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透析模式对尿毒症大鼠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尿毒症组、尿毒症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型组、尿毒症自动腹膜透析(APD)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5/6肾脏切除法制作尿毒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行腹透插管制作尿毒症大鼠腹膜透析模型,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检测血BUN、Cr、ALB等水平,于第10周处死大鼠,腹膜功能检查,并取大鼠肾脏组织HE染色行病理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个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均增长缓慢(P 0. 05),其中尿毒症组慢于CAPD、APD组; 3组大鼠BUN、Cr水平随时间延长而持续上升,ALB水平下降,以尿毒症组最为显著[(17. 89±1. 74) mmol/L、(192. 71±12. 41)μmol/L、(31. 13±2. 50) g/L]。APD组大鼠体质量、残肾质量、ALB水平均高于CAPD组,BUN、Cr水平略低于CAPD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PD及APD组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腹透超滤量逐渐减少,第28天超滤量明显少于初始腹透(P 0. 05),但2组腹透超滤量减少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大鼠肾小球有不同程度硬化,肾小管肾间质萎缩纤维化,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均显著升高(P 0. 05),其中尿毒症组升高最明显[(6. 92±1. 29)分、(6. 63±2. 37)分],其次为CAPD组[(5. 30±1. 18)分、(5. 49±1. 68)分]。结论:残余肾功能是腹膜清除效能不能弥补的,必须重视和保护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APD对残余肾功能可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透析模式对尿毒症大鼠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尿毒症组、尿毒症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型组、尿毒症自动腹膜透析(APD)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5/6肾脏切除法制作尿毒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行腹透插管制作尿毒症大鼠腹膜透析模型,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检测血BUN、Cr、ALB等水平,于第10周处死大鼠,腹膜功能检查,并取大鼠肾脏组织HE染色行病理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个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均增长缓慢(P 0. 05),其中尿毒症组慢于CAPD、APD组; 3组大鼠BUN、Cr水平随时间延长而持续上升,ALB水平下降,以尿毒症组最为显著[(17. 89±1. 74) mmol/L、(192. 71±12. 41)μmol/L、(31. 13±2. 50) g/L]。APD组大鼠体质量、残肾质量、ALB水平均高于CAPD组,BUN、Cr水平略低于CAPD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PD及APD组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腹透超滤量逐渐减少,第28天超滤量明显少于初始腹透(P 0. 05),但2组腹透超滤量减少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大鼠肾小球有不同程度硬化,肾小管肾间质萎缩纤维化,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均显著升高(P 0. 05),其中尿毒症组升高最明显[(6. 92±1. 29)分、(6. 63±2. 37)分],其次为CAPD组[(5. 30±1. 18)分、(5. 49±1. 68)分]。结论:残余肾功能是腹膜清除效能不能弥补的,必须重视和保护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APD对残余肾功能可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尿毒症及腹膜透析(PD)两种状态对对大鼠腹膜电荷屏障的影响,研究电荷屏障与PD液白蛋白丢失的相关性,探讨肝素对PD大鼠腹膜电荷屏障与PD液白蛋白丢失的作用. 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n=10)、尿毒症组(5/6肾切除,n=10)、PD组(n=10)和肝素组(n=10);所有大鼠PD 4周后收集血清及PD液,采用清除法测定胰淀粉酶清除率(Cpam)及唾液淀粉酶的清除率(Csam)的比值(Cpam/Csam)用以评价腹膜电荷屏障,同时测定PD液白蛋白的丢失量. 结果:(1)对照组、尿毒症组、PD组及肝素组的腹膜Cpam/Csam结果分别为1.91 ±0.89,2.32 ±0.74、3.11 ±0.76和2.24±0.59.尿毒症组、PD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但尿毒症组和PD组间无显著差异;肝素组与PD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 =0.008).(2)尿毒症组、PD组及肝素组PD液白蛋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1.3 ±8.34 mg,49.2 ±3.61 mg、39.9±3.73 mg vs 27.1±5.66 mg,P均<0.01);同时,PD组还显著高于尿毒症组(P=0.04),肝素组与PD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01).(3)所有大鼠Cpam/Csam与PD液白蛋白丢失量显著相关(r=-0.469,P=0.002).结论:尿毒症会损害腹膜的电荷特性,PD会进一步损害电荷屏障,增加PD液白蛋白的丢失.PD液中增加肝素可改善电荷屏障,减少白蛋白丢失.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尿毒症。随着腹膜透析的进行 ,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尿毒症的所有临床症状可相应缓解。但随着透析时间的推移 ,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尿量亦逐渐减少。Ccr和尿量是评价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可靠指标。我们对透析患者随访 8~ 10个月 ,认为影响残余肾功能的因素与患者血压 (BP)、血糖 (GLU)及血脂 (TC)的高低相关。对象与方法1.对象 :我院 1997年 9月~ 2 0 0 1年 2月住院患者 60例 ,年龄 3 2~ 85岁 ,平均年龄 45 .6岁 ,男性 45例 ,女性 15例 ,3 0例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转运功能对自动腹膜透析(APD)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腹膜透析患者14例,先后行CAPD和APD治疗,并进行PET试验测定腹膜溶质转运功能。分别比较不同腹膜功能患者APD与CAPD充分性差异的异同。并比较不同腹膜功能患者延长存腹时间对APD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APD小分子溶质清除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1.77±0.57,内生肌酐清除率(Ccr/w)(46.6±19.9)L——可达标,超滤量与CAPD无差异。虽APD总Ccr/w(46.6±19.9)KT/V较CAPD(63.8±29.4)KT/V下降,但亚组分析显示,此差异主要来自低转运、低平均转运者。这部分患者APD 14 h KT/V(1.67±0.50)较10 h(1.45±0.48)增加。结论 APD尤其适用于腹膜高转运、高平均转运患者;低转运、低平均转运者小分子溶质清除充分性差,需延长存腹时间或增加透析剂量。  相似文献   

6.
Yao Q  Qian J  Lin A  Ren Q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470-472
目的 尽管近年来腹腔感染率有所降低 ,但腹膜透析 (PD)仍有较高的失败率。探讨何种患者行PD有较高的失败率以望指导透析治疗。方法 选择 96例PD病人 ,平均腹透龄 ( 2 3 .1±10 0 )个月。分为两组 :A组为因各种原因 (脑血管意外、营养不良、失超滤、胸腔积液、反复感染等 )终止PD而改血液透析或死亡患者 ( 2 5例 ) ;B组 :PD持续至今者 ( 71例 )。两组的透析量 (DV)、体表面积(BSA)和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对他们透析首月的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残肾功能及腹膜转运功能进行比较。同时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数据显示B组透析充分性明显好于A组 ,透析初始月的残肾功能 (RRF)在两组中有显著差异 ,残肾功能较好 (RRF≥ 2ml/min)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高于较差组 (RRF <2ml/min)。A组中高转运特性患者的比例 ( 4 0 0 % )高于B组 ( 2 3 .5 % )。结论 透析开始时达较高的清除率水平似可维持较长时间的透析 ,而这与透析开始时所具有较好的残肾功能不无相关。当患者残肾功能逐步下降 ,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无法保证透析充分性 ,尤其当水平衡难以维持时可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PHD)治疗因腹膜透析(PD)欠充分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PD中心11例PD治疗不充分的ESRD患者,改用PHD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透析充分性、营养指标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男性8例、女性3例。透析时年龄50.6±16.5岁(23~74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81.8%),糖尿病肾病2例(18.2%)。PHD前的平均行PD治疗3.1±1.2(1.2~4.4)年。经过PHD治疗后患者食欲改善,饮食限制减少;所有患者的不安腿症状得以改善;皮肤瘙痒不同程度减轻。小分子物质清除率增加,每周尿素Kt/V由1.54±0.2增至1.96±0.4(P<0.05)。血浆白蛋白由39.4±4.1 g/L升至40.7±3.8 g/L(P>0.05);血红蛋白由86±10 g/L升至96±13 g/L(P<0.05)。结论:PHD能提高透析的充分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营养状态,可作为一种新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导致腹膜透析(PD)患者丧失残余肾功能(RRF)的因素。方法选取本科腹膜透析中心的PD患者73例,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临床全面评估,观察以下指标:是否发生腹膜炎、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血浆白蛋白、收缩压、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磷、超滤量、Kt/V、血压控制情况等,分析其与RRF下降的关系。终点事件定义为RRF1ml/w/1.73㎡或尿量连续2次100ml/24h。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6.67±11.30)月,发生终点事件的人数为26例,占35.6%,终点事件发生的平均时间为(18.38±13.11)月。发生终点事件患者与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相比拥有较低的基线身体质量指数(BMI)(22.8±2.93)kg/m~2与(24.9±3.86)kg/m~2,P=0.011,P0.05。血磷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1.88±0.42)mmol/L与(1.53±0.36)mmol/L,P=0.001,P0.05。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Kt/V、超滤量、是否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BMI及血磷水平是患者RRF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会较早发生终止事件,适量的BMI和良好的透析充分性对PD患者的RRF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患者使用ARB或ACEI类药物、血磷水平过高及超滤量过多,则RRF下降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在开始腹膜透析时残余肾功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06-12-01—2009-04-30行规律性腹膜透析患者118例。按肾小球滤过率(eGFR)(≤5mL/min,5mL/min)及预后(死亡或存活)分别分为两组。比较开始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存活时间(月)、死亡情况。结果 eGFR≤5mL/min组62例,平均存活时间(15.86±1.34)个月,eGFR5mL/min组56例,平均存活时间(24.05±1.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GFR≤5mL/min组患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明显低于eGFR5mL/min组。Lo-gistic分析显示eGFR≤5mL/min,白蛋白低于30g/L,血红蛋白低于100g/L,年龄大于70岁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开始透析时有较高残余肾功能的患者有较长的存活期,残余肾功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年龄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治疗伴急性肾损伤(AKI)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FSGS合并AKI患者,改良PD管置入方法,选用Swan-Neck直管,术后即采取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模式透析,每日交换量1-8L,透析3个月以上,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血生化及透析相关指标.结果:19例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总有效率73.7%(14/19).其中10例(52.6%)达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70%以上患者经PD治疗能满意控制水肿、高血压,末次随访时血清肌酐(SCr)降至基础值的65.6%(P>0.05),尿素氮(BUN)降至基础值的47.9%(P<0.01),白蛋白(Alb)、前白蛋白均回升(P<0.01),尿量增加(P<0.01),尿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下降(P<0.0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亦略下降(P>0.05).进一步动态观察发现,浮肿多于PD 4周内消退,尿量,SCr,BUN多于PD12周内恢复.PD疗程2-10月,平均(5.0±2.9)月,肾功能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为PD后1-6月,80%患者于PD后4月内达完全缓解.PD相关并发症8例(42.0%),其中腹膜炎5例,腹膜炎发生时间为(3.13±1.44)月.4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导管出口处感染1例,1例出现透析液引流不畅,1例并发透析液胸腔渗漏.无漂管、管周渗液、腹腔脏器损伤等.无1例死于PD相关并发症.24h透析液总蛋白含量为0.73 g/L.结论:短期[平均透析(5.0±2.9)月]PD可作为FSGS伴有AKI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临床表现为高度水肿、大量腹水、AKI患者,疗效显著(总体有效率达73.7%),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