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剥脱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SyndromeES)是以眼前节组织表面出现灰白色头皮屑样物质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疾病。因对其临床特征缺乏认识和重视,故此病在我国报道较少。此病于1917年Lindberg即已提及,他首先注意到在单纯性青光眼患者中,约有半数的虹膜瞳孔缘有灰白色碎屑状沉积物。此后,1925年Vogt称本病为囊膜性青光眼(CapsularGlaucoma),他认为这是由于晶体囊膜的脱屑堵塞房角所致。1954年Theobald认为此剥脱物并非来自晶体囊本身,称之为晶体囊膜假性剥脱(Pseudoexfoliationofthelenscapsule)。1956年和1974年Sunde和William先后发现剥脱物…  相似文献   

2.
1917年,Lindberg首次描述了位于瞳孔缘的灰蓝色片状物。1925年,Vogt认为此征系老年人囊膜分层所致,称之为“老年性剥脱”。1954年,Dvorak—Theobald提示该征不是晶体囊膜的正常脱落,确切的说是眼前段不明原因的沉积物,命名为晶体囊膜的假性剥脱,以区别于正常的囊膜分层及生理性脱落。而最近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证明,剥脱物至少部分是来自晶体囊膜,因而根据其性质命名为“剥脱综合征”。该征常见,约占正常成人的3~8%,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发病率更高,主要发生在75~85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剥脱性青光眼是剥脱综合征继发的一类青光眼,临床上少见。本文报告2例患者,患眼瞳孔缘可见灰白色碎屑样物质沉积,散大瞳孔后可见晶状体前囊周边部混浊带,房角镜下可见Sampaolesi线。认识其临床特征,将有助于提高其诊治率。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008年中国健康快车光明行喀什站的资料。本站共白内障手术1104例(1110眼),假性晶状体囊剥脱综合征61例(5.4%),均由北京眼科研究所两位专家进行诊断和手术。假性剥脱综合征是在裂隙灯下见瞳孔缘有典型灰白色剥脱物碎屑及瞳孔缘皱褶部分或全部缺失,晶状体前囊表面有许多灰白色的细小碎屑沉积,散瞳后见晶状体前囊表面沉着物的3个区(中间区、中央区、周边区),系多种眼组织综合的一种异常的蛋白质;常合并核性白内障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剥脱综合症,又名囊膜性青光眼,以瞳孔缘及前房角白色碎屑样剥脱物合并开角型青光眼为其特征。本病多发于老年人,单眼或双眼发病,北欧地区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剥脱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历史背景多年来关于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有许多描述和命名,Vogt(1925)首次提出老年性晶体囊膜剥脱和晶体囊膜性青光眼(Senile exfoliation of the lens capsule and glaucoma capsular),以后又有老年性炎性青光眼(Glaucoma senilis),晶体囊膜假性剥脱(Pseudoexfoliation of the lens capsule)等名称。电子显微镜研究证实除晶体囊膜外,眼的其他结构如房角小梁、睫状体、虹膜、结膜等都存在着剥脱物质。晶体摘出后,剥脱物质仍存在于玻璃体前表面,说明晶体囊膜并不是剥脱物质的唯一来源。鉴于眼的多种结构被累及,所以Sunde(1956)称之为剥脱综合征,这个名称是迄今为止最能为大家所接受的。Eagle等(1979)发现睫状体后短动脉被累及,提示剥脱综合征是一种基底膜疾病,因而命名为基底膜剥脱综合征(Basement Membrane Exfoliation Syndrome)。  相似文献   

7.
有关假性囊膜剥脱的来源问题,历来有许多说法。早年,Vogt(1926)认为是晶体周边部囊膜的分离和剥落。Gifford(1957)和Sugar(1976)提出与小带层有关。但是Busacca从组织学上不能证明有囊膜分裂,认为这是一种来源不明的不能确定的物质。为了有别于热性晶体囊膜剥脱有人建议使用假性剥脱(Pseudoexfoliation)一词(以下简称“剥脱”)。近年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研究证明,真正的晶体表面囊膜剥脱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剥脱综合征发病原因,探讨其合并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临床病例16例(18眼)。全部合并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同时合并青光眼7例(7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三联术。结果剥脱综合征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合并白内障、青光眼后,晶状体悬韧带松脆易断,手术时容易发生悬韧带断裂,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16眼手术顺利,占88.89%,2例出现并发症,占11.11%。结论剥脱综合征合并白内障、青光眼应及早手术。行品状体超声乳化术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是较安全且效果良好。但对并发症的发生要格外注意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因眼外伤、青光眼、糖尿病及葡萄膜炎等所致的瞳孔形态异常、变形,并伴有白内障患者108例(108只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探讨相应的手术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方法 虹膜广泛粘连、机化的小瞳孔术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联合散瞳,术中应用粘弹剂充分分离。如分离不成功,则行瞳孔缘放射状剪开。对大瞳孔及上方虹膜根部离断者先缝合虹膜,修复瞳孔。对瞳孔进行处理后,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108例(108只眼)视力康复满意,术后瞳孔保持在3~5mm,圆形或近圆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瞳孔变形、粘连及复杂瞳孔下的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应先要仔细、适当地处理好瞳孔后,人工晶状体的一期植入已非禁忌,术后积极应用抗炎药物和激素联合治疗,使这些患者的视力康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 XFS)是一种常见的年龄相关的系统性疾病,其特点为一种纤维状的细胞外物质在许多眼部组织中的产生和进行性蓄积,类似的物质在皮肤、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中也被发现。其临床特征为细小的、白色头皮屑样物质沉积在眼前段组织中,最常见于瞳孔缘及晶体前囊膜。除了剥脱物沉积,另一个重要体征是眼前节色素的脱失与沉积。近来XFS已被认为是导致青光眼的最常见原因,在一些国家它是大多数青光眼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同时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7例(1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诊观察1年。结果 在术中仅有1只眼出现晶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丢失,占9.1%;术后随诊1年。11只眼眼压均控制满意,占100%。视力在0.5者1只眼及以上者8只眼.占72.7%。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同时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欠佳是由于青光眼损害所致。  相似文献   

12.
李弘  苏静  邹欣  孟祥俊 《眼科新进展》2008,28(5):347-349
目的 探讨剥脱综合征眼中剥脱碎屑来源以及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aspase-3、 c-fos、c-jun在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以及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各15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Caspase-3、 c-fos、c-jun 在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呈强阳性分别为15例、10例、15例,c-fos表达阳性5例;在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呈强阳性分别为4例、8例、11例;表达阳性为11例、7例、4例.结论 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相同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有关,同时剥脱综合征眼中剥脱碎屑的来源可能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和增生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自制虹膜钩行小瞳孔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广泛运用,对于术中不能用药物散大瞳孔的患者,如虹膜睫状体炎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患者长期使用缩瞳剂后瞳孔括约肌纤维化,也见于一般老年患者,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2年7月共遇10例(12眼),均采用自制虹膜钩行白内障囊外摘出,8例10眼行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剥脱综合征是指由于脱屑所引起的晶状体浑浊及眼压升高等一类征候群 ,临床较少见。现将作者遇到的 5例报告如下 :病例简介例序性别年龄眼别视力角膜前房房角虹膜及瞳孔缘 晶状体 眼底改变眼压1男 61右 0 6透明 深浅正常 ,房闪 (- ) 少量色素沉着无沉着物表面半透明无正常2女 58右 0 3透明 深浅正常 ,少量浮游物 少量色素沉着少量沉着物 中央表面半透明 ,周围环绕灰白色碎屑 无正常3男 60左 0 5 透明 ,后壁细小沉着物少量深浅正常 ,可见色素颗粒 较多色素沉着少量沉着物 中央灰白色半透明 ,周边部卷曲剥脱 无正常4男 52右 0 2 5 透明 ,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同时进行瞳孔整复,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的瞳孔散大。方法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后在上方切口处直接缝合虹膜组织,或同时在下方采用闭合式缝合法缝合虹膜组织。结果15例(15眼)术后瞳孔直径小于或等于4mm,眼压控制良好。结论晶状体乳化吸出可以作为治疗晶状体因素引起的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术中采用开放式和闭合式虹膜缝合法整复瞳孔,可以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的瞳孔散大,提高术后视力,避免单眼复视及眩光。  相似文献   

16.
色素性青光眼和囊性青光眼: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色素性青光眼7例(13眼),囊性青光眼9例(12眼)。眼前段色素播散和剥脱物质沉着分别是色素性青光眼和囊性青光眼的特征性改变,而囊性青光眼也可见非典型眼前段色素播散。小梁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色素性青光眼中色素颗粒,囊性青光眼中剥脱物质和色素颗粒在阻塞房水排出通道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讨论了这二型青光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赵亚玉  吴河坪  王宁利 《眼科》2001,10(4):210-212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最佳方法.方法设计"双切口法”对22例(22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术后视力行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P<0.001,差异有显著性.术中无玻璃体脱出和眼内出血.术后并发症有虹膜后粘连5例,瞳孔不圆7例,术后早期一过性眼压升高5例.随访半年至三年半,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双切口法”操作方便,对原滤过功能影响小,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最佳选择切口,尤其适合多次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124例(124眼)因病情需要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随访3个月至4年,总结疗效经验。结果眼外伤二期重建眼前段28例(22.58%),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穿孔伤)继发青光眼22例(17.74%),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包括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及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27例(21.77%),顽固性炎症引起瞳孔闭锁、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10例(8.07%),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12例(9.68%),小儿白内障(5-12岁)行后囊环形撕囊结合前段玻璃体切除14例(11.29%),白内障摘出术中处理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11例(8.87%)。经随访发现,术后除2例难治性青光眼再次行睫状体光凝后眼压控制,及1例瞳孔膜闭术后2d前房积血,治疗后积血吸收,其余均达到术前预期效果。结论前段玻璃体切除能有效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眼压升高、角膜水肿等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剥脱性青光眼又称囊性青光眼,国内报道较少。自1983年夏恒需等报告2例以来,迄今公开报道者已搜集到118例。近年来随着对剥脱性青光眼认识的提高。发现率也随之增加。我院青光眼病组于1999年1月~2002年6月问连续收治的剥脱性青光眼22例29眼,现结合临床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晶状体皮质溶解性青光眼 3例报告如下。例 1:男 ,5 4岁。因右眼胀感 ,视物不清 ,某院曾按葡萄膜炎治疗。现右眼突然胀疼 ,伴有同侧头痛、恶心、呕吐。以“右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收入院。眼部情况 :右眼光感 ,光定位及色觉正常 ;结膜混合性充血 (+ ) ;角膜轻度雾状浑浊 ,角膜后沉着物(+ ) ;前房稍深 ;房水、前房角、虹膜表面有大量点状絮状灰白色浑浊物 ,瞳孔椭圆形、散大 6mm ,对光反应迟钝 ;晶状体浑浊 ,核呈棕黄色下沉 ;眼底窥视不清。眼压 3 2 .97mmHg(1mmHg =0 .13 3kPa)。左眼视力 0 .5 ,瞳孔 3mm ,晶状体密度高 ,眼压 14 .5 7m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