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时间荧光分辨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子宫颈组织病理学小活检标本126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及TRFIA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结果126例标本中,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2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2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5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29例。免疫组化检测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组、LSIL组、HSIL组、SCC组中p16~(INK4a)蛋白阳性病例分别为1、19、53、28例,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阳性病例分别为3、17、50、27例。LSIL、HSIL及SCC组中,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阳性的病例经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TRFIA检测p16~(INK4a)蛋白在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及恶性细胞组、LSIL、HSIL及SC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5.00%、70.83%、93.9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RFIA适合于检测p16~(INK4a)蛋白,且对检测条件要求低,有利于临床工作中不同机构大规模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及癌旁增生组织中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 对46例乳腺癌、22例癌旁增生组织及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和RB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应检测.结果 乳腺癌、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23.9%(11/46)、18.2%(4/22)、1/7;RB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0.8%(5/46)、9.1%(2/22)、0(0/7);肿瘤组织、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基因、RB基因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乳腺组织、癌旁增生组织、乳腺癌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60.8%(28/46)和81.8%(18/22),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肿瘤组织中p16INK4a甲基化状况与其蛋白表达、肿瘤分级、ER表达阴性具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年龄均不相关;RB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级、肿瘤大小、ER表达及年龄均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p16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作用有限,但在肿瘤的演进中发挥作用;RB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分析乳腺癌进展及预后情况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p16INK4a基因甲基化是p16INK4a蛋白失表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及癌旁增生组织中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 对46例乳腺癌、22例癌旁增生组织及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和RB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应检测.结果 乳腺癌、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23.9%(11/46)、18.2%(4/22)、1/7;RB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0.8%(5/46)、9.1%(2/22)、0(0/7);肿瘤组织、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基因、RB基因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乳腺组织、癌旁增生组织、乳腺癌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60.8%(28/46)和81.8%(18/22),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肿瘤组织中p16INK4a甲基化状况与其蛋白表达、肿瘤分级、ER表达阴性具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年龄均不相关;RB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级、肿瘤大小、ER表达及年龄均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p16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作用有限,但在肿瘤的演进中发挥作用;RB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分析乳腺癌进展及预后情况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p16INK4a基因甲基化是p16INK4a蛋白失表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及癌旁增生组织中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 对46例乳腺癌、22例癌旁增生组织及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和RB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应检测.结果 乳腺癌、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23.9%(11/46)、18.2%(4/22)、1/7;RB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0.8%(5/46)、9.1%(2/22)、0(0/7);肿瘤组织、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16INK4a基因、RB基因甲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乳腺组织、癌旁增生组织、乳腺癌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60.8%(28/46)和81.8%(18/22),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肿瘤组织中p16INK4a甲基化状况与其蛋白表达、肿瘤分级、ER表达阴性具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年龄均不相关;RB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级、肿瘤大小、ER表达及年龄均无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p16INK4a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作用有限,但在肿瘤的演进中发挥作用;RB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分析乳腺癌进展及预后情况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p16INK4a基因甲基化是p16INK4a蛋白失表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p16/INK4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p16、cyclinD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p16/INK4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7例p16免疫组织化学阳性,15例cyclinD1阳性,组织学和统计学分析显示p16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4例检出p16/INK4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但与p16失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可检出p16/INK4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而甲基化不是引起p16失表达的主要原因。(2)p16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表达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脑膜瘤中发生 p16 INK4 a和 RB基因甲基化的情况及对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对 5 0例脑膜瘤进行了 p16 INK4 a和 RB的甲基化分析 ;并对其中的 2 5例检测了p16 INK4 a蛋白的表达。结果 良性脑膜瘤中没有检测到甲基化 ,分别有 6例 级 ( 37.5 % )和 4例 级( 2 8.6 % )肿瘤发生至少一种基因的甲基化 ,其中有 1例不典型脑膜瘤同时发生了两种基因的甲基化。全部13例 p16 INK4 a阳性表达的肿瘤都是没有检测到甲基化者。结论 p16 INK4 a或 RB的甲基化与不典型和间变性脑膜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其机制可能是甲基化使蛋白表达丢失并导致 p16 INK4 a/细胞周期蛋白 D1/ CDK4 /RB途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PV 16感染的子宫颈癌中MCM5与p16~(INK4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PV 16感染正常子宫颈、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 1与CIN 2~3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CM5、p16~(INK4A)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MCM5、p16~(INK4A)mRNA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χ~2=-6.589,P0.001;χ~2=-4.349,P0.001);且随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χ~2=57.141,P0.001;χ~2=47.628,P0.01);子宫颈癌中MCM5 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Ⅰa~Ⅰb期明显低于Ⅱa~Ⅱb期(χ~2=-4.93,P0.01),其表达随病理分级降低而降低(χ~2=-4.017,P0.01);子宫颈癌中p16~(INK4A)mRNA表达随病理分级的降低而降低(χ~2=8.560,P0.01);MCM5、p16~(INK4A)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最明显;MCM5和p16~(INK4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97)。结论子宫颈癌中MCM5和p16~(INK4A)高表达,MCM5可较好的反应子宫颈的恶性增生,与p16~(INK4A)联合检测对完善CIN分级及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中CD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40例肝外胆管癌以及10例非癌胆管组织中CDX2与Ki-67的表达。结果40例肝外胆管癌中CDX2阳性率(35%,14/40)高于非癌胆管组织(10%,1/10)(P<0.05),CDX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χ2=6.411,P<0.05)。 CDX2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 rs =-0.645,P<0.05)。结论 CDX2可能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不仅参与肿瘤细胞的分化,也可能通过某种机制调控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癌与腺样囊性癌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与腺样囊性癌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5例基底细胞腺瘤,5例基底细胞腺癌和7例腺样囊性癌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电镜(2例)的观察。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在免疫表型方面非常相似;基底细胞腺瘤(癌)与腺样囊性癌之间在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方面有一定的差别。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的鉴别诊断基于两者的生长方式和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观察有助于基底细胞腺瘤(癌)与腺样囊性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E1区缺失的复制缺陷型5型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p16INK4a基因对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增殖与衰老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将pAdCMV-p16INK4a与pJM17共转染人5型腺病毒E1基因转化的人胚肾细胞系293细胞,同源重组产生腺病毒空斑,用双重PCR筛选出携带p16INK4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感染肺癌细胞A549,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效率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用X-gal染色和TRAP-ELISA检测A549细胞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腺病毒载体可将95%以上的p16INK4a基因转移到A549中,受感染细胞有外源p16INK4a蛋白表达,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即p16INK4a基因能诱导A549细胞表达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并抑制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结论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能有效地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与表达,可用于基因免疫和基因治疗;p16INK4a基因能抑制肺癌细胞A549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复制性衰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16INK4A 蛋白在子宫颈鳞癌(SCC)和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在25例子宫颈癌、45例CIN及10例慢性子宫颈炎中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p16INK4A 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慢性子宫颈炎相比,CIN Ⅱ级、CIN Ⅲ级、浸润癌HPV16/18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2)子宫颈鳞癌组织、CIN Ⅰ级、CIN Ⅱ级、Ⅲ级及慢性子官颈炎标本中p16INK4A 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20.0%、46.7%、100.0%和10.0%;(3)在子宫颈鳞癌及CIN HPV16/18感染的标本中p16INK4A 蛋白表达均是阳性.结论 子宫颈鳞癌的形成与HPV感染、p16INK4A 蛋白过表达是呈正相关关系,p16INK4A蛋白可能作为子宫颈鳞癌及CIN的标志物,对子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相关基因p16INK4,p21WAF/CIP1,p53ml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增殖能力,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7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16INK4,p21WAF/CIP1,p53mlt基因的表达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并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16INK4,p21WAF/CIP1,p53ml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PCNA增殖指数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关,与临床分期无关。p16,p21,p53阳性组与阴性组分别比较,其PCNA增殖数之间有差异性。多因素分析发现,p16INK4和p21WAF/CIP1阴性及p53mlt阳性组的PCNA值明显高于p16INK4和p21WAF/CIP1阳性及p53mlt阳性组,两者比较不同病理分级的阳性表达构成比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检测p16INK4,p21WAF/CIP1,p53mlt基因的表达情况能充分反映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增殖能力及生物学行为,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例ATC中CKpan、vimentin、TTF-1、PAX8、p6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多形性巨细胞构成,形态多样,2例局部可见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分。3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1例有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CKpan、vimentin、PAX8、p63等阳性,TTF-1、Tg等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40%。结论 ATC组织学形态及细胞构成多样,需与多种恶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中p16INK4a和cyclin E蛋白表达及其对CIN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2005-10/2008-10液基细胞学诊断CIN Ⅰ级患者86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CIN Ⅰ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16INK4a及cyclin E蛋白,同时随访1年,观察其表达与患者病情转归的相关性。结果:86例CIN Ⅰ级患者宫颈液基细胞中p16INK4a阳性表达59例(68.6%),cyclin E阳性表达70例(81.4%)。随访1年,54例CINI病变治愈,21例CIN Ⅰ病变未愈,11例进展为CIN Ⅱ及CIN Ⅲ(恶化)。59例pl6INK4A阳性表达病例中28例治愈,20例未愈,11例恶化;而27例pl6INK4A表达阴性者中26例治愈,1例仍未愈,均无恶化。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70例cyclin E阳性表达病例中29例治愈,26例未愈,15例恶化;而16例cyclin E表达阴性者均治愈。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p16INK4a及cyclin E蛋白联合检测对判断宫颈CIN Ⅰ患者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P16INK4a与视黄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beta,RARβ)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SP)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INK4a炎、30例CIN(CINⅠ、CINⅡ、CINⅢ各10例)以及4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FHIT、P16INK4a及RARβ蛋白的表达。结果(1)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90.00%)CIN(66.67%)浸润性宫颈鳞癌INK4a(27.50%)(P=0.000);P16和RARβ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浸润性宫颈鳞癌(82.50%;90.00%)CIN(46.67%;53.33%)慢性宫颈炎(0.00%;10.00%)(P=0.000;P=0.000)。(2)在宫颈各组织中,FHIT蛋白INK4a与P16INK4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84,P=0.000);FHIT蛋白与RARβ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91,P=0.006);P16INK4a蛋白与RARβ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45,P=0.000)。结论抑癌基因FHIT表达缺失与P16INK4a和RARβ过度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FHIT、P16INK4a、RARβ具有协同作用。FHIT蛋白与P16INK4a蛋白和RARβ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宫颈癌进展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6.
p16INK4A和 p15INK4B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探讨抑癌基因 p16 INK4 A和 p15 INK4 B对 Rb基因状态不同的人肝癌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分析细胞系遗传背景鉴定基础上采用脂质体将构建的 p XJ- p16、p XJ- p15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 BEL74 0 2 (p16 / p15 Rb )和 SMMC772 1(p16 / p15 / Rb- )。应用 PCR、RNA斑点印迹、MTT、集落形成、流式细胞仪等技术检测外源性 p16和 p15基因、m RNA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经转染的 BEL74 0 2 - p16 ,BEL74 0 2 - p15细胞 ,分别存在外源性 p16、p15基因 ,在含外源基因细胞中相应的 m RNA表达增强 ;BEL74 0 2 - p15细胞生长速度、集落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细胞 BEL 74 0 2 (P<0 .0 1) ;细胞周期分析观察到与亲本细胞比较 ,BEL 74 0 2 - p15的 G1期细胞由 37.7%增高到 4 3.6 % ,S期细胞由 2 2 %下降到 13% (P<0 .0 5 ) ,并出现 G1亚峰 (凋亡峰 )。与此相反 ,BEL74 0 2 - p16细胞增殖未见抑制 ,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差异 ,集落形成率也未见减少。此外 ,SMMC772 1- p16细胞增殖也无抑制。结论 外源性 p15 INK4 B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 ,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作用不受内源性p15影响。而 p16 INK4 A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可能依赖于 RB途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mature cystic tera-toma,MCT)恶变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例卵巢MCT中CK5/6、Ki-67、p53、p16、p40、WT-1、PAX8、OCT-4、p63、CEA的表达,分析其恶变为鳞状细胞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8例肝细胞癌胆管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超声诊断本病的依据及与胆管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749例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胆管转移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肝细胞癌胆管转移约占全部阻塞性黄疸病例的2.4%,超声诊断本病的符合率约66.7%(12/18)。主要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分布欠均匀,部分(10/18)肝内可见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的强回声斑块;胆总管上段及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在扩张的胆管下端可见较规则的实性肿块,以椭园形等回声居多(11/18);肿块与胆管壁的界限大多清楚(15/18),胆管壁无增厚及回声增强,胆管腔无鼠尾状狭窄。结论:肝细胞癌胆管转移有其特征性图像,有别于胆管癌,若结合CDFI或介入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是由多基因调控所引起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肿瘤是细胞凋亡异常疾病,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有p53、bcl-2、ras、cycin D1、p16、p27、survivin、c-myc、mdm-2等,它们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肝内胆管肿瘤是仅次于肝细胞肿瘤第二位多发的肿瘤[1-2].多数胆管肿瘤或瘤样病变形态典型,容易诊断,但有些胆管病变组织学形态不典型,有时会造成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肝内胆管肿瘤及瘤样病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胆管错构瘤(Von Meyenburg complexes,biliary microharmatoma)、间叶性错构瘤(mesenchymal harmatoma)、Caroli病(Caroli's disease or Caroli's syndrome)、多囊性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胆管增生(bile duct hyperplasia)、胆管腺瘤(bile duct adenoma)、肝内胆管囊腺瘤及胆管囊腺癌(bile duct cystadenoma and cystadenocarcinoma)和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