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中Smad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W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Leica Qwin Pl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化(IHC)检测肾组织Smad2表达。结果:TW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2的表达及24 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减少肾小球直径及肾重,改善肾脏病理,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TW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2的表达,而具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病变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与TWP治疗组(C组)。并将C组按4、8、16 mg?kg-1?d-1不同给药剂量分为3组(Ca、Cb、Cc)。糖尿病组与TWP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链脲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糖(Glu)、肾质量/体质量(KW/BW)的变化;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测量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 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及C组Scr、BUN增高(P < 0.05);Glu、KW/BW和24 h尿蛋白量显著增高(P < 0.01),除Cc组(3/20)出现肝酶(ALT、AST)增高及WBC下降外,各组ALT、AST、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皮质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足细胞病变明显。(2)与B组比较,C组KW/BW和24 h尿蛋白量降低(P < 0.01),肾脏皮质nephrin和 podocin蛋白表达增高(均P < 0.01),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足细胞病变明显减轻,并随雷公藤多苷剂量的增加而越加明显。 结论 TWP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并与剂量相关。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上调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Ⅳ型胶原与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 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尿Ⅳ型胶原和尿微量蛋白(包括IgG、Alb、TRF、α1-MG、β 2-MG等指标).结果:糖尿病Ⅰ组尿Ⅳ型胶原(Ⅳ-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尿微量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Ⅱ组尿Ⅳ-C、尿微量蛋白高于糖尿病Ⅰ组,糖尿病Ⅲ组尿Ⅳ-C、尿微量蛋白高于糖尿病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尿Ⅳ-C可作为尿微量蛋白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更敏感的指标,尿Ⅳ-C与尿微量蛋白联合监测可预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中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大鼠经雷公藤多苷干预后,肾皮质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雷公藤多苷在其中的作用。方法: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与雷公藤多苷治疗组。DN组与雷公藤多苷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链脲佐菌素(STZ)5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第4、8、12周各组分别处死4只大鼠并收集标本,记录体重、检测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用RT-PCR法检测肾皮质CTGF mRNA含量表达水平。结果:(1)DN组大鼠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CTGF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雷公藤多苷治疗组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及24h尿蛋白定量在第12周与DN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肾组织CTGFmRNA含量的表达明显低于DN组(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可减少DN大鼠尿蛋白的排泄及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降低肾组织CTGFmRNA表达量,提示雷公藤多苷能有效延缓DN进展,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康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Ⅳ期的疗效。方法:将45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采用降糖方案,治疗组此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20 mg每日3次口服及肾康丸6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20 mg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3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脂、血常规等,并比较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肾功能改善,血浆白蛋白逐渐升高,血脂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8例;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5,P<0.05)。结论:肾康丸联合雷公藤多苷对DNⅣ期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减少蛋白尿,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多苷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蛋白尿、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选择尿蛋白排出率〉1500mg/24h,血清肌酐(Scr)〈442μmol/L早中期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及科素亚对照组。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检测24h尿蛋白定量,IgA、IgM、IgG、C3、C4,肝肾功能,血白细胞。结果:治疗组明显改善乏力、腰酸、水肿等症状,减少尿蛋白,可提升血清白蛋白、IgG、IgA、C3、C4水平。结论:雷公藤多苷片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缓解症状,提高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代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丝/苏氨酸激酶受体(Smad2) 的影响.方法:用代文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 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表达.结果:缬沙坦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2的表达,减少24 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缩小肾小球直径,改善肾脏病理,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的表达改善上述生化指标,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119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常规予以胰岛素降血糖,视具体病情加用氨氯地平降压,辛伐他汀降血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24h尿白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情况。结果:加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的降尿蛋白作用更为明显(P〈0.05),但治疗前后的BUN、Nor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的降尿蛋白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尿Ⅳ型胶原(Col-Ⅳ)浓度及其与肾组织Col-Ⅳ表达和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一种能反映IgAN肾损害的非创伤性临床检测指标.方法:ELISA法测定IgAN患者血、尿Col-Ⅳ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ol-Ⅳ表达;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肾小球基质基底膜面密度、小球细胞个数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尿Col-Ⅳ浓度与IgAN患者肾组织Col-Ⅳ表达及肾病理损伤的关系.结果:IgAN患者尿Col-Ⅳ浓度、肾组织Col-Ⅳ表达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尤其是增生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显著者更为明显;尿Col-Ⅳ浓度与肾组织Col-Ⅳ表达、肾小球基质基底膜面密度、小管间质损害显著正相关,且在轻度细胞外基质积聚和小管间质损害时,尿Col-Ⅳ浓度即增高;与小球内细胞个数呈负相关,而与肾小球系膜区、毛细血管襻区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C3沉积的量和沉积范围无关,与血Col-Ⅳ水平无显著相关.结论:IgAN患者尿Col-Ⅳ浓度明显增高,尿Col-Ⅳ水平可作为监测IgAN患者早期肾硬化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也页目的:探讨藕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JAK2、p-STAT3及凋亡因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 N组),其余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45 mg/kg)制作D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藕节小剂量组(RL,1.5 g·kg-1·d-1)、中剂量组(RM,3.0 g·kg-1·d-1)、大剂量组(RH,6.0 g·kg-1·d-1)及氯沙坦钾组(LP,30 mg·kg-1·d-1),均采用灌胃给药,N组和DN组给予等量蒸馏水。12周后检测大鼠生化指标;HE、Masson染色及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p-JAK2、p-STAT3、Bcl-2及Bax在肾组织表达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12周末,与N组比较,DN组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多、细胞凋亡明显,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Bax、p-JAK2、p-STAT3表达明显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与DN组比较,藕节中、高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细胞凋亡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较DN组明显降低(P〈0.05),但降尿蛋白作用弱于氯沙坦钾组,同时肾组织Bax、p-JAK2、p-STAT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P〈0.05)。结论:藕节可能通过上调Bcl-2在肾组织的表达,下调Bax、p-JAK2、p-STAT3的表达,从而减少尿蛋白,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变化,以期阐明阿托伐他汀对DN炎症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0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kg)建立DN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每只灌胃阿托伐他汀(8mg·kg-1·d-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每只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2周。记录大鼠体重;观察尿微量白蛋白(MALB-U)、24h尿蛋白定量(24h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取肾组织行PAS、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肾组织中p-STAT3,p-JAK2,SOCS-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2周末,模型组大鼠MALB-U、24hUpr、Scr、BUN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各指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12周时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p-STAT3、p-JAK2、SOCS-1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大鼠肾组织SOCS-1表达水平较同期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而p-STAT3、p-JAK2的表达受到抑制,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结论: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机制可能参与DN的发病过程;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肾组织p-STAT3、p-JAK2、SOCS-1的表达,减轻DN大鼠的炎症反应,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氟伐他汀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糖尿病氟伐他汀治疗组(4 mg.kg-1.d-1)(F组)。由大鼠尾静脉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经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大鼠2、4、8周后,分别观察其对大鼠血糖、血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皮质CT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及肾组织CTGF表达显著增加;经氟伐他汀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和CTGF表达下降。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CTGF表达增加,氟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CTGF表达而达到部分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探讨益肾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制备成DN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DN模型组(DN组)、益肾胶囊治疗组(625mg·kg-1.d-1)、氯沙坦钾治疗组(30mg·kg-1.d-1)。实验周期12周。期间检测大鼠血糖和24h尿蛋白定量,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结果:12周末,DN组大鼠肾组织中p-JAK2、p-STAT3、TGF-β1表达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治疗组和氯沙坦钾治疗组肾组织中p-JAK2、p-STAT3、TGF-β1表达显著低于同期DN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同期DN组(P〈0.05);病理损伤较同期DN组改善。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部分通过抑制DN大鼠肾组织JAK/STAT通路调节肾组织TGF-β1表达,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F2)的表达改变。方法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各6只动物,于建模后0、2、4、6和8周测尾动脉压、尿白蛋白,8周末取血检测胰岛素、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钠和血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CE2在肾脏的表达和分布;RT-PCR检测肾脏中ACE2及ACE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8周末糖尿病组血压高于正常组(P〈0.05),2周末始糖尿病组尿蛋白高于正常组(P〈0.05),8周末糖尿病组TG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SCr、血钾及血钠无明显差异(P〉(0.05);②糖尿病组肾小球ACE2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而肾小管ACE2显著高于正常组;糖尿病组ACE mRNA高于正常组(P〈0.05),而ACE2 mRNA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E2较ACE的相对降低参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Ang-2和TM-1与糖尿病鼠肾新生血管生成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1,TM-1)表达变化及其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雄性SD大鼠建立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对照和模型组,分别于2、4、8、12、16、20、24周清洁取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肾脏Ang-2和血栓调节蛋白TM-1表达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检测肾脏Ang-2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仅于16周和20周时探及肾组织Ang-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肾脏12周时皮质区肾小管周围出现Ang-2着染微血管,16周表达最强;整个实验期间对照组未探及Ang-2 mRNA和蛋白表达;TM-1突出表达于肾小球,糖尿病组2~20周肾小球TM-1着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峰期在4~16周,24周时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M-1表达变化与肾重/体重、肾小球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脏中后期皮质区肾小管管周围存在Ang-2着染的新生微血管,Ang-2和TM-1的异常表达与肾脏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及其受体Tie-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R组)。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中Ang-1、Ang-2、Tie-2和VEGF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中Ang-2的蛋白表达。结果:实时定量RT-PCR和与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Ang-2糖尿病组[(80.88±28.30)&(0.76±0.19)]表达,较对照组[(47.81±20.50)&(0.28±0.07)]明显升高(P<0.05);经罗格列酮治疗后,Ang-2表达[(52.35±8.50)&(0.45±0.04)]显著下调(P<0.05)。相关分析显示,Ang-2mRNA水平与尿蛋白/肌酐值(Upro/Ucr)、平均肾小球体积(VG)和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相对含量(RM)呈显著正相关(r=0.505,P=0.027;r=0.490,P=0.033;r=0.471,P=0.042)。结论:Ang-2的异常表达可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ng-2的表达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 p - JAK2、p - STAT3及 VEGF 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 组)、DN 模型组(DN 组)、氯沙坦钾组(L 组)。采用单次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法建立 DN 大鼠模型,周期12周。实验12周末检测大鼠血糖、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 p - JAK2、p - STAT3、VEGF 表达。结果:实验12周末,模型组大鼠血糖、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肾组织中 p - JAK2、p - STAT3、VEGF 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0.05);氯沙坦钾组大鼠 Scr、BUN、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模型组(P ﹤0.05),肾组织 p - JAK2、p -STAT3、VEGF 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氯沙坦钾可能部分通过调控 p - JAK2、p - STAT3及 VEGF 的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模型组)、益肾胶囊组、苯那普利组,每组各8只。益肾胶囊组每日每只灌胃益肾胶囊(2.5g·kg^-1·d^-1),苯那普利组每日每只灌胃苯那普利(2.5g·kg^-1·d^-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蒸镏水。测定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光镜检查肾组织病理变化,电镜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及尿液中足细胞变化等。结果:实验2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压、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益肾胶囊组和苯那普利组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压、24h尿蛋白定量、BUN、Scr(均P〈0.05)等;模型组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两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对照组尿液偶见podocalyxin阳性足细胞,模型组尿液足细胞排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益肾胶囊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尿液足细胞排泄减少(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通过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而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