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是嗜酸性气道炎症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但目前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关系尚存在争议。目的分析入院时外周血EO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出院后短期内急性加重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197例,根据入院时外周血EOS%分为正常组(EOS%2%,n=156)和升高组(EOS%≥2%,n=41)。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及GOLD分级〕、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出院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使用情况及出院后90 d内急性加重复发率。比较出院后90 d内有无急性加重复发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指标、mMRC分级、CAT评分、入院时外周血EOS%、出院后ICS使用情况;入院时外周血EOS%与AECOPD患者出院后90 d内急性加重复发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FEV1%pred、GOLD分级、mMRC分级、CAT评分及出院后使用ICS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患者FEV1/FVC、出院后90 d内急性加重复发率高于正常组(P0.05)。(2)出院后90 d内有无急性加重复发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状况、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FEV1/FVC、mMRC分级、CAT评分及出院后使用ICS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90 d内有无急性加重复发患者入院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者所占比例、FEV1%pred、GOLD分级及入院时外周血E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外周血EOS%≥2%是AECOPD患者出院后90 d内急性加重复发的危险因素〔OR=4.199,95%CI(1.665,10.593),P0.05〕。结论入院时外周血EOS%≥2%是AECOPD患者出院后90 d内急性加重复发的危险因素,其可作为预测AECOPD患者出院后短期内急性加重复发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关于血清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CCL18)、Clara细胞蛋白16(CC1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气冷凝液(EBC)中的变化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分析AECOPD患者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59例,其中急性加重期99例(A组),缓解期60例(B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C组。根据短期预后将99例AECOPD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亚组24例和预后不良亚组75例。比较A、B、C组受试者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比较预后良好亚组、预后不良亚组患者临床资料,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对AEPOCD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受试者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高于B、C组,B组受试者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高于C组(P<0.05)。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合并症数量≥2个者所占比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吸烟率、饮酒率、激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症数量≥2个〔OR=2.252,95%CI(1.744,3.760)〕,血清CRP〔OR=2.210,95%CI(1.737,3.580)〕、PCT〔OR=2.049,95%CI(1.687,3.325)〕水平及EBC中CCL18〔OR=2.773,95%CI(1.857,4.336)〕、CC16〔OR=2.678,95%CI(1.801,3.985)〕、ICAM-1〔OR=1.923,95%CI(1.589,3.012)〕水平是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6〔95%CI(0.435,0.902)〕、0.820〔95%CI(0.401,0.842)〕、0.705〔95%CI(0.380,0.758)〕,灵敏度分别为89.90%、82.83%、76.77%,特异度分别为78.79%、70.71%、63.64%。结论COPD患者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明显升高,且急性加重期患者高于稳定期患者;EBC中CCL18、CC16、ICAM-1水平是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AECOPD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74例,均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49例患者成功撤机拔管(成功组),25例患者撤机拔管失败或死亡(失败组)。自制病例资料收集表,收集内容包括一般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病程及吸烟史)、实验室检查指标{插管前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饱和度(Sa O2)、p H值〕及插管前和拔管时血常规检查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U%)〕、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及机械通气指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和通气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结果 74例患者撤机拔管成功率为66.2%,病死率为2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吸烟史阳性率和插管前p H值、Pa O2、Pa CO2、Sa O2、WBC、NEU%、CRP及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患者年龄小于失败组,插管前Hb及拔管时Hb和ALB水平高于失败组,拔管时WBC、NEU%、CRP水平及MODS发生率低于失败组,通气时间短于失败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733,95%CI(1.043,2.397)〕、插管前Hb水平〔OR=1.874,95%CI(1.142,3.212)〕、拔管时NEU%〔OR=2.163,95%CI(1.022,3.672)〕、拔管时ALB水平〔OR=2.730,95%CI(1.374,3.984)〕、MODS〔OR=2.032,95%CI(1.123,3.957)〕及通气时间〔OR=1.893,95%CI(1.033,3.163)〕是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感染、营养状况、MODS及通气时间是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呼吸科就诊的AECOPD患者68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并记录其年龄、性别、吸烟史、文化程度、病程及感染、胸腔积液、咳脓痰及呼吸困难情况。结果 68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39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4%。不同年龄、有无吸烟史、不同文化程度及有无感染、胸腔积液、呼吸困难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病程及有无咳脓痰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935,95%CI(2.481,3.439)〕、吸烟史〔OR=2.845,95%CI(2.466,3.204)〕、感染〔OR=3.225,95%CI(2.759,3.729)〕、呼吸困难〔OR=3.771,95%CI(3.167,4.376)〕是AECOPD患者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475,95%CI(0.138,0.823)〕是AECOPD患者不良事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年龄、吸烟、感染、呼吸困难是AECOPD患者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AECOPD患者不良事件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病死率及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呼吸科收住的AECOPD患者138例。总结患者特点,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住院患者院内病死率为21.7%。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AECOPD住院死亡相关:年龄、住院时间长短、PASP、入住ICU、合并肺炎、贫血、肾功能不全、Ⅱ型呼吸衰竭、心房颤动、休克、气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炎(OR=42.488)、高PASP(≥45mmHg)(OR=15.914)、贫血(OR=7.693)、心房颤动(OR=6.215)以及入住ICU(OR=4.927)是AECOPD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ECOPD住院患者病死率高,肺炎、高PASP(≥45mmHg)、贫血、心房颤动以及入住ICU是AECOPD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发急性加重表型患者,频发加重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中被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根据患者急性加重发作频率,纳入51例频发急性加重表型患者并随访1年,观察1年内再次频发加重的患者比例及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年龄≥77岁)、男性、未戒烟、CAT≥14分以及FEV 1pred<50%均可能是慢阻肺频发加重表型患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AT≥14分的患者急性加重≥2次的风险[OR(95%CI)]为[2.53(1.17–6.3),P=0.0374],而FEV 1pred<50%的患者急性加重≥2次的风险[OR(95%CI)]为[8.69(1.68~47.1),P=0.0074],提示FEV 1pred<50%和CAT≥14分可能为慢阻肺频发加重表型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EV 1pred<50%、CAT≥14分为慢阻肺频发加重表型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 244例,其中发生SAP 286例(观察组),未发生SAP 958例(对照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AP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梗死患者SAP发生率为22.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70岁者所占比例,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心房纤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阳性率,尿蛋白阳性率,非腔隙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幕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鼻饲支持率及血清清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3.650,95%CI(2.236,5.960)〕、有COPD病史〔OR=18.513,95%CI(9.359,36.623)〕、非腔隙脑梗死〔OR=2.453,95%CI(1.507,3.997)〕、吞咽困难〔OR=2.875,95%CI(1.616,5.114)〕、鼻饲支持〔OR=19.559,95%CI(9.121,41.942)〕、意识障碍〔OR=3.487,95%CI(1.882,6.463)〕、幕下脑梗死〔OR=2.011,95%CI(1.090,3.710)〕、出血性转化〔OR=3.411,95%CI(1.866,6.237)〕、应激性溃疡〔OR=13.658,95%CI(5.995,31.326)〕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70岁、有COPD病史、非腔隙性脑梗死、吞咽困难、鼻饲支持、意识障碍、幕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应激性溃疡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AP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水平血清清蛋白及高血糖也能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SAP发生风险,临床应针对SAP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S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73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AECOPD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73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真菌115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63株,占54.78%;其他假丝酵母菌31株,占26.96%;曲霉菌21株,占18.26%。两组患者性别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发生率及行机械通气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及入住ICU时间长于对照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6,95%CI(1.021,1.050)]、肺源性心脏病[OR=1.096,95%CI(1.079,1.114)]、糖尿病[OR=3.177,95%CI(2.340,6.437)]、呼吸衰竭[OR=1.070,95%CI(1.040,1.102)]、抗生素使用时间[OR=4.059,95%CI(2.273,7.250)]、激素使用时间[OR=3.725,95%CI(2.061,6.733)]、入住ICU时间[OR=1.040,95%CI(1.020,1.059)]及机械通气[OR=3.380,95%CI(1.878,6.086)]是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清蛋白水平[OR=0.903,95%CI(0.868,0.939)]是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白假丝酵母菌,且年龄、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及清蛋白水平是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住院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 439例,根据术后颅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51例和非感染组1 388例。分析感染组患者脑脊液培养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入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丙种球蛋白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439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51例,占3.5%;脑脊液培养共检出病原菌6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最高,为30.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3.8%、22.2%。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意识状态、手术入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407,95%CI(1.024,1.842)〕、病程〔OR=1.304,95%CI(1.010,1.736)〕、意识状态〔OR=2.527,95%CI(1.327,5.242)〕、手术入路〔OR=2.773,95%CI(1.483,6.031)〕、手术时间〔OR=2.799,95%CI(1.499,6.241)〕、住院时间〔OR=2.958,95%CI(1.542,6.231)〕、抗菌药物使用时间〔OR=2.535,95%CI(1.383,5.742)〕、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OR=1.544,95%CI(1.094,3.582)〕、并发症〔OR=3.057,95%CI(1.646,7.168)〕是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是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年龄、病程、意识状态、手术入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并发症为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而不尽相同。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纳入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和西安市中医医院2015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260例,根据随访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155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10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预后不良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4~13分及≥14分者所占比例、白细胞计数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心率、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率、有卒中病史者所占比例、高血压发生率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47,95%CI(1.10,6.18)〕、肺炎〔OR=3.28,95%CI(1.17,9.22)〕、入院时NIHSS评分高〔OR=18.36,95%CI(4.93,72.74)〕及白细胞计数升高〔OR=1.12,95%CI(1.02,1.30)〕是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肺炎、入院时NIHSS评分高及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合并A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早识别、筛查高危人群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机械通气撤机失败会严重影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康复进程,因此探讨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老年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4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165例,根据机械通气撤机情况分为A组(撤机成功,n=123)和B组(撤机失败,n=4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自主呼吸试验(SBT)结果、吸烟时间、居住地、镇静剂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分泌物引流量、累计机械通气时间〕及机械通气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动态顺应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老年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SBT结果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吸烟时间10年、城镇居住、使用镇静剂、分泌物引流量200 ml、累计机械通气时间7 d者所占比例高于A组(P0.05)。(2)机械通气后,两组患者HR、RR、SBP、DBP、pH值、PaCO_2、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aO_2、肺动态顺应性低于A组,WBC、CRP、IL-6高于A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时间〔OR=4.080,95%CI(1.675,9.935)〕、累计机械通气时间〔OR=3.662,95%CI(1.519,8.825)〕、肺动态顺应性〔OR=4.280,95%CI(1.425,12.857)〕、WBC〔OR=3.028,95%CI(1.234,7.429)〕是老年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发生率为25.5%,吸烟时间长、累计机械通气时间长、肺动态顺应性降低、WBC升高是老年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2例,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肺部感染组40例与非肺部感染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肺部感染组患者年龄≥80岁者所占比例、吸烟史阳性率、抗生素及激素滥用史阳性率、长期卧床者所占比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非肺部感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者所占比例低于非肺部感染组(P0.05);两组患者有无侵入性操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卧床〔OR=4.590,95%CI(1.423,14.806)〕、COPD〔OR=3.989,95%CI(1.106,14.393)〕、糖尿病〔OR=3.557,95%CI(1.071,11.809)〕、CRP〔OR=12.778,95%CI(2.156,75.729)〕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长期卧床、COPD、糖尿病、CRP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应采用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宁市中医医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99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短期通气组(通气时间3 d)32例、中期通气组(通气时间3~6 d)34例和长期通气组(通气时间≥7 d)33例。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GB)、肌酐(Cr)、白细胞计数(WBC)〕、中心静脉压、1年内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胸片显示感染情况、撤机方式、上消化道出血及腹胀发生情况。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pH值、HGB水平及撤机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BMI、APACHEⅡ评分、PaCO2、血清TP、血清ALB、Cr、WBC、中心静脉压、1年内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胸片显示感染率、上消化道出血及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0.5 kg/m2〔OR=1.988,95%CI(1.274,7.089)〕、APACHEⅡ评分≥13.6分〔OR=2.005,95%CI(1.845,9.927)〕、血清TP≥57.7 g/L〔OR=2.143,95%CI(1.401,8.433)〕、血清ALB≥30.8 g/L〔OR=2.462,95%CI(1.285,8.066)〕、中心静脉压≥13.6 cm H2O〔OR=2.716,95%CI(1.254,7.038)〕、1年内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2次〔OR=2.034,95%CI(1.336,4.372)〕、有并发症〔OR=1.486,95%CI(1.278,3.988)〕、胸片显示感染〔OR=1.287,95%CI(1.132,8.783)〕、有上消化道出血〔OR=2.347,95%CI(1.442,6.708)〕、有腹胀〔OR=1.998,95%CI(1.437,5.675)〕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6.2 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均会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产生影响,临床上针对相应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是缩短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检测有NT-proBNP的AECOPD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时的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确定患者住院死亡的NT-proBNP的界值及敏感度、特异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93例患者中,存活173例,死亡20例,病死率为10.4%。死亡组NT-proBNP为(7 040±10 150)pg/ml,高于存活组的(2 147±4774)pg/ml,P0.001。ROC曲线显示确定患者住院死亡的NT-proBNP值为1 249.5 pg/ml,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30~0.879),其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1.1%。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尿素氮7.14 mmol/L、白细胞计数≥10×109/L、NT-proBNP≥1 249.5 pg/ml、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症、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80%以及患者体重指数(BMI)降低是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1 249.5 pg/ml(OR=7.68,95%CI=1.72~34.38)、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症(OR=3.96,95%CI=1.02~15.40)、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80%(OR=21.47,95%CI=2.42~190.40)是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患者BMI增加是住院死亡的保护性因素(OR=0.2,95%CI=0.06~0.63)。结论 NT-proBNP升高是AECOPD患者住院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肺部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邢台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肺结核合并HAP患者92例作为病例组,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合并HAP的老年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184例作为对照组。制定统一表格,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痰抗酸杆菌涂片及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情况、感染前红细胞沉降率(ESR)、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营养状况(血红蛋白及血清清蛋白)及住院时间等,并分析病例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老年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合并HAP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分离出1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3.4%、革兰阳性菌占22.1%、真菌占14.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738,95%CI(1.578,4.256)〕、肺结核病程5年〔OR=2.114,95%CI(1.370,4.211)〕、空洞数量≥3个肺野〔OR=2.267,95%CI(2.015,7.232)〕、有合并症〔OR=2.310,95%CI(2.145,5.452)〕、餐后2 h血糖≥11.0 mmol/L〔OR=1.335,95%CI(1.182,1.894)〕是老年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合并HAP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肺结核病程5年、空洞数量≥3个肺野、有合并症及餐后2 h血糖≥11.0 mmol/L是老年2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加强感染控制措施以降低H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住院慢阻肺合并抑郁患者的1年内急性加重、住院次数。方法从住院慢阻肺患者中,通过问卷形式,统计患者HDS评分。对于符合HDS≥11分的诊断为慢阻肺合并抑郁。根据HDS得分,分成四组:A组无抑郁组(HDS≤7分),B组临界组(HDS 8~10分),C组中度抑郁组(HDS 11~14分),D组明显抑郁组(HDS≥15分)。记录每组患者1年内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出院后再次急性加重间隔天数、出院后再次住院间隔天数,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总共有效入组76人,其中:A组(10人),B(26人),C(17人),D(23人)。以抑郁评分作为因变量,四组患者在年龄、BMI、FEV_1上无统计学差别(P=0.06,0.80,0.05),在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出院后再次急性加重间隔天数、出院后再次住院间隔天数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0.04,0.01,0.04)。组间多重比较, A组患者较C、D组有更高的FEV_1值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 D组较A、B、C组急性加重次数最多,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0.01,0.02);住院次数组间多重比较,D组明显高于A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三组较A组再次发生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短(P=0.01,0.01,0.01);C、D二组再次住院明显较A组间隔时间短(P=0.04,0.01)。分别以急性加重、住院为因变量,年龄、BMI、FEV_1%pred、HDS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抑郁程度是急性加重的高危因素(OR 25.01;95%CI 2.38~263.35;P=0.007),抑郁程度、年龄、FEV_1%pred均是慢阻肺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OR 23.16,1.60,2.23;95%CI 2.85~136.55,1.02~2.52,1.79~6.31;P=0.009,0.04,0.05)。结论住院慢阻肺合并抑郁患者,其HDS评分越高,患者的年龄越大、FEV_1越低,出院后发生再次急性加重间隔天数、再次住院间隔天数越短,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越频繁。同时抑郁程度是急性加重的高危因素,高HDS、高龄、低FEV_1是导致慢阻肺患者再次入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危险因素目前仍不明确。目的分析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入院期间NOAF 87例(39.9%,NOAF组),无NOAF 131例(60.1%,无NOAF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合并症(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发生情况、氧疗情况、用药情况[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抗胆碱能药物、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茶碱类药物、ICS+LABA]、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CB)、血小板计数(PLT)、肌酐(Cr)、尿酸(UA)、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院内预后指标(包括住院期间病死率、气管插管比例、转入ICU比例)、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OAF组年龄大于无NOAF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陈旧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茶碱类药物使用率、PCT、BNP高于无NOAF组,HGB、LVEF低于无NOAF组,住院时间长于无NOAF组,住院总费用多于无NOAF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OR=2.975,95%CI(1.550,5.710)]、HGB降低[OR=0.968,95%CI (0.947,0.990)]、PCT升高[OR=1.262,95%CI (1.002,1.591)]、BNP升高[OR=1.000,95%CI (1.000,1.001)]是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发生率较高,而NOAF会引起AECOP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心力衰竭、HGB降低及PCT、BNP升高是AECOPD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AECOPD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AECOPD患者115例,根据治疗后14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AECOPD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生率、采用营养支持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小于预后不良组,病程、激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预后不良组,冠心病发生率、白细胞计数及空腹血糖低于预后不良组,清蛋白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519,95%CI(1.103,1.795)]、冠心病[OR=4.341,95%CI(3.134,14.432)]、机械通气时间[OR=2.050,95%CI(0.429,9.797)]、清蛋白[OR=0.681,95%CI(0.397,0.851)]是AECOPD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合并冠心病、机械通气时间长和清蛋白低是AECOPD患者近期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行PICC的脑出血患者246例,按是否发生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无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组(A组)232例,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组(B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酗酒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肿体积、血肿累及脑室情况、行CT定位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情况、昏迷时间、感染史、糖尿病发生情况,并分析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酗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GCS评分为3分者所占比例、血肿体积、血肿累及脑室者所占比例、行CT定位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者所占比例、昏迷时间、感染史、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9.508,95%CI(5.039,15.528)〕、行CT定位下血肿钻孔引流术〔OR=3.025,95%CI(1.812,7.354)〕、昏迷时间≥1周〔OR=5.711,95%CI(1.123,19.780)〕、糖尿病〔OR=15.547,95%CI(1.382,74.898)〕为脑出血患者PICC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行CT定位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昏迷时间≥1周、糖尿病为脑出血患者PICC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内科》2017,(6)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并确诊为COPD的患者7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及胸部CT检查结果分为AECOPD组和COPD合并CA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水平、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检测结果、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OPD合并CAP组患者出现咳脓痰、呼吸困难、发热、神志淡漠、精神差的比例显著高于AECOPD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WBC、N(%)、CRP、PCT水平均高于正常值,COPD合并CAP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高于AECOPD组患者(P0.05)。COPD合并CAP组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比例显著高于AECOPD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异常降低,COPD合并CAP组患者的FVC、FEV1/FVC、FEV1%、PEFR水平均显著低于AECOPD组(P0.05)。COPD合并CAP组患者治疗有效的比例显著低于AECOPD组(P0.05),症状加重的比例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AECOPD组(P0.05)。COPD合并CAP组患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多脏器衰竭、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ECOPD组(P0.05)。结论 COPD合并CAP与AECOPD患者症状相似,但二者的炎症指标水平,肺功能改变程度,低氧血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检测,认真分析病情,有助于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