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MRI及MRA,之后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从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成分三方面判断MRI联合MRA在诊断本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DSA证实共存在53支颈动脉狭窄,并对其中13支重度狭窄血管行手术治疗;以DSA结果为检验标准,MRI联合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2.98%,特异度为98.17%,准确性为92.45%,MRI联合MRA与DSA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91;MRI及MRA图像质量优30例、良4例、差2例,优良比为94.44%;MRI联合MRA对斑块成分及软硬度的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准确客观,且能清晰显示脑出血及脑梗死等继发病变,MRA可有效减少信号噪音,直观显示血管整体情况。二者联合应用,对诊断斑块成分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比较两组的血管狭窄率和病变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上,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进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该院在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100例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开展多排螺旋CT诊断,观察组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组血管狭窄情况和病变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分析,观察组的诊断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在比对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诊断,能保证判定结果更准确,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也确保其应用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周倩静  张水兴  张雪林 《肝脏》2005,10(4):331-333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种非损伤性的血管成像检查方法[1]。20世纪80年代后期,此项技术已用于门静脉系统的检查,并将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A,3DDCE MRA)技术用于分流术或肝移植前后门静脉的评价。国内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展磁共振门静脉成像(MR portography,MRP)技术,目前其临床应用尚不普遍。现将MRP的成像方法、门脉解剖与变异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一、门静脉磁共振成像技术(一)时间飞逝法(time of flight,TOF)TOF的实质是伴有流动…  相似文献   

5.
6.
磁共振血管适影与常规磁共振成像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而总的检查时间仅稍有延长,它可用于颅内动脉瘤、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畸形与硬膜窦闭塞的诊断,也可用于颅外颈动脉(特别是颈动脉分叉处)病变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 目的 探讨术中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变异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利用术中支架植入术治疗的6例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康复,围手术期无死亡, 1例出现声音嘶哑,1例术后出现乳糜胸。结论 通过随访结果观察,对于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变异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该方法确实可靠,尤其是6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利用术中支架植入术治疗,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为2014年2月—2016年3月,患者总计48例。在研究过程中,针对4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分析。同时,对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诊断,作为对照进行参考。针对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做出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统计,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的股动脉狭窄50%病变节段数,糖尿病足患者的小腿动脉狭窄50%病变节段数,与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足部动脉狭窄50%病变节段数的比较中,磁共振血管造影高于多排螺旋CT明显(P0.05)。另一方面,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与多排螺旋CT诊断,针对股动脉的对比分析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均可以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有效的诊断分析。结论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中,通过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对患者病情的判定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同时,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可阶段性的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由此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将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CTA、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方法,对3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及18例非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了单独或联合检查。单独检查CTA、MRA或DSA的患者分别为203例、12例及88例,CTA DSA联合检查为11例,CTA MRA联合检查为4例,检测出的颅内动脉瘤均经手术证实;对18例非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A DSA联合检查,并对CTA、MRA、DS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CTA、DSA检查单独确诊的动脉瘤分别为203个和88个,与术中结果相一致。仅行MRA检查的12例患者,其中10例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1例术前MRA诊断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瘤,术中证实为右侧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例术前MRA正常,术中证实为巨大前交通动脉瘤。10例先行CTA检查,怀疑为动脉瘤,后经DSA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1例DSA检查正常,后行CTA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4例行MRA检查,怀疑为动脉瘤,后行CTA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另有1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 DSA检查均未见动脉瘤及其他脑血管病征象。CTA、MR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与手术相比较)分别为100%、87.5%、98.9%。结论 CTA可以作为检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MRA可以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但其检出率低于CTA、DSA。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与磁共振及血管造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诊断的价值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总结64例经MRI、MRA、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和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30例病人无明确病因,发病时间4~9年,主要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及皮质受损表现。62例病人经MRI、MRA确诊,未确诊2例经DSA检查确诊。本组32例发病〈1个月的病人经静脉窦插管溶栓术及抗凝等治疗,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本组28例行静脉窦插管溶栓术,20例病人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结论 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I、MRA及DSA检查可确诊。发病早期(〈1个月)给予静脉窦插管溶栓术,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几率大,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CE-MRA)在诊断椎动脉开口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108例(216支椎动脉)有临床缺血症状的患者行CE-MRA检查,CE-MRA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价CE-MRA诊断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准确性。结果①216支血管中,CE-MR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的有188支(87.0%)。有24支(11.1%)CE-MRA判定狭窄程度高于DSA。有4支(1.9%)CE-MRA判定狭窄程度低于DSA。两种检查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rs=0.785,P〈0.001。②CE-MRA诊断为正常的有168支血管,DSA诊断有2支为轻度狭窄(狭窄率≤49%),2支为中重度狭窄(狭窄率50%~99%)。CE-MRA诊断为轻度狭窄的8支血管中,DSA显示有6支为正常血管;在CE-MRA诊断为中重度狭窄的30支血管中,10支经DSA证实为轻度狭窄,8支为无狭窄。CE-MRA提示闭塞的10支血管,均与DSA显示的一致。③以DSA为金标准,CE-MRA检查的敏感性为89.5%(34/38),特异性为92.1%(164/178),假阳性率为7.9%(14/178),假阴性率为10.5%(4/38),阳性预测值为70.8%(34/48),阴性预测值为97.6%(164/168),诊断一致率为91.7%(198/216),Youden指数=0.816。结论 CE-MRA诊断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一种筛查手段;但若准确评价椎动脉狭窄的程度,则需要联合多种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项较新的无伤害性的颅外段颈动脉成像技术。为了明确它对评价脑血管病的准确性以及是否比复式扫描(Duplex Scanning,DS)更精确。我们进行了常规脑血管造影(Conventional Angiog-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一种安全、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在检查高度血管狭窄时常出现流空现象,作者通过二维时间飞跃法(2DTF)MRA成像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与流空现象有关。 作者对90d内51例102支颈动脉分叉进行2DTF-MRA和常规血管造影(CA)检查,年龄33岁~83岁,平均65岁,病史中TIA 26例(51%),卒中18例(25%),颈动脉杂音3例(6%),其他症状4例(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对比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10 2例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对比成像、DSA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4 0例 (39.2 %)TIA患者显示脑梗死或小血管腔隙性梗死 ,其中 12例 (11.8%)患者弥散加权对比成像可显示T2 加权像不能显示的超早期梗死灶 ,有 30例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及DSA检查 ,管腔中、重度狭窄的 10例 (33.3%)。 2 3例 (76 .7%)TIA患者DSA显示颈动脉狭窄和 (或 )相应脑动脉的狭窄及闭塞。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对比成像及DSA是诊断TIA患者中超早期脑梗死和显示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手段 ,颈动脉超声对管腔正常或轻度狭窄诊断的吻合率较高 ,对中、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不如DSA。  相似文献   

15.
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大出血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58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行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结果58例动脉造影阳性发现率74.1%。其中27例行栓塞治疗,16例行药物灌注,均成功止血。结论血管造影为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介入治疗为止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A,3D DCE MRA)表面重建(surface shade display,SSD)对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的9例主动脉弓畸形中,2例行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2-dimensional time-of-flight MRA,2D TOF MRA)检查,6例行3D DCE MRA检查,1例同时行2D TOF MRA及3D DCE MRA检查。结果 5例迷走锁骨下动脉及3例颈位主动脉弓的显示,3D DCE MRA优于2D TOF MRA,SSD优于最大强度投影(MIP);1例右位主动脉弓的显示,MIP同SSD;2例主动脉弓褶曲及1例主动脉弓离断的显示,SSD优于MIP。结论 对于主动脉弓畸形的显示,SSD是3D DCE MRA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变之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可明确阻塞部位、病变范围、水肿程度和有无新生血管,帮助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2000~2001年,我院共对85例(87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47例,女38例;男女比例为1.23:1,年龄23~80岁,平均60.45岁,50岁以上68例(80%)。双眼发病2例(2.3%)。左眼54只(62.1%),右眼33只(37.9%)。方法:造影前常规散瞳,右前壁交叉划痕皮试阴性,20%荧光素钠3ml左前臂肘部静脉推注,4~6秒完成。日本尼康NF一505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间断摄片,观察10分钟以上。臂一视网膜循环对,是指除阻塞支外其余视网膜血管荧光充盈的时间,动脉期>17秒为延迟,静脉期>46秒为延迟。 结果:本组循环时正常66例(77.6%),荧光充盈动脉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实施术中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当鼻咽温度降至23℃时,停止下半身灌注,于无名动脉近端横断升主动脉,经此切口将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支架血管依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将主干支架血管近端与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切口重建后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端吻合。结果3例患者术中顺利地置入三分支支架血管。术后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其分支支架血管通畅,三分支支架血管均无扭曲,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部位的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直视置入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全主动脉弓重建是可行的。这种方法避免于常规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的主动脉弓三分支血管吻合和左锁骨下动脉远端较深部位的远端人造血管一降主动脉的吻合,从而简化了全主动脉弓的重建,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死亡率很高 ,正确诊断意义重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诊断准确、描述病变清晰 ,但有创伤 ,可能出现并发症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无创伤、简便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理想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CTA)微创、快捷 ,可多角度观测病变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不如DSA高。三者互有长短 ,可综合应用 ,以取得最佳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老年人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老年人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T超导MR扫描对疑急、慢性下肢动脉病变的老年患者70例进行检查,平扫用二维时飞法序列(2D-TOF)52例、2D-TOF加三维增强序列(3D-CE)18例。3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4例急诊手术。结果:70例老年患者经MRA诊断,动脉硬化伴狭窄52例,动脉硬化闭塞症17例,动脉瘤样扩张1例。MRA共显示血管997条,其中52例2D-TOF平扫显示腹主动脉下段、髂总、髂外、髂内、股、Guo动脉及小腿动脉,平均显示率为91%;18例增强扫描上述血管显示率100%。70例显示动脉狭窄共600条,其中轻、中度动脉狭窄486条,占81%;重度狭窄114条,占19%。32例老年患者经彩超检查,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15,病变程度符合率为96%。彩超显示血管壁钙化40条,粥样斑块32条。结论:MRA与临床、手术、彩超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下肢动脉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2D-TOF有对病变“高估”、检查时间较长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