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析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关于温病的治疗禁忌。即:温热病治疗三禁,湿温初起治疗三禁,温病斑疹治疗三禁,温病诸方治疗三禁,并指出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焦某某 ,男 ,2 4岁 ,干部。因右侧腰骶部疼痛 ,转侧困难 1周 ,于 1996年 8月 2 4日入院治疗。患者 5天前曾于某院诊断为骶髂关节炎 ,予以痛点封闭治疗 ,效果不明显 ,遂来我院。无过敏、外伤史。查体 :T37.5℃ ,P80次 /min ,R2 0次 /min ,BP13/ 9kpa神清 ,双眼结膜无发红、疼痛 ,腰椎棘突无压痛。右侧骶髂关节处压痛明显 ;腰活动受限 ;双膝双髋屈曲试验 (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骨盆平片示正常。腰椎正侧位片示 :腰骶间隙略窄 ,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RBC4 .6× 10 12 /L ,WBC1.1×10 9/L BH140 g/L…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少阴病的病机要点为心肾虚衰,水火不交。因此,对少阴病的治疗切忌攻逐伐本、耗伤正气诸法。特别是应慎用汗、吐、下三法。文章对此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陈佳  于斌  徐云生  陈孝银 《新中医》2014,46(7):245-246
<正>湿热咳嗽是感受湿热邪气,肺失宣肃引起的咳嗽,此类咳嗽其病程可缠绵数周至数月,常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岭南地处南方,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对湿热咳嗽的产生影响很大。笔者通过对岭南地区湿热咳嗽形成因素、辨证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岭南湿热咳嗽论治特点。1岭南湿热咳嗽的病因病机湿热咳嗽的发生,主要与外感湿邪和体质因素有关。岭南地处我国的南端,北以五岭为屏障,南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又由于长年受偏东或偏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炎热  相似文献   

5.
6.
清代名医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是以三焦为经,卫气营血为纬,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温病辨证体系,并使温病的证治内容更加充实,使后学者有规矩可循,为一部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温病专著.吴氏在书中有"温病忌汗、斑疹治禁、淡渗之禁、苦寒之禁、数下亡阴之戒"等告诫,笔者今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痹证临床常见,中医辨治有一定优势。王焕禄教授论治痹证,强调湿热痹证临床多见,辨证注重病变局部切诊,治疗强调清利通络,处方善用虫药,治疗讲求阶段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湿热崩漏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延昭 《新中医》1992,24(6):13-14
湿热崩漏临床并非鲜见,笔者略有所得,现结合病例,浅述如下: 一、病因病机病因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因多因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致脾失健运,温自内生,湿邪下注,蕴而化热;或情志所伤,肝气郁滞,肝郁乘脾,脾运失常,湿邪停聚,湿浊下注,稽而化热;或气郁化火,过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蕴结肝胆,肝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的“痹证”是指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弱,内生痰浊、瘀血或热毒,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等部位疼痛、重着、麻木、酸楚、肿胀、僵直、变形及活动受限或累及脏腑为主要特征的一大类疾病,又称类风湿性关节炎(RA)。现将痹证的治则治法研究概  相似文献   

10.
湿热相兼乃阴邪中之阳邪,氤氲黏腻,传变缓慢,病程绵长,且在其传变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矛盾表现,最易蒙上流下而阻滞气机。然肺主一身之气化,立"开上郁,从肺论治"之法以治湿热。其中三仁汤在临床治疗湿热中得到广泛应用,体现了湿热治肺理论。  相似文献   

11.
湿热类温病辨治纲要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热类温病辨治纲要新探戴春福(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003)关键词湿热类温病辨治纲要对湿热类温病的辨证纲领,一般多以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的三焦辨证为准则,治疗上结合薛生白《湿热病篇》所论为法度。然此两书所论之病机和治法两方面仍嫌其不够明确和全面。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湿热辨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体分为湿热内阻伴气阴两伤、湿热内阻伴阴津亏虚、湿热内阻伴气机不畅三型论治.  相似文献   

13.
14.
王晖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载,在研究中医体质学说方面经验独到,认为治病不忘体质,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兹介绍王师辨治阴虚湿热体质病证的经验. 1 病因病机 王师认为,所谓阴虚湿热体质,是指患者具有阴液亏损的潜在病理,又存在湿热蕴盛的外在病症,既矛盾对立又同存一体.其成因可有以下五种情况:一是过食肥甘厚味,摄入多而运动少,水谷精微过度积累,蓄积体内则为湿邪,湿邪郁久化热,热盛久又必伤及阴液,故易为阴虚湿热;二是工作紧张,精神压力过大,五志过极而化火伤阴,复因饮食助湿,久而形成阴虚湿热体质;三是人体气血循环是一个天人相应的过程,白天卫气行于阳经,卫外而为固;夜间卫气行于阴经及五脏,人则卧床休息,睡眠是一个养阴的过程,睡眠时间短,故阴分易伤,又因饮食伤脾生湿,而形成阴虚湿热体质;四是房事不节,纵欲伤精而为阴虚火旺,再因饮食失节,湿困脾胃而成阴虚湿热体质;五是可因感受湿热毒邪伤阴,也可由湿热误治伤阴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杂合以治”法干预湿热体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湿热体质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常规给予加减连朴饮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刮痧、针刺、刺络拔罐、体质护理、体质科普等多种方法“杂合以治”。70d后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判定,统计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症状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面垢油光、舌苔黄腻、口苦异味、身重困倦、小便短赤症状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杂合以治”法可以显著改善湿热体质人群的临床症状,对湿热体质人群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薛生白是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对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湿热病篇》是对湿热病邪致病的系统论述。由于湿热病邪为湿邪与热邪相合而成,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的轻重不同对湿热病的症状与用药均会产生影响,而薛氏对湿热的轻重关系把握很严谨,对产生的病证特点和用药配伍均有不同阐述。本文将《湿热病篇》中涉及湿热轻重不同致病的条文进行选取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药内外合用治湿热血瘀型温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湿热痢治不彻底或偶有误治,除导致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外,变生其他病证者更为临床所屡见。残留肠道之湿热毒素,经一段时间的滋生,循经络而弥漫全身,侵犯各个部位,或上或下,或脏或腑,而发生不同的证候。因其在脓血便消除数日后发病,多不易引起重视,究其因,仍为湿热病邪所累。笔者仅就临床所治数案做一简介,并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0.
浅谈痹证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指外邪侵袭于肌表、经络、关节 ,气血运行不畅 ,引起肢体、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的一类病证。涉及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 ,临床应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浅淡体会如下。1 病因病机痹证的发生主要由于正气不足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内因是痹证发生的基础 ,素体虚弱、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①风寒湿外袭。由于正气不足 ,风寒湿三气乘虚内袭 ,气血为之凝滞 ,久而成痹 ,风胜者为行痹 ,寒胜者为痛痹 ,湿胜者为着痹。②邪留化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