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涌 《中外医疗》2009,28(11):174-174
目的提高对脑脓肿CT、MRI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脑脓肿患者行CT和MRI检查,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结果CT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增强后脓肿包膜呈均匀环状高密度带,脓肿中央密度不变:MRI表现脓肿中央区在T1和T2加权成像均为低信号,包膜则为边界清楚的高信号环,所有脓肿壁上均有一光滑的低信号"暗带",增强扫描见脓肿壁呈厚度均匀的环状强化,内缘光滑。结论脑脓肿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敏感、准确、快捷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部位脑脓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环形强化脑脓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扫描对环形强化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临床抗感染治疗证实的环形强化脑脓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7-60岁。所有病倒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所有脓肿壁上均有一光滑的低信号“暗带”,增强扫描见脓肿壁呈厚度均匀的环状强化,内缘光滑,脑脓肿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暗带”最具特征性。结论:MR对环形强化脑脓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MRI平扫、增强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扩散系数(ADC)图在脑脓肿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5例脑脓肿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和DWI检查,观察脑脓肿在常规MRI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表现。结果:本组患者隐源性脑脓肿22例,慢性中耳炎所致3例。脑炎期4例,包膜期21例;增强扫描后全部病灶均有明显的环形强化,强化环周围可见云絮状强化区,15例脓肿壁T2WI有一光滑的低信号"暗带";19例脓腔于DWI呈程度不等的高信号,ADC值低;6例DWI呈等、低信号,ADC值增高。结论:脑脓肿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其中"暗带"征、DWI、ADC对脑脓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腺瘤的CT、 MRI及超声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肝腺瘤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包括超声、 CT及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 CT平扫较均匀等密度3例,稍低密度2例,合并出血呈混杂密度2例,边界不清; MRI平扫T1WI均呈不均匀高信号,压脂序列信号变化不明显, T2WI为不均匀中高信号;增强动脉期较均匀明显强化5例(出血区无强化),不均匀中等强化2例,门脉期略有下降,延迟期呈等密度。4例可显示假包膜轻度强化。彩超均为实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周围无声晕,多普勒病灶周边及内部见较丰富的门脉样血流及低速动脉样血流2例。结论 CT及MRI增强检查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较大, MRI显示特征性表现优于CT。  相似文献   

5.
幼儿脑脓肿的CT影像学诊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脑脓肿CT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3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脑脓肿的4~8岁幼儿患者行CT检查,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象.结果 CT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增强后脓肿显示完整壁和厚度均一的明显环状高密度强化;脓肿中央密度不变,略高于脑脊液,不被强化;所有脓肿壁周围均有低密度"暗带".结论 脑脓肿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敏感、准确、快捷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部位脑脓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脑脓肿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脑脓肿分别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T2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35例脑脓肿共45个病灶,其中15个病灶在T1WI上出现"暗线"征,19个病灶在T2WI上出现"暗带"征,19个病灶在T2FLAIR上出现"亮带"征;19个病灶DWI上呈程度不等的高信号,ADC值低,6个病灶呈等、低信号,ADC值增高;45个病灶脓肿壁均强化明显,显示脓腔、脓肿壁及水肿带征象。结论:"暗带"征和ADC值对脑脓肿的MRI诊断有一定价值,对脑脓肿的MRI检查,DWI应纳入常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与CT诊断肝脓肿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二者在肝脓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肝脓肿患者8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分析CT增强扫描、MRI扫描对肝脓肿的影像表现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肝脓肿的检出率。结果 82例患者中单发者66例(80.48%)、多发患者16例(19.51%),病灶平均直径(5.02±1.79)cm;82例患者在CT平扫中病灶均呈均匀低密度或不均匀的等低混杂密度影,外观形态呈现圆形或类圆形,14.63%(12/82)病灶部分与毗邻组织边界不清,其中部分脓肿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中央为脓腔,密度不均匀,CT值高于水而低于肝实质;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脓肿壁呈轻度环形强化,脓肿壁周围的水肿带则无强化,63.41%(52/82)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和周围的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的"环征";82例患者MRI扫描T1序列中建均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信号,周围信号强度介于脓腔和肝实质间,73.17%(60/82)MRI平扫T2WI脂肪抑制序列可见肝脏左外叶分叶状不均匀高信号灶;MRI增强扫描后,脓肿壁呈环形或蜂窝状强化,并可见内有分隔,脓腔中心液化坏死区无强化;MRI扫描对肝脓肿总检出率为96.34%(79/82),明显高于CT三期增强扫描81.70%(67/82)(P0.05);其中MRI对门静脉源性的肝脓肿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三期增强扫描(24.39%vs 12.19%)(P0.05)。结论 CT三期增强扫描与MRI扫描对肝脓肿对肝脓肿的检出率均较高,联合两种检查方式可有助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率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穿刺细菌培养诊断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的CT和MRI表现,其中15例经CT平扫和增强检查,11例经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余4例同时经CT,MRI平扫检查和增强检查。结果共34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27例,多发病灶3例。增强CT 24个病灶脓肿壁表现为病灶边缘极轻或轻度环状强化,肝脓肿在MRI平扫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而在T1WI上表现在稍低信号。灌注成像上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缓升"样变化,脓肿壁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 CT、MRI影像能较好地显示细菌性肝脓肿的特征,若注意发现和抓住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肖军 《中外医疗》2013,(22):167+169-167,169
目的探讨CT与MRI增强扫描在软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鉴别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患者的CT和MRI的相关资料。结果 CT表现为骨质破坏30例,软组织肿块14例,所有病例的CT均显示有不同形态和不同数量的钙化。4例为周边与分隔强化,6例为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T1WI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不均匀斑驳状强化2例,明显强化2例,增强有周边及分隔强化呈不规则花环状与蜂窝状9例。抑脂T2WI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病变的边界、范围,冠状位(矢状位)可突出肿瘤分叶状轮廓与"花菜状"整体观。结论在软骨肉瘤的诊断中,CT和MRI均为诊断和界别诊断软骨肉瘤的重要影响检查方法,两者的增强扫描均可以增加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28例经手术或脑穿刺病理证实的脑脓肿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中23例行MRI检查。其CT与MRI表现为:单发24例,多发4例。CT平扫示各个时期的脑脓肿表现不完全相同,典型病灶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囊性病灶或等低混杂密度的囊实性病灶(20~42Hu),其中2例病灶内含气体,增强后病灶中央无强化。周围有明显强化的壁,除6例囊壁欠光整外,其余病灶囊壁较光整。MRI平扫示病灶中央呈低T1WI、高T2WI信号灶,有环形的高信号的壁,增强后壁强化明显,病灶中央无强化。认为脑脓肿CT与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MRI对脑脓肿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提高细菌性肝脓肿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4例细菌性肝脓肿的CT和MRI表现。24例中18例经CT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中3例同时经MRI检查,6例仅经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24例共26个病灶(右叶16个,左叶8个,尾叶2个),CT和MRI表现为类圆形15例,椭圆形3例,不规则形8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17个病灶均表现为病灶边缘极轻或轻度环状强化,其中有8个出现灶周楔形或片状一过性强化。肝脓肿MRI多表现为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速升-缓升"样变化;脓肿壁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 CT、MRI能较好地显示肝脓肿的特征,在脓肿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甲状腺肿块( TH)定性及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疑似 TH患者行MRI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35例患者中,MRI诊断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1.43%,误诊率为5.71%,漏诊率为2.86%。良性TH MRI表现为多发肿块,边界清晰,T1 WI时呈低信号,T2 WI时呈高信号;恶性 TH MRI表现为单发肿块,不均匀信号,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有包膜,T1 WI时呈稍低或等信号,T2 WI时呈混杂信号。结论 MRI检查对于TH定性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5例颅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其中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资料即肿瘤大小、密度、边缘、强化特点等影像学特点进行描述,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5例肿瘤直径3~8 cm,平均6.5 cm.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CT平扫为稍高密度,增强后呈高密度改变,边缘见环形更高密度影.MRI检查肿瘤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改变,小部分T2WI表现为特征性的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均呈较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颅内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单发的,实质性的肌纤维及纤维母细胞来源的肿瘤,边界清晰,CT扫描的密度同肌肉样密度.MRI扫描T1WI呈肌肉样等信号,而T2WI上大多为均匀稍低、等信号改变,少数可出现特征性的"阴-阳"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14.
CT与MRI对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MRI对婴儿肝脏血管内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婴儿肝脏血管内皮瘤的CT、MRI表现,15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19例中单发者9例,多发者3例,弥漫性7例。15例CT平扫为单发或多发肿块呈低密度,边界清楚,增强后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大病灶从周边向中心强化,延时后均匀强化,11例见粗大供血动脉进入肿块内。6例MRI平扫肿块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内见流空血管。结论:婴儿肝脏血管内皮瘤增强后有特征性的CT、MRI表现,多可与肝脏其他实性肿块鉴别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积乳脓肿的 MRI 表现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积乳脓肿患者的 MRI 表现,并与病理特点相对照。结果:17例病变均为单侧,单发15例、多发2例,右侧12例、左侧5例,哺乳期6例、哺乳后11例。乳腺脓肿拟分为三种类型,致密型积乳脓肿2例,囊内含有蛋白、脂肪、水及少量脓液,MRI 表现呈 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T2WI 脂肪抑制仍呈高信号,其内纤维分隔呈低信号;透亮型积乳脓肿5例,囊内水分吸收,含有大量蛋白、脂肪,MRI 呈 T1WI 高信号,T2WI 高信号,T2WI 脂肪抑制信号稍减低,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混合型积乳脓肿10例,囊内含少量脂肪、蛋白及脓液,MRI 表现呈 T1WI 不均匀低信号,内见少量斑点状 T1WI 高信号,T2WI 高信号,脂肪抑制信号稍减低。所有病灶均为环状薄壁或厚壁强化,壁薄厚较均匀,TIC 曲线均为流入型,此为周围血管纤维组织增生所致,中心 DWI 呈明显高信号,ADC 值减低为中心脓液及蛋白黏滞性高,弥散受限所致。环状强化及病灶中心 ADC值减低是积乳脓肿较典型的 MRI 征象。结论:积乳脓肿 MRI 表现与病理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并与化脓性脊柱炎、转移瘤及脊柱原发肿瘤相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观察椎体、椎间盘、附件破坏,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结果:(1)20例患者53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3例,3个椎体15例.T1W1上呈均匀低信号或混杂低信号.T2W1上呈均匀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2)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14例,椎间隙消失6例.T1W1呈低信号,T2W1呈不均匀高信号.(3)20例均有寒性脓肿,T1W1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4)4例患者椎弓根受累,17例脊髓受压.结论:MRI可观察脊柱结核受累椎体、椎间盘、附件的形态及信号改变,并清楚地显示硬膜外脓肿和/或脊柱后凸对于脊髓的压迫,脊髓变性,寒性脓肿的范围,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对囊性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和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囊性星形细胞瘤、14例囊性转移瘤和10例脑脓肿的MRI平扫、增强及DWI表现。结果Ⅰ ̄Ⅱ级星形细胞瘤17例,壁结节呈T1等T2信号,11例囊壁和壁结节明显强化,另6例呈单纯囊性,囊壁无明显强化。Ⅲ ̄Ⅳ级星形细胞瘤11例,囊壁厚薄不均,囊壁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转移瘤14例,囊壁厚薄均匀,内壁欠光整,壁结节囊壁明显强化。脑脓肿10例,脓肿壁囊壁厚薄较均匀呈等T1等T2信号,脓肿壁明显强化。28例囊性星形细胞瘤和14例脑转移瘤DWI囊液信号均为低信号,而10例脑脓肿则为显著高信号。结论根据囊性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和脑脓肿MRI信号特点及DWI表现可有效鉴别三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的常见病变及其CT、MRI影像学表现,探讨CT、MRI对颅底脊索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病例临床资料及CT、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脊索瘤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信号为主。MRI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CT表现病灶呈不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影,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其信号特点。CT检查在显示病灶的骨质破坏、残存骨质方面较MRI具有优势。因此,CT、MRI检查相结合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在与垂体瘤、颅咽管瘤、软骨肉瘤、鼻咽癌、脑膜瘤等颅内肿瘤鉴别诊断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的CT及MRI表现,探讨CT及MRI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脉络膜黑色素瘤的CT及MRI表现,5例均行CT检查,3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CT2例表现为眼球玻璃体内球形、半球形块影,3例表现为眼环后部梭形隆起或局限性增厚。4例密度较均匀,1例密度欠均匀。T1WI呈高信号;2例T2WI呈较均匀低信号,1例呈不均匀信号。结论:CT和MRI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当需要与有钙化表现的肿瘤鉴别时,CT扫描优于MRI;对于特征性短T1短T2信号,MRI扫描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肿瘤的MS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S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MSCT及MRI表现.28例均行MSCT扫描(平扫及增强),19例患者加行MRI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信号及强化特征.结果 28例共31个病灶,肾上腺腺瘤9例,边界清晰,CT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未显示钙化,有轻度强化,MRI表现为信号均匀,无坏死囊变;嗜铬细胞瘤6例,呈混杂密度和信号,CT明显不均匀强化,MRI T1WI类似于肝脏,T2WI呈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皮质癌5例.CT呈不规则大肿块,边缘模糊,不均匀增强,MRI表现为稍长或等T1混杂T2信号;转移瘤2例,源于肺癌及乳腺癌转移,CT呈均匀稍低密度,有轻微强化,MRI为长T1长T2信号;节细胞神经瘤1例,CT为实质性肿块,增强不明显,MRI为长T1长T2信号;髓质脂肪瘤3例,表现规则肿块,边界锐利,呈脂肪性密度强化不明显,MRI短T1长T2信号;囊肿2例,较规则,边界清晰,增强无强化.结论 MSCT、MRI对评价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