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增敏作用,评价其近期疗效及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6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放射增敏组34例行根治性放疗,直线加速器进行盆腔对穿外照射,5次/周,DT2Gy/次,剂量达DT28Gy/14次时体中线挡铅3~4cm,变为前后四野照射,外照射总剂量为50Gy/25次,腔内治疗总剂量DT30~36Gy/5~6次,并在每周一、三、五放疗前静脉滴注增敏药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对照组32例行单纯根治性放疗,两组放疗方案相同。结果增敏组肿瘤完全消退率达91.2%,单放组肿瘤完全消退率达71.9%,增敏组优于对照组(〈0.05)。3年生存率增敏组为77.4%,而对照组为53%,增敏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可以使肿瘤消退加速,不增加毒副反应,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疗增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副作用。方法将62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增敏组:将甘氨双唑钠800mg/m2的剂量,30min内静脉滴注后于1~3h内行常规放疗,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共21次。对照组:6MV X线常规外照射,鼻咽癌原发灶DT 68~70Gy/7周,颈转移灶DT64~66Gy/6.5~7周。计算肿瘤部分缓解(PR)剂量和完全缓解(CR)剂量,并观察副作用。结果鼻咽癌原发灶和颈转移灶达CR时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32和1.31。增敏组和对照组鼻咽癌原发灶CR分别为90.32%(28/31)、67.74%(21/31),P<0.05;颈淋巴结转移灶CR分别为80.65%(25/31)、58.07%(18/31),P<0.05。增敏组达到PR和CR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主要副作用为粘膜、皮肤反应,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鼻咽癌原发灶及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放疗敏感性,提高鼻咽癌近期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能否降低放疗总剂量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疗增敏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思辉 《广西医学》2008,30(1):27-28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疗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48例经病理确诊鼻咽癌进行随机分为放射增敏组(放疗加用CMNa)和对照组(单独放疗).两组放疗方法完全相同,采取先面颌联合野 下颈锁上常规前切野36 Gy后避脊髓电子线补量,50 Gy再改为耳前野 全颈锁上常规前切野 电子线补量颈野.鼻咽部DT 68~74 Gy,34~37次,6~7周;颈部转移淋巴结DT 66~70 Gy,33~35次,6~7周;颈部预防量DT 56 Gy,28次,5~6周.增敏组在放疗前0.5 h静滴完CMNa 800 mg/m2,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单放组则单纯常规放疗,放射野同增敏组.结果 增敏组和放疗组原发病灶CR率分别为83.3%、54.2%(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灶CR率分别为78.2%、45.8%(P<0.05).鼻咽癌原发病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缓解时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7和1.14.结论 CMNa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增加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放射增敏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疗中增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增敏效果、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8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放疗基础上加用甘氨双唑钠(CMNa),每次800mg/(m2·次)放入100mL生理盐水中溶解,30min内经静脉滴注完,在60min内行放射治疗,每周1、3、5用药,至放疗结束止。结果两组患者在放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CR+PR)93.34%,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术后放疗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接受,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甘氨双唑钠对食道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评价甘氨双唑钠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各期食道癌病人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病人放疗同时静脉注射甘氨双唑钠1250mg/次,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6周或7周,分别进行CT或X线拍片以观察疗效。放疗中每周测血常规及观察各种不良反应,每3周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结果A组的CR率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提示甘氨双唑钠对食道癌的放射治疗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在临床推荐的使用剂量范围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甘氨双唑钠(CMNa)与顺铂(DDP)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增敏作用和副作用.方法:首程治疗6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DDP组及CMNa组,用药方法:CMNa每次按800 mg/m2给药,用100 ml生理盐水溶解后,于30 min内静脉滴注,60 min内进行常规放射治疗.每周一、三、五用药,至常规放射治疗结束为止.DDP每次10 mg,用250 ml生理盐水溶解后,第1,第2周,1次/d,第5周重复.照射方法:先制作面模固定,在模拟机下设面颈联合野放疗DT 36 Gy/18次/3.5周,后改设耳前野和鼻前野(或耳后野)放疗总量至DT 68~72 Gy/34~36次/6.5~7周.结果:CMNa增敏作用与DDP增敏作用P>0.05无明显差异,但CMNa组消化道反应小,对血常规及肝功能影响不明显P<0.01.结论:CMNa及DDP均具有放射治疗增敏作用,二者无明显差异,而CMNa组副作用更少.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孔飞  蔡白振 《海南医学》2011,(18):100-102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甘氨双唑钠增敏组)、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各29例。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剂量相同,观察组加用甘氨双唑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缓解率为75.86%;对照组缓解率为48.28%。放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缓解率为89.66%;对照组缓解率为62.07%。结论甘氨双唑钠可提高鼻咽癌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的放射治疗增敏剂,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甘氨双唑钠对食管鳞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平阴县中医医院肿瘤科确诊食管癌鳞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治疗,放疗总剂量60 Gy/7周,观察组在常规放疗同时使用甘氨双唑钠,每2 d使用1次,用药3次/周,用药到放射治疗过程结束。放疗中检测患者血常规并观察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2例,病情恶化1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8例,病情恶化2例,总有效率66.66%;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氨双唑对食管鳞癌放疗增敏作用确切,且治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应用于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经评估不能手术且无法耐受化疗有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50例,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三维适形放疗方法,总量为60Gy ,2Gy/次,5次/周;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量为60Gy ,2Gy/次,5次/周,同期采用甘氨双唑钠增敏:甘氨双唑钠800mg/m2,3次/周,周一、周三及周五给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中无Ⅱ级以上的肝肾毒性。观察组与对照组Ⅲ级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有12%(3/25)、8%(2/25),未发现Ⅲ级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及Ⅰ级以上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同期骨髓毒性最高为Ⅱ级,红系、粒系、巨系Ⅱ级毒性分别为24%(6/25)、20%(5/25),16%(4/25)、12%(3/25),4%(1/25)、4%(1/2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评价显效(CR+PR)80%(20/25)、52%(13/25),稳定20%(5/25)、48%(12/25);治疗后3个月评价显效(CR+ PR)72%(18/25)、48%(12/25),稳定16%(4/25)、24%(6/25),进展12%(3/25)、28%(7/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评估不能手术且无法耐受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甘氨双唑钠增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朱蓉  唐世芳  李彩云  方敏 《安徽医学》2010,31(8):995-996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对62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增敏组为放疗同时加甘氨双唑钠(CMNa)800mg/m2,给药后30-60min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为单纯放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增敏组(CR+PR)率93.5%,对照组(CR+PR)率74.2%,增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有放射增敏作用,不良反应并未增加,但在使用甘氨双唑钠过程中要重视用药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达到甘氨双唑钠放射增敏的有效作用,使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汉防己甲素配合放射线增敏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用于鼻咽癌放疗的增敏作用及其毒副反应。方法:11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服用汉防己甲素,每次40mg,每天3次,直至放疗结束,放疗采用6MV-X线常规分割外放射治疗,鼻咽部DT66~72Gy/33~36F/6~7w,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治疗量DT60~66Gy/30~33F/6~7W。对照组单纯放疗,其设野和剂量均同治疗组。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部MRI复查评价疗效,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69.6%,治疗组近期疗效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期间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口干、咽痛和消化道反应等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中汉防己甲素是一种理想的放射增敏剂,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周路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5-16,51
目的 探讨肿瘤乏氧细胞增敏剂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局部复发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鼻咽癌首程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试验组(放疗+甘氨双唑钠),比较两组疗效和放射性损伤程度.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1年生存率和1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在放射性损伤程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甘氨双唑钠可增强鼻咽癌局部复发灶放射治疗敏感性,同时不增加放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T3~4N2~3MO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60Co或6~8 MV的X线加速器进行常规放疗,鼻咽DT:70~78 Gy,颈部阳性淋巴结DT:60~68 Gy,颈部预防照射DT:50~54 Gy,每周5次.每次2Gy,并配合DDP 20 mg/m2每周单药化疗,其中研究组同期配合甘氨双唑钠800 mg/m2放疗前1 h静脉滴注,每周3次.结果 治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个月,两组的有效率(CR+PR)均为100%,但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和研究组的肿瘤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3.33%和73.33%(X2=4.32,P=0.038);两组的毒副反应相似.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肿瘤消退速度及消退率,其急性毒副反应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研究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治疗,放疗总剂量65 cGy/7周,观察组在常规放疗同时使用甘氨双唑钠增敏,每2天使用1次,每周用药3次,连续用药到放射治疗结束。放疗中每周检测患者血常规并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3例,稳定15例,病情恶化2例,总有效率71.67%;观察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37例,稳定5例,病情恶化1例,总有效率90.00%。2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放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氨双唑对食管癌放疗增敏效果明显,且治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希美钠(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普通组各30例。两组放射治疗方法、程式和剂量相同。普通组30例病例进行常规放疗治疗,增敏组30例采取希美钠联合放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增敏放疗组完全缓解22例(73.3%),普通放疗组完全缓解12例(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4.34,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增敏放疗组近期疗效优于普通放疗组,且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苏晶  曲雅勤    飞等 《吉林医学》2014,(4):781-782
目的:探讨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对于头颈部实体肿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头颈部实体肿瘤患者15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放疗加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单纯放疗)。试验组患者放疗前使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800 mg/m2,给药后1 h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行单纯放疗。放疗中每周查血常规及观察各种不良反应。放疗前、放疗中第4周和放疗结束,分别进行头颈部增强CT、鼻咽镜或喉镜、肝、肾功能检查,且每周检查血常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CR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对头颈部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有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其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疗中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疗中增敏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0年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期放化疗+CMNa)和对照组(同期放化疗)各45例。2组患者均予以放化疗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同期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同期放射治疗及化疗基础上予以甘氨双唑钠(CMNa)每次800mg/m~2/次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溶解,30min内经静脉滴注完,在60min内行放射治疗,3次/周,至放疗结束止。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率为80.00%(36/45)、CR率为62.22%(28/45),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率为60.00%(27/45)、CR率37.78%(17/45),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同期放化疗基础上使用甘氨双唑钠过程中未见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疗中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CMNa)配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常规放疗组(对照组),常规放疗组采用目前标准放疗方案,增敏组应用甘氨双唑钠配合放疗,外照射同常规放疗组。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增敏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的放射敏感性,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甘氨双唑钠是肿瘤放疗增敏剂,Ⅱ期临床试验近期结果显示对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的放疗有增敏作用,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作用是笔者观察的目的。方法将56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按双盲抽签法随机分2组: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增敏组先用甘氨双唑钠800mg/m^2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并在30min内静脉滴注完,30min内进行放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3.0g静脉滴注。结果评价放疗前后的疗效,发现增敏组和对照组有明显区别。结论甘氨双唑钠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有一定近期疗效,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甘氨双唑钠(CMN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放射增敏作用和毒副作用. 方法 经细胞学和病理证实的Ⅲ期NSCLC病人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16例和对照组(B组)16例,B组采用西门子电子直线加速器,上海拓能公司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设备,2Gy/次,5次/周, DT40-44 Gy后缩野局部加量21 Gy,3 Gy/天/次,5次/周,计划照射剂量61-65 Gy.A组采用以上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同时使用CMNA800mg/m2,用10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溶解,于30分钟内完成静脉点滴,病人无不良反应,于60分钟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每周一、三、五用药至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束.定时检测疗效和监视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CMN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明显提高了NSCLC的近期疗效,且安全,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