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目的对比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跨伤椎内固定与经伤椎内固定的治疗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跨伤椎内固定组(37例)和经伤椎内固定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局部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情况等临床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经伤椎内固定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跨伤椎内固定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跨伤椎内固定组患者植骨融合31例(83.78%),经伤椎内固定组植骨融合36例(92.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伤椎内固定组患者治疗各时期的VAS评分均稍低于跨伤椎内固定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跨伤椎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能够获得更高的植骨融合率,患者脊柱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跨伤椎固定,实验组行经伤椎固定。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JOA为(23.4±1.8)分,VAS为(2.6±0.8)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后与手术前伤椎前后缘之差,以及半年后测量值与术后前后缘之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跨伤椎固定相比,采用经伤椎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胸腰段椎体骨折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观察12个月,均无术中术后死亡以及神经功能恶化加重情况,无切口感染发生,骨折复位情况良好。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疾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名患者,随机分配各50例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后路融合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两组在经过治疗后ASIS感觉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MBI评分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传统开放手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我院7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依据术式方案分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常规围术期指标、腰椎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操作用时对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选择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伤椎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obb角为(3.1±0.7)°,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分别为(89.7±5.2)%和(90.5±4.4)%,VAS评分为(1.5±0.6)分,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发生率为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法联合应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付艳超 《医药前沿》2021,(11):35-36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内8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单独采用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椎体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椎管侵占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伤椎前高压缩比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滑钢板内固定和空心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抗滑钢板组(55例)和空心钉组(55例)。抗滑钢板组患者行抗滑钢板内固定,空心钉组患者行空心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抗滑钢板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空心钉组(均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空心钉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6个月,抗滑钢板组患者AOFAS评分显著高于空心钉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空心钉组(P<0.05)。结论与空心钉内固定相比,抗滑钢板内固定可促进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带支具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3年本院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颌骨牵引金属丝骨间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6周咬合关系不良、张口受限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骨折线均于第16周基本消失,观察组患者咬合关系不良与张口受限的发生率及术后体重减轻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体重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能够有效治疗下颌骨骨折,术后患者骨愈合良好,在咬合关系与张口度方面与牵引固定术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缩短长度变化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再移位率和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桡骨缩短长度均显著减小(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骨折再移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纠正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缩短,降低再移位发生率,有利于患儿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36±1.01)分、(75.51±10.25)分钟、(12.31±2.65)天,与对照组[(4.23±1.08)分、(120.24±14.36)分钟、(18.69±3.36)天]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62%(41/42)和4.76%(2/42),与对照组[85.71%(36/42),16.67%(7/4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康复,提高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2012年本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开窗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JOA与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X线椎管间隙与椎间孔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切口开窗术能够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相比传统手术,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疼痛改善效果更明显,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纳入经后方入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组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组,每组各46例,分别行微创PLIF、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TLIF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PLIF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PLIF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PLIF组(P<0.05),术后3个月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PLIF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4.72±0.5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且TLIF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PLIF组(均P<0.05)。结论与PLIF相比,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在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缓解疼痛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骨折内固定术(IF)对于股骨颈骨折(TF)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TF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THA治疗;对照组给予IF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0.1±5.2)天,较对照组患者[(90.3±15.1)天]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为(55.6±15.2)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为(76.2±23.6)分,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为(58.6±11.6)分;较对照组患者的(41.1±14.2)分,(47.3±25.1)分和(40.2±11.4)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为78.13%(50/64),较对照组[46.88%(30/64)]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HA治疗中老年TF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者术后下床功能锻炼时间,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