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楠 《华西医学》2012,(1):54-57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1月121例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提示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且有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患者资料进行对照,以此评价经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121例术前经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胆固醇息肉62例(51.24%),炎性息肉27例(22.31%),腺瘤6例(4.96%),腺癌3例(2.48%),胆囊结石14例(11.57%),腺肌症3例(2.48%),囊壁腺体结构紊乱3例(2.48%),黏膜下层软结节3例(2.48%)。经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与手术后病理对比检查,其诊断符合率为78.51%(95/121),误诊率为21.49%(26/121)。结论经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预防胆囊癌前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结果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 68%、60. 00%、92. 00%;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团状、乳头状或桑葚状占比高于基底较宽、带蒂或基底狭窄息肉(P 0. 05);高回声占比高于稍高回声、等回声、强回声(P 0. 05);单发占比高于多发(P 0. 05)。结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8月常熟市海虞中心卫生院收治的68例PLG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PLG的诊断价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良性PLG正确率,观察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良性PLG声像图特征。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68例PLG患者中,良性PLG患者61例,经超声检查准确检出良性PLG患者60例。超声PLG的灵敏度85.71%(6/7),特异度98.36%(60/61),准确率97.06%(66/68)。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47)。病理结果显示61例良性PLG患者包含34例胆固醇息肉患者,19例炎性息肉患者,2例胆囊腺肌症,6例腺瘤性息肉,超声诊断1例腺瘤性息肉误诊,超声诊断各类型准确率98.36%(60/61)。61例良性PLG超声声像图显示34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就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包括病灶形态、回声表现、血流信号、病变直径;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灶血流状况。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10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恶性61例,良性46例;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恶性54例,良性53例;高频超声检出恶性51例,良性56例;联合诊断检出恶性63例,恶性44例;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高于两者单独检测,漏诊率低于两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应用于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最终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2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病理学检查确诊属于胆固醇息肉者79例,炎性息肉者25例,腺肌增生者17例,胆囊腺瘤者7例。超声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超声检查漏诊3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9%。通过应用彩超观察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回声、大小、部位、基底宽、单发、血流信号等特征,可以较为准确的帮助临床诊断分型,有助于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鉴别诊断及早期分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57例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胆囊癌病灶内探及彩色血流信号75%(3/4),46例胆囊息肉探及彩色血流信号26.1%(12/46),2例胆囊腺瘤和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均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良性病灶的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恶性病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鉴别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低频探头联合检查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胆固醇息肉6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6例.胆囊腺瘤4例,胆囊癌8例。以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病变为共同声像图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对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应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6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双侧乳腺检查,并采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对超声评价BI-RADS 3~5级的62例患者(共79个病灶)对照组织病理学分析不同BI-RADS分级乳腺病变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并探讨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关系.结果 79个病灶中,BI-RADS 3级29个,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22个(75.86%),恶性7个(24.14%);BI-RADS 4级23个,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3个(13.04%),恶性20个(86.96%);BI-RADS 5级27个,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为0(0),恶性27个(100%).应用BI-RADS分级标准进行评价,BI-RADS分级3~5级乳腺病灶在边缘、边界、后方回声、周围组织改变、钙化、病变内有无血管、血流阻力指数及有无特殊病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乳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应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奇琼 《临床医学》2020,40(2):47-4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肠套叠患儿。观察通过常规腹部X线检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确诊肠套叠患儿例数和图像显示情况,比较两种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80例患儿中,高频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呈现明显的"同心圆"及"假肾形",分别为44例(55. 00%)和55例(68. 75%);左侧腹部肠套叠7例(8. 75%),右侧腹部肠套叠73例(91. 2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漏诊1例,准确率为98. 75%(79/80),腹部X线片准确率为80. 00%(64/80),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片诊断(P 0. 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小儿肠套叠的灵敏度为97. 50%(78/80),特异性为96. 25%(77/80);腹部X线片诊断灵敏度为85. 00%(68/80),特异性为87. 50%(70/80)。结论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该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无辐射、无创伤,操作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696-697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子宫内膜息肉妇女。术前均给予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诊断资料。经阴道超声检查,共有62例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率为91.18%;有3例(4.41%)患者误诊,有3例(4.41%)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未血流信号分别为41例(60.29%)、20例(29.41%),SPV为10.0±3.6cm/s;RI为0.56±0.08。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中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操作相对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5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变组CDFI血流显示率83.33%(5/6),与良性病变组CDFI血流显示率16.00%(8/50)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恶性病变组CDFI血流分级多为Ⅱ~Ⅲ级,为80.00%(4/5),良性病变组CDFI血流分级多为0~Ⅰ级,为94.00%(47/50);若判定恶性病变指标为血流分级≥Ⅱ级,其灵敏度为80.00%(4/5),特异度为94.00%(47/50)。恶性病变组(早期胆囊癌组)与腺瘤组、腺肌增生症组、胆固醇性息肉组比较,RI及Vmax均见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胆囊病变的大小、部位、形态等,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特征,有助于胆囊病变的早期鉴别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肿块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于我院进行检查的90例乳腺肿块患者基本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二维超声检测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经手术病理诊断,90例患者中良性肿块57例,占比63.33%、恶性肿块33例,占比36.67%;(2)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二维超声检测准确率82.22%、敏感性69.70%、漏诊率30.30%、特异性89.47%、误诊率10.5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准确率96.67%、敏感性96.97%、漏诊率3.03%、特异性96.49%、误诊率3.51%;(3)彩色多普勒声检测的准确率以及敏感性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乳腺肿块多以低回声、边界清晰为主要表现,其中良性、恶性肿块在血流灌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上所有不同,所有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清晰,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对乳腺肿块患者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良性、恶性肿块检出准确率,且特异度高、敏感性强,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确定腹腔镜(或小切口)、胆道镜联合微创行保留胆囊切除息肉或取出结石手术方法禁忌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拟行微创保胆手术患者1476例,术前均常规进行肝脏、胆囊、胆管、胰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476例患者中1461例实施手术,其中行腹腔镜(或小切口)、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切除息肉和/或取出结石手术1185例;行胆囊切除手术27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诊断微创保胆手术适应证准确率为95.27%,禁忌证准确率为93.48%,总准确率为94.93%。15例未实施手术,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CT/MRI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在微创保胆手术术前充分显示患者胆囊及胆管情况,检出具有微创保胆手术禁忌证病例,以其简便、安全无害、准确性高而成为微创保胆手术术前必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在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乳腺结节分类在BI-RADS 4级及以上患者4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式的检查结果及其诊断价值。结果:在489例检查患者中,病理良性300例(61.35%),病理恶性189例(38.6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各结节类型符合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结节准确率为97.75%(478/489)、灵敏度为97.35%(184/189)、特异度为98.00%(294/300),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87.93%(430/489)、88.89%(168/189)、87.33%(262/300)(P <0.01)。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结节病变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能提升诊断准确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数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10例,将所有患者进行经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判定患者子宫内膜是否病变,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对比不同方式检查下子宫内膜病变符合率情况。结果经过检查,经阴道彩色多普乐超声检查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情况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高于经腹部超声结果,子宫内膜病变符合率也高于经腹部超声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的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较高,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从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与手术病理学确诊结果对比的准确率、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图像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肿块准确率98.31%,恶性肿块准确率85.7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图像表现中,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回声和后方衰竭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边缘、微钙化特征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在颈部血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颈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9例,所有患者均做颈脑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以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患者颈内血管病变情况;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的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结果与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相比较的准确率和敏感性、特异性、阴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99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共检测198支血管,正常68支(34.3%);病变血管130支[包括闭塞32支(16.2%)、重度狭窄98支(49.5%)];双侧狭窄34例(34.3%),单侧闭塞32例(32. 3%),单侧狭窄33例(33. 3%)。对比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为88. 9%,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84. 8%,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8. 99%。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对比血管造影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x^2=27. 3,P<0. 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对比血管造影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x^2=26.7,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6. 9%,阳性预测值为100.0%,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单独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阳性预测值(P<0. 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临床中对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象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超声显象技术的发展,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病理学将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分为五种:胆固醇性息肉(又称胆固醇沉着症),炎性息肉,胆囊腺瘤(包括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胆囊肌腺瘤(腺肌增生症),错构瘤。本文对36例B超诊断为胆囊息肉,手术后病理检查与声象图改变进行对照分析,以期获得胆囊息肉样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声象图表现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临床资料 病例均经B 超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共36例,均行胆囊切除术,并将切除标本做病理检查。男11例,女25例,年龄为24~61岁,平均47.1岁。36例中,29例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憋胀。7  相似文献   

19.
刘天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65-826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癌5例,其中3例瘤体内探及到血流信号;胆囊息肉39例,其中有10例探及血流信号;胆囊良性腺瘤1例,瘤体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良性病灶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恶性病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6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腹部X线检查。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部X线检查诊断结果,以及2种检查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对比不同检查所需时间及费用。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肠套叠中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套叠临床检查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67%、96.67%,均高于腹部X的73.33%、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套叠临床检查诊断中所需时间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套叠患儿中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效果显著,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利于患儿尽早接受对症治疗,避免疾病恶化,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