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医疗事故概念的重新界定具有重大意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之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与原来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本办法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1)明确规定医疗事故的客观后果为“人身损害事故”,…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与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 ,同时又突出了医疗事故预防为主的原则。一、医疗事故的成因《条例》第二条明确指出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由此可见医疗事故的构成因素有以下几点 :1.主体行为的违法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医疗事故的主体 ,医疗事故是主体在其合法的医疗活动中发生…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原因 ,相关立法的匮乏给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解决造成了诸多困难 ,主要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亦已很难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步伐。下面浅谈医疗事故赔偿责任中的几个问题。1 医疗事故范围的界定确定医疗事故是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前提 ,因此 ,医疗事故的范围界定非常重要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 :“医疗事故 ,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 ,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 ,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也就是说 ,只有符合了《办法》所规定的严格限定条件的医疗事故 ,责任…  相似文献   

4.
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工作是医疗单位的生命线 ,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 0 0 2年9月 1日施行以来 ,这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期下 ,如何提高医疗质量 ,确保医疗安全 ,主动适应《条例》的要求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1 《条例》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不同点《条例》共 7章 6 3条 ,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较 ,有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如下 :1.1 界定了医疗事故的内涵与外延 《条例》对医疗事故的概念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5.
建立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由于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致使医疗事故发生时,一系列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这是必须通过立法来做出规定的。2002年4月4日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对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来说,对医疗事故的规定作了一些改进,但也有不足之处。医疗事故侵害了病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医方应承担侵权责任,依据《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2002年4月4日发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废止了1987年6月29日发布、已经实施了15年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新《条例》在医疗事故处理上的5个新进展熏与原《办法》相比,新《条例》在医疗事故概念界定、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患者权利保护、损害赔偿标准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等5个方面,有了新进展。1扩展了医疗事故的外延新《条例》对医疗事故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使医疗事故的外延有了很大扩展。主要表现在:1.1医疗事故概念界定扩大了医疗事故的范围原《办法》第2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在…  相似文献   

7.
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 0 2年 4月 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以及2 0 0 2年 9月 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为依法行医 ,保护病人、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和《条例》从不同的角度明确了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的义务。现就医疗侵权举证责任进行讨论。一、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关于医疗侵权诉讼 ,世界各国一般都是原告 (病人 )承担医疗侵权证明责任 ,病人证明医师存在诊疗过失、病人受到损害、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1] 。由于种种原因 ,和其它诉讼相比 ,医疗过失诉…  相似文献   

8.
强化和提升医师的注意义务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四条医疗过失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司法解释》(简称《解释》)的施行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条例》的具体内容上看 ,《条例》较多地规定了医疗事故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 ,而《解释》则是专门规定医疗事故纠纷民事诉讼程序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因此 ,无论是《条例》还是《解释》 ,对于在医疗活动中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对患者承担何种注意义务 ,如何自觉有效地预防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 ,则规定很少。对此 ,…  相似文献   

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 ,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不仅关系到与医疗事故纠纷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 ,关系到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组织鉴定、处理与监督、赔偿和医患双方 ,而且关系到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条例》 ,贯彻执行《条例》 ,努力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 修订《条例》的现实意义1.1 修订《条例》的必要性现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在解决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 ,确认医疗机构的行政责任及对患者…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及双方相关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诊疗行为所致的后果存有不同看法,引起争议并诉诸法定程序解决的事件。也就是说患者及家属就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的最终医疗结果不能接受,由此而产生纠纷。据调查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9月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与《条例》实施前相比,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1.
闻菊芸 《现代医院》2007,7(10):132-133
<正>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取代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同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第四条之八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对于  相似文献   

12.
冯济富 《职业与健康》2003,19(3):100-10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4条第8款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规定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规定》施行前基础上,形成举证责任倒置。是立法进步的体现,是依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体现,而且更符合  相似文献   

1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的关键程序之一。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和定责的把握是卫生行政部门确定赔偿数额的基础,对责任人的认定,又是对责任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作为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做出行政处理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遇到一些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医疗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大众媒体频频报道,法律对其进一步的规范调整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然而面对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局面,1987年颁布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简称《办法》)已不能满足“正确处理医疗事故,平等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有效调整医疗事故处理秩序,2002年4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本文对新的《条例》与原有《办法》改革与完善之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吸收、总结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十几年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办法》作了许多重大的修改 :《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主体与范围 ,提出了防范医疗事故的一些重要措施 ,授权医学会独立担纲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赋予了患者更多的权利 ,规定医疗事故民事责任争议可以“私了” ,制定了更为规范的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等。《条例》作出的这些新规定必将使医疗事故得以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公平、合理地解决。认真学习、把握《条例》的这些新规定 ,很好地透视《条例》的立法宗旨与原则 ,必将极大地提高学习、宣传《条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更好地推进《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配套了《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标志着病案已经不仅仪是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料,也是伤残评定、医疗保险及医疗纠纷和事故评定的重要法律依据。《条例》与过去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比较就是部分病历司以向病人公开。因此,病案书写者和管理者对新形势应  相似文献   

17.
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 ,正如其总则第一条中所阐述的 ,是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 ,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维护医疗秩序 ,保障医疗安全 ,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从中不难看出《条例》的两个基本着眼点 ,即患者安全 (patientsafety)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安全 (safetyofhospitalanditsmedicalstaffs)。深入理解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解决在学习、贯彻《条例》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解和疑虑。在此我们以《条例》的两个基本点为线索 ,阐述“自卫…  相似文献   

18.
袁柏君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11):564-56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已由国务院于2 0 0 2年 4月 4日颁布 ,并在当年 9月 1日实施。伴随《条例》执行 ,卫生部先后又颁布了配套文件。充分认识实施《条例》和配套文件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 ,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每位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对正确处理医疗事故 ,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障医疗安全 ,规范医疗行为 ,转变医疗服务观念 ,促进医疗科学发展和从源头上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医疗机构需要认真研讨的课题。1 充分认识《条例》和配套文件的深刻…  相似文献   

19.
依法管理病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 ,将医院对病历的保存与管理推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重要位置 ,为此卫生部配套出台了《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事故处理条例》和《管理规定》中对病案管理提出了病历资料书写、保管、复印、封存及相关证据保存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它明确了管理人员应尽的服务义务 ,规范了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 ,使之有法可依。病案在现阶段的作用1 何谓病历 病历是指患者在医院中进行各种诊疗过程中所有医疗文书资料 ,包括医务人员对病情发生、发展、转归的分析、医疗资源的使用和费用支付情况的客观原始记录 ,是经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20.
论"手术公证"的法律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中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与一般的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正相反,因而被称为“举证责任倒置”。加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责任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