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此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EH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EH+DM组,60例),并按性别年龄匹配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采集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数据并收集患者其他一般情况数据.结果 EH+DM组及EH组患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升高,EH+DM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H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一旦合并糖尿病,相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其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均增加,更易形成斑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吉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两组受检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脑梗死组检出颈动脉斑块者51例,检出率为69.8%;对照组检出颈动脉斑块者29例,检出率为38.2%。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早期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 39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7例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及 2 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 ,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内径 (r)、IMT/ r比值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 (FMD)。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 IMT及 IMT/ r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增大 (P<0 .0 5) ,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下降 (P<0 .0 5) ,尤以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改变更明显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老年高血压尤其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 IMT和肱动脉 FMD这两项指标对高血压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超声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颈AS病变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之间年龄、性别、AS危险因素分布及病程、颈AS程度、高血压程度及服用调脂药物治疗的患者比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排除糖尿病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禁忌证者。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抗血小板制剂,B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基础上服用卡托普利12.5mg,3次/d,连续服用12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月末在同一医师操作下,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支处的模轴及纵轴实时二维图像检查,测定管腔内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斑块存在情况。  相似文献   

5.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逆转作用。方法:将7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有颈A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卡托普利12.5 mg,tid,治疗6个月及12个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病变类型、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①2组患者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②治疗组中Ⅰ型患者治疗后12个月从治疗前的57.14%减少到20%(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或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Ⅱ-Ⅳ型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③治疗组治疗后1MT 降低,血管内径增加;且随疗程延长,效果更明显,而对照组却无相应变化。④治疗组治疗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收缩期峰速度、舒张期末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则较治疗前呈显著性增加, 且随疗程延长,有进一步降低或增加趋势,但对照组却无类似变化。结论:卡托普利可减轻血管IMT,改善血管的顺应性,降低血管阻力,改善颈动脉血流,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的发生情况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任丘市城乡100个村和20个社区。入选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2 251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正常229例(10.2%),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644例(28.6%),颈动脉斑块形成1 227例(54.5%),颈动脉狭窄151例(6.7%)。与颈动脉正常组比较,IMT增厚、斑块形成和颈动脉狭窄的男性比例升高,年龄更大,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吸烟、被动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比例逐渐升高,SBP、FPG、TC、LDL-C、HDL-C、尿酸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年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吸烟、被动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DBP、FPG、TC、LDL-C、尿酸是IMT增厚+CAS的相关因素;男性、年龄、吸烟、被动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FPG、TC、LDL-C、尿酸是CAS的相关因素;男性、年龄、心房颤动、吸烟、被动吸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FPG、LDL-C、HDL-C、尿酸是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P0.05)。男性、年龄、吸烟、缺乏体力活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FPG、LDL-C是CAS的相关因素(P0.05);男性、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SBP、LDL-C是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减轻体质量、增加运动、戒烟、减少被动吸烟可降低CAS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彩超对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临床价值研究中,主要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的98例患者,并根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成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并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康复组,其中实验组单纯高血压患者有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实验组48例患者。同期选择50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超对三组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情况以及颈总动脉血流频谱数值变化进行记录和检测。结果在彩超检测结果中,实验组和康复组患者的颈部动脉血管的超声多支异常对比与对照组明显增多,各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与对照组其指标也明显异常与对照组,但康复组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些。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使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增大,而彩超检查可以为该病的诊断提高一个客观、确切的证据,对患者病情评估均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80%的患者死于大血管并发症,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与动脉粥样硬化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发病早、发病率高、病情重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病死率约为非糖尿病人群的3.7倍,因此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慧华  张晓  宋贺 《山东医药》2008,48(10):58-59
根据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分为Ⅰ级、Ⅱ级、Ⅲ级,检测各组空腹血糖、血尿酸(UA)及颈动脉超声变化;按超声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血UA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血压升高,UA逐渐升高,各级患者间UA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颈动脉硬化加重,血UA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血UA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高尿酸血症是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杨文 《实用老年医学》2007,21(6):383-385
目的进一步明确纤维蛋白原(F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本文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观察了118例高血压患者血浆F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水平血浆FB组中颈动脉钙化斑发生比例、IMT、高血压病程、年龄和血浆胆固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FB的多因素Linearregression分析发现IMT和高血压病程是FB的相关因子(P<0.01)。结论血浆F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IMT相关,FB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辛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出具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的老年T2DM患者62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共6月,观察IMT变化。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IMT明显缩小,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检测出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辛伐他汀能缩小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伴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76例高血压伴 2型糖尿病患者、83例高血压患者、79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 ,观察颈动脉病变 ,并作血脂、血凝测定。结果 高血压伴 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 (76.3 % )显著高于高血压组 (5 6.6% )和 2型糖尿病组(5 0 .6% ) ,(P <0 .0 5 )。三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 5 9.2 %、5 1.8%、和 5 3 .2 %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但三组中有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病变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均较颈动脉正常者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超声对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A组)患者76例、高血压患者(B组)83例、2型糖尿病患者(C组)79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A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76.3%)显著高于B组  相似文献   

14.
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给予辛伐他汀每晚40 mg口服,共6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惠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以及血脂水平、丙氨酸转换酶(ALT)、肌酸激酶(CK)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前共有127个斑块,治疗后74个斑块,斑块消失率41%,其余未消失的斑块面积均有明显缩小(P<0.01);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缩小(P<0.0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P<0.05),ALT、CK无变化(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经辛伐他汀治疗后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80%为脑梗死(cerebral infaction,CI)。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回顾分析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方法  82例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病组 (EH ,2 2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 (DM EH ,4 6例 )、糖尿病组 (DM ,14例 ) ,比较 3组患者血脂改变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结果 DM组和DM EH组患者血浆TG水平均明显升高。DM组和DM EH组颈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升高 ,3组颈总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明显增厚。DM EH组患者斑块指数较单纯EH组明显增高。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 ,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其与血脂、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4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43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同时检测血脂、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A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IMT、最大IMT及CRP增高(均为P<0.001),斑块发生率、VmaxRI、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UA增高(均为P<0.05);B组与A组比较,平均IMT、最大IMT、RI及CRP增加更为明显(均为P<0.001),斑块发生率、Vmax、TC、甘油三酯(TG)、LDL-C、UA也有相应变化(均为P<0.05).结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其与血脂、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4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43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同时检测血脂、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A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IMT、最大IMT及CRP增高(均为P<0.001),斑块发生率、Vmax、RI、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UA增高(均为P<0.05);B组与A组比较,平均IMT、最大IMT、RI及CRP增加更为明显(均为P<0.001),斑块发生率、Vmax、TC、甘油三酯(TG)、LDL-C、UA也有相应变化(均为P<0.05)。结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