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系统全面地整理和总结古今中医内科学术成就和经验,充分反映当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进展,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组织全国中医内科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中医内科全书》。本书在内容和体例上力求反映出中医内科的时代特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临床上注重实用性,以临床疗效为核心,内容注重系统、完整。本书上篇以中医病症为主体,下篇收载中医有独特疗效的西医病种,全书共收病种300百余种,是一部可供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人员的参考书。为了提高本书质量,特将部分样稿在一些中医杂志上刊出,以征求国内外同道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呼吸衰竭临证治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特别是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于咳喘、肺胀的老年患者,又伴有嗜睡、神昏、谵语、昏迷等脑病症状,亦属“中医老年脑病”的研究范畴。笔者在多年中医急症、呼吸科急症工作中,体会到中医药治疗在抢救本病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故不揣简陋,陈述如下,以求与同道商讨。中医证治枢要一、呼吸衰竭以痰浊、瘀血、毒邪为实,以肺、脾、肾三脏亏损为虚,急以邪实,缓以本虚,  相似文献   

4.
辨证治疗慢性呼吸衰竭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华 《浙江中医杂志》1996,31(10):449-450
辨证治疗慢性呼吸衰竭31例225002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薛华慢性呼吸衰竭尤其是在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呼吸衰竭急性失代偿时,是内科危重患者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属于中医学的喘、痉、厥、脱等危急重证范畴。笔者自1991~1995年来,采用...  相似文献   

5.
1.5忌方大量大药物杂投由于肝肾功能在老年期逐年下降,而无论中药西药,均要通过肝脏“加工”,肾脏排泄,过量已处方庞杂者,易加重肝脏负担,肾脏排泄缓慢,易致药物在体内蓄积,造成毒副反应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且多因动脉硬化,心脏供血不足,附子类药即使应用,亦不宜常用,或少量间断应用,否则易增加心脏毒性,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坏死麻黄易致血管剧烈收缩,使心率增加,并易使老年人脑血管破裂出血;鹿茸可使一些阴虚体质者出现牙龈活动出血.总之,药物切忌杂投,用药必须对症,且要考虑久用的副作用.老年用药应份儿童,…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3.传统中医中药治癌的思路3.1中医理论对肿瘤的认识传统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历史悠久,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肿瘤有“除积之要,知在攻补之益”的论述.可见,中医理论对于肿瘤治疗强调扶正祛邪的辨证施治.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扶正祛邪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和恢复机体神经-体液调节,增强免疫功能借以杀死体内的恶性肿瘤细胞手术、放疗、化疗虽都是祛邪抗癌的有效手段,但着眼于消灭癌性病灶,势必会造成机体气血耗伤、脏腑功能紊乱失调.相反,中医着眼于整体,在祛邪抗癌的同时给予扶正培本以达到攻补兼施.3.2抗癌中草…  相似文献   

7.
呼吸衰竭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云  刘慧  林嬿钊 《中医研究》2005,18(2):51-53
呼吸衰竭是内科常见的急、重证之一,文献报道死亡率为10%~60%,其预后与能否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过去主要是以西医方法进行抢救治疗,目前随着中医急症抢救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医也逐渐参与了呼吸衰竭的抢救治疗.临床不少医者按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防治呼吸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单纯采用中医药诊治呼吸衰竭的文献报道尚未见到,仅见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Ⅰ型呼吸衰竭(以下简称Ⅰ型呼衰)最多见于现代医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及肺性脑病等疾病过程中,属中医“喘证”、“肺胀”、“饮证”、“心悸”、“水肿”等多种危重症范畴,常表现为喘、厥、痉、闭、脱等特点.既往主要以西医方法进行抢救治疗,随着中医急症阵地的不断扩大和抢救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医者按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不断探索诊治本症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单纯采用中医药诊治Ⅰ型呼衰的文献报道尚未见到,在诸多文献中仅见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的报道.现就我们近几年掌握的资料,归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口服中成药在外治中的应用广泛 ,在前几期已报道许多 ,现仅就临床中有实用价值的口服中成药 ,最后报道如下。1 附桂理中丸治疗虚寒性胃脘痛 取附桂理中丸一粒 ,稍烘令软 ,再将其捏成 5cm× 5cm× 5cm薄饼 ,于中脘、关元穴各置药饼1个 ,外用 1 0cm× 1 0cm胶布或关节止痛膏固定。每日一换 ,1 0d为一疗程。治疗脾胃虚寒 ,胃痛绵绵 ,空腹为甚 ,手足不温 ,大便多溏的胃脘痛。总有效率为 91 6%。与内服组 (口服黄芪建中汤 )对照 ,二组无显著差异。综合型 (采用口服黄芪建中汤 ,外敷附桂理中丸 )优于外敷组和口服组。附桂是治疗虚寒…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 1996年 6月~ 2000年 8月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慢性呼吸衰竭 28例,对呼吸衰竭的某些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入院患者,经血气分析检测,均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使用参麦注射液组 (下称治疗组 )28例和未使用参麦注射液组 (下称对照组 )26例。治疗组男性 19例,女性 9例;年龄 43~ 79岁;病程 10~ 34年。对照组男性 18例,女性 8例;年龄 36~ 77岁;病程 10~ 32年。 1.2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常规使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慢性呼吸衰竭是由支气管及长期的慢性肺部疾患,排除其它心脑血管所致的病证,是一较广泛常见危害人民群众健康较为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30例李维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为临床常见危重病症。笔者自1991年3月以来,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该病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对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消喘散治疗慢性呼吸衰竭30例哈尔滨市中医院王立军,俞力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一院温苹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吕德华在1992年至1995年间我们用消喘散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病人30例,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其中男15例,...  相似文献   

14.
慢性呼吸衰竭指在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上,呼吸功能障碍逐渐加重,致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所致的临床综合征。若虽有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但仍能坚持日常活动,称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一旦有呼吸道感染,加重呼吸功能负担,出现危重症状,称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祖国医学虽无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名,但据其临床表现似属“虚喘”范畴,其诊治散见于“喘证”、“痰饮”、“肺胀”、“水肿”、“闭证”、“脱证”等病证中。近年来,对慢性呼吸衰竭的中医诊治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综述于下。1 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5.
蒙定水 《山西中医》1999,15(4):12-13
以加味四君子汤配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66例,并以单纯常规治疗33例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好转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7.3%;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42.4%;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6.
调气消痰化法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通里攻下法在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肺心病在急性加重期常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往往伴有腹胀、纳呆、大便不通等严重肠道功能异常,甚至出现肠梗阻,这是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缘故。经云;“肺手太明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D,上肥,属肺。”“大胸手阳明之脉……下人缺盆,络肺,下隐,属大肠”以灵枢·经脉篇》)。《理满骄文》又回:“风寒人肺皆令人咳,肺既络大肠,又与大肠相表里,肺咳不已,往往大肠受之。”临床上见到化脓性扁桃体炎,除有恶寒、发热,常伴有咳嗽,如果出现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等肺热下移大肠的实热证候,用通里攻下法,以原隔散加减治…  相似文献   

18.
呼吸衰竭是导致内科危重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属于中医学喘证、闭证、脱证、心悸、水肿等疾病的范畴。其临床表现以喘、闷、厥、痉、闭、脱为特点。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改革及中医治疗急症研究的深入,对该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作者采用活血化痰开窍法对32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显效19例,占59.4%;有效9例,占28.1%,。无效4例,占12.5%; 有效率为87.5%,治疗前后患者PaO2,PaCO2,AaDO2,RI等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