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后去枕平卧的疑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后去枕平卧的疑义山东省溜博万杰医院(255202)孙兆顺目前诸多医院仍延用着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方改其他体位的护理常规,其方法主要为防止麻醉后头痛的发生。据本人多年来观察和思考,其理论根据不充分。尤以硬膜外腔麻醉与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2.
赵金寿  李慧敏 《疼痛》2004,12(3):23-23,33
继发性低颅压头痛是由硬脊膜被穿透误刺入蛛网膜下腔后(诊断性腰穿、腰麻、或行硬膜外阻滞穿刺时不慎所致)脑脊液丢失所引起的头痛。我们两例患者均系行硬膜外阻滞治疗时穿透硬脊膜,患者头部抬高时即刻出现头痛难忍,恶心,免枕平卧后头痛消失,为典型低颅压头痛。文献报道对此症的治疗方法较多,而近  相似文献   

3.
李霞  张勇  张京 《中国临床康复》2013,(37):6594-6600
背景: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后是怎样产生功能抑制的,对脊髓和大脑中枢有何影响,是怎样调节周围神经的,中枢在解剖形态上有何改变,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对脊髓神经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组,每组20只;每组再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组的实验组在股骨头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注射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的实验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组的实验组在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各组的对照均在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30min后,均有相应节段脊髓灰质后角Ⅲ、Ⅳ板层小圆细胞、前角Ⅸ板层外侧大多角细胞的尼氏体减少,核偏向一端,c-Fos蛋白表达减弱或无表达,提示脊髓相应节段的神经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另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脊髓软脊膜有分层或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5.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保留了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的优点,减少或消除了这两种麻醉方法单独应用时存在的某些缺点。CSEA起效迅速、肌松满意、阻滞作用时间不受限制,并且方便术后镇痛。CSEA适用于妇科、产科、普外、骨科、泌外科等耻区及下肢手术。随着CSEA的广泛应用,腰穿失败或腰麻无明显脑脊液回流的病例屡见不鲜,并且剖宫产孕妇腰穿无脑脊液回流比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麻醉。应用此种方法于临床已有20余年,但很多护理书刊仍将它合在椎管麻醉护理章节中,与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相提并论,术后常规一律要求去枕平卧。例如:1981年由北京市卫生局和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编印的《北京市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书在几种卧位一节中,有“椎管麻醉后平卧去枕”。但是在护理此类术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腔(硬外)神经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简称:硬一腰联合麻醉,CSEA)具有阻滞完善、肌肉松弛、作用快捷等优点,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下腹部以下手术。但是,存穿刺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蛛网膜下腔穿刺(简称:腰穿)不出脑脊液、脑脊液引流或回吸不畅等现象,这会直接影响该麻醉方式的效果,现在我们探讨这一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7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产妇未选择镇痛分娩。观察组产妇自愿接受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且第一产程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加强产程中的观察与护理可确保镇痛分娩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脑脊液外漏所致的颅内压下降而引起的血管性头痛,蛛网膜下隙(spinal anesthesia,SA)后去枕平卧6~8 h是一项实施多年的护理常规,但在临床工作中,有少数患者不习惯去枕平卧,去枕平卧改变垫枕睡眠习惯使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为了解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术后6 h产妇去枕或垫枕平卧对头痛影响的区别,本文对287例产妇采取2种体位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选择和处理对母婴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全身麻醉已经很少用于剖宫产手术,对绝大多数急诊剖宫产患者,应首选椎管内麻醉,包括单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小剂量布比卡因与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单次注射)与硬膜外阻滞合用分娩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生理的影响,以期选择较好的药物组合方式,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0例ASAⅠ级、自然分娩足月初产妇,全部为单胎,头先露,年龄(25.5&#177;1.85)岁,体重(61.7&#177;8.3)kg,身高(159&#177;3.8)cm。孕期(39.7&#177;1.1)周,无重要脏器病变及严重产科合并症,胎儿情况正常,无椎管内阻滞禁忌。2方法产妇宫口开大至3~4m,阵缩加剧进入活跃期首先使用17Gweiss硬膜外针于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确认穿刺成功后使用25Gwhirtacre腰麻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尖达到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立即注入含2.5mg布比卡因的等比重溶液1m l,含15μg芬太尼的等比重溶液1m l,注药后拔出腰麻针,再通过硬膜外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平卧位后,以针刺法测定阻滞范围。阻滞平面上至T10,下达S3~5,先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25%布比卡因4~5m l后,接微量注射泵,用微量注射泵向硬膜外腔以7m l/h的速度泵入麻醉药液(0.125%布比卡因50m l加芬太尼50μg),宫口...  相似文献   

13.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来引入临床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共同优点。用针为一体针,亦称针内针,即18G(国产)硬膜外穿刺针和25G腰穿针(BD公司产,直径0.51mm,长11.90cm,比硬膜外针长1.90cm)。麻醉方法为:根据手术部位选择L2-3或L3-4穿刺点,先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穿刺成功后,腰穿针通过硬膜外针到达蛛网膜下腔,见到脑脊液后注入腰麻药液。退出腰穿针,向硬膜外腔置管。按需调节麻醉平面,术中根据需要或腰麻作用开始消退时,经硬膜外导管给药,给药前先予2~5ml试验量,5分钟后再追加所用量。一体针用于…  相似文献   

14.
蔡彩萍 《护理研究》2007,21(11):2972-2972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是一种常用的椎管内麻醉方法,目前施行剖宫产术几乎均采用硬膜外腔麻醉,术后需去枕平卧6h~8h再改用其他体位,仍作为其护理常规,主要目的是防止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实践,对205例硬膜外腔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后病人进行提早翻身,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是硬膜外阻滞或椎管内造影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呼吸麻痹或抑制、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心脏骤停,若处理不及时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在施行2756例硬膜外阻滞中发生4例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其发生率为1.45‰。现就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处理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26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前检查无异常。选择 T_(12)~L_1间隙,当18~#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拔出针蕊,可见脑脊液流出,改 L_(1~2)间隙,再次穿透硬膜亦见脑脊  相似文献   

16.
对 32 0例剖宫产病人应用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 0例病人中 ,316例麻醉效果优良 ,蛛网膜下腔给药后 15分钟内麻醉平面固定 ,低血压发生率 2 1% ,蛛网膜下腔注入 0 .5 %布比卡因 1.2~ 1.8ml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 0 .1mg可产生 48小时以上的镇痛效果 ,术后头痛 4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尤其是在剖宫产的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1]。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即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且麻醉时间不受限制,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麻醉的成功率[2]。教科书中要求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患者的术后体位。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 h;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 h;腰麻者术后宜多平卧一段时间,以防头痛[3]。本院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中规定,腰麻手术后必须去枕平卧6~8 h,以预防麻醉后头痛。但长时间去枕平卧会增加患者术后腰痛的发生率,部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为了解术后去枕平卧或侧卧位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头痛及腰痛发生率的影响,作者对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采取2种卧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具有起效快、镇痛确切、肌松完全等优点,但具有麻醉平面不易掌握,血压下降明显等弊端.作者就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与硬膜外麻醉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师中奇 《临床医学》2012,32(5):72-74
目的观察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下肢单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腰麻禁忌手术患者200例。年龄17~81岁,ASAⅠ~Ⅲ级。其中单侧下肢创伤患者180例,非创伤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组(Ⅰ组)和重比重传统腰麻组(Ⅱ组),手术时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不同比重布比卡因1.5~2.0 ml。结果Ⅰ组与Ⅱ组麻醉效果相同,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最高阻滞平面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均<0.05),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低于Ⅱ组(P<0.01)。其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小于Ⅱ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同样达到预期麻醉效果且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正>在腰-硬联合麻醉(CSE)后,很难预测孕妇的阻滞高度,因为许多因素影响着阻滞高度[1]。当在侧卧位进行阻滞时,经常出现不适当的高感觉阻滞,这是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这种副作用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2]。在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头部和肩膀在侧向位置上被支撑和抬起;屈曲在第四胸椎的水平上被抬高,进而防止局部麻醉药在蛛网膜下腔向头部区域的扩散。然而当患者转换到平卧位后,由于局部麻醉药在蛛网膜下腔中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