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AMI患者176例(AMI组)以及健康体检志愿者191例(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清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Lp-PLA2基因rs1805017、rs16874954、rs10519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基因突变与AMI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rs1805017位点检测到GG、GA、AA三种基因型;rs16874954位点检测到CC、AC两种基因型;rs1051931位点检测到AA、AC、CC三种基因型;AMI组rs1805017位点AA基因型以及rs16874954位点CC基因分布频率相对对照组更高(P0.05)。rs1805017位点GA+AA基因型患者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GG基因型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GG基因型患者(P0.05);rs16874954位点AC基因型患者TG水平明显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其余血脂水平在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单因素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rs1805017(OR=0.788,95%CI:0.713~0.923,P0.05)、rs16874954(OR=0.923,95%CI:0.859~0.983,P0.05)位点SNP与AMI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s1805017位点多态性与AMI发病独立相关(OR=0.839,95%CI:0.804~0.975,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Lp-PLA2基因rs1805017、rs16874954多态性位点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而rs1051931位点SNP与AMI的发生可能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子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G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295例CAD患者(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64例)和286例健康对照者的ABCG1基因启动子区rs1378577位点基因型,并分析该位点A/C基因多态性在健康对照组、冠心病组和心肌梗死组不同基因型频率,其分布特点以及与血脂、CAD的相关性。结果ABCG1基因rs1378577位点CC基因型、C基因型(CC+CA)频率在心肌梗死(MI)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C基因型、CC+CA基因型可能与MI发病有关(ORCC=1.77,OR 95%CI:1.06-3.32,P<0.05,ORCC+CA=1.65,OR 95%CI:1.09-2.51,P<0.05);MI组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AA、CC、CA基因型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ABCG1基因启动子区rs1378577位点A/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MI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载脂蛋白M(ApoM)基因rs70792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111例CHD患者及248例对照组的ApoM rs7079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 ApoM rs707921位点3种基因型(AA型、AC型和CC型)在CHD组中分布频率为1.8%、13.5%和84.7%,在对照组中分布频率为2.0%、25.4%和7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ApoM rs707921位点A、C等位基因的频率在CHD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8.6%、91.4%和14.7%、8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CHD组中AC+AA基因型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CC基因型者(P=0.043)。CHD组rs707921位点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M基因rs707921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降低CHD的发病风险,但与CHD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肝脂酶基因rs3829461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32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3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肝脂酶rs3829461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及其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rs3829461 CC、TC、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5.58%、13.50%、0.92%,对照组分别为77.62%、22.51%、0.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男性患者肝脂酶位点rs3829461基因型CT+TT型血脂水平与CC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CT+TT型HDL-C明显高于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脂酶rs3829461多态性CC型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885,95%CI:1.204~2.859,P=0.005)。结论肝脂酶位点rs3829461多态性CC型与脑梗死及血脂水平相关。肝脂酶rs3829461基因型CC型可以导致患者的低HDL-C血症,可能增加患者脑梗死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HNF1B基因位点rs443079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及其共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入选2016年2~12月于北京医院心内科和内分泌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及健康对照者238名。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HNF1B基因位点rs4430796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清中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评估rs4430796多态性与上述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HNF1B基因rs4430796在基因型(P=0.005)、等位基因(OR=1.50,95%CI:1.05~2.13,P=0.026)、显性模型(OR=1.83,95%CI:1.23~2.72,P=0.003)、隐性模型(OR=2.07,95%CI:1.07~3.98,P=0.027)、加性模型(OR=2.53,95%CI:1.29~4.98,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野生型(AA)比较,冠心病组携带rs4430796 G突变位点(GG+AG)的患者体质指数增高,2型糖尿病组携带rs4430796 G突变位点(GG+AG)的患者尿酸增高,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组携带rs4430796 G突变位点(GG+AG)的患者HDL-C较低(均为P0.05)。结论HNF1B基因位点rs4430796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可能通过代谢因素参与冠心病及其共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KN2B-AS1基因位点rs497757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女性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选女性早发(65岁发病)冠心病患者226例(病例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年龄匹配的女性患者79例(对照组),采用小测序法(SNa Pshot技术)检测CDKN2B-AS1基因位点rs4977574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评估rs4977574多态性与上述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TG、UA、FPG、HbA1c水平明显升高(P0.05),校正年龄、体重指数、相关病史及危险因素后,高HbA1c(HbA1c6.2%)明显增加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OR=3.35,95%CI:1.41~8.00,P=0.006);rs4977574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等位基因G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1.24,95%CI:1.05~1.48,P=0.019)。进一步分析发现,rs4977574多态性与高HbA1c相关;与AA基因型受试者相比,(GG+GA)基因型受试者中高HbA1c的发生率明显增加(OR=2.08,95%CI:1.11~3.89,P=0.022)。结论:CDKN2B-AS1基因SNP位点rs4977574多态性与女性早发冠心病相关,并与高HbA1c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DDAH1)基因rs233113、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基因rs80530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住院的T2DM患者464例,根据有无AS分为单纯T2DM组(n=208)和合并AS组(AS,n=256)。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人群294名为正常对照(NC)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浓度,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DDAH1、DDAH2基因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T2DM、AS组CC基因型频率高于NC组(P0.05),AS组CC基因型频率高于T2DM组(P0.05)。AS组DDAH1基因rs233113 AA基因型ADMA水平低于TT+AT基因型(P0.05),DDAH2基因rs805304 CC基因型LDL-C水平高于AA、AC基因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FPG、LDL-C、ADMA、DDAH2基因rs805304位点CC基因型是T2DM患者发生AS的影响因素。结论云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DDAH2基因rs805304CC基因型可能与AS易感性相关,携带该基因型患者LDL-C水平升高。DDAH1基因rs233113位点SNP可能与T2DM发生AS无相关性,携带该位点AA基因型患者ADMA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汉族人群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CSK)9基因第1外显子多态性与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因心绞痛和(或)运动试验阳性及有冠脉管腔狭窄证据而需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220例中,110例冠心病(CHD)者为病例组,110例非CHD者为对照组,检测PCSK9基因第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及血脂水平,并对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发现c.121C>G、c.299C>T、c.427-428insGCT、A53V、P56S和c.556A>G 6个突变位点,其中在A53V突变位点上发现CC和TC两种基因型,但未发现TT基因型.病例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间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TC基因型血清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对照组中TC基因型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 PCSK9基因第1外显子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多态性,且与CHD患者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中部地区人群中造血干细胞表达同源盒(HHEX)基因多态性与G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GDM患者311例(GDM组)和正常糖耐量的孕妇345名(GNGT组)。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结果GDM组TG、FPG以及HbA1c水平均高于GNGT组(P0.05)。HHEX基因SNP位点rs5015480基因型(CC、CT、TT)及等位基因频率与G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3,P=0.022;χ2=5.803,P=0.016),携带CC基因型人群GDM的风险比其他基因型风险高(OR3.899,95%CI1.808~8.409)。而SNP位点rs1111875基因型(GG、GA、AA)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与G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51,P=0.207;χ2=1.671,P=0.196)。SNP位点CC基因型患者TG水平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t=2.401,P=0.027);不同基因型HDL-C,LDL-C、F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EX基因SNP位点rs5015480与GDM的易感性相关,且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与T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我国南方人群中CDKAL1基因两个SNP位点rs7754840和rs10448033的多态性与GDM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选取GDM患者(GDM组)153例和正常糖耐量的孕妇(GNGT组)180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测定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GDM组孕前BMI、FPG、TG均高于GNGT组,TC、HDL-C及LDL-C均低于GNGT组(P<0.05).SNP位点rs7754840基因型(CC,GC,GG)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G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37、0.933);而SNP位点rs10440833基因型(AA,AT,TT)与G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且风险基因型TT的频率高于GNGT组(TTvs TC+CC,P=0.032);GDM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GNGT组[OR(95%CI):1.519(1.114~2.071),P=0.008];AA基因型患者的FPG高于其他基因型(P=0.011),TG高于TT基因型(P=0.007),HDL C低于TT基因型(P=0.001). 结论 CDKAL1基因SNP位点rs7754840与GDM无相关性;SNP位点rs10440833与GDM的易感性相关,且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血糖、TG及LDL-C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东乡族高血压115例患者及东乡族健康对照102名的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并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测定。结果在高血压组中,AT1R基因AC+CC型与血浆TC、TG水平有关,表现为AC+CC基因型的TC、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患者TC、TG水平有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S402007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11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分为稳定斑块组56例和易损斑块组58例。比较两组临床及血液生化指标、RS40200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观察不同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LDL-C、TC水平以及GG、GC、CC基因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GG、GC、CC基因型患者治疗后血清LDL-C、TG、T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P均<0.05);治疗后比较,CC基因型患者血脂水平与GG基因型、CC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G、GC、CC基因型患者降脂治疗有效率分别分别为80.65%、84.62%、88.64%。CC基因型患者有效率高于GG基因型、CC基因型患者(P均<0.05)。结论 RS402007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相关且对药物的降脂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RIB3基因rs2295490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和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用基因测序方法对126例健康对照组、101例T2DM组、94例T2DM合并CHD组TRIB3基因rs2295490多态性进行分型,同时对其生化指标如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进行检测。结果 3组间TRIB3基因rs2295490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中AA基因型TG水平明显低于AG+GG基因型(P0.05);T2DM组中AA基因型TC与TG水平明显低于AG+GG基因型(P0.05);T2DM+CHD组AA基因型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AG+GG基因型(P0.05),AA基因型HDL-C水平明显高于AG+GG基因型(P0.05)。结论 TRIB3基因rs2295490多态性与T2DM合并CHD无明显关联,但可能与T2DM及T2DM并发CHD患者的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侧支循环形成与VEGF-A基因多态性相关性。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entrop分级法评价患者侧支循环情况,包括0级、1级、2级及3级,其中将0级作为无侧支循环组,1~3级作为有侧支循环组,统计并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提取外周血DNA,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3个多肽位点的PCR直接测序检测,分析VEGF-A基因多态性与CAD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的VEGF-A基因rs2010963位点及rs1570360位点的GG基因型比例和G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699947位点的CC基因型比例和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025039位点和rs833061位点的TT基因型比例和T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患者的VEGF-A基因多态性与侧支循环形成有关,VEGF-A基因rs2010963和rs1570360位点中G等位基因,rs699947位点中C等位基因,rs3025039和rs833061位点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CAD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YP4F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对285例汉族CAD患者(冠心病组)和264例非CAD患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进行基因扩增和基因分型,分析CYP4F2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558139和rs2108622多态性与CAD的相关性。结果 CAD组吸烟史和体重指数(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A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CAD组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01);CAD组CYP4F2基因rs1558139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s2108622的CC基因型频率在CA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CAD患者的危险因素是男性、有吸烟史、高BMI;CYP4F2基因rs1558139多态性与CAD无明显相关性,CYP4F2基因rs2108622多态性与CAD相关,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发生CAD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LC30A8、CDKN2A/2B、HHEX、TCF7L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对中国吉林省长春地区113例T2DM患者及107例正常对照(NC)者SLC30A8基因rs13266634位点、CDKN2A/2B基因rs10811661位点、HHEX基因rs1111875位点、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的SNP进行检测。结果 SLC30A8(rs13266634)CC、CT基因型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均低于TT基因型(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高于TT基因型(P0.05),CC基因型的空腹血糖(FPG)高于TT基因型(P0.05)。三组CC、CT、TT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N2A/2B(rs10811661)TT、CT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CC基因型(P0.05),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C均高于CC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的TG高于CC基因型(P0.05)。三组CC、CT、TT基因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EX(rs1111875)GG、GA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AA基因型(P0.01),FPG、TC、TG均高于AA基因型,GG基因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AA基因组(P0.05)。三组GG、GA、AA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30A8基因多态性位点rs13266634、HHEX基因多态性位点rs1111875与T2DM心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DKN2A/2B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811661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rs2070665位点在甘肃裕固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高通量飞行质谱基因分型法(MALDI-TOF)分别对甘肃肃南裕固族227人和汉族306人进行ApoB基因rs2070665位点多态性检测和血脂水平检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裕固族血脂异常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汉族血脂异常组(P0.05)。2汉族TC和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裕固族(P0.01);裕固族血脂异常组TC基因型LDL-C值高于汉族(P0.05),裕固族血脂异常组CC基因型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汉族(P0.05),裕固族健康对照组TT基因型TG水平明显高于汉族(P0.01);同民族内血脂异常组、健康对照组不同基因型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汉族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高于裕固族(均P0.01);同民族对比,裕固族ApoB基因rs2070665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血脂异常的风险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OR:1.778;95%CI:1.136~2.780),汉族无差异。结论:甘肃肃南裕固族人群和汉族人群ApoB基因rs2070665位点基因多态性差异显著,裕固族人群ApoB基因rs2070665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血脂异常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与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1例CKD患者作为观察组,29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法检测MYH9基因rs3752462、rs4821480两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MYH9不同基因型与CKD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原发病及服用降压药频率的相关性.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基因型患者的收缩压高于CC基因型(147.94±27.40 mmHg,136.43±19.09 mmHg,P<0.05);CC基因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32.00±29.98)显著高于CT基因型(21.62±23.67,P<0.05)及TT基因型(21.99±24.18,P<0.05).校正年龄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3752462位点CC基因型是CKD患者收缩压增高的保护因素,CT基因型CKD患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是CC基因型的0.175倍(95%CI 0.071~0.431);rs3752462位点CC基因型是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的独立保护因素,CC基因型肾小球滤过率是TT基因型的0.410倍(95%CI 0.183~0.922). 结论:携带MYH9基因rs3752462位点CC基因型的CKD患者不易患高血压,且肾损害进展慢,CC基因型是CKD患者的保护因素,等位基因C突变为T可导致收缩压升高甚至ES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HACTR1基因rs2026458、rs9349379位点多态性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为CHD组(n=93),选取同期在此医院经心电图和病史排除冠心病的体检者为对照组(n=104)。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人员rs2026458及rs9349379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两组人员rsl761667位点及rs10499859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HD组年龄较大,体重、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史、Hb A1c、TG、LDL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皖北地区汉族人群PHACTR1基因rs2026458和rs9349379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20.
早发冠心病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CHD)患者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特征及其与血脂关系。方法:收集106例早发CHD患者(早发CHD组)血脂参数等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LPL的P、H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HindⅢ和PVUⅡ酶切),并与81例非CHD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早发CHD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早发CHD组P+,H+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H+基因型TC、TG明显高于H+H-基因型,HDL-D低于H+H-基因型;P+P+基因型TG明显高于P-P-基因型,HDL-C低于P-P-基因型(均P<0.05)。结论:早发CHD患者血清TC、TG和L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H+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H+和P+P+基因型影响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