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后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5例和未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9例肝衰竭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及存活率。结果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516.27±59.16μmol/L,而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478.58±63.43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28.17±3.65s和25.54±3.69s;白蛋白分别为21.42±6.13g/L和25.74±5.27g/L;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35例患者死亡25例(71.4%),而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29例患者死亡14例(48.3%,P〈0.01)。结论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肝衰竭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
散发性戊型重型肝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沈阳地区8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分析。结果;①重型肝炎的成肝病毒感染率为12.5%(10/80);②戊肝病毒与其它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率为7.5%(6/80),其预后极差,病死率为100%(6/6),单纯戊肝病毒感染的重型肝炎预后较好;③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病例临床症状重,均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并有明显出血倾向。结果提示;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是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血浆置换(PF)治疗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17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2000ml,3000ml血浆置换和不进行PE治疗。结果中期患者在PE治疗后,A、B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分别由治疗前501.7±57.6μmol/L和506.3±62μmol/L降为412.4±57.8μmol/L和390.1±59.3μmol/L,凝血酶原时间由26.4±5.6s和26.6±5.8s降至19.6±7.4s和18.9±7.3s,血肌酐由123.3±31.1±mol/L及125.3±31.4μmol/L降到104.6±31.4μmol/L和100.7±30.6μmol/L;A组中期患者的病死率为48.28%,B组为46.43%,与对照组(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晚期患者的病死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浆量的血浆置换均可改善中期患者的肝脏功能,但对晚期患者无效。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E1在重肝治疗中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在重症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26例重肝患者,男24例,女2例;急性重型3例,亚急性重型17例,慢性重型6例,用前列腺素E1治疗.(PGE1日本0SAKA公司产品,20μg/d—40μg/d,14d~28d).对照组20例,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10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中TNP-α和SIL-2R浓度.并对两组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GE1,治疗后血中胆红质由400.8tmol/L±93.0umol/L降至128.8umol/L±70.1umol/L;谷丙转氨酶由4304.0u/L±326.9u/L降至2193u/L±112.3u/L;凝血酶原时间由45.9s±13.3s降至15.9s±6.4s.尿素氨由14.0umol/L±8.5umol/L降至7.0umol/L±2.4umol/L.胆固醇由2.1umol/L±0.7umol/L升至3.1umol/L±1.0umol/LPGE1,治疗组存活率61.0%(16/20),较对照组存活率25%(5/20)有明显差异(P<0.05).另外,检测治疗组成16例存活者血中TNF-α和SIL-2R水平.结果显示,PGE1治疗后血中TNF-α和SIL-2R浓度均明显降低(TNF由6.7ng/mL±1.04ng/mL降至3.85ng/mL±0.55ug/mL,SIL-2R由800.0u/mL±140.0u/mL降至370.0u/mL±87.2u/mL,两者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扶正为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医疗法探讨.方法急性黄疸型肝炎20例,用健脾护肝丸(核桃仁、大枣肉、春砂仁等七味药组成),并配合陈溪黄虎汤对症加减治疗.其中男17例,女3例,非乙型肝炎11例,乙型肝炎9例,最高ALT2655V/L,最低ALT538V/L,平均ALT1340V/L.TBILI568.4μmol/L.治疗期为1mo~3mo.结果13例治疗1mo肝功恢复正常(占65%),3例治疗2mo肝功恢复正常(占15%),1例治疗3mo肝功恢复正常(占5%),2例明显好转后缺最后检验单(因门诊治疗不便索取).文中列举非乙肝例1,男,39岁,ALT2655,TBILI63.2μmol/L,治疗1mo痊愈.例2,男,55岁,ALT:1425V/L,TBILI446.9μmol/L,A/G0.72,治疗2mo肝功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痊愈.乙肝例1,男,27岁,肝功检查ALT538V/L,TBILI568.4μmol/L,HBsAg两对半为大三阳,治疗3mo肝功正常,乙肝大三阳转阴.例2,男,24岁,ALT2488V/L,HBsAg阳性,治疗1mo肝功正常,HBsAg转阴.结论健脾护肝丸,结合对症加减用法,其治疗急肝疗效显著,有望实现早治无重肝的预想.  相似文献   

6.
重型肝炎的生化指标及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重型肝炎的生化指标及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7例重型肝炎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院首次进行的常规检测项目凝血酶原活动度(PTA)、ALT/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进行统计分析。对临床采取治疗手段(内科综合治疗、内科综合治疗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总胆红素(TBIL):3组病死率分别为43.6%、61.3%、81.5%;PTA:3组病死率分别为35.1%、70.6%、100.0%;AFP:3组病死率分别为41.4%、64.8%、78.6%;有、无酶胆分离组病死率分别为79.6%、34.9%;内科治疗组和人工肝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71.2%和42.1%。结论TBIL的高低与病死率呈正相关,PTA、AFP的高低与病死率呈负相关,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救治莺型肝炎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原学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9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病毒标志的研究,并分析了几种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结果发现:单纯HBv感染42例(44.7%);混合感染共50例(53.2%),其中HBV与HCVl9例(20.2%).HBV与NDV13例(13.8%),HBV与HCV、HDVI0例(10.6%)HAV与KBV3例(3.2%),HAV与HBU、HCV3例(3.2%)HAV与HBv、HDVI例(1.1%).NAV与HBV、HCV、HDV1例(1.1%);病毒标志均阴性者2例(2.1%)。HBV、HCV和HDV混合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血清总胆红素越高,凝血酶原活性越低,其病死率越高;有并发症者的预后差,而AMP升高者的预后较好;重肝的预后可能与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8.
膦甲酸钠治疗11例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我们应用膦甲酸钠治疗11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卜。1资料与方法:(1)对象:11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43.2岁。急性重型3例,亚急性重型8例。患者血清HBeAg和(或)HBVDNA阳性,ALT平均为551.6U/L;总胆红素平均332.4μmol/L。Ⅱ度昏迷5例,Ⅲ度昏迷1例,Ⅳ度昏迷1例。(2)治疗方选:膦甲酸钠注射液(正大天晴制药公司)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稀释至12mg/ml,每天应用2400mg静脉滴注,2h左右滴完,疗程最短7d,最长30d,平均18.5d.同时给予保肝、降酶、退黄及对症治疗。(3)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缓慢血浆置换(SPE)联合猪肝细胞中空纤维管型生物人工肝(BLSS)、SPE与血液透析(HD)联合猪肝细胞中空纤维管型BLSS治疗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SPE+BLSS治疗组、SPE+HD+BLSS治疗组、SPE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72h、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内毒素、胆碱酯酶、甲胎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内毒素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和甲胎蛋白增高(P〈0.05),临床症状明显减轻。SPE+BLSS、SPE+HD+BLSS和SPE治疗组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3.3%(25/30)、90%(27/30)和70%(21/30),不良反应发生例次为9/182。药物对照组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为50%(15/30)。结论SPE+BLSS、SPE+HD+BLSS组成的两种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对早期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SPE+HD+BLSS疗效优于SPE+BLSS。  相似文献   

10.
清肝解毒汤加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5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自1992年以来,用清肝解毒汤加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5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依据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血清胆红素>170μmol/L,肝功能损害严重,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治疗组58例重型肝炎中急性重型肝炎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49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在20岁以内者12例(20.69%),20~29岁者19例(32.80%),30~39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苦黄对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2例重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甘利欣、肝得健、支链氨基酸、FDP、血制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PHGF120mg~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苦黄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2次/d,疗程20d~30d,部分病例30d以上.结果死亡率比较:治疗组25%,对照组43.33%;血清胆红素(SB)下降所需时间比较:降至171μmol/L所需时间(d),治疗组11.24±3.38,对照组19.28±3.40(P<0.05),降至17.1μmol/L所需时间(d)治疗组:21.26±4.24,对照组33.16±4.28(P<0.05);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比较,感染,治疗组6例,对照组13例(P<0.05),出血,治疗组5例,对照组11例(P<0.05),肝性脑病,治疗组5例,对照组12例(P<0.05),肝肾综合征,治疗组4例,对照组9例(P<0.05).结论PHGF联合苦黄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地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例1 男,34岁。因间歇性乏力、纳差、腹胀、尿黄3年,发热、干咳1周入院。入院时体检:体温38.3℃,精神萎靡,巩膜及皮肤深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腹部(-),实验室检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61U/L,总胆红素(TBIL)454.86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39.09μmol/L,白蛋白(ALB)23.57g/L,凝血酶原时间(PT)30s,凝血酶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方法1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PE组与对照组,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探讨与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MELD分值在30~39的患者PE后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MELD评分分别为(379.4±40.4)μmol/L、(2.5±0.2)和(30.8±3.8);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09.7±64.6)μmol/L、(3.5±0.3)和(37.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患者的病死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分值≥40的患者PE后的TBIL、INR及MELD评分分别为(595.6±61.5)μmol/L、(3.8±0.4)、(39.8±3.5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50.4±66.3)μmol/L、(4.4±0.60)、(45.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患者病死率为91.2%,与对照组的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通过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的TBIL、INR、MELD评分,改善肝脏功能。血浆置换可降低MELD分值在30~39之间的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但不能降低MELD分值≥40的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阴性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206例,以HBeAg阳性、阴性及HBV DNA载量和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x2单因素分析显示HBeAg阳性、阴性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无影响(x2=0.440,OR=0.777,95% CI 0.424~1.425,P=0.50),HBV DNA载量对预后影响显著,HBV DNA低载量组和高载量组,好转率分别为53.1%和27.O%(x2=9.806,OR=3.055,95% CI 1.554~6.007,P=0.002)。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肝硬化,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20%,总胆红素>513μmol/L,白蛋白<30 g/L, 总胆固醇<1.6 mmol/L,血小板<5×109/L和较高载量HBV DNA(HBeAg阴性者>3×104拷贝/ml,HBeAg 阳性者>1×105拷贝/ml)等9个因子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有重大影响,回归系数分别是1.539、21.356、 1.398、1.650、2.440、2.266、1.738、2.631和2.656。其中HBV DNA载量对预后影响的回归系数为2.656, Wald值为7.768,P=0.005,回归系数期望值为14.235,期望值95.O% CI为2.199~92.133。提示HBV DNA 载量在其他重要因子存在时仍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子,其重要程度仅次于肝肾综合征及Ⅱ度以上肝性脑病。结论HBeAg阳性、阴性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无影响,HBV DNA载量为预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子,HBV DNA低载量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大黄赤芍汤加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65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重型肝炎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配合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共治疗本病6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血清胆红素>171.1μmol/L,肝功能受损严重,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降低。治疗组65例重型肝炎中有急性重型肝炎1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53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在20岁以内者15例(20.08%),20~29岁者23例(35.54%),30~39岁者21例(32.21%),40~49岁  相似文献   

16.
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用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non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行血浆置换(PF)、血流透析(HD)、血液灌流(HP)等联用或单用治疗我科近几个月收治的重症肝炎、肝衰竭29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为2000年3月至2000年7月收入院的重型肝炎(重肝)患者29例,其中急性、亚急性重肝2例,慢性重肝26例,药物性肝衰竭1例。女性1例,其余均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37.6岁。治疗前乎均凝血酶原时间26.5 s。总胆红素平均为636.14μmol/L。治疗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52例加用高压氧治疗20天,观察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血IgA、IgG、IgM和C1、C。水平明显降低,白蛋白明显升高;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28.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从而减轻肝脏损伤,缩短退黄时间和病程,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肝炎207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7例重症肝炎的预后因素分析表明,Ⅳ°以上昏迷病例预后差,病死率为91.2%;Ⅱ°以下者为5.6%(P<0.01)。急性重症肝炎比亚急性型者预后差。高血胆红质、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及有合并症者预后差。胆碱酯酶活性、有无出血倾向及不同治疗方法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观察7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5例给予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和PE治疗;另35例给予基础护肝治疗。结果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HBVDNA定量分别由治疗前的286.6±127.81μmol/L、1105.8±270.3U/L、6.5±1.7log10copies/ml降至119.1±44.2μmol/L、63.7±49.1U/L和3.3±0.6log 10 copieshnl,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死亡12例(3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20/3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PE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重型患者的肝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价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内含5×10~9以上猪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结合血浆置换装置,构建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HALSS),并用于治疗15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减轻,乏力、腹胀明显改善,腹水减少。总胆红素在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由(493.5±139.8)μmol/L降至(250.9±91.3)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由(24.5±8.4)%升至(30.6±6.3)%。15例患者中11例经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细胞迅速坏死得到控制,最终好转出院,4例患者病情无好转死亡。15例患者治疗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支持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