和9.3%,种植体留存率100%。结论腭部环状骨移植是解决种植修复中上前牙区骨量不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骨粉及胶原膜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例牙槽骨骨量缺损或牙区颊侧骨萎缩吸收的患者,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行骨粉充填,再使用胶原再生膜覆盖在移植骨粉材料上,观察骨组织再生情况及种植体的稳定性。结果:经过1~3年的临床观察和X线片检查,牙槽骨缺损及骨萎缩区的种植体具有较好的稳固性,且骨组织再生良好。结论:对牙槽骨骨量缺损的患者实施骨移植技术及引导骨再生技术可提高牙种植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多种原因导致的牙齿缺失,往往引起牙槽嵴缺损凹陷和骨量丧失,从而造成不理想的义齿修复,当前比较先进的牙种植术和固定烤瓷修复更为困难:前者因牙槽嵴骨量不足,后者则主要是修复后义齿形态欠佳,因此,寻求合理的牙槽嵴修复重建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口腔科近年来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术修复上前牙牙槽嵴缺损3例,并进行烤瓷固定桥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的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口腔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0例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GBR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GBR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种植体唇侧骨宽度、种植体颈上骨高度、红色美学指数(PES)、牙冠白色美学指数(WES)。结果植入即刻两组患者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和种植体颈上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和种植体颈上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即刻、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两组患者PES、W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骨劈开技术联合GBR技术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可提高骨增量效果,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带窦黏膜蒂骨瓣在上颌窦底升高充填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探讨带上颌窦黏膜蒂骨瓣在上颌窦底升高充填术中的应用价值。(2)方法 选择上颌后部牙列缺失伴牙槽嵴骨量不足的病人12例。行上颌窦侧壁开窗,形成带上颌窦黏膜蒂骨瓣的骨板,与窦黏膜一起内转上提,形成新上颌窦底,植入颗粒状骨质,抬高上颌窦底,加高牙槽嵴,(3)结果 12例病人均取得了满意效果。仅1例病人一侧剥离上颌窦黏膜时并发穿孔,经处理一期愈合,随访1年均骨化良好,种植体稳固,无明显骨吸收。(4)结论 带上颌窦黏膜蒂骨瓣的上颌窦底升高充填术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数字一体化基台冠在颌龈距离过低患者种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桂林市口腔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73例颌龈距离过低的牙缺失患者(82颗牙)分别植入NOBEL(瑞典)和BEGO(德国)种植体,于骨结合3~6个月后应用数字一体化基台冠修复,应用X线于修复当日、负重6个月、12个月检测牙槽嵴顶骨吸收情况,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所有牙缺失患者均顺利完成修复,术后无出血、明显红肿、溢脓等症状,本人对修复效果基本满意.随访12个月,联冠出现1例下颌修复桥体折裂,其余72例均未发生种植体松动、脱落、修复桥体折裂等,单冠种植成功率为100.00%,联冠种植成功率为88.89%.NOBEL(瑞典)种植体6个月、12个月牙槽嵴顶骨吸收分别为(-0.08±0.03)mm、(-0.13±0.04)mm;BEGO(德国)种植体分别为(-0.10±0.02)mm、(-0.16±0.03)mm;两种种植体修复6个月、12个月牙槽嵴顶骨吸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龈颌距离过低患者采用数字一体化基台冠修复,牙龈稳定,能较好地维持嵴顶骨水平,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上前牙单牙缺失伴牙槽骨萎缩导致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唇侧骨板骨吸收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植入22颗种植体,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结果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观察7~36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种植体丢失。结论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可避免因钻骨造成骨量缺失,保存骨量,提高GBR成功率,拓宽了种植手术适应证的范围,获得种植体的Ⅰ期植入,大大改善修复后美学效果,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牙槽嵴裂修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36例牙槽嵴裂患者植骨术后回顾性研究,患者均有术前、术后的x光片及正面面貌外形对比记录;分析患者年龄、裂隙类型、手术方法、植骨来源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1)临床成功率为95%。(2)植骨效果与植骨年龄有关,较大年龄患者植骨骨吸收较多,近期效果可,远期效果差。(3)完全性腭裂早期不用黏膜关闭牙槽嵴裂隙者效果好。(4)单侧牙槽嵴隐裂修复效果优于完全性腭裂。(5)从取骨到植骨时间越短越好。结论影响牙槽嵴裂修复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能控制的因素中形成良好的植骨床,较为充足的骨量适时植入;植骨区严密缝合及术后积极预防刀口感染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唑的治疗效果,探索如何减少拔牙后牙槽嵴的萎缩和吸收,有效地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奠定良好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76例患者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哇于牙槽窝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复诊并行X线摄片检查.结果 76例拔牙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术后出血、裂开及感染,无植入物排异等并发症;牙槽嵴平滑、无凹陷;同术前相比,牙槽嵴高度无明显降低。结论 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哇可战少术后并发症、维持牙槽嵴的有效高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提供了基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