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30例无狭窄的实验者作比,分别对其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随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大,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技术检查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应用MMSE、符号-数字转换模式测验、连线测验A等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选择共297例,无狭窄91例;有狭窄206例,其中轻度狭窄83例、中度狭窄72例、重度狭窄51例.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其发生率左侧大于右侧.轻度狭窄组与无狭窄组认知功能检测分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在符号数字转换、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测验较无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显著下降(P<0.05);重度狭窄组各项认知功能检测分数较无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均有显著下降,较中度狭窄组在MMSE、画钟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和听觉词语延迟显著下降(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明显相关,且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血管管腔越狭窄,认知功能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抽选243例患者,颈动脉狭窄者171例,72例无狭窄者;狭窄程度轻、中、重度者为60、58、53例。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检测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观察患者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状况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随着狭窄严重程度的加深,MMSE总分及各项评分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并且MMSE完成时间不断延长(P<0.05)。单侧(左侧为24.6±1.8,右侧为26.5±1.4)和双侧(22.3±1.7)颈动脉均有狭窄患者MMSE总分明显低于无狭窄组(29.1±1.3),且双侧狭窄组MMSE总分又显著低于单侧,左侧低于右侧(均P<0.05)。狭窄组患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白质病变、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显著高于颈动脉无狭窄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颈动脉狭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随着狭窄严重程度的不断加深,两侧均发生狭窄者,认知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载脂蛋白A-Ⅰ及颈血管彩超的检测。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载脂蛋白A-Ⅰ水平低于对照组,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观察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的最大流速(Vmax)、最小流速(Vmin)、阻力指数RI、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大小、颈动脉狭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水平越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水平越高,且载脂蛋白A-Ⅰ与颈血管血流、颈动脉狭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临床可应用载脂蛋白A-Ⅰ水平控制作为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干预指标,有助于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探讨胰岛素抵抗在老年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本科住院或门诊老年患者64例,分为3组:单纯高血压组(EH组)29例;高血压合并DM组(EH合并DM组)21例;血压正常对照组14例。所有病例均行颈部动脉超声、16排冠状动脉CT检查。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①HOMA-IR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和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正相关;②与对照组比较,EH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分叉处IMT、Crouse积分显著增高;EH合并DM组颈总动脉IMT、Crouse积分显著高于EH组(P<0.01);③EH合并DM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EH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DM患者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者,DM和高血压同时存在时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可能影响因素,以便通过对部分相关因素的早期干预,减少、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方法: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我院老年科202例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分为认知功能减退组与认知功能正常组。分析可能影响因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202例患者中认知功能减退组142例(70.3%),认知功能正常组60例(29.7%)。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房颤)、颈动脉粥样硬化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比值比(OR)=4.407,95%可信区间(CI):2.084~9.320]、高血压(OR=7.597,95%CI:2.478~23.297)、糖尿病(OR=2.975,95%CI:1.191~7.428)、高脂血症(OR=8.977,95%CI:2.913~27.659)、颈动脉粥样硬化(OR=4.400,95%CI:1.636~11.836)、房颤(OR=3.183,95%CI:1.059~9.566)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OR=0.305,95%CI:0.153~0.607)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人群中认知功能减退发生率较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房颤均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老年有2型糖尿病病史患者(年龄40~69岁)199例。调查患者既往病史、糖尿病病程、家族史,检测并比较所有入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及颈动脉彩色超声。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MoCA评分较5年以内者降低(P<0.05)。认知功能与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WHR、FPG、HbA1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颈动脉RI、HbA1c是影响糖尿病患者MoCA评分水平的关键因素。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其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颈动脉血管阻力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组织蛋白酶S(CatS)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72例作为冠心病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n=59)、中度(n=65)和重度狭窄(n=48)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dLDL、Lp-PLA2和CatS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指标和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观察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sdLDL、Lp-PLA2和CatS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3个亚组患者sdLDL、Lp-PLA2和CatS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狭窄程度越重,sdLDL、Lp-PLA2和CatS水平增高越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dLDL、Lp-PLA2和CatS水平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分别r=0.665,0.536,0.519,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dLDL、Lp-PLA2和CatS是影响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sdLDL、Lp-PLA2和CatS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的老年抑郁症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RI上的白质高信号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选取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入院的18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从入院患者中选取188例无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评价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内膜厚度。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对白质高信号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病例组中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病例组颈动脉狭窄和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抑郁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质高信号密切相关。白质高信号评分与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程度密切相关,这种联系在对年龄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仍然存在(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斑块形成与高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1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并与高血压病程、脉压、血压、体质指数(BMI)、合并症(包括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年龄、吸烟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脉压呈正相关,与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关,高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糖尿病的发病呈正相关。结论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要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就应重视早期强化降压及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S)前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及言语功能的变化,探讨CAS对患者的认知及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同一名认知及语言治疗师对3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CAS治疗前后认知及言语功能的变化进行跟踪评估.结果 31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价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经U检验,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慢性脑灌注不足可能是部分脑循环代偿差的患者认知及言语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CAS有利于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认知及言语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观察TIA发作频率,用事件相关电位和简易智能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与TIA发作频次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TIA发作次数、N2、P300潜伏期和波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TIA发作频次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程度逐渐加重(P均〈0.05)。结论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狭窄程度越重,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73例)及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同时观察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及肾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年龄,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呈正相关。结果提示,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水平增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糖正常冠心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77例确诊为冠心病的非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榆杏,依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有斑块组与颈动脉无斑块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使用Gensini评分。比较两组间Gensini评分,蚪根据有尤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的病变严重情况。结果两组问Gensini评分的对数值有显著差别..有斑块组显著高于兀斑块组(P=0.017),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厚度与冠脉狭窄程度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并不是颈动脉内中膜越厚,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结论以l:提示颈动脉俐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预测因素,通过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仔在及其严重程度.但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高血糖对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病患者295例,所有患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分为餐后高血糖组,餐后正常血糖组。超声波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动脉粥样斑块,其中88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7%存在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组颈动脉IMT[(1.2±0.3)mm]显著大于餐后正常血糖组[(0.8±0.3)mm](P<0.01),颈动脉斑块检出率(59.2%)高于餐后正常血糖组(28.4%)(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餐后高血糖达63.6%,餐后高血糖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更高(P<0.01)。相关分析餐后血糖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78,P<0.01),餐后血糖与冠脉狭窄程度正相关(r=0.557,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高血糖与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高血压合并餐后高血糖大动脉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高血糖对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入选高血压病患者295例,所有患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分为餐后高血糖组,餐后正常血糖组.超声波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动脉粥样斑块,其中88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7%存在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组颈动脉IMT[(1.2±0.3)mm]显著大于餐后正常血糖组[(0.8±0.3)mm](P<0.01),颈动脉斑块检出率(59.2%)高于餐后正常血糖组(28.4%)(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餐后高血糖达63.6%,餐后高血糖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更高(P<0.01).相关分析餐后血糖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78,P<0.01),餐后血糖与冠脉狭窄程度正相关(r=0.557,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高血糖与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高血压合并餐后高血糖大动脉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高血糖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拉萨市藏族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调查、生化检查和颈动脉检查。检查并分析449例藏族人的糖耐量,糖基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空腹胰岛素含量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根据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糖耐量组(NGT)352例,糖耐量低减组(IGT)62例,糖尿病组(DM)35例。患者糖耐量异常的程度越高,患者年龄越大(P<0.01),高血压发病率越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越大(P<0.001),糖基化血红蛋白值越高(P<0.01),血糖(P<0.001)、甘油三酯浓度(P<0.05)越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P<0.05)。IGT和DM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远比NGT组严重(P<0.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增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自然对数ln(HOMA-IR)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糖血症的藏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糖基化血红蛋白、增龄、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80例为狭窄组,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2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比较。结果 2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狭窄组MoCA总分明显降低[(24.23±1.47)分vs(27.88±1.51)分,P=0.001],高血压(21.3%vs65.0%)、糖尿病(17.5%vs 40.0%)、吸烟(11.3%vs 41.3%)、血脂异常(13.8%vs 62.5%)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脂血症可能促进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9.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不过,相对于症状颈动脉狭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尤其是老年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临床研究和证据,相对较少。如何指导老年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值得探讨。1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原则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指既往无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或在180d内没有脑卒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图表现特点.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41例高血压病、33例糖尿病和1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分布、狭窄程度及狭窄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颈动脉的超声声像图改变.结果 91例患者IMT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71例有斑块形成,且多发生于分叉部,13例存在颈内动脉狭窄,6例狭窄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明显增高,2例颈内动脉闭塞. 结论 CDU诊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高,其可较准确评价颈总动脉的IMT、斑块特点、狭窄程度及狭窄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为临床诊治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