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血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为依据,分为强化降糖组(HbAlc6.5%)与标准降糖组(6.5%HbAlc7.5%),各30例,经1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强化降糖组显著低于标准降糖组(P0.05)。对比低血糖发生率,强化降糖组显著高于标准糖化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强化降糖,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但易导致低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达标剂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80例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60~69岁组)、B组(70~79岁组)、C组(≥80岁),同时询问病史,并发症,检查体重、身高、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G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三组予预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 w,观察三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析高龄T2DM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达标剂量及相关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体重指数(BMI)、TC、TG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于A组(P0.05),C组治疗前FBG、2 h PG、Hb A1c水平均高于A组、B组(P0.05)。C组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例数较A组、B组增多(P0.05)。经12 w治疗后,三组FBG、2 h PG、Hb A1c均有下降(P0.05),C组FBG、2 h PG、Hb A1c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血糖治疗达标率更低(P0.05)。治疗后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高于A、B组两组,单位体重胰岛素达标剂量大于A组(P0.05),但与B组患者无差异(P0.05);血糖达标时间较A组、B组长,低血糖发作次数较高于A组、B组(P0.05)。经预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 w后,三组患者达标时早餐前胰岛素用量比例均较起始剂量小,晚餐前胰岛素用量比例较起始剂量增加(P0.05),其中C组较A组、B组明显。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与FPG(r=0.428,P=0.042)、Hb A1c(r=0.415,P=0.049)、低血糖发生次数(r=0.574,P=0.007)、糖尿病并发症例数(r=0.568,P=0.007)正相关,而与HOMA-β(r=-0.674,P=0.002)水平呈负相关。影响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的主要因素为低血糖发生次数、Hb A1c。结论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水平、Hb A1c水平高,血糖不易达标,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伴有糖尿病并发症例数较多,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达标胰岛素日用量为(40.37±8.53)U/d,单位体重胰岛素达标剂量为(0.62±0.12)U·kg-1·d-1,早餐前为日总量的(54.70±2.84)%,晚餐前为日总量的(45.29±2.84)%。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达标剂量与FBG、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糖尿病并发症例数正相关,与HOMA-β水平负相关。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是影响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达标剂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降糖效果、药物安全性、炎症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58例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西格列汀组(B组),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12 w后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IS),随访1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药物治疗12 w后,两组Hb A1c、FPG水平较入组时降低(P0.05,P0.01);两组Hb A1c、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OMA-IR较A组显著降低(P0.05);B组FINS、HOMA-IS较A组显著升高(P0.05,P0.01);B组hs-CRP、TNF-α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P0.01,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总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能较好地控制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许虹 《内科》2014,(6):710-711
目的对比分析诺和锐30强化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诺和锐30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 PBG以及Hb A1c的变化,计算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2h PBG以及Hb A1c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也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诺和锐30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诺和灵30R,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不同注射次数治疗合并肺结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合并肺结核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诺和锐30早、晚餐前注射组)及B组(诺和锐30三餐前注射组),每组35例,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4点血糖(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点血糖及Hb A1c均明显下降(P0.01);B组患者午餐后血糖控制优于A组(P0.01),其余3点血糖及Hb A1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糖达标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3次注射诺和锐30治疗合并肺结核的T2DM患者较每日2次注射能在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的情况下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口服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诺和灵30R)和观察组(诺和锐30),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患者对降糖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 h PG及Hb A1c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的临床疗效相似,但诺和锐30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严重低血糖事件更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β-羟丁酸(HBA)水平与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7例,测定血HBA、FBG、Hb A1c值。根据FBG水平分为I组(FBG4 mmol/L)、II组(4 mmol/L≤FBG7 mmol/L)、III组(7 mmol/L≤FBG10 mmol/L)、IV组(10 mmol/L≤FBG13 mmol/L)、V组(FBG≥13 mmol/L);根据Hb A1c水平分为A组(Hb A1c7%)、B组(7%≤Hb A1c9%)、C组(Hb A1c≥9%),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FBG≥13mmol/L组血HBA水平最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9%组血HBA水平明显高于Hb A1c7%组及7%≤Hb A1c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β-羟丁酸水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Hb A1c≥9%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β-羟丁酸水平,积极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T_2DM患者97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8例采取伏格列波糖,研究组49例加用沙格列汀,观察、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FBG)、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研究组FBG、PBG、Hb A1c较对照组低(P 0. 05); 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对T_2Dm患者采取沙格列汀+伏格列波糖治疗,能明显降低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根据其是否存在慢性并发症,将其分为慢性并发症组(50例)和无慢性并发症组(50例)。再选取同一时期50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与Hb A1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BG与Hb 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患者的FBG与Hb A1c均高于糖尿病无慢性并发症组(P0.05)。Hb A1c水平越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选择GDM患者100例,给予运动、饮食等干预,分为依从性良好组(A组) 52例,和依从性差组(B组) 48例。结果干预后,A组FBG、2hPG、Hb A_(1c)等改善情况优于B组(P 0. 05);在早产、先天子痫等妊娠结局方面比较,A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B组(P 0. 05);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褥感染及妊娠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 0. 05);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和新生儿窘迫,及不良围产儿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 0. 05)。结论 GDM患者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依从性有助于其控制血糖,并进一步改善母婴妊娠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选取冠心病合并T_2DM患者86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循证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脏指数(C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高,(P 0.05);观察组低血糖、心律失常及穿刺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T_2DM患者治疗过程中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8月来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停用降糖药,并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于餐前30 min注射诺和灵30 R,观察组患者于每日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并于餐前15 min口服瑞格列奈。疗程4个月,观察指标有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BMI,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Hb A1C指标有变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 A1C指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11.1%,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 PBG指标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12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平分对照组给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FBG、2hPBG、Hb A1c较对照组低(P 0. 05); SF-36评分情感职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身体机能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改善初诊T2DM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初发T_2DM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各项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FBG、2hPG、Hb A1c、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低,FINs较对照组高(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 05)。结论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初发T_2DM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沙格列汀对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52例。将入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沙格列汀组或者阿卡波糖组。两组患者均继续维持二甲双胍治疗,沙格列汀组患者在原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片5 mg/d,1次/d;阿卡波糖组加用阿卡波糖50 mg,3次/d。随访观察期24周。每4周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2 h PG、Hb A1c的变化,并记录随访期间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上述指标的在两组的变化。结果 (1)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FPG、2 h PG较该组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相比,沙格列汀组2 h P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24周后,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各组Hb Alc均有降低(P0.05);与阿卡波糖组相比,沙格列汀组Hb Alc下降幅度更大(P0.05);沙格列汀组Hb A1c达标率为48.82%显著高于阿卡波糖组的3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期间,阿卡波糖组胃肠道异常发生率高于沙格列汀组(16.80%vs 3.94%,P0.05);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的低血糖事件和因不良事件而终止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9%vs 6.40%、5.51%vs 4.80%,P0.05)。结论对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沙格列汀可有效降糖,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且不增加低血糖和胃肠道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16.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5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组成对照组。结果观察组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 Hb A1c水平与FBG呈正相关(r 0,P 0. 05),与血清C肽呈负相关(r 0,P 0. 05)。结论血清C肽联合Hb A1c检测可有效监测糖尿病水平,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存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每组为60例。强化组患者给予强化降糖治疗,而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以及出现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晨尿白蛋白/肌酐(A/C)、血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指标显著改善,且强化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中无患者出现大血管终点和死亡,而常规组中有7例出现大血管终点事件,4例死亡,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强化降糖治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大血管或微血管事件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诺和灵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用诺和灵30 R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 R治疗;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2 h PG、Hb A1c水平显著优于治疗之前;治疗后,研究组的Hb A1c、2 h PG、FB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诺和灵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 h P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b 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8.33%,较对照组29.17%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果糖胺(FRA)与2型糖尿病(T2DM)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作为对照组,116例单纯T2DM患者及271例T2DM慢性并发症组作为病例组,比较各组血糖、C肽、Hb A1c及FRA等指标。结果单纯T2DM组、T2DM慢性并发症组各时间点的PG较IGT组明显升高(P0.05);单纯T2DM组、T2DM慢性并发症组各时间点的C肽较IGT组明显减低(P0.05)。单纯T2DM组、T2DM慢性并发症组的Hb A1c、FRA较IGT组明显升高(P0.05),T2DM慢性并发症组较单纯T2DM组的Hb A1c、FRA明显减少(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空腹C肽与Hb A1c、FRA呈负相关(P0.05)。结论空腹C肽、Hb A1c、FRA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降低Hb A1c、FRA及血脂对防治T2DM慢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