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将我院 1995 - 0 1~ 2 0 0 2 - 12真菌性角膜炎误诊 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9眼 ) ,男 6例 ,女 3例 ,均为单眼发病 ,年龄 33~5 8岁。误诊为匐行性角膜溃疡 5例 ,病毒性角膜炎 4例。临床均有谷物、树枝、泥土等的植物性外伤史 ,自觉症状多为视物模糊、疼痛及畏光、流泪。检查可见角膜病灶色淡、灰白、边界不清 ,严重病例出现前房积脓。本组首次作角膜溃疡面刮片检查见 G+ 球菌或 G- 杆菌 ,而治疗数天后再次重复刮片才见真菌菌丝。经抗真菌治疗后 ,治愈出院。2 讨论误诊原因 :1病史不详 :正确完整的角膜是不易被真菌感染的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膜瘤致三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膜瘤致三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误诊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右眼反复视物模糊伴异物感就诊.曾多次在外院及我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右眼内斜视,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本次入院行角膜刮片培养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考虑脑膜瘤,并术中探查确诊为脑膜瘤致三叉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结论 对有无相关神经症状反复发作的角膜炎患者应行三叉神经相关医技检查,如明确排除三叉神经病变且实验室检查阳性或抗病毒治疗有效,方可确诊为病毒性角膜炎,以尽可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真菌性角膜炎40例,对患者进行角膜刮片检查并施行角膜溃疡清创术,术后局部频繁应用0.5%氟康唑及5%那他霉素滴眼液,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治疗,清创术治疗无效者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术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角膜刮片阳性结果36例,阳性率90%,3例于外院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菌丝阳性;1例为明确植物外伤史的6岁男童,不配合真菌检查.40例真菌性角膜炎全部治愈:33例行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痊愈,7例感染不能控制,根据浸润深度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治愈,随访均无复发.术前视力0.4 ~0.6者8例,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前视力指数(FC)/眼前~0.4者22例,溃疡修复后视力为0.3 ~0.6;术前视力手动(HM)/眼前~ FC/眼前者10例,溃疡修复后视力为HM/眼前~0.3.结论 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有效、经济、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3例棘阿米巴角膜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种难治性、预后严重的角膜感染性疾病[1].如不能及时给予明确诊断而延误治疗,可导致病人失明.本文就3例误诊的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由阿米巴原虫感染所致的角膜疾病,在我国临床上比较少见,较为难治、预后不良,其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与真菌性角膜炎有所相似,故临床上常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我院收治棘阿米巴角膜炎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主要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1)引起,发病率及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目前HSK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典型症状和角膜病变形态,但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不典型,与腺病毒、棘阿米巴原虫等引起的角膜炎不易鉴别,造成误诊或漏诊,报道误诊率高达79.3%。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用于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5例角膜炎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检查,以真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准确性。结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敏感性、准确性(91.84%、93.33%)高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结果(71.43%、73.33%),漏诊率(8.16%)低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结果(28.57%)(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特异性、误诊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比较,激光共焦显微镜诊断真菌性角膜炎准确性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谱特征,提供感染性角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刮片或术中切除的角膜溃疡组织标本资料,对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感染病原菌谱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 046例(只眼)的角膜溃疡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5.3%。分离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53.1%),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31.2%)、革兰阴性杆菌(11.1%)及革兰阳性杆菌(4.6%);而真菌中以镰刀霉属构成比最高,为69.4%,其次是曲霉属(21.9%);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50.4%)。结论该院感染性角膜炎以真菌性角膜炎多见,主要病原菌是丝状真菌,以镰刀霉属的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不良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力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眼部损害消失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个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18个月;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凝胶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1.
我所自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阿米巴角膜炎 9例 ,其中误诊 4例 ,误诊率 4 4 4 %。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33~ 65岁。1 2 临床表现  3例角膜中央部溃疡 ,深达基质层 ,呈环形浸润 ,溃疡周边界限清楚 ,略隆起 ;其中 1例溃疡灶呈灰白色 ,无光泽、干燥 ,表面坏死组织易刮除。 1例角膜广泛浸润。 2例有前房积脓。 3例有放射性神经痛。1 3 辅助检查  3例术前、术后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找真菌菌丝均阴性。单纯疱疹 -l抗体IgM检测 ,2例阴性 ,1例弱阳性。1 4 误诊及确诊情况 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治及复发的预防。方法利用我院2年期间就诊的4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分型上皮型和基质型,原发性和复发性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对单纯病毒性角膜炎积极控制诱发因素及口服阿昔洛韦400mg,2次/d,持续1年,可减少复发率。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角膜溃疡,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又无有效控制复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在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减轻时间、角膜溃疡时间。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和角膜溃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有效提高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时间和角膜溃疡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熊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700-2701
摘 要:目的:分析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诊断标准,收集反复用药2月以上且误诊为角膜炎的干眼症患者,并给予唯地息眼膏治疗,观察用药后2周疗效。结果:9眼(6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58眼(29例)误诊为点状角膜炎,误诊时间2个月~1年6个月; 停用所有抗感染眼药水后给予唯地息眼膏点眼,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结论:对于角膜染色阳性患者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及传统的干眼症诊断试验以免误诊;唯地息凝胶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1 ~ 2011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508例(508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原学诊断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农民437例,占86%(437/508),50% (254/508)例有角膜外伤史,其中植物划伤147例(29%),异物损伤107例(21%),但仍有约40%患者无明显诱因.KOH刮片检查阳性率为75% (381/508),真菌培养阳性率61%(310/508),分离得到的真菌中镰刀菌属占67%(208/310),其次是曲霉菌属25%(77/310),共焦显微镜检查阳性率91%(133/146).32%(163/508)患者给予那他霉素治疗,治愈率为58% (94/163),68%(345/508)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治愈率为37%(128/345),28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1%的患者行板层切削术联合碘伏烧灼,13%的患者行板层角膜移植术,17%的患者行板层切削联合羊膜或结膜瓣覆盖术,39%的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最终行眼球摘除者23例.结论 植物划伤为真菌性角膜的主要病因,共焦显微镜检查菌丝阳性率较KOH湿片镜检高,角膜清创、碘酊烧灼联合那他霉素点眼为目前早期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由于易复发,对视力影响大,成为临床治疗较棘手的问题。我们于1998年3月—2001年12月,应用中药联合复方无环鸟苷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并探讨麻痹性角膜炎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对21 例麻痹性角膜炎者,局部以抗炎、滋润、营养角膜类药物滴眼及庶眼法保护性治疗为主,配合全身的抗炎及维生素等药物治疗。结果 18 例治愈,3 例因继发角膜溃疡,4个月后形成角膜白斑,严重影响视力。结论 麻痹性角膜炎应以早期预防为主,发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造成严重的失明后果,并应随访观察到角膜失代偿期恢复为止,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
【病例】女,59岁。因右眼发红,视力下降反复发作9年,复发2个月入院。自诉9年前右眼发红、刺痒,轻度畏光,视物模糊,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病毒性角膜炎,经局部滴药及口服药物(药物不详)治疗1个月余,眼部症状消失,以后3次复发,均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予局部抗病毒、口服维生素C、B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联合试验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角膜刮片标本分别行Gram染色法、墨汁-KOH湿片法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120份真菌性角膜炎标本中113份培养出真菌,阳性率94.1%.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串联试验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但降低了诊断试验的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和正确指数.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并联试验提高诊断试验栓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和正确指数,但降低了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论:Gram染色法与墨汁-KOH湿片法联合试验是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07-01-2011-01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56例(56只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完善相关的检查及必要的术前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行羊膜移植手术,术后联合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治疗,并进行观察与有效的术后护理.结果 术后3~6个月,患眼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19例角膜恢复透明,28例形成角膜斑翳,9例形成角膜白斑,眼表恢复稳定.所有患者均未见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结论 术前、术后的系统护理、必要的出院指导有助于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