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血肾灵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生血肾灵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收集31例慢性肾衰竭(CRF)处于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的患,给予生血肾灵治疗2个月,观察患的一般症状和体征,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病人的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中分子物质(MMS)、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经生血肾灵治疗后患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的Hb、Hct及SO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Scr、BUN、MMS及LPO较治疗前显降低(P<0.01)。结论:生血肾灵能够明显改善CRF患的症状和体征,延缓肾衰进程,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生血宁片与多糖铁复合物对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规律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该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生血宁组(治疗组)和多糖铁组(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按标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疗程12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血宁片。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2周均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饱含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血清Hb、Hct、SF、TAST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治疗组的血清Hb、Hct、SF、T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片能够明显地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Hb、Hct、SF、TSAT,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增加体内铁的储存,减少铁的消耗,其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效果优于多糖铁复合物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010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93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肾康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24h尿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残余肾功能(RRF)、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24h尿量、RRF 及对照组患者的Ccr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Scr、BUN明显升高,且组间差异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CRP、TNF-α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IL-6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ALB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保护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透析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抗体水平及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本院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3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为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PO抗体。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用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Hb)、BUN、Scr、C反应蛋白(CRP)。分析透析患者EPO抗体水平与Hb、BUN、Scr、iPTH、CRP的关系。分析不同基础病患者与EPO抗体、Hb、BUN、Scr、iPTH、CRP的关系。研究EPO抗体和贫血关系。 结果 透析患者EPO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血透患者与腹透患者间EPO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基础病的EPO抗体水平、Hb、BUN、Scr、iPTH、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患者Hb与EPO抗体、CRP呈负相关(r = -0.56、-0.20,P < 0.05),而与BUN、Scr、iPTH均无相关;EPO抗体与BUN、Scr、iPTH、CRP均无相关。1例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环尔博)患者EPO抗体为43.63 U/L,骨髓活检示红细胞系增生低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结论 透析患者EPO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血透患者与腹透患者间EPO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患者EPO抗体与BUN、Scr、iPTH、CRP无相关。透析患者Hb与EPO抗体、CRP呈负相关。使用rHuEPO能产生抗体,可导致骨髓红细胞系增生低下,加重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加部分前臂自体移植术(parathyroidectomy+forearyauto—transplantation,PTX+FAT)纠正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对维持性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难治性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择MHD并发重度SHPT及难治性肾性贫血患者21例,均为经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效者行PTX+FAT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3、6、12个月时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盯H)、钙(Ca)、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白蛋白(Alb)、KT/V等指标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用量。结果所有患者与术前相比血清iPTH、Ca、P迅速下降,从术后第3个月开始贫血得到逐步改善,术后第12个月Hb和Hct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6个月rHuEPO用量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术后第12个月rHuEPO用量大幅减少,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1)。手术前、后SF、TSAT、Alb、KT/V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SHPT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PTX+FAT术后可迅速降低iPTH水平并显著改善MHD患者的难治性肾性贫血,减少rHuEPO用量,提示重度SHPT是影响肾性贫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用可能部分与rHuEPO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Ⅴ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肾内科就诊的60例Ⅴ期DK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应用琥珀酸亚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sn,S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AST)、肝肾功能、电解质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肌酐(SCr)、血清钾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Hct、SF、TAST、ALT、SCr、血钾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患者血清Hb、Hct、SF、TAS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血清Hb、Hct、SF、TAST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ALT、SCr、血钾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Ⅴ期DK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Hb、Hct、SF、TAST水平,改善铁代谢,纠正肾性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胶囊和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使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rhEPO治疗,研究进行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RBC、Hb、Hct、SF、TRF、TS、TG、TC、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的RBC、Hb、Hct、SF、TRF、TS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TG、TC、LD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罗沙司他胶囊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还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铁的利用率,其药效起效快,耐受性好,安全性较高,对肾性贫血患者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扶正泄浊保肾汤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肾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的方法制造CRF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及扶正泄浊保肾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一定比例予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时间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所得数据均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间比较,血浆ET-1及Scr、BUN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肾脏病理改变较轻;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尿毒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尿毒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泄浊保肾汤具有降低大鼠血清ET-1、Scr、BUN水平,减轻肾脏病理表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肾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rhALR组。对照组及rhALR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后12周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成功,以rhALR对rhALR组大鼠进行治疗,用药1周,于用药结束后24 h比较各组大鼠血常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铁、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各项指标。结果:rhALR能升高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EPO水平,降低肾衰竭大鼠血中Scr及BUN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ALR可有效改善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升高血中Hb、RBC、HCT、EPO水平,并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肾毒宁冲剂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TGF-β1和CTGF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肾毒宁冲剂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通过Platt法5/6肾切除制作CRF模型,术后2周行大鼠断尾采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值,根据Scr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组及肾毒宁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饲养或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Scr、BUN、Hb、RBC,用Real-time PCR法测定肾组织内TGF-β1及CTGF的表达。结果:肾毒宁组血Scr、BUN、Hb、RBC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肾毒宁冲剂对肾组织内TGF-β1、CTGF表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和P〈0.01),尿毒清冲剂作用次之,肾毒宁组与尿毒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毒宁冲剂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降低血清Scr、BUN含量,从而起到延缓CRF肾功能的恶化,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42例,分为2组,其中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例为血液透析组(HD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21例为腹膜透析组(PD组)。所有慢性肾衰竭患者分别于入组后的第1天、3个月、6个月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结果①治疗前,2组间Hb、RBC、Hct、Ret、iPTH和EPO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第3个月,HD组Hb、Hct低于PD组(P〈0.05),iPTH高于PD组(P〈0.05)。③治疗后第6个月,HD组Hb、Hct、iPTH与P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相关分析表明,慢性肾衰竭患者Hb与iPTH呈负相关(r=-0.81,P〈0.05),与RBC、Hct和Ret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0.91、0.59,P〈0.05),与EPO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程度与甲状旁腺功能有关。rHuEPO治疗早期,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更容易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可能与前者较好的清除血iPTH有关,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腹膜透析此方面的优势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G)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LFHD组与HFHD组首次透析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iPTH、IL-6、的清除无差异(P>0.05),对CRP、β2 MG清除有差异(P<0.01),对Hb提升有差异(P<0.01);H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LFHD组与HFHD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FHD能够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80例CRF患者(非透析治疗60例,血液透析20例)、2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SAA水平,分析SAA的变化与其他相关因素。结果:CRF患者无论透析与否,SAA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血液透析(HD组)患者SAA水平较非透析组各期患者更高(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RF患者SAA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异常(r=0.786,0.733,0.567,0.623,0.549,0.736,P均〈0.01)、心血管疾病的发生(r=0.421,P〈0.01)、尿素氮(r=0.722,P〈0.01)、肌酐(r=0.841,P〈0.01)、C反应蛋白(r=0.813,P〈0.01)等呈正相关,而与血红蛋白(r=-0.654,P〈0.01)、血清白蛋白(r=-0.453,P〈0.01)、总胆固醇(r=-0.289,P〈0.01)、高密度脂蛋白(r=-0.351,P〈0.01)等呈负相关(P〈0.05)。结论:CRF患者存在血清SAA水平升高,且与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与静脉铁剂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8例合并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口服组22例,静脉组26例。2组血液透析方案和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相同,口服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300mg/d,静脉组采用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100mg/周,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6个月后,静脉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组(P〈0.01),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高于口服组(P〈0.05),2组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而整体费用支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肾性贫血患者的长期巩固治疗,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效果更好,并发症少,且并不增加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不同分期及原发病脂质代谢紊乱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为临床调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18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血脂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结果总胆固醇在前4期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在前4期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在各期均与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总胆固醇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三酰甘油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5),与体质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血脂水平异常与患者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肾功能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n=8):予生理盐水灌胃;(2)模型组(n=10):按关木通水煎液10ml·kg^-1·d^-1(相当于关木通40g·kg^-1·d^-1,马兜铃酸A2.6mg·kg^-1·d^-1)给大鼠灌胃;(3)中药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温阳活血方30g·kg^-1·d^-1灌胃;(4)西药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科素亚33.3mg·kg^-1·d^-1灌胃;(5)中西药结合组(n=10):在模型组基础上,再予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灌胃。20周末,收集大鼠尿液测定24h尿蛋白、NAG、β2-MG,腹主动脉取血用于测定Scr、BUN、RBC、H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NAG、β2-MG、Scr、BUN均明显升高(P〈0.01,P〈0.05),而血Hb、RBC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NAG、β2-MG、Scr、BUN均明显下降(P〈0.01,P〈0.05),而血RBC、Hb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尿蛋白和尿NAG、β2-MG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和贫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肾衰泻浊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骨桥蛋白(OPN)、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建立UUO大鼠模型,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肾衰泻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在不同的时间点(14、21、28d)检测每组4只实验大鼠治疗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变化。观察梗阻侧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的NF-κB、HGF及OPN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OP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NF-κB、OPN表达显著升高,HGF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血BUN、Scr水平、NF-κB、OPN表达均显著降低,HGF表达均有所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肾衰泻浊丸能够明显降低UUO大鼠血BUN、Scr水平,减轻肾间质损伤,明显下调肾组织中NF-κB和OPN的表达、上调HGF的表达,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肾衰泻浊丸可能通过改善肾功能、抑制NF-κB、OPN的表达、诱导HGF的高表达,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SD雄性大鼠,通过5/6肾切除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1)假手术组:予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2)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3)中药组:予温阳活血方30g·kg-1·d-1灌胃;(4)西药组:科素亚33.3ml·kg-1·d-1灌胃;(5)中西药联合组:予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灌胃。分别在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检测肾功能指标和24h尿蛋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TGF-β1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给药12周后TGF-β1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BUN、Sc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三个治疗组血BUN、Sc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均能显著减少TGF-β1在肾脏中的表达(P<0.01)。结论:温阳活血方可能是通过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的Scr、BUN和尿蛋白水平,抑制肾脏TGF-β1表达,从而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