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研究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兴山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87例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对照组(n=42,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手术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术后引流量及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3.6±19.3)分钟、出血量(432.1±32.7)ml、收缩压(136±37)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5.3±9.7)分钟、(213.5±28.7)ml、(123±29)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132、6.835、7.95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为(93.25±4.5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82.76±3.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98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173,P<0.05);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值得在相对年龄小、体质强、对髋关节功能有较高要求的人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本院治疗的72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2例)和B组(半髋关节置换术组,40例)。术后随访56年,平均5.2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优先选择治疗高龄、预期生存期相对较短、活动能力要求不高、术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手术耐受力差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行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hort-form health survey-36,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总分、SF-36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总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SF-36量表除一般健康状况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减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改善高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全髋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优良率。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半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髋组手术优良率显著优于半髋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术式,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9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情况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秀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秀率为84.48%,观察组治疗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全髋关节比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好,但是老年人对运动量的需求不大,所以实际操作中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9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05%高于对照组7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16.67%,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6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较对照组(29.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卧床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并且在术后疼痛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置换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半髋置换术,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患者对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周和术后12周,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康复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加快患病关节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效果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4例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7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经静脉输液泵注射0.5 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经静脉输液泵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和3 d,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和3 d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且可有效缩短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倒打髓内钉与股骨远端髁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治疗的股骨髁上骨折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倒打髓内钉固定术(A组)和股骨远端髁钢板固定术(B组),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791,P>0.05)。A组患者优良率及疗效评分分别为86.54%、85.67分,B组分别为88.46%、86.1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倒打髓内钉和股骨远端髁钢板对股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倒打髓内钉固定在生物力学方面较股骨远端髁钢板固定更具优越性。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ONFH)在世界范围是骨科常见且难治性疾病。据推测,我国每年新发ONFH在10~15万例,累计需治疗的病例超500万例。股骨头坏死为渐进性疾病,如无有效干预,多数ONFH患者的股骨头将进展到塌陷,最终引起继发性骨关节炎而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由于多数患者年轻(美国资料中患者平均年龄为38岁,中日友好医院1016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普及,极简式TAVR正受到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者的关注。极简式TAVR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侵入性操作,从而在保证TAVR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简化TAVR操作流程,减少医疗资源占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内容涵盖术前评估、手术人员、场所及入路、麻醉方式、球囊预扩张、术中超声、术后早期康复及出院时机等各个方面。部分回顾性研究已初步证实极简式TAVR开展的可行性,目前有3M TAVR、FAST TAVI等多项临床研究致力于探索极简式TAV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选择合适的患者人群开展极简式TAVR也至关重要。随着技术发展与经验积累,极简式TAVR将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髌骨置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两组即髌骨置换组和非置换组,置换组35例,非置换组34例。术后随访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两组之间在knee score评分、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髌骨评分、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影像学表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在术后随访时knee score评分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12个月髌骨评分置换组高于非置换组,P<0.05。置换组较非置换组术后膝前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置换组与非置换组术后平均股胫角、髌韧带比值、髌骨倾斜角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行髌骨置换可以改善knee function score评分、髌骨评分及降低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优化相对准确可行的股骨头塌陷预测方法,为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疾病转归的估计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5例(75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双髋关节X线正位、蛙式位片及MRIT1加权正中冠状位片,由扫描或照相机拍摄并以JPEG格式储存,通过画图工具、图像处理软件,分别采用Ohzono法、Kerboul法、SuganoX线法、Laffirgue法、SuganoMRI法等五种常用的方法进行塌陷预测,并与实际塌陷情况对比,然后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种预测结果与实际塌陷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45例(75髋)中,实际塌陷33髋,塌陷率为44%,男性45.9%、女性42.1%(P>0.05);Ohzono法、Kerboul法、SuganoX线法、Laffirgue法、SuganoMRI法预测塌陷率分别是65.33%、68.00%、48.00%、85.33%、81.33%;与实际塌陷结果比较,SuganoX线法48.00%的塌陷结果与实际44%的塌陷结果相近(P>0.05),其余方法预测结果差别较大(P<0.01)。结论 SuganoX线法对塌陷的预测较为准确,且其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对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临床期间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6例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09年6月至2013年7月,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情况。结果本研究中36例(77.8%)患者疗效评估为优,6例(16.7%)患者评估疗效为良,2例(5.6%)患者疗效评估为可,治疗优良率为94.4%;治疗前患者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48.59±6.50)分、(67.04±10.04)°,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87.03±12.35)分、(96.03±11.04)°,治疗后的HSS评分水平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症膝关节疾病患者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HSS评分水平及膝关节活动度,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鲑降钙素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碳酸钙D_3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鲑降钙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股骨颈和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后1 d(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股骨颈和股骨大粗隆骨密度、骨钙素和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鲑降钙素辅助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术后骨折愈合,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股骨骨折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8例股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的患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结果 138例股骨骨折患儿经确诊发生医院内感染15例(10.87%),共分离出20株病原菌,包括17株革兰氏阴性菌和3株革兰氏阳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患儿的医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住院天数> 14 d的患儿医院内感染率较高,不同住院天数患儿医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养出的13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高度敏感。结论儿童股骨骨折发生医院内感染风险可能与住院天数有关,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临床可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防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