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oluble endothelialcell protein C receptor,sEPCR)、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将入选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57例)和无大血管病变组(67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sEPCR、hs-CRP、TNF-α及IL-18水平,分析sEPCR、hs-CRP、TNF-α、IL-18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大血管病变组和无大血管病变组患者的血清IL-18、sEPCR、TNF-α、hs-CRP、FBG、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血管病变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EPCR水平≥0.5 ng/ml、hs-CRP水平≥5mg/L、TNF-α水平≥1.5 ng/ml、IL-18水平≥100 pg/ml均为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18、sEPCR、TNF-α及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和B组(未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测定两组患者血清RBP4、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水平及血压等指标,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析新诊断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RBP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血清RBP4、FPG、Hb Ac1、TG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劲动脉IMT显著大于B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水平与年龄、FPG、Hb A1c、TG、TC、LDL-C、IMT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8,0.426,0.455,0.533,0.492,0.346,0.870)(P<0.05),与BMI、HDL-C、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颈动脉IMT与年龄、FPG、Hb A1c、TG、TC、RBP4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6,0.344,0.449,0.382,0.397、0.870)(P<0.05),与HDL-C、LDL-C、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新诊断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RBP4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且血清RBP4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提示RBP4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体检疑似T2DM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200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28例、糖调节受损(IGR)组66例,T2DM组124例,并测定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1 HbA1c、FPG、2hPG、TC、TG和LDL-C水平在NGT组、IGR组和T2DM组逐渐升高,三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当HbA1c≥6.1%时,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FPG(r=0.732,P<0.05)及2hPG呈正相关(r=0.583,P<0.05)。T2DM组患者HbA1c与FPG(r=0.376,P<0.05)、2hPG(r=0.572,P<0.05)、TC(r=0.372,P<0.05)、TG(r=0.373,P<0.05)、LDL-C(r=0.366,P<0.05)均呈正相关。NGT组及IGR组患者HbA1c水平与上述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HbA1c、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与血糖水平相关,通过对患者HbA1c和血脂水平的检测可为T2DM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于玲  夏永梅  魏鑫  范晓娟  孙龙 《精准医学杂志》2021,36(5):447-449,452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等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斑块积分值分为低积分组(A组)、中积分组(B组)、高积分组(C组)3组.检测3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清25-(OH)D3浓度等指标,分析血清25-(OH)D3与颈动脉斑块积分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B、C组血清25-(OH)D3分别为(16.87±2.89)、(14.90±1.94)、(11.37±2.01)μg/L,3组间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39,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积分与患者年龄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HbA1 c水平呈正相关(r=0.193~0.553,P<0.05),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0.358,P<0.05).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LDL-C水平、HbA1 c水平以及低25-(OH)D3水平是形成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低25-(OH)D3浓度是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延缓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脂代谢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ICAM)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P-选择素、TNF-α、hs-CRP、IL-1β、ICAM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非脑梗死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硬化斑块数量和性质,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样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BG)、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MT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检出软斑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TC、LDL、BG、Fbg等血液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检出颈动脉斑块患者(P<0.05);患者的TC(β=0.325)、LDL(β=0.351)、BG(β=0.297)、Fbg(β=0.413)水平均与其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IMT增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不稳定增加可能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较高的TC、LDL、BG、Fbg水平是患者颈动脉IMT增厚和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胆红素在经间苯三酚治疗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 graphy,ERCP)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需行ERCP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以入住ICU和出现术后胰腺炎判断为预后不良,采用生化分析仪以及相关试剂盒分别检测入选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以及TNF-α水平,探讨胆红素与TNF-α水平对ERC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术后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经间苯三酚治疗后胆红素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术后TNF-α水平高于术前(P<0.05),经间苯三酚治疗后TNF-α水平下降(P<0.05)。患者术后TNF-α水平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0.67,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TNF-α(P=0.015)、术中出血量(P=0.03)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TNF-α和胆红素有助于判断经间苯三酚治疗的ERC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FINS、HOMA-IR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ement,SGA)评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血清清蛋白(albumin,ALB)、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序贯透析可有效清除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炎性介质,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孕早期血清摄食抑制因子nesfatin-1、脂肪因子和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孕前检查并分娩的16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GDM将其分为非GDM组(92例)和GDM组(76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结局,以及孕早期血清nesfatin-1、脂肪因子[瘦素(leptin,LEP)、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4,RBP-4)、脂连蛋白(adiponectin,APN)]和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GDM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GDM组孕妇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早产、巨大胎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GDM组(均P<0.05)。妊娠4~12周,GDM组孕妇nesfatin-1、LEP、RBP-4、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GDM组(均P<0.05),APN水平显著低于非GDM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孕早期血清nesfatin-1、LEP、APN、RBP-4、hs-CRP、TNF-α、IL-6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98、1.000、0.904、0.739、0.799、0.898、0.980,其中,LEP、APN、TNF-α、IL-6早期预测GDM的效果良好。结论孕早期血清LEP、ANP、TNF-α、IL-6水平可作为预测GDM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PE)发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集PE患者(PE组)及正常对照孕妇(NP组)的血清及胎盘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表达水平.将妊娠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C组)、TNF-α组(B组)及TNF-α+阿司匹林组(A组)3组,于妊娠第14天,C组大鼠经颈静脉每天将50 mL生理盐水持续泵入,B组大鼠每天将TNF-α50 ng加入到生理盐水50 mL中持续泵入,A组大鼠每天将TNF-α50 ng加入到生理盐水50 mL中持续泵入,同时给予掺有阿司匹林的面团喂养,均连用5 d,采用Western-blot法和明胶酶谱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胎盘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水平及活性.结果 与NP组比较,PE组患者血清中TNF-α的水平和胎盘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5.81~7.18,P<0.05);且PE组患者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与胎盘组织中MMP-2、MMP-9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4、-0.61,P<0.05).3组妊娠大鼠胎盘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水平及活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4.05~126.50,P<0.05);其中B组大鼠均明显低于C组大鼠,而A组大鼠均明显高于B组大鼠(t=2.83~16.36,P<0.05).结论 TNF-α可能通过抑制胎盘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水平及活性参与子痫前期发病,阿司匹林可部分抑制TNF-α的抑制作用,此可能是其预防子痫前期发病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厄贝沙坦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干预,1次/天,10天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天,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等降糖药物治疗。随访3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微血管病变及血糖情况。结果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逐渐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ng rate,UAER)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对照组患者UAER上升速度明显快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下降速度快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Ⅰ期和1例Ⅱ期视网膜病变,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Ⅰ期、3例Ⅱ期和1例Ⅲ期视网膜病变(χ2=4.90,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更好地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B组患者每日三餐前予以门冬胰岛素+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C组患者三餐前予以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三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PG、2h 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FPG及2h 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组低于B、C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Hb A1c、HOMA-I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92,P=0.072)。结论门冬胰岛素基础剂量与餐前剂量1︰1注射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能够更加迅速地控制血糖水平达标,减少胰岛素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L-1和TNF-α,并研究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E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和TNF-α并比较,分析不同视网膜病变中IL-1和TNF-α的差异。结果:DRE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L-1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P0.05)。DRE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中血清IL-1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L-1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视网膜病变程度越大,IL-1和TNF-α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α-硫辛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及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4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超声影像学脂肪肝分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脂、血糖水平与氧化应激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评价胱抑素C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量61例脑梗死患者和5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血压及血糖、血脂、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部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0.83±0.45)mg/L,高于对照组(0.68±0.19)mg/L(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CRP、颈动脉IMT、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正相关(r=0.653,P0.001;r=0.556,P0.001;r=0.266,P=0.038),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r=-0.253,P=0.049);与其他各指标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CRP、颈动脉IMT是影响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并且与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纳入糖尿病肾病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纳入单纯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72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分析三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和Cys C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hs-CRP和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hs-CRP和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清hs-CRP和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大量白蛋白尿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s-CRP和Cys 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和Cys 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8%%、84.7%、90.3%,灵敏度和准确率较单一指标诊断结果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血清hs-CRP和Cys C是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亚临床炎症变化与颈动脉损害特点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本院老年科收治的175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0μmol/L为H型高血压,<10μmol/L为非H型高血压)和年龄(≥60岁为老年,≥40岁且<60岁为中年)将入选患者分为老年H型高血压组(H1组,66例)、中年H型高血压组(H2组,48例)及老年非H型高血压组(NH组,61例)。测定三组患者颈部血管的彩色超声及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H1组与H2组患者年龄、舒张压(DBP)及脉压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性别比例、收缩压(SBP)、血脂、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1组与NH组患者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而年龄、性别比例、血压、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1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PS)均显著大于H2组和NH组(P<0.01,P<0.05),动脉扩张性系数(DC)、双侧颈总动脉平均僵硬度参数(CCA-mβ)均显著小于H2组(P<0.01),但与NH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1组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H2组和NH组(P<0.01,P<0.05),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水平均高于H2组(P<0.05,P<0.01),与N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1组患者颈动脉IMT、PS、血清IL-6、IL-8、TNF-α、Cys C水平与Hcy水平均呈正相关(r_(分别)=0.435、0.316、0.337、0.341、0.281、0.429,P<0.01)。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的动脉损害情况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尽早达到理想血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HbA1c≤7%,31例)、B组(7%9%,7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B组、C组患者NLR分别为1.70±0.65、1.78±0.90、2.22±1.58,三组间NLR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NLR(r=0.210,P=0.008)、FBG(r=0.464,P<0.001)及2hPG水平(r=0.448,P<0.001)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2hPG、体重指数和LPa为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P<0.05),而NLR在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LR与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存在相关性,但并非血糖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分析其对血脂、内皮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75例)与联合组(76例)。单一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 联合组予以普罗布考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FMD)]、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42%, 71/76)高于单一组(82.67%, 62/75), P<0.05。治疗后, 联合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单一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 联合组ET-1、hs-CRP、TNF-α、MMP-9水平低于单一组, NO、FMD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组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脂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患者的ABI,并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0.9≤ABI<1.3,377例)和试验组(ABI<0.9,94例),剔除8例ABI≥1.3的患者。收集患者病历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TNF-α、hs-CRP、内脂素水平,将影响ABI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ABI与其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尿酸(UA)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呈负相关(P<0.05)。试验组患者TNF-α、hs-CRP及内脂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响ABI的因素众多,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长、BMI、Hb A1c、TG水平越高,ABI越低。此外,ABI与TNF-α、hs-CRP、内脂素水平呈负相关,推测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