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入院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预测失代偿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检测804例住院的失代偿心衰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浓度在判断心衰患者住院死亡中的价值并找出其切点.应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判断血浆NT-proBNP是否为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804例心衰患者中有64例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4321.1(3063.8,6606.5)pmol/L与1921.6(873.9,3739.2)pmol/L,P<0.01].血浆NT-proBNP判断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72(95%CI:0.718~0.825,P<0.01),根据ROC曲线,将NT-proBNP判断住院死亡的切点值定为3500pmol/L,大于或等于此值时预测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70.3%、72.0%和71.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7.8%和96.6%.大于此值者的住院病死率(17.8%)是小于此值者(3.4%)的5倍(P<0.01).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是失代偿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 入院时血浆NT-proBNP是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以3500 pmol/L为切点,预测住院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超过70%,阴性预测值高达96.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以纽约心脏病心功能分级方法评估心功能,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并随访2年。结果(1)135例慢性心衰患者平均随访(6404-100)d,发现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比不发生事件组的Nt-proBNP基线水平明显为高。(2)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和是否发生事件明显相关,Log Nt-proBNP每变化1个单位,风险增加14倍;Nt-proBNP≤1246ng/L组的生存曲线高于Nt-proBNP〉1246ng/L组。(3)Nt-proBNP水平对预后判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5,其对心血管事件的阳性预测价值为88.5%,阴性预测价值为11.5%。结论(1)慢性心衰患者中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且随着心功能不全级别的增高相应递增;(2)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的程度对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硬化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探讨NT-proBNP水平在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 检测40例肝硬化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0例(A组),B级15例(B组),C级15例(C组),患者用心脏超声评估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肝硬化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 肝硬化组NT-proBNP水平为(240.15±80.87)pg/ml,较对照组的(55.86±20.13)pg/ml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组间NT-proBNP水平比较:A组和B组分别为(189.20±20.25) pg/ml、(202.34±31.20) pg/ml,与C组的(300.13±34.96) pg/ml比较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硬化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A、B、C组间,左室直径、右室直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主动脉瓣环直径、左室射血分数、E峰、A峰、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各组间LAs比较:A组和B组分别为(29.83±3.76) mm、(31.78±4.05) mm,均低于C组的(35.08±3.68) 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NT-proBNP与LAs呈正相关(r=0.535,P<0.05),与LVPW亦呈正相关(r=0.312,P<0.05),而与LVd、IVS、EF和E/A无相关性.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增高,可反映肝硬化患者潜在的心功能不全,且可反映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HF)和舒张性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差异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收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2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收缩性HF 104例,舒张性HF 98例,所有患者均具有HF的症状、体征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02例患者初次入院后判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入院后初始测定血浆NT-proBNP,比较其在收缩性与舒张性HF中的差别,并比较不同心功能组、不同年龄组血浆NT-proBNP的差异,并设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收缩性HF、舒张性HF组血浆NT-proBNP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收缩性HF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舒张性HF组(P<0.05).在任何年龄组,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NT-proBNP浓度升高(P<0.05).随着年龄增长,NT-proBNP浓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收缩性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舒张性HF患者,HF患者血浆NT-pro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NT-proBNP浓度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评价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含量对急诊呼吸困难病人鉴别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94例受检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110例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84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查心脏超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对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t=21.093,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LVEF水平显著低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t=18.093,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59,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狭窄(AS)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40例AS心衰患者(AS心衰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行NT-pmBNP测定,评价其对AS心衰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AS心衰组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在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Ⅲ和Ⅳ级者呈逐级显著升高(均为P<0.01);其中,临床代偿心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失代偿心衰升高8倍(P<0.01);在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50 mm组显著高于LVEDD≤50mm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60%组显著高于LVEF>60%组(P<0.01);在合并心房颤动组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NT-pmBNP阈值在1360 ng/L时,是诊断心衰(ROC曲线下面积=0.762,P<0.01)及失代偿心衰(ROC曲线下面积=0.997,P<0.01)的最佳阈值;心衰与失代偿心衰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7.50%和100.00%,特异性均为96.05%,准确性分别为86.21%和95.83%.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一致显示,Log(NT-proBNP)与NYHA分级和LVEF呈显著正、负相关(P<0.05),且呈独立相关.结论 NT-pwBNP对单纯As心衰患者也有重要诊断价值.建议临床采用1360 ng/L作为阈值,诊断单纯AS伴心衰者准确性高达86.21%,尤其对失代偿者准确性高达95.83%.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27例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单纯AR心力衰竭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NT-pwBNP测定,评价其对单纯AR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AR心力衰竭组的NT-pm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YHA Ⅲ级者显著升高5.2倍,也显著高于NYHA Ⅰ、Ⅱ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60 mm者显著高于LVEDD≤60 mm者(P<0.05),在合并心房颤动者也显著高于窦性心律者(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NT-proBNP阈值在1 340 pg/ml时,是诊断单纯AR心力衰竭(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699,P<0.01)的最佳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9.26%、96.05%和86.41%.单因素分析,Los(NT-proBNP)仅与心功能(P=0.002)和LVEDD(P=0.033)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心功能与NT-pmBNP呈独立相关.结论:NT-proBNP对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有重要诊断价值.诊断单纯AR心力衰竭的最佳阈值为1 340 pg/ml,准确性高达86.4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1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代偿组(NYHAⅠ ~Ⅱ级,n=41)和失代偿组(NYHAⅢ~Ⅳ级,n=69),再根据射血分数大小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组(n=31)和LVEF> 40%组(n=79).采用罗氏方法测定血浆NT-proBNP.结果 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美国NYHA心功能不全的分级标准密切相关(P<0.01),心功能不全越严重血浆NT-proBNP值越高;与LVEF值呈负相关,LVEF值越低,NT-proBNP越高(P<0.01).失代偿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代偿组(P<0.01);LVEF≤40%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LVEF> 40%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心力失代偿组为0.831,LVEF≤40%组为0.931.在失代偿组ROC曲线中,当NT-proBNP取切点值为1195 ng/mL,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9%、79.9%和78.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9%和83.3%.在LVEF≤40%组ROC曲线中,NT-proBNP取切点值2 779 ng/mL,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87.9%和82.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和94.3%.结论 血浆NT-proBNP值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程度的指标,尤其是对失代偿心力衰竭及LVEF严重受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为研究组,根据衰竭类型将患者分为收缩组(n=66)和舒张组(n=74),另选取同期非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评价心功能,检测所有入选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研究组QRS波时限显著长于对照组,收缩组QRS显著长于舒张组,研究组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YHA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收缩组显著优于舒张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QRS波时限与NT-pro BNP水平和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较长,血浆NT-pro BNP水平较高,且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也存在差异,QRS波时限及血浆NTpro BNP水平能反映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观察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老年CAPD患者血浆BNP变化,并判断其对心脏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腹膜透析门诊随访的9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浆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BNP的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l)等指标。依据NYHA分级方案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探讨BNP水平与心功能LVEF、LVMI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腹膜透析患者C组的BNP巾位数(908pg/ml)高于B组(290pg/ml)和A组(195.5pg/ml),(P〈0.05)。(2)相关性分析提示BNP与LVMI呈正相关(r=0.3153,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756,P〈0.05)。(3)ROC曲线分析发现BNP诊断CAPD患者心衰的诊断界值(cutoff值)为224pg/ml,其诊断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和78.9%。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减退逐渐增高,血浆BNP的浓度与心室重塑以及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其心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作为初步评价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心功能,客观性预测临床心衰发生的实验室指标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正常的人群的临床特征,并观察其临床预后。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其住院期间多次测得NT-proBNP结果均低于年龄及肾功能分层切点,筛选出NT-proBNP正常组,并随机挑选同期1个月内收治的NT-proBNP升高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分析NT-proBNP正常组与NT-proBNP升高组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内再住院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8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中NT-proBNP正常组患者86例(43.4%),NT-proBNP升高组患者112例(56.6%)。与NT-proBNP升高组相比,NT-proBNP正常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较高,血红蛋白、血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高,服用钙拮抗剂的比例高;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值小,合并心房颤动、肾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的比例低,服用利尿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的比例低(P均<0.05)。在校正了B...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60岁)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情况及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I~Ⅳ级组及对照组)血清NT-proBNP及肌钙蛋白(cTnI)浓度变化;同时比较收缩性心力衰竭者与舒张性心力衰竭者NT-proBNP及浓度变化,研究NT-proBNP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相关性。
  结果:NT-proBNP对照组与心力衰竭I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各心力衰竭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TnI对照组、心力衰竭I级组及心力衰竭Ⅱ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力衰竭Ⅲ级组、心力衰竭Ⅳ级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收缩性心力衰竭平均NT-proBNP、LVEDD较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平均LVEF较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687,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735,P<0.05)。
  结论:NT-proBNP能较好的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在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3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血浆NT-proBNP与LVEF及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值分为Ⅰ、Ⅱ、Ⅲ、Ⅳ组,LVEF值分别为:大于45%、35%~45%、25%~35%及小于25%4组,血浆NT-proB-NP中位数分别为375(186~2476)ng/L、476(278~6752)ng/L、896(247~9000)ng/L和3472(1326~9000)ng/L,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据年龄分为≤50岁、51~60岁、61~70岁及≥71岁4组,各组血浆NT-proBNP中位数分别为:男性295(190~6579)ng/L、502(263~8634)ng/L、11 396(303~8956)ng/L和1785(335~9102)ng/L,女性286(186~6412)ng/L、479(235~8589)ng/L、1361(289~8879)ng/L和1713(314~8956)ng/L,与≤50岁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不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断标准,而且与心力衰竭严重度及年龄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作为脑梗死组,根据脑梗死面积、是否合并意识障碍、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死亡分别进行分析。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2564.8±125.2)ng/L vs(124.6±52.1)ng/L,P=0.00;(375.9±121.2)ng/L vs(129.6±64.9)ng/L,P=0.0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死亡患者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分别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168.5±412.9)ng/L vs(394.3±164.5)ng/L,(522.6±164.3)μg/L vs(146.8±46.9)μg/L]、无意识障碍患者[(5136.8±515.6)ng/L vs(649.2±109.7)ng/L,(649.2±109.7)μg/Lvs(155.9±56.9)μg/L]、无高血压患者[(4296.4±168.7)ng/L vs(302.9±132.2)ng/L,(565.3±104.6)μg/L vs(132.5±76.9)μg/L]及存活患者[(7649.5±542.6)ng/L vs(559.7±124.5)ng/L,(997.4±213.4)μg/L vs(206.9±104.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炎性因子变化水平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4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82例)和预后不良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血清NT-proBNP及炎性因子水平,多因素分析影响HFpEF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预测HFpEF患者预后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及炎性因子对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结果 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超敏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RDW)是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预后...  相似文献   

17.
B型利钠肽和氨基末端利钠肽原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血清生物标志物已经有很多年,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心力衰竭时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浓度升高提示心功能差及预后不良,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浓度越高,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水平也越高。但也有研究发现,在一些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中,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浓度可正常的现象。现对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水平正常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 72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内死亡20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疾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及相关物理检查等。应用ROC曲线确定血清胱抑素C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最佳界值;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清胱抑素C联合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结果 :在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均值分别为(1.29±0.56) mg/L、(1.60±0.78) mg/L、(1.80±0.93)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胱抑素C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最佳界值是1.715 mg/L;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 1.715 mg/L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是血清胱抑素C≤1.715 mg/L患者的4.877倍;多因素分析剔除其他混杂因素干扰后,血清胱抑素C 1.715 mg/L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仍为血清胱抑素C≤1.715 mg/L患者的1.754倍。当患者血清胱抑素C 1.715 mg/L合并NT-proBNP 5 000 pg/ml时,院内死亡风险是血清胱抑素C≤1.715 mg/L合并NT-proBNP≤5 000 pg/ml患者的11.77倍。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增高明显增加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是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胱抑素C联合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评估较单独NT-proBNP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左心衰竭患者的N末端A型利钠肽原(NT-proA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N末端C型利钠肽原(NT-proCNP)分别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测定的方法测定112例左心衰竭患者(心衰组)和44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浆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值,并分别与临床NYHA分级、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的NT-proANP、NT-proBNP、NT-proCN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心衰患者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均两两相关.NT-proANP与NT-proBNP的相关性最强(r=0.790,P=0.000),而NT-proCNP分别与NT-proBNP(r=0.278,P=0.003)和NT-proANP(r=0.236,P=0.012)相关性较弱.单因素分析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性的结果显示:NT-proANP、NT-proBNP均分别与LAD、LVEDD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LVEF呈负相关(均为P<0.05).但NT-proCNP未见与LAD、INEDD、INEF有明显相关性.在心衰组,分别引入包括年龄、性别、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所测LAD、LVEDD、LVEF共6个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YHA、LVEF、LAD、年龄与NT-proANP独立相关,NYHA、LVEF、年龄与NT-proBNP独立相关,而NT-proCNP未见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论 心衰患者血浆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的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三者两两相关.不论是单因素还是多元回归分析,NT-proCNP未见与心功能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LAD、LVEF、LVEDD的相关性,NT-proCNP不能很好地反映心功能和超声心动图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