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89例)和对照组(手术治疗,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01)。治疗后1、2、3年,两组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与手术相当,但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生活质量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导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老年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4例老年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免疫功能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分级。结果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1个月后AST水平恢复正常,ALT、TBIL水平仍高于正常值。治疗后CD3+T、CD4+T、CD4+T/CD8+T均逐渐上升,CD8+T逐渐下降(P<0.05)。10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9例,稳定71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96.2%。多数患者不良反应分级集中于I级。104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8.1%(102/104)、89.4%(93/104)、74.0%(77/104)。结论 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对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集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4例,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治疗)与对照组(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对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引导下不接触肿瘤(No-touch)射频消融新技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7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4例)和B组(38例)。A组给予二维超声引导下No-touch射频消融治疗, B组给予常规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随访分析两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结果 A组和B组患者消融时间、消融面积、剩余肝脏体积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A组和B组患者血清AFP、CEA和VEGF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 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 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术前, CD8+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A组患者CD3+和CD4+水平高于B组, CD8+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47个月(95%CI: 44.27~49.72), 长于B组的34个月(95%...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用于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37例,将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19)和芬太尼组(n=18),右美托咪定组用微量泵注射0.3μg/kg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静脉注射0.8μg/kg的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至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束前的2~5 min,超声引导定位后,右美托咪定组用0.4 mg/kg的丙泊酚诱导麻醉,芬太尼组用1.5 mg/kg的丙泊酚诱导麻醉,维持至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束。结果芬太尼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前后的变化大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变小,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92个病灶)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微波消融组(37例)和射频消融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肿瘤直径、术后1年存活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1年存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微波消融组直径≤3 cm的肿瘤消融效果显著优于射频消融组(P <0.05)。术后3、6、9个月,微波消融组患者肿瘤直径均显著小于同期射频消融组(均P <0.05)。结论对肿瘤直径≤3 cm的原发性肝癌,经皮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术后短期可使肿瘤直径明显缩小,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水乙醇经皮穿刺联合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水乙醇经皮穿刺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回输治疗早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早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TACE+RFA+CIK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对照组为87.18%(34/3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LT、TBIL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年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K细胞回输联合介入疗法可通过增加早期肝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其肝功能,进而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与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法分为A组(n=41)与B组(n=40).A组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B组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临床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心脏外科治疗的33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8例使用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药物治疗,观察组178例使用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消癌平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试验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每组各44例。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远期疗效(远期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1例完全缓解(CR),28例部分缓解(PR),ORR为65.9%;对照组患者0例CR,18例PR,ORR为4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白细胞减少、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肝细胞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评分、颈部失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症状量表评分、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颈椎曲度、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症状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颈椎曲度和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颈部疼痛,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将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与手术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手术组患儿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手术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家属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除打鼾外,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缓解(P<0.05),手术组患儿鼻塞、流涕及听力下降的症状缓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肿大腺样体可以有效缓解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具有安全、有效、易操作、损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榄香烯注射液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晚期肺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住院的晚期肺腺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经基因检测均为EGFR突变阳性),将其随机分为单药组和双药组,每组各15例。单药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单药口服靶向治疗,双药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口服联合榄香烯注射液(500 mg/d)静脉滴注。21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恶化率和原发病灶的变化,随访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胸部CT显示两组患者肺内原发病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双药组患者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占比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随访发现,双药组患者PFS为9.2个月,单药组为6.8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PS评分恶化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吉非替尼联合榄香烯注射液可更明显地延缓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病情进展,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变化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前列地尔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微创介入治疗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0例HBV相关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性别、年龄、抗病毒治疗、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微创治疗方法等作为研究因素,以是否引起HBV再激活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HBV DNA浓度、门脉癌栓、肿瘤大小、术前抗病毒治疗等均为影响因素(P<0.1)。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涉及肿瘤大小、抗病毒治疗等,其中术前规范抗病毒治疗是保护因素,肿瘤直径>5 cm是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结论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微创介入治疗后HBV再激活与肿瘤直径大小及是否术前抗病毒治疗等因素有关。肝癌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要重点监测并积极进行强效抗病毒治疗,以防HBV再激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KP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CD4~+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