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STB)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功实施PCI的STEMI患者264例,根据TIMI血流等级将患者分成两组,TIMI 0~2组和TIMI 3组。根据STB水平分成高STB组(>0.9 mg/dl)和低STB组(≤0.9 mg/dl),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因素。结果 TIMI 0~2组96例患者平均年龄(61.5±9.7)岁,其中男68例,TIMI 3组患者168例,平均年龄(59.3±10.4)岁,其中男132例;TIMI 0~2组STB水平明显高于TIMI 3组(P=0.013);院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TIMI 3组(P=0.000 1)。与低STB组相比,高STB水平组无复流现象明显增加(46.0%vs27.5%,P=0.000 9),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更加频繁(19.8%vs 8.7%,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水平(OR=2.15,95%CI 1.87~2.52;P=0.002)仍然是影响PCI术后STEMI患者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TB水平可作为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恢复不良的一个可靠而独立的生化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唐山工人医院诊治并符合条件的连续的4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92例,女性194例,平均年龄(61.4±13. 2)岁。在出院前一天抽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回顾冠状动脉造影,采用SYNTAX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本研究进行前瞻性随访,起点事件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随访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31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胆红素与SYNTAX评分之间的关系。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两条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清总胆红素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年龄、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红素为中高SYNTAX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低胆红素组有38例发生MACE,高胆红素组有25例发生MACE。两组之间无MACE生存曲线存在显著差异(χ2=4.785,P=0.02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年龄、总胆红素和SYNTAX评分为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血清胆红素是影响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总胆红素(TBIL)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测定的血清TBIL和TSH水平,2015年2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PCI治疗的156例CHD患者被分为高TSH组(72例)、低TSH组(84例)以及高TBIL组(94例)、低TBIL组(62例)。对比治疗前不同水平TSH、TBIL组患者临床指标、冠脉病变特征以及PCI治疗情况;治疗后1年不同TBIL、TSH水平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与低TSH组比较,高TSH组的高血压及吸烟比例、Hb、LVEDd、LVEF、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而空腹血糖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与低TBIL组比较,高TBIL组的高血脂及糖尿病比例明显减少,Hb水平、LVEDd、LVEF均显著降低,仅hsCRP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低TSH组比较,高TSH组置入支架数量和支架长度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低TBIL组比较,高TBIL组开口病变比例、置入支架数量和支架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高TSH组、低TBIL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低TSH组、高TBIL组(19.44%比4.76%,25.81%比4.26%),P均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TSH组无MACE生存率显著低于低TSH组(83.33%比95.24%,P=0.029),低TBIL组的无MACE生存率显著低于高TBIL组(74.19%比95.74%,P=0.001)。结论:冠心病PCI患者术前血清TSH、TBIL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且术前高水平TSH、低水平TBIL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8月在中航工业西安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18例,根据PCI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为心律失常组52例与非心律失常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心功能指标及PCI前后血清BNP水平;冠心病患者PCI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PCI前血清BN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后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07%(52/118)。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心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细胞计数(WBC)、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血钾、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PCI前后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前血清BNP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OR=2.829,95%CI(1.949,3.709)]。绘制ROC曲线发现,PCI前血清BNP水平预测冠心病患者PCI后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95%CI(0.643,0.967)],最佳截断值为310 ng/L,灵敏度为92.60%,特异度为54.30%。结论冠心病患者PCI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PCI前血清BNP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其对冠心病患者PCI后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前收缩压/舒张压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AMI行PCI治疗的住院患者582例,根据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分别单独排序,采用5分位数将收缩压与舒张压各分成5组:收缩压组1[(94.4±5.6),≤104 mm Hg],收缩压组2[(107.7±3.6),105~111 mm Hg],收缩压组3[(115.6±3.5),112~121 mm Hg],收缩压组4[(138.5±3.0),122~144 mm Hg],收缩压组5[(144.8±4.3),≥145 mm Hg]。舒张压组1[(56.5±3.5),≤61 mm Hg],舒张压组2[(64.8±1.8),62~66 mm Hg],舒张压组3[(68.7±1.9),67~73 mm Hg],舒张压组4[(75.2±2.2),74~79 mm Hg],舒张压组5[(84.6±4.7),80~90 mm Hg]。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模型预测MAC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收缩压组1及舒张压组1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心率低于其余4组患者(均P0.05),收缩压组5及舒张压组5患者高血压比例高于其余4组患者(P0.05)。收缩压组1及舒张压组1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其余4组患者(P0.05)。收缩压组1与舒张压组1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使用比例低于其余4组患者(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AMI患者在PCI术前时收缩压≤104 mm Hg(HR 2.052)、收缩压≥145 mm Hg(HR 2.205)、舒张压≤61 mm Hg(HR 1.359)、舒张压≥80 mm Hg(HR 1.490)、年龄(HR 3.325)、Killip分级(3/4)(HR 11.687)是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CEI/ARB的使用(HR 0.204)是AMI患者MACC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收缩压/舒张压与MACCE发生之间呈现U形关系。结论 PCI术前AMI患者收缩压≤104或≥145 mm Hg,舒张压≤61或≥80 mm Hg可能是PCI术后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舒张压与MACCE发生之间均呈现U形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卒中的实验性研究中,发现胆红素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呈负相关,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尚无胆红素水平与卒中相关的临床数据。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内科的Perlstein等推测,较高的胆红素水平,也许能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并能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一项能代表美国普通人群的横截面调查———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在1999—2004年调查了胆红素与卒中的关系。在13214例具有卒中史、血清总胆红素检查和卒中危险因素资料的成人参试者中,453例报告有卒中史。其中138参试者报告发生了卒中不良预后,即由卒中引起的、长期的健康问题,或因卒中导致的残疾。校正人口学特征和卒中危险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价危险度(OR值)和95%可信区间(CI)。校正多变量后,在所有参试者中,胆红素增加至1.71μmol/L(0.1mg/dl)水平,卒中发生的概率降低9%(OR:0.91;95%CI:0.86~0.96);在有卒中史的参试者中,卒中不良预后的概率降低10%(OR:0.90;95%CI:...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的旨在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探究联合传统危险因素及GA预测PCI术后ACS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因ACS在我院住院期间接受PCI治疗的,年龄≥18岁患者,采用Cox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浓度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41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o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根据影像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分别在PCI治疗前、出院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测定血浆TBIL浓度。比较分析两组相应的TBIL浓度。结果再狭窄组PCI治疗前、出院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的TBIL浓度与非再狭窄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BIL浓度是预测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血浆TBIL浓度与PCI治疗后再狭窄密切相关.是预测PCI治疗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空腹血糖(FPG)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为论证FPG受损(IFG)诊断标准提供相关心血管终点事件的依据.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成功接受PCI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269例,按照基线空腹血糖水平分为4组(组1:FPG<5.6mmol/L;组2:5.6 mmol/L≤FPG<6.1 mmol/L;组3:6.1 mmol/L≤FPG<7.0 mmoL/L;组4:FPG≥7.0mmol/L),随访时间为5年,进行PCI术后再狭窄、复发性心脏事件、生存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5年随访结束后5.6 mmol/L≤FPG<6.1 mmol/L人群总心脏事件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心绞痛复发率以及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FPG<5.6 mmol/L的人群(P均<0.05),而与6.1 mmol/L≤FPG<7.0 mmol/L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随访结束组2、3、4的无心脏事件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组1(P均<0.05),组2、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显示,水平是PCI术后再狭窄、心脏事件发生、全因死亡、心绞痛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FPG 5.6 mmol/L以上的老年冠心病人群PCI术后5年冠状动脉再狭窄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已开始显著升高,无心脏事件累积生存率显著降低.因此从改善心血管预后角度看,将IFG的下限调整到5.6 mmol/L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尿酸(serum urineacid,SU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的发病关系文献报道不一。本研究通过测定CHD患者血清TBil和SUA水平,以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其对指导冠心病的防治和预后的判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部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住院期间进行PCI治疗,全部患者持续随访≥3个月,观察长期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病例比较法,分析影响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其中心脏相关并发症占47.62%,心脏不相关并发症占52.38%。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组女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贫血和多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明显增高,完全血运重建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的血糖及糖基化产物水平,了解其与介入治疗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海军总医院住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88例,根据是否出现缺血并发症如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血管病术前临床危险因素、血糖、糖基化产物(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评价各组术前危险因素、糖代谢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事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发病率、用药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1)2220μmol/L为界值,糖化血清蛋白升高患者出现围术期缺血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OR=2.96,95%CI:1.50~5.81,P=0.001).结论糖基化产物中,术前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增高可能是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缺血并发症的危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患者血脂控制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行PCI治疗的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3个月至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25)和非狭窄组(n=218),定量分析首次入院和复查造影时的血脂浓度,分析患者血脂控制水平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发病前使用药物,入院血压,基线实验室指标,复查造影时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浓度,复查造影术时TG、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下降患者比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复查造影时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浓度以及随访时LDL-C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史(OR=1.491,95%CI=1.133~2.116,P=0.021)、复查时高LDL-C浓度(OR=1.542,95%CI=1.123~2.457,P=0.011)、LDL-C未达标(OR=2.134,95%CI=1.342~3.482,P=0.0.024)是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脂控制欠佳尤其是LDL-C浓度控制不佳与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血糖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查阅200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心内科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入院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1723例,且住院时间不少于3d。住院期间每日监测血糖不少于4次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住院期间不同的平均血糖值(MBG)分组,观察MBG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数、死亡数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住院期间MBG为7.8~11.0mmol/L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平均血糖〈7.8mmol/L和〉11.0mmol/L组(P〈0.05)。结论提示在糖尿病合并PCI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在(7.8~11.1mmol/L)范围内时安全性好,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临床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行PCI治疗的ACS 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DBIL含量,分为A组(DBIL<2.20μmol/L)44例、B组(DBIL:2.20~3.00μmol/L)41例、C组(DBIL>3.00μmol/L)43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血清学指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PCI支架数、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用药情况及术后24个月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差异。结果:三组性别、BMI、吸烟史、陈旧心肌梗死史、TC、TG、HGB、总胆红素(TBIL)、DBIL及LDL-C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诊断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PCI支架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用药情况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相比A组,B组、C组全因病死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不同DBIL水平行PCI的ACS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中、高水平DBIL的患者较低水平DBIL患者的术后远期全因病死率明显升高,DBIL水平是ACS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并完善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本研究以动态血压测量参数中24 h收缩压标准差和24 h舒张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应用多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心肌灌注情况,并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2例,均行PCI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PHILIPS EPIQ 7C超声诊断仪进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检查评价心肌灌注情况,记录前壁、下壁、侧壁曲线上升平台期的平均斜率(β)、心肌显峰强度(A)、局部心肌血流量(MBF)。记录患者PCI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3个月RTMCE参数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发生MACE的影响,绘制其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PCI术后3个月前壁、下壁、侧壁的β、A、MBF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102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发生MACE 15例(14.7%)。发生MACE者术后3个月前壁、下壁、侧壁的β、A、MBF均低于未发生MACE者(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β、A、MBF降低均是冠心病患者P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老年(≥65岁)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远期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1至2013-01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 674例。根据血清GGT水平按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三组:GGT 20 U/L组(n=570),20~36 U/L组(n=549), 36 U/L组(n=555)。比较三组患者3年随访期内死亡率。结果:随访期内共有146例患者死亡。GGT 20 U/L组、20~36 U/L组和 36 U/L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5.3%、8.6%和12.4%(P=0.000);心原性死亡率分别为2.5%、4.2%和4.5%(P=0.146);非心原性死亡率分别为:2.8%、4.4%和7.9%(P=0.000)。校正混淆因素后,GGT 20~36 U/L组和 36 U/L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是20 U/L组的1.719倍(95%CI:1.086~2.721,P=0.021)和2.508倍(95%CI:1.627~3.865,P=0.000)。GGT 20~36 U/L组和 36 U/L组非心原性死亡风险分别是20 U/L组的1.587倍(95%CI:0.842~2.991,P=0.153)和2.828倍(95%CI:1.588~5.035,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og GGT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年全因死亡(HR=4.707,95%CI:2.427~9.126,P=0.000)和非心原性死亡(HR=18.901,95%CI:7.730~46.214,P=0.00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PCI术前血清GGT水平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全因死亡和非心原性死亡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9.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CH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方法:200例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被分为CHD组(149例)和非CHD组(51例),采用钒酸氧化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冠脉病变积分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8.97±1.16)μmol/L∶(11.58±1.2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90±0.78)μmol/L∶(3.78±0.84)μmol/L]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P均0.01),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TBIL和DBIL均呈负相关(r=-0.460,-0.772,P均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胆红素与血脂的综合指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造”)时机分为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冠造组及临床疑似或确诊冠心病行择期冠造组。测定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计算TC/(HDL—C+TBIL)、LDL—C/(HDL—C+TBIL)比值。按照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急诊冠造组患者TBIL水平明显高于择期冠造组中Gensini积分〉35分患者(P〈0.05)。近期未服用过降脂药物的择期冠造组患者,Gensini积分第一、二、三4分位组血清TC/(HDL—C+TBIL)及LDL—C/(HDL—C+TBIL)比值明显低于第四4分位组(P〈0.05)。而第一、二、三4分位组之间血清TC/(HDL—C+TBIL)及LDL—C/(HDL—C+TBIL)比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ensini积分与TC/(HDL—C+TBIL)的相关性(r=0.539,P〈0.001)及Gensini积分与LDL—C/(HDL—C+TBIL)的相关性(r=0.488,P〈0.001)均高于传统血脂指标与狭窄积分的相关性: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TBIL反馈性升高。TC/(HDL—C+TBIL)、LDL—C/(HDL—C+TBIL)与冠状动脉狭窄评分的相关性高于传统血脂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