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曼  李军 《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0):62-63,66
目的:通过在胸痹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揭示其在胸痹护理中的显著疗效.方法:在胸痹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及五行学说等中医特色护理.结果:各项护理工作到位,能提高胸痹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疗法对于胸痹有着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自拟方胸痹散在治疗胸痹方面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以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期间859例胸痹患者为目标,观察中药(胸痹散)外敷膻中穴的疗效及其护理要点.结果 经中药外敷膻中穴配合西医治疗患者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缓解较快,疗效显著.结论 中药外敷膻中穴配合西医治疗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胸痹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将胸痹病机高度概括为"阳微阴弦"并阐述了胸痹发病特点及证治方药,为后世医家辨治胸痹心痛奠定了基础。评析阳微阴弦在胸痹中的病机纲要,经方在胸痹治疗中的作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15 d后观察2组患者疗效,体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心电图、舌象、脉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胸痹症状疗效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胸痹贴在改善胸痹各项症状如胸...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胸痹心痛患者舌象及变化规律,分析其在胸痹心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120例临床确诊为胸痹心痛(冠心病)患者的舌象,对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具有典型的特征,血瘀证是胸痹心痛的主要证型(占全部观察病例的70%).据舌可以判断胸痹心痛的病位深浅及轻重.结论 舌诊在胸痹心痛中的应用有利于判断病变严重程度,为疾病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指导临床早期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发挥传统医学在现代疾病诊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考胸痹之病名,出自<灵枢.本藏>篇.其日:"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相似文献   

7.
首先,谨慎对待冠心病的"胸痹"说.1993年8月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确定为"胸痹".但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对胸痹症状的描述,难以与冠心病发生直接联系.根据此篇的描述,胸痹的主证"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肩臂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中只有"肩臂痛"以及"短气"与冠心病的症状类似,而"喘息咳唾"显然不是冠心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徐建国 《当代医学》2008,(17):158-158
考胸痹之病名,出自<灵枢.本藏>篇.其日:"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强调胸痹心痛病位在心,病机关键在于血脉瘀阻.同时历代医籍中记载了大量的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治疗胸痹心痛的有效方剂.从而也反证了心血瘀阻是胸痹心痛的最常见证候之一.  相似文献   

10.
考胸痹之病名,出自《灵枢.本藏》篇。其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痹常见诱因及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关系,为胸痹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确诊为胸痹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观察胸痹患者各诱因发生频数,并分析前5位诱因与CAG结果的关系.结果 胸痹患者诱因发生频数前5位依次为年龄、劳倦、饮食、情志、季节.其中年龄与CAG结果有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80岁前胸痹患者CAG阳性者构成比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志与CAG结果有相关性,有情志影响者CAG阳性者构成比较无情志影响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与CAG结果有相关性,冬季发病的胸痹患者CAG阳性者构成比较非冬季发病者为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情志、寒冷是导致胸痹患者CAG阳性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2.
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瓜薤胸痹滴丸对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瓜薤胸痹滴丸1.54g/kg剂量组能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1.54g/kg和0.77g/kg剂量组能抑制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结论 较高剂量瓜薤胸痹滴丸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医古籍文献中胸痹心痛的证治规律及中药用药特点.[方法] 运用文献学方法搜集并整理从先秦时期至清末关于胸痹心痛的各类医学古籍文献,选取关键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中药部分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结果] 相关数据结果分析发现从先秦时期到清末历代医家治疗胸痹用药以温里药应用居于首位,说明温里药为胸痹心痛方中主要药类;其次化痰药、理气药、补虚药等也为治疗胸痹心痛方中的常用药类,常协同使用.[结论] 本研究结果之用药特征与张仲景关于胸痹心痛之"阳微阴弦"病机表现出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心宁神汤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益心宁神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胸痹心痛常规用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胸痹心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6.67%、心电图有效率90.00%;对照组,分别为73.33%和6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对胸痹心痛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是现代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即胸痹心痛系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而引起.多种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阻、血脉阻滞而成胸痹.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胸痹心痛短气单独成篇详加论述,脉证合参,分而治之,某些内容还散见于他篇和《伤寒论》之中,对胸痹心痛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原则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笔者以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和温针灸治疗胸痹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庆  刘磊 《中外医疗》2007,26(18):22-22
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和温针灸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胸痹患者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和温针灸.结果 26例患者中,痊愈9例,占34.62%;有效14例,占53.85%;无效3例,占11.54%;总有效率为88.46%.结论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和温针灸治疗胸痹,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论治胸痹的三个首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其中,《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阐述了胸痹的病机纲要、发病特点及证治方药,提出了对后世医家关于治疗胸痹很有影响的三个首创.首次明确提出"阳微阴弦"是形成胸痹的主要病机;首次提出宣痹通阳法、化痰逐饮法、益气温阳法等具体治法方药;首次从情志因素论治,运用理气解郁之品.  相似文献   

18.
调理脾胃辨证治疗胸痹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的临床中,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中胸痹与脾胃的关系,采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2例胸痹证,疗效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胸痹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既是一个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的概括。“痹”是痞塞不通的意思,《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关于胸痹病因病机的论述对后世的影响最大,认为胸痹的病机是“阳微阴弦”,即所谓“本虚标实”,说明本病的发生本在于心气或心阳不足,导致寒凝、气滞、痰阻于胸廓而发病。国家  相似文献   

20.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33例,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