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86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2例(SAP组),检测24小时(第一次)、5天(第二次)血浆Nt-proBNP和CRP水平,并与正常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作对照。所有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平均随访6个月,以心血管事件为观察终点,观察ACS组、SAP组和ACS患者心血管死亡(死亡组)、心血管事件发生(事件组)与心血管事件未发生(无事件组)患者的两次血浆Nt-proBNP、CRP浓度差异。结果①ACS组两次Nt-proBNP、CRP测值均显著高于SAP组与对照组(P<0.01);SAP组Nt-proBNP、CRP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②死亡组、事件组第二次Nt-proBNP、CRP测值显著高于第一次测值(P<0.01)。结论 ACS急性期Nt-proBNP、CRP浓度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胸痛患者162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临床资料分为uA组、AMI组、SA组、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进行BNP、hs-CRP测定。结果①ACS组患者BNP和hs—CRP水平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BNP和hs-CRP水平均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BNP和hs-CRP水平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ACS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Gemini积分存在正相关(r=0.69、0.74,P〈O.05)。结论BNP和hs—CRP可作为临床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例老年ACS患者,测定血清hs-CRP和NT-pro BNP水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以hs-CRP=10 mg/L为截断值,将ACS患者分为高hs-CRP组和低hs-CRP组;以NT-pro BNP=610 ng/L为截断值,将ACS患者分为高NT-pro BNP组和低NT-pro BNP组。分析hs-CRP和NT-pro BNP对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NT-pro BNP水平分别为(26.43±16.75)mg/L、(1 642.23±214.32)ng/ml。hs-CRP和NT-pro BNP预测ACS患者复合终点事件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21和0.705。高hs-CRP组和低hs-CRP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NT-pro BNP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低NT-pro BNP组(P<0.05),高NTpro BNP组糖尿病史比例明显高于低NT-pro BNP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高hs-CRP组随访3、6、12个月心肌梗死(MI)和冠心病(CHD)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hs-CRP组(均P<0.05)。高NTpro BNP组随访3、6、12个月MI、心力衰竭(HF)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NT-pro BNP组(均P<0.05)。结论血清hs-CRP和NT-pro BNP对老年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①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ACS患者、20例OMI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hsCRP和cTnI含量.②以hsCRP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cTnI、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R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①ACS组的hsCRP、cTnI均高于OMI组和对照组(P<0.05);OMI组的hsCRP、cTnI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hsCRP作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式为:hsCRP=-3.362 0.02446X7 1.097X9(X7为cTnI,X9为CHO,X7、X9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sCRP水平和cTnI、CHO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表达及意义。方法老年ACS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为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肝肾功能、血脂、炎性指标,并探讨hs-CRP与ACS患者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TG)(t=3.748,P0.01)、总胆固醇(TC)(t=7.508,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s-CRP(t=7.639,P0.01)、白细胞介素(IL)-6(t=3.344,P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与ACS患者病情诊断(t=2.599,P=0.013)、病变程度(t=4.191,P0.01)、Gensini积分(t=4.744,P0.01)均有相关性。结论血清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老年患者ACS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ACS患者12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40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40例;同期正常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用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评分表示,于入院第2天抽血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各组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各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MI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STEMI组和UAP组(P<0.01);NSTEMI组与UAP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Gensini评分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判断ACS的严重程度,对其诊治及指导早期行有创检查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氮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1-7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及ELISA法分别测定46例ACS患者,其中25名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21名急性心肌梗死(AMI)及18名健康人血浆中Nt-proBNP,cTnT,CK,CK-MB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ACS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124.58±101.1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2.29±6.02)(P<0.01);(2)AMI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205.39±99.62)明显高于UA组(56.71±19.82)(P<0.01);(3)ACS患者中,血浆Nt-proBNP与cTnT水平呈正相关(r=0.511,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cTnT水平呈正相关,Nt-proBNP可能是能够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68例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4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的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结果 ACS组血浆BNP水平和hsCRP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多支血管病变患者BNP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者.在ACS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LVEF<50%)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正常(LVEF≥50%)的患者(P<0.01).ACS组血浆BNP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387,P<0.01).结论 血浆BNP和hsCRP水平在ACS患者中显著升高,血浆BNP的升高水平与LVEF异常明显相关.检测血浆BNP和hsCRP水平对ACS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远期预测价值。方法:将85例发病24h以内的ACS患者,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3组。所有病例既往均无明显心功能不全。于入院即刻、24h及1周测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7~10d查超声心动图,记录随访1年的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住院率。结果:所有ACS患者的NT-proBNP峰值均高于正常,高峰见于入院24h。随访中病死率、所有心血管事件住院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率分别为5.9%、17.6%、和1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恶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及NT-proBNP峰值是远期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危险因子,而后两者又是心力衰竭事件的预测因子。结论:NT-proBNP峰值是ACS的独立危险因子,它对ACS的远期预测价值可能要优于hs-CR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联合检测在诊断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141例(ACS组),冠心病(HD)患者(除外ACS)110例(CHD组),健康体检者150例(健康对照组),其中ACS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57例(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84例(AMI组),分别进行血清Mb、c Tn I、CK、CK-MB和hs-CRP检测。结果 ACS患者血清Mb、c Tn I、CK-MB和hs-CRP检测值均高于CHD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AMI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高于UA组、CH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Mb、c Tn I、CK-MB和hs-CRP联合检测对ACS诊断的阳性率高于只检测其中任意一种指标或两种指标。结论 ACS患者血清Mb、c Tn I、CK-MB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Mb、c Tn I、CK-MB和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ACS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金铮  崔连群 《山东医药》2009,49(9):107-108
炎症机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其并发症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炎症因子能否提供预测心血管危险的新方法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热休克蛋白6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等,而以hsCRP的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12.
王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59-1960
冠心病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起重要促进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蛋白,对炎症发展起关键的介导作用,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高表达。脑利钠肽(BNP)主要来源于心房,其可能对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猝死。其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脂质沉积、斑块破裂,此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炎症反应可能在AC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急性时相反应物CRP是ACS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并对其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hs-CRP作为炎症标志物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ACS中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脑钠肽(BNP)、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疾病的相关性、危险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近1年我院心内科以诊断为ACS而收入院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1例为实验组,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为对照组;另42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组,对3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肽素以及血清hs-CR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以及左主干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BNP,和肽素,hs-CRP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CS患者BNP及和肽素水平,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左主干病变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CS患者BNP、和肽素和hs-CRP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36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31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71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34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NT-proBNP、hs-CRP、CK-MB及cTnI并进行分析。结果 ACS综合征组血浆NT-proBNP、hs-CRP、CK-MB和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且由对照组、UAP组、NSTEMI组及STEMI组依次呈现增高趋势,各组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NT-proBNP与hs-CRP存在正相关(r=0.553,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联合检测可作为传统的心肌酶谱检测的补充,对评价ACS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潘秀贤  蔡焕荣  李兵 《内科》2010,5(1):16-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的100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及hs-CRP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及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SA、UA、AMI患者的全血黏度及hs-CRP由SA、UA到AMI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hs-CRP检测对ACS患者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血浆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血浆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和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58例ACS和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血浆BNP和CRP水平;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1)。ACS组血浆BNP水平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582,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BNP和CRP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廉琦  张荣林 《心脏杂志》2010,22(2):289-292
现已明确,轻度慢性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炎症敏感标记物之一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其对于ACS的诊断及预测价值已受到广泛重视,被认为是该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知降低其水平有可能对该病的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而且对于hs-CRP水平偏高的正常人群,有可能预防首次冠脉事件的发生,但这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证明。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CH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包括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心肌梗死是病变的严重阶段,近来相关研究显示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中出现明显的蛋白变化,对病变进展也有重要作用,而肌钙蛋白是一组肌钙蛋白复合物中的多肽,在心肌病变的进展中有重要作用〔1,2〕。超敏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冠脉病变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48例冠脉病变患者,按照确诊分为:AMI组,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共51例;UAP组,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共48例;NSTEMI组,诊断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共49例。以正常体检患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静脉血NT—proBNP、hs—CRP、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的差异。随访3个月,观察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NT—proBNP[(162.3±27.6)mg/L]和hs—CRP[(17.2±3.5)mg/L]值最大,对照组最小,分别为NT—proBNP(44.1±6.8)mg/L,hs—CRP(3.9±0.8)mg/L(P〈0.05),UAP组的NT—proBNP和hs—CRP与NSTEMI组比较[NT—proBNP[(85.5±11.8)mg/L比(101.7±32.2)mg/L,hs—CRP(8.4±1.5)mg/L比(14.3±2.3)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hs—CRP浓度与3个月内的MACE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3和0.036。结论NT—proBNP与hs—CRP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冠脉病变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