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表穴区贴敷白脉膏剂,观察裸鼠皮肤组织血管和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以了解该药物对组织微循环血流的作用。方法:BALB/C—nu成年裸鼠15只,分为白脉膏剂贴敷组和对照组。动物贴敷白脉膏剂7天后,分别在2组动物的背部取涂药部位(以第4胸椎为中心)和同体未涂药部位,以及对照组相应部位的皮肤组织,进行切片染色观察。结果:在涂白脉膏剂的真皮深层以下的组织内可见明显扩张的血管和肥大细胞数量增多。在同体对照或对照组的皮肤组织内,虽也见少量扩张的血管,但明显少于涂药皮肤组织内的血管数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白脉膏组涂药部位的皮肤组织内血管数量和肥大细胞数量,均明显多于同体未涂药部位和对照组的数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白脉膏剂对涂药部位皮肤组织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和促肥大细胞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表穴区贴敷青鹏膏剂后,大鼠穴区内肥大细胞(MCs)的分布以及数量和脱颗粒的变化,了解穴位贴敷对皮肤组织的影响,研究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机理。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电针组(B组)和青鹏膏剂贴敷组(C组),每组10只。干预组动物给予青鹏膏剂贴敷或电针刺激7 d后,分别取3组动物的"大椎"穴区皮肤组织块做冰冻切片,经亚铁氯化铜法示乙酰胆碱酯酶并甲苯胺兰复染,比较3组"大椎"穴区组织MCs分布、数量及脱颗粒的差异,研究穴区内MCs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各组"大椎"穴区真皮、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中都分布着大小、数量不等的MCs,以皮下组织层分布最为广泛,多沿神经或血管分布。与A组比较,青鹏膏剂贴敷组穴区组织局部MCs数量及脱颗粒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鹏膏剂穴位贴敷能够明显引起皮肤组织内MCs数量增多及脱颗粒,有促聚集作用,是穴位贴敷与经络、药物协同增效的可能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青鹏膏剂对豚鼠瘙痒及湿疹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青鹏膏剂对豚鼠瘙痒及湿疹模型的影响。方法:豚鼠用磷酸组织胺致痒,观察青鹏膏剂0.48,0.24,0.12 g.kg-1经皮给药3 d后的豚鼠各给药组的致痒阈;造成豚鼠湿疹模型,青鹏膏剂0.48,0.24,0.12 g.kg-1经皮给药10 d后观察综合评分,测定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水平,取背部皮片做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真皮炎性细胞计数。结果:青鹏膏剂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豚鼠舔足时间,提高豚鼠的组胺致痒阈,对湿疹模型豚鼠,青鹏膏剂各给药组红斑缩小或消退,评分较模型组有所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对血清中IL-2,TNF-α,IFN-γ水平无明显影响;青鹏膏剂高、低剂量组IL-4值较模型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青鹏膏剂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表皮角化、棘细胞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等病理表现,真皮内炎性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鹏膏剂具有止痒作用,可有效治疗湿疹红斑水肿等症状,其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调节相关致炎、抑炎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4.
青鹏膏剂中多组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青鹏膏剂中2,,4,-二羟基查尔酮、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青鹏膏剂中镰形棘豆的黄酮类成分2,,4,-二羟基查尔酮的含量及亚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结果:此方法2,,4,-二羟基查尔酮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2.02%(n=6)。大黄素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2.93%(n=6)。大黄酚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96%,RSD=3.36%(n=6)。结论:本方法准确、稳定;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用藏药奇正青鹏软膏局部应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及软骨破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50只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0只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青鹏软膏高、低剂量组(1.6,0.4 g·kg-1),将药物涂抹于右后肢踝关节周围,连续用药4周.为观察该药作用特点,本实验设置用药足与非用药足的自身对照及与模型组的对照,观察该药不同剂量对滑膜病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青鹏软膏高、低剂量显著降低用药足滑膜血管新生的数量,与模型组及非用药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青鹏软膏高剂量显著降低用药足VEGF,HIF-1α,iNOS的表达(P<0.05).低剂量显著降低了用药足VEGF,iNOS的表达(P<0.05),对用药足HIF-1α的表达有降低趋势,但与非用药足及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青鹏软膏对MMP-3表达未见显著影响.结论:青鹏软膏局部外用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血管新生,对关节软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鹏软膏治疗双下肢慢性对称性湿疹疗效及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双下肢慢性对称性湿疹患者120例,结合治疗计划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实验组实施青鹏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及皮肤生理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下肢慢性对称性湿疹患者实施青鹏软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干细胞因子(SCF)抗体注射及电针后大鼠穴区组织内肥大细胞(MCs)分布及功能变化,探讨电针过程中SCF对大鼠穴区MC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电针组、注射抗体+电针组,每组10只。电针组选取左侧"胃俞"足三里"穴给予电针,强度0.1 mA,频率2 Hz/15 Hz,针刺25 min。注射抗体+电针组先给予左侧"胃俞"足三里"穴1∶200 SCF抗体稀释液0.1 mL封闭,然后进行电针刺激25 min,其它参数同电针组。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并甲苯胺兰复染法观察各穴区组织内MCs的分布,比较各组"胃俞"足三里"穴区内MCs总量和脱颗粒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组"胃俞"穴区、"足三里"穴区组织MCs总数均升高,注射抗体+电针组两穴区MCs总数均下降,注射抗体+电针组"胃俞"足三里"穴MCs总数与电针组、正常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组、注射抗体+电针组"胃俞"足三里"穴MCs脱颗粒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电针组和注射抗体+电针组两穴区MCs脱颗粒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CF抗体穴区注射及电针后,穴区MCs显著减少,SCF是电针过程中促进MCs向穴区迁移、募集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手术后膀胱挛缩采用中药油膏剂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9例经尿道膀胱手术患者,观察组予以中药油膏剂穴位贴敷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冲洗液用量、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手术后膀胱挛缩采用中药油膏剂穴位贴敷... 相似文献
10.
《针刺研究》2014,(6)
目的:观察电针后大鼠皮下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分布,探讨电针刺激后穴区血管ICAM-1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MC活性的关系。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给予双侧"足三里"穴电针刺激25min。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两组大鼠"足三里"穴区皮下组织ICAM-1mRNA的表达;同时用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并甲苯胺蓝复染法观察"足三里"穴区皮下组织MC的分布。结果:电针组"足三里"穴区组织ICAM-1m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穴区组织MC数和MC脱颗粒率均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增强正常大鼠穴区组织血管内皮ICAM-1mRNA的表达,ICAM-1对电针促进肥大细胞向穴区迁移、聚集具有一定趋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口虾蛄提取物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口虾蛄提取物(EOS)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NE-2Z裸鼠移植瘤模型,腹腔给药,然后观察不同剂量EOS对CNE-2Z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及400mg/kgEOS组裸鼠移植瘤成瘤率均为100%(8/8),而800mg/kg、1600mg/kgEOS组成瘤率分别为87.5%(7/8)及62.5%(5/8),成瘤率有随EOS剂量增高而下降的趋势;同时随EOS剂量的增高,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平均瘤质量也有降低的趋势,其中800mg/kgEOS组抑瘤率达57.1%。结论EOS对CNE-2Z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小柴胡汤对鼻咽癌高分化鳞癌细胞株1(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CNE1)和鼻咽癌低分化鳞癌细胞株2(CNE2)生长的抑制作用,试图为该药物的临床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按浓度梯度配置复方小柴胡汤,用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复方小柴胡汤对CNE1/2细胞生长的影响,同时运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CNE1/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在BALB/cAnu裸鼠右背后皮下接种对数生长期细胞悬液(5×105个/mL)02 mL,成功复制肿瘤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于次日复方小柴胡汤按05 , 025,0125 g·mL-1高、中、低3个剂量给药,同时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连续给药15 d后,测量肿瘤的体积和质量,计算体积抑制率和瘤重抑制率,研究复方小柴胡汤对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提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复方小柴胡汤处理CNE1和CNE2 细胞24,48,72 h,发现对两株的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两者结果显示其半数抑制浓度约为25 g·L-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裸鼠体内抑瘤实验发现给复方小柴胡汤治疗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阴性对照组(076±028) g,(96288±24596) mm3和复方小柴胡汤低浓度治疗组(088±040) g,(1 23966±42193) mm3肿瘤生长明显快于高、中浓度治疗组(022±014) g,(23931±13707) mm3;(020±016) g,(26342±16657) mm3及CTX阳性对照组(020±010) g,(24672±1946) mm3(P<005)。结论:复方小柴胡汤能抑制鼻咽癌CNE1和CNE2细胞的生长、增殖,对CNE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染料木黄酮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对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裸鼠皮下接种HO-8910PM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染料木黄酮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给予5,25,50 mg.kg-1染料木黄酮。治疗4周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细胞周期时相和凋亡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基因bcl-2,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50 mg.kg-1染料木黄酮治疗组裸鼠移植瘤明显小于对照组,肿瘤细胞G0-Gl期比例升高明显,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移植瘤细胞凋亡率为(15.14±2.27)%,明显高于对照组(3.12±1.12)%(P<0.01);移植瘤细胞bc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Fa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50 mg.kg-1染料木黄酮治疗组可见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染料木黄酮通过调节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基因,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复康诱导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T-29癌细胞株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用电子天平测量移植瘤的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计数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移植瘤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积分光密度(IOD),同时计算Bcl-2/Bax IOD比值,并使用逐步引入剔出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肠复康组和西药组均使移植瘤瘤体质量量明显减轻(P<0.05或0.01),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均<0.01),同时能显著增高瘤细胞iNOS、Bax及caspase-3蛋白的含量(P<0.05或0.01),显著降低瘤细胞Bcl-2/Bax比值(P<0.05或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瘤细胞iNOS、Bcl-2、Bax及caspase-3含量和Bcl-2/Bax比值与移植瘤凋亡细胞数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移植瘤凋亡细胞数与瘤体质量呈明显负相关(r=-0.775,P<0.01),瘤细胞iNOS及Bax蛋白含量与移植瘤凋亡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r=0.771,P<0.01,r=0.763,P<0.01)。结论肠复康能诱导人结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促进NO的生成,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激活caspase-3,导致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分别对 ̄3H-阿克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尾静脉iv给药和po给药后小鼠体内分布特点及其与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的比较进行了研究。毫微粒制剂在小鼠各脏器中相对放射性强度以肝脏最高,尾静脉iv与po给药分别达给予量的71.21%与53.76%,分别是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分布量的3.62倍和3.95倍。常位移植人肝癌模型裸小鼠尾静脉iv ̄3H-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后各脏器分布特点与正常小鼠相似,肝癌组织中相对放射性强度达给予量的8.79%,是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的9.39倍。电镜观察发现载药毫微粒可进入肝脏实质细胞浆与肝脏枯否氏细胞浆中,也可进入肝脏瘤组织中。 相似文献
16.
采用DextranT-40桥联法将抗人脑胶质瘤单克隆抗体SZ-39与肿瘤化疗药物氚标记阿霉素交联,制各成免疫交职物3H-Adr(阿霉素)-PAD(多醛葡聚糖)-MAb(单克隆抗体)SZ-39.在荷瘤鼠体内研究免疫交联物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Adr-MAbSZ-39在相关肿瘤内浓聚,发挥了单抗高选择性作用,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新一代良药。但在肝内摄入较多,为其可能的副作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三室线性模型,T_(1/2)长于游离Adr,有效分布体积大于游离Adr,以2周问隔多疗程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7.
20(S)-原人参二醇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荷瘤裸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0(S)-原人参二醇对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荷瘤裸小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20(S)-原人参二醇对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S)-原人参二醇对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并在裸小鼠人肺癌模型上观察20(S)-原人参二醇对荷瘤裸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20(S)-原人参二醇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剂量时间依赖关系,并且流式细胞仪检测时均出现典型凋亡峰,24小时凋亡率分别为32.47%、32.75%、33.51%。荷瘤裸小鼠动物实验表明,20(S)-原人参二醇对裸小鼠的肿瘤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18.78%、34.37%、50.02%。结论20(S)-原人参二醇对A549细胞的增殖和荷瘤裸小鼠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鹤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裸鼠建立人胃癌BGC-823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白鹤方组、5-氟尿嘧啶(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白鹤方组给予白鹤方(0.2 g/ml) 0.5 ml灌胃,1次/d; 5-FU组予5-FU稀释液(6 mg/ml) 0.2 ml腹腔注射,1次/周;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予白鹤方(0.2 g/ml) 0.5 ml灌胃,1次/d,同时予5-FU稀释液(6 mg/ml) 0.2 ml腹腔注射,1次/周。模型组予0.9%NaCl溶液0.5 ml/d灌胃,1次/d。用药6周后结束实验,观察各组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测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电镜下观察移植瘤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MVD和MMP-9表达情况。结果白鹤方组、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移植瘤体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抑瘤率分别为48.65%、47.64%和54.39%;电镜下观察发现,白鹤方组、5-FU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胃癌细胞均出现凋亡表现;白鹤方组、白鹤方与5-FU联合治疗组移植瘤组织MVD和MMP-9表达低于5-FU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白鹤方对人胃癌BGC-823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移植瘤组织MVD,抑制微血管生成;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柑橘类黄酮诺必擂停对K56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与机制.方法:构建l(562裸鼠移植瘤模型,25只裸鼠分为模型组、诺必擂停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n=5).造模24 h后分别给与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诺必擂停(12.5,25,50 mg·kg~(-1))和环磷酰胺(20 mg·kg~(-1)),连续给药18 d,处死,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组织VEGF表达及MVD的影响;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定药物对血管新生的作用.结果:诺必擂停可显著抑制K56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达36%~58%,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能显著降低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生成:诺必擂停低、中、高剂量组CD34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中、高剂量组分别P<0.05,P<0.01);抑制VEGF的表达:诺必擂停低、中、高剂量组VEGF均低于模型组(分别P<0.05,P<0.01和P<0.01);抑制CAM血管新生:2,4 μg作用下CAM微血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诺必擂停可以抑制K56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