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索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各自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与吉西他滨组,各70例,替吉奥组施以替吉奥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吉西他滨组施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结果吉西他滨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替吉奥组(P0.05),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好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为A组,36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 A组非鳞癌亚组以及腺癌亚组的PR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鳞癌以及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高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胃不适、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6%、2.9%,低于对照组的25.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一定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厄洛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脑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1015年8月本院接诊的9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NSCLC诊断标准,且通过DNA等基因突变检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厄洛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和对照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脑转移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肺癌相关症状及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42/45)︰75.55%(34/45)](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脑转移7例(15.56%),显著少于对照组[16例(35.56%)](P<0.05)。结论厄洛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控制脑转移,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或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GN)或卡铂(GC)一线方案化疗的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0个月。GC组患者疾病缓解率(RR)为33.3%,疾病控制率(DCR)为47.6%,PFS为4.0个月,OS为11.0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81.0%,1年生存率为47.6%;GN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0.0%,61.1%,6.0个月,12.0个月,88.9%,50%。两组患者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GC组患者严重血小板减少及严重贫血发生率均高于GN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不劣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与序贯放化疗对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序贯放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D44v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D44v6和VEGF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4v6和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结束后可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序贯放化疗相比,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NSCLC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 d、8 d)。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 000mg/m~2,第1 d、8 d)和顺铂(40 mg/m~2,第1 d、8 d)。每21 d为一个疗程,共持续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刘淮  付颖  曾丹丽  熊巧丽  刘俊 《巴楚医学》2021,4(2):46-49,60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冷冻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选择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规范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狭窄再通、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规范治疗,治疗组气道狭窄再通、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冷冻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中央型肺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来我院治疗的6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B组患者使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方式,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B组为67.6%,A组低于B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显著,且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首次确诊并初次收治的20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Ⅰ~Ⅱ度及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显著,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提高1年生存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随着医学诊治手段不断提高,我国产科领域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降低我国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与发达国家接近。200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已降到15/10万以下。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仍是产后出血,基于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可以创造条件避免,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急性发作儿童哮喘采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和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发作哮喘患儿中选择100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两组,对照组(n=50)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治疗组(n=50)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异丙托溴铵。对比两组整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与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好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急性发作哮喘患儿联合采用布地奈德、布特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同样非常明显,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各指标也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微量元素锌辅助治疗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到医院接受治疗的114例相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两个组别,每个组别人数相同,其中参考组57例患者接受传统治疗方案,探究组57例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追加微量元素锌辅助治疗。对照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对照评价指标主要有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住院评价指标。结果探究组的各项指标结果都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元素锌辅助治疗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中应用时总体评价较好,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癫痫患儿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20例。对照组接受奥卡西平治疗,实验组接受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比较,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可以不断提升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与分析缩宫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90例引产成功产妇为研究组,40例引产失败产妇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产妇临床一般资料和引产资料等,并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产妇孕次多、既往药物流产史、用药至宫缩规律时间长、用药至用药结束时间长、用药至分娩时间长、新生儿体重大等为引产失败单因素(P<0.05)。而孕次多、用药时间至宫缩规律时间长、新生儿体重大为引产失败多因素(P<0.05)。结论影响缩宫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失败的主要因素为孕次多、用药时间至宫缩规律时间长、新生儿体重大。因此,需加强对产妇妊娠情况的评估,并提高医务人员操作熟练性,保障引产顺利进行,减少引产失败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7.
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有直接关系,患儿在发病后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发热、厌食、胸痛、头痛等症状,该病进展速度较快,若治疗不及时除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外,甚至可能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明确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中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但会造成患儿出现诸多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耐药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实际临床用药过程中需合理对抗生素药物类型进行选择,提高患儿临床治疗安全性,最终改善治疗结局与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内分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探究式多媒体技术内涵探索及作用剖析为主,从四个角度来解读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价值。结果多媒体技术为内分泌临床教学创设了一个快捷、高效的平台,使内分泌教学无论在教法还是内容模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结论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多种信息贮存、筛选和处理,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学习资源,其以生动而直观的多元化形式,为新时期的内分泌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与魅力,也为内分泌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基于呼吸治疗团队教学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呼吸系统以老年人慢性疾病为主,是全科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PBL教学法的教学探索,以期达到对全科医师的专科疾病培训,使其理解并掌握相关疾病知识,能适应未来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区医疗服务。结果PBL教学法的精髓是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论在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教学中运用PBL教学,带教老师以任务为主线、以学员为主体进行引导,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以及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的帮助学员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断思路、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184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新生儿窒息后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水平及循环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VEGF、HSP70、CK-MB、cTn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治疗后VEGF、CK-MB、cTnT水平均明显下降(P_均<0.05),HSP70水平均明显上升(P <0.05),但观察组患儿VEGF、CK-MB、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治疗后HR、R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_均<0.05),SpO_2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_均<0.05),观察组患儿RR、HR、SpO_2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心电图异常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可将其作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